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家长里短种田忙 >

第16节

家长里短种田忙-第16节

小说: 家长里短种田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立下家训:

    一、李家子孙今后不论贫富不得纳妾;

    二、李家子孙谁能博得功名,谁就是李家家主,良田、房屋均归他所有。

    三、凡是李家子孙必须谨记家仇,若有机会,定要让罪魁祸首倾家荡产!

    老大一子两女,老二一子三女,老三一子一女,三兄弟都只有一子,但看其资质只有李鸿睿最聪明最通世事。果然他不负众望,十五岁时考中秀才。老人家得知喜讯,立马将李家房契、地契都改成了李鸿睿的名字,并交给李氏爷爷保管,待李鸿睿成家后便转交给他。

    可老人家刚刚病故,老大便自称家主,要求查看地契房契,并要求将大部分田产房产转到他的名下。当老二(李氏爷爷)拿出地契房契时,上面名字早已是李鸿睿了,老大便指责老二蒙骗老人家,擅自更改地契房契,老三信以为真,也跟着大闹,几兄弟吵得不可开交,甚至就要动武!

    这时,李鸿睿及时请来了村长、族长,才将战火暂时扑灭。村长、族长都是李家后人,自然也知道老人家留下的遗训,且地契房契更名之事就是由他们经手。

    有了二人的担保,老大无法,只好闹着要分家,并要求家产平分成三分。这事又闹了许久,李鸿睿很有些手段,又有村长族长的帮忙,最后将后排主屋分成三份,老二自然是住中间最大最好那部分,右边给老大,左边给老三。田产自然大部分归李鸿睿所有,老大、老三只分到一小部分。

    对于这样的结果最不满的是老大,他自小便认为自己是下一任家主,可父亲偏心老四,先是放任他将家产败得不足百分之一,后又暗自将这本就稀薄的田产房产转给李鸿睿!原本过惯富足生活的他怎么能忍受这么一无所有的日子?于是老大一家便记恨上了老二一家,据说老大临终前交代子女:一有机会就须夺回家产,将老二一家从族谱中除名。

    老三自从亲眼看到、亲耳听到族长、村长的作证,先前的不快尽数散去,反正他从没想过能分得多少东西,也就接受了这个事实,安安分分的过日子,跟老二一家的关系也恢复如初。

    自分家事件以后,老大一家便隔三差五的找茬占小便宜,这些自然不在话下,李鸿睿对他们也是多番忍让、不予计较。

    后来,李鸿睿去考举人,老大一家得知消息,居然连夜进城给胡县令报信,并将老人家的遗训一并告知,有顶头上司阻拦,李鸿睿自然落榜,连考几次均是如此,李鸿睿很是心灰意懒,对老大一家所为却完全不知。

    胡县令在此连任三届后才调走,新来的武县令为官清明,是个好官,李鸿睿便决定去找武县令谋个差事。本抱着去试试的想法,与武县令一见,却似多年老友般相谈甚欢,李鸿睿因此留在了县衙任文书,后任师爷,直到武县令调走。

    李鸿睿任职期间,对自己多次参考落榜一事耿耿于怀,便借职务之便查证一番,才知这全是胡县令所为,县令夫人娘家也出了不少力。后来李鸿睿家里与老大一家因小事吵架,老大女儿无意中咒骂李鸿睿一辈子别想中举,李鸿睿觉得奇怪,又是一番查证,才得知自己仕途如此不顺,最初阻拦使坏的居然是自己的亲生大伯!

    得知此事后,李鸿睿大受打击,再也无心仕途,对老人家留下家训中的家仇之事更是无心再寻,他叹道:“自家不清,何以怨人?!这家仇还是留给子孙们吧!”那时正值武县令升职省府,武县令本欲带李鸿睿同往,李鸿睿婉拒,却托武县令在省城为几位妹妹找几户小康之家嫁了过去。

    自那以后李鸿睿便归家安心种地,教养子女,对大伯一家阻他仕途一事决口不提。这事儿直到一次李鸿睿醉酒无意中念叨出来,才被郑氏所知,一家人得知此事又惊又怒,对隔壁一家更是不咸不淡。

    可两家毕竟是邻居,就算有天大的仇怨,这天天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又是血脉至亲,时间长了,两家关系也不再那么紧张,偶尔也会互相窜窜门、来往来往。

    这种平静没持续多久,又被前来走亲戚的唐多智母子打乱。唐多智母亲李鸿欢是大伯的小女儿,当年在家很是受宠,她听说李鸿睿想办法将几个妹妹都嫁进了省城,便哭闹着也要嫁进省城,大伯无奈只好放低身段来求老二。

    老二知老大向来好强,又是自己的亲哥哥,哪儿有不答应的道理,便给李鸿睿下了死命令:一定要给鸿欢找个省城人家。李鸿睿又是托关系又是求人的给李鸿欢寻了几户人家,李鸿欢却嫌那些人家不够富足,偏要找个有点儿家底的人家。李鸿睿无法,亲自跑了几趟省城,又让妹妹们帮忙,拿回几户人家给她选。

    按李鸿欢的条件和要求,最多只能给人家做填房,或是做小妾。李鸿欢虽不高兴,却也没办法,最后她自己选择去一个商户人家唐家做妾,李鸿欢出嫁的嫁妆多半还是李鸿睿出的。

    几年没回家的李鸿欢带着儿子回来,一进家门就扑地大哭,控诉唐家婆婆多么恶毒、唐家祖母多么狠辣!又怪李鸿睿不尽心,给她找户恶毒人家让她受苦。那唐多智小小年纪,居然也在一旁添油加醋。两家关系又冷了下来。

    那唐多智母子回唐家后,过了几年,唐多智母子再次回来,笑容满面、衣着光鲜,似乎还带了些钱财回来。李鸿欢告诉父亲她已脱离唐家,以后便常住娘家。老大心疼女儿,便将房子分了一半给她,还做主将孙女李如香嫁给了唐多智,那唐多智从此便在李家大院落了户,还入了李家族谱。

    不久后省城传来消息:据说唐家被贼人洗劫,死了大半,家产也不知所踪。李鸿睿得知此事,心有怀疑,却未多问,只是叮嘱家人少与隔壁一家来往。

    唐多智心眼灵活,很是聪明,脑袋里稀奇玩意儿多得很,院子里的孩子对他佩服不已。他总能在不经意间把你整得晕头转向,结果被整治的人还要给他道谢,舅舅李富贵就是最好的代表。

    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某天,唐多智告诉李富贵,后山有个蜂窝,那里有蜂蜜,如果他能弄来给郑氏吃郑氏一定高兴,他又补充:这事儿我可只告诉你一个人,你可别告诉它人,要不那蜂蜜早就没了。

    李富贵真拿根竹竿去捅蜂窝,蜂蜜确实找到了,等他满头满脸满身都肿胀不堪的提着蜂蜜回来,还没到家门口,便嘭一声便倒在了地上。睡了五天五夜后清醒过来,他说的第一句却是:“唐表弟好厉害,真的有蜂蜜!”

    如此种种,不再详述。李氏总结:李如钟一家与我们家素有恩怨,那唐多智不仅聪明,还心狠手辣,这种人要对付大哥简直是轻而易举,我真有些担心啊!唉!

    水志诚拍拍李氏肩膀,安慰道:“毕竟是邻里至亲,周围还有那么多李家族人看着了,他就算想使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别太担心了!”

 第二十三章 同村拜年



    云舒一家边走边说,云舒惊叹:李家一小小农家,居然也有这么多恩恩怨怨、是是非非!

    云舒对外公的怀才不遇很是惋惜,如果没有李家老大一时糊涂被猪油蒙了心,李氏现在应该是个富家少奶奶吧?话又说回来,外公若真的仕途顺利,李氏怎么可能嫁到水家?又怎么会生下小云舒这个身体了?更不会有穿越而来的云舒。

    云舒一家酉时回到家中,一家人喂过牲畜、打扫整理一番便洗洗入睡了!

    接下来的几天按惯例也该是拜年,如若是往年,水志诚定是要先去大伯、大姑、二姑家的,今年却是不好再去。李氏想起盖房时帮忙的邻里,跟水志诚商量是否也去拜拜年?可家里没钱没东西,空手去实在不好看。

    最后二人商定由李氏抱着云舒去给几位老人家拜拜年,云舒爹去城里打听打听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短工的?过年这几天工钱往往会翻倍,能挣点也好啊!

    第二天天刚亮,水志诚就出发进城去了,李氏吃过早饭整理一番,便抱着云舒往临近的作坊院子去。

    这作坊院子以前曾是个酿酒的大作坊,后来主家生意做砸了,连工钱都付不出,只好将这作坊院子连卖带抵押的放了出去,辗转几次便形成如今这等十几家住户的大院子,这院中所住之人大多姓水,云舒怀疑这十几户人家数年前多半也是同一家?就像外婆家的李家大院一样。唉!人类的繁殖能力太强悍了!

    李氏先去水志昆家给周伯娘拜年,周伯娘还是那副慈眉善目笑嘻嘻的样子,李氏将云舒抱在怀里,捉着云舒的双手做出打拱状,嘴里念到:“小云舒给周奶奶拜年了,祝周奶奶身体健康、子孙平安、万事如意!”

    云舒自然要好好配合,一打完拱,便主动向周伯娘张开双手,嘴里依依呀呀!周伯娘乐得呵呵直笑,抱过云舒:“哎呀,云舒也认得周奶奶了!来来,周奶奶给你两个铜板,也祝小云舒身体健壮、越长越漂亮!”

    李氏坐下来跟周伯娘闲聊几句,才说没几句,周伯娘大儿子水志明的媳妇就来了。李氏见志明媳妇肚子微凸,便赶紧道贺,志明媳妇自然高兴,相互说了一顿吉祥语,然后便坐下来拉家常。

    志明媳妇道:“哎,志诚媳妇,你听说了吗?昨天夜里赵家院子被偷了,靠院子边上几户人家的鸡鸭被偷了一大半。那么大个院子,连狗都没叫一声,那些鸡鸭就那么神不知鬼不觉的不见了!你说这事儿古怪不古怪?”

    李氏一惊,昨天回来清点了大鸡小鸡,一共二十二只,不多不少,幸好没丢。李氏叹道:“不知是哪个缺德鬼,大过年的也出来偷,活该一辈子见不得人!”

    志明媳妇神秘兮兮道:“唉!若真是人偷的也就罢了,以后多多防范就是,可是我听赵家院子的媳妇们说偷鸡的可能不是人!”

    云舒吓了一跳,不会是狼奶娘和小狐狸干的吧?!想想又摇摇头,不可能,云雾山那么大,狼奶娘哪儿不能抓几只小动物?干嘛要非跑到山下来?就算要偷鸡,山里不还住着些猎户吗?他们也是养鸡的!

    云舒这样安慰自己,心里还是有些惴惴不安!

    李氏听了也吓一跳:“不会吧!志明媳妇,大白天的,你可别吓我啊!”

    周伯娘瞪志明媳妇一眼道:“刚刚过年,过往神明多着了,哪儿有什么不干净的东西?你别胡说,小心得罪神明!”

    志明媳妇讪讪的笑笑:“娘,你发什么火嘛?我也是听别人这么传的,很多人都知道,真的!我保证!”

    李氏见状赶紧转移话题,道:“周伯娘,你看附近那些小山山顶都是山林,不知道那些山林有主么?”

    志明媳妇眼珠一转,“志诚媳妇,你问这个干什么?”

    李氏笑笑:“没什么,随便问问。志诚年前就说想上山砍些柴去卖,可云雾山又高又远的,里面又有野兽,我就想让他去附近无主的山头看看,所以先问问,免得以后吵架!”

    志明媳妇半信半疑的扫视李氏,周伯娘想了想道:“这个……好像有的山头有主,有的无主,我也不是很清楚,你们可以去村长那儿问问看。”

    李氏谢过,又闲聊了几句,便去了给顺叔拜年。

    李氏站在顺叔家门口给他打了声招呼,顺叔出来,李氏便抱着云舒恭贺一番,顺叔挺高兴,也给了两个铜板。顺叔家只有他和水志飞两个大男人,李氏不便多留,站在门口说了几句吉祥话便走开了。

    临走时,李氏瞥见顺叔家的桌子放着几匹红布,心想:莫非水志飞要成亲了?

    走到隔壁水志民家,便听说水志飞确实说定了姑娘,不过还没定下婚期。

    水志民家有位老奶奶,已经八十五岁了,还能穿针引线、养鸡养鸭,看起来比某些五十岁的人精神还好,这位奶奶比汤氏还高出一辈,是水家辈分最高的长辈。她目前跟着水志民一家过日子。

    李氏自然也要抱着云舒去给这位老祖宗拜拜年,沾沾她的福气。老人家的脸和手都已皱巴巴,还长了不少老年斑,表情很严肃。云舒笑了半天她一点儿表情都没有,这是云舒穿越以来装傻卖乖最失败的一次。

    气氛很尴尬,李氏也没坚持多久,说了几句吉祥话就落荒而逃。出来时志民媳妇拉着李氏说笑了几句后道“志诚媳妇啊,老奶奶见谁都那样子,连她亲孙子都不例外,你可别心里不自在啊!”

    李氏尴尬的笑笑:“怎么会了,我们敬着老奶奶都还来不及了!”

    接下来李氏将作坊院子里相熟的人家都去走了一圈,云舒更是笑到脸抽筋,直到午时李氏才匆匆回家。母女二人都累得够呛,一回家李氏便将云舒放到床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