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侯门医妃有点毒 >

第879节

侯门医妃有点毒-第879节

小说: 侯门医妃有点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陛下要做什么?
  总不能替鲁侯摇旗呐喊吧。
  有细心人发现,报纸上关于经略西北的文章,从头到尾都没提到过西北军,也没有提过鲁侯。
  仿佛西北军和鲁侯根本不存在。
  反倒是西北大都督府被多次提起。
  “分明是在造势!”
  世上不缺聪明人,虽然不知道皇帝的打算,却一眼看透了本质。
  “造什么势?”
  “肯定是和西北有关,具体方略朝中诸位大人心知肚明,却不肯吐露一个字。”
  “难道西北又要开战?”
  “北荣被打得弃王城逃跑,哪有余力开战。”
  “西凉呢?”
  “西凉离着千里远,上次没讨到好处,紧接着又开战不明智。而且西凉人口少,想要补充足额兵源,至少得休养生息五六年。”
  “既然不打仗,为何朝廷要在报纸上替西北造势?”
  “所以说此事古怪。”
  类似的讨论,在京城各个角落展开。
  任丘趁着休沐,上山河书院找人下棋。
  三人小分队,如今多了个周世安,可以摆两张棋盘,两两厮杀。
  “朝廷将有大动作吗?”
  四人里面,唯有任丘在朝廷任职,还是中书省。
  他甚至有可能成为陆大人的接班人。
  任丘装傻,“这种大事,我哪知道。陛下的小朝会,我可没资格参加。就连礼部,吏部和刑部,都被排除在外。”
  三元公杨元庆微蹙眉头,“礼部和刑部被排除在外,老夫能理解。吏部作为六部之首,也被排除在外,不太合适吧。吏部官员就闹?”
  “闹啊!五天一大闹,三天一小闹,撒泼打滚,卡着官员的任命书逼陛下就范,各种手段都用上了。奈何陛下就是不松口。”
  “这是为何?陛下对吏部有成见?”
  任丘嘿嘿一笑,“估摸着是对吏部尚书有成见,要逼着那老头子请辞。”
  周世安闷声闷气说道:“吏部尚书乃是三朝元老,儿媳妇是宗室贵女,孙子曾做过陛下的伴读,虽然只伴读了两年。想要逼着他请辞恐怕不容易。”
  任丘哈哈一笑,“周兄真知灼见,虽不在朝堂,朝堂上的事情却逃不过你的火眼金睛。吏部尚书那老头,就一老顽固。每次陛下要干点什么事情,就他跳得最厉害。陛下老早看他不顺眼,看在他是三朝元老的份上,希望他能主动请辞,留给体面。可那老头不识趣,偏不请辞。我估摸着,过了五六月,老头还不主动请辞,陛下就得罢他的官,将他赶出朝堂。”
  孙状元好奇问道:“吏部尚书一职空缺,陛下属意谁接任?”
  任丘指着孙状元,“孙老头,你心动了吧。是不是想重新出山做官啊?”
  孙状元呵呵冷笑,“老夫在书院教书好好的,何必趟那滩浑水。”
  任丘似笑非笑,看看周世安,又看看孙状元。
  “孙氏,周氏,乃是南北齐名的两大家族,传承了几百年,侍奉了几个王朝,比大周的国祚还要久远。你们猜,下一任吏部尚书,有没有可能出自你们两家?”
  周世安率先摇头否定,“周家子弟皆在地方任官,入不了陛下的眼。”
  孙状元也说道:“孙家内斗消耗,已经是日薄西山。哪有能力去争吏部尚书一职。”
  任丘又朝三元公杨元庆看去。
  三元公杨元庆连连摆手,“别看老夫!仕途一道,老夫就是个失败者,毫无建树。唯有教书育人,着书立说,有点成绩。”
  周世安说道:“陆大人有没有可能兼任吏部尚书?”
  三人齐齐盯着任丘。
  任丘摆手,“没可能!”
  “那你呢?你有没有机会出任吏部尚书?”
  噗!
  任丘差点吐血。
  “我?我这么年轻做吏部尚书,那帮朝臣非撕了我不可。”
  每个月的大朝会,撕逼大战可不是说着玩的。
  瞧瞧顾珽,堂堂承平伯,皇后娘娘的亲哥哥,被撕成了什么样。不得不提前离开京城,前往南方练兵。
  “听你的语气,你有能力胜任吏部尚书?”三元公乐呵呵地问道。
  任丘哈哈一笑,“没能力,没能力。我就一混吃等死的纨绔,哪敢和朝中大佬争抢吏部尚书一职。”
  “或许皇后娘娘有合适的人选。”
  “哦?愿闻其详。”
  “魏家,崔家,甚至是顾家,都能被皇后娘娘驱策。”
  “这三家都是勋贵,出任吏部尚书一职不合适。”
  “朝中将有大动静,这个时候用亲信之人,比用纯粹的文官好使。”
  “有道理。”


第984章 新国子监
  初夏。
  对京城百姓来说,西北很遥远,只是一个谈资。
  京城很近,近在迟尺,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京城的新闻,即便只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比遥远的西北更有吸引力。
  最近,京城有件新鲜事,大事。
  国子监要搬家啦!
  国子监要搬进位于城外西南方向的新校舍。
  据说国子监扩招了一千人,从童生到举人,应有尽有,全部免费读书。
  要不了几年,就凭国子监的招牌,就能赶上山河书院,甚至超越山河书院,再次夺得京城第一书院的名头。
  国子监上下扬眉吐气。
  虽然搬离老校舍有些不舍,但是想到美好前程,同山河书院享受一样的待遇,站在同一起跑线争抢生源,顿时生出舍我其谁的气魄。
  新校舍,新气象。
  国子监一定可以狠狠压山河书院一头。
  京城百姓不关心到底是国子监压山河书院,还是山河书院压国子监。
  他们只想看热闹,只关心一件事:房价!
  “新国子监那边的房价贵吗?”
  “那边以前就是山,连个村落都没有。新修的房子有人住吗?”
  “现在没人住,将来肯定有人住。那些报考国子监的学子,肯定是想就近租房。”
  “听说为了提高那边的房价,文青书局要在国子监那边开分店。所有书籍报刊,同新民县这边的文青书局同步发行。”
  “此话当真?”
  “文青书局这么多年,都不肯在城内开分店,偏偏选择在新国子监开分店,显然是真心想要方便国子监的学子。”
  “我看啊,分明是真心想要哄抬那边的房价。”
  “前不着村,后不着地,离着京城和新民县都有几十里远,那种地方谁乐意去啊!我劝你们,别去新国子监买房,肯定租不出去,价格也涨不上来。”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官道旁边的空地被围起来,整日里敲敲打打,知道在修什么吗?”
  “不清楚!”
  “想知道在修什么,这还不容易啊,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那边被围起来了,还有人看守,无法靠近。”
  “太神秘了。”
  “看报,看报,京城第一条双轨马路即将投入使用。”
  报童沿街叫卖。
  “小孩,来份报纸。什么是双轨马路?”
  “小的也没弄明白,不过报纸上有图片。”
  双轨马车,双轨马路,太稀奇了。
  人人都有一颗好奇心,看报纸上介绍,五天后京城第一条双轨马路将试运行。
  路线为新国子监到新民县,中途设四个上下站。
  马车分为货车车厢,普通车厢,舒适车厢,豪华车厢。
  报纸上还介绍,双轨马路由四海路桥同寰宇马场共同经营。
  第一天试运行,欢迎大家乘坐。
  普通车厢全程票价只需五文钱。
  轰!
  ”几十里路,只需要五分钱?真有这么好的事?”
  “骗人的吧。”
  “说话能动动脑子吗?没看到上面说四海路桥同寰宇马场共同经营,怎么可能骗人。”
  “别光盯着普通车厢,没看到舒适车厢全程票价五十文吗?豪华车厢全程票价八百文,差不多一两银子坐一趟马车,太贵了。”
  “豪华车厢就不是给你我这样的小老百姓准备的。”
  “双轨马车到底长什么样子?”
  “五天后试运营,大家去凑个热闹?”
  “好啊!”
  ……
  严辞最近没思路,写不出锦绣文章,成日无所事事,三天两头朝王学成那边跑。
  他问王学成,“最近报考山河书院的人多吗?”
  “老样子,每天都有人来。”
  “国子监同样面对全天下学子招生,对山河书院就没影响吗?”
  王学成咧嘴一笑,十分得意,“只要山河书院有三元公,孙先生,周先生他们坐镇,国子监就打不赢山河书院。而且国子监新校舍那么偏僻,听说是在山里面,好多人望而却步。尤其是那些富家子,担心去了国子监,抬头是山,低头还是山,连个消遣的地方都没有。哪里有新民县热闹,应有尽有。就是房租贵了些。”
  可以说,小户型出租屋租金方面,新民县已经走在了全京城的前面。比京城城内的房租还要高。
  当然,新民县的房租之所以比京城内的房租还要高,是有原因的。
  主要是因为京城城内的小户型,或是单间出租,多集中在南城棚户区,环境真的很差。
  就算原本是好房子,住了几十个人在里面,长年累月下来,好房子也变成了破烂房子。
  往东城西城走,多是独门独院的小院子,不群租。
  对于广大学子来说,那房租忒贵,承受不起。
  不如租住在新民县,二楼来个单间,方便。
  而且新民县的房子,每一栋都有独立的浴室和厕所,还分男女。
  取水也比城里方便。
  新民县的房租走在了京城的前面,惹得无数人纷纷跑到新民县买房置产。
  这也使得住在新民县的人,有一种别处没有的骄傲感。
  王学成就特骄傲。
  新国子监,在他眼里就是菜鸡,能打的人一个都没有。
  什么国子监和山河书院争第一,那都是报纸上胡说八道。
  严辞拍拍王学成的肩膀,“王兄啊,你的消息落伍了啊!几天没看报?”
  王学成有点懵逼,“我消息哪里落伍?”
  严辞将头天的报纸翻出来,指着上面一则配图新闻,“看见了吗,从国子监到新民县修了一条双轨马路。几天后就会试运行。只要试运行成功,你所谓的低头是山抬头是山,出门不方便的问题全都解决了。关键是车费便宜,大部分学子都承受得起。”
  王学成抢过报纸,逐字逐句看起来。
  他很好奇,“什么是双轨马车?”
  严辞说道:“不清楚。听人说速度奇怪,比一般的马车能快三四倍,车厢特别大,能站在里面毫无障碍。试运行那天,要不要和我一起去乘坐,感受感受?顺便看看国子监那边建的怎么样。要是那边人气还行的话,趁着大家还没反应过来之前,我们先下手为强,先买两套房放在那边。”
  王学成指着报纸,“试运行这天,估摸着车站会被人挤爆。卖得到票吗?”
  严辞得意一笑,“你也不看看在替谁写书,文青书局啊,还怕拿不到票。”
  说完,严辞从怀里掏出两张硬纸板车票,“看到了吗,票已经在手,辰时三刻那一趟。我听崔老板说,马车一刻钟一趟,中途可以下车。”
  王学成一把抢过车票,好奇地看起来,“我去!”
  严辞乐呵呵的,特别得意,“准备好钱,合适的话,买两套房子放在那边。”
  王学成抓抓头,“你真的以为那边会有人气?”
  严辞也不太确定,不过他毕竟乐观,“虽说比不上新民县,但一定会有一点人气。那边房租要比新民县便宜,文青书局也会在那边开分店,说不定很多囊中羞涩的人会搬到那边去住。”
  王学成被说服,答应带上钱。要是觉着合适,就和严辞一起买房。
  严辞感慨,“可惜陈兄和杨兄不在,要不我帮他们买两套房子?”
  “陈兄和杨兄今非昔比,区区小楼,肯定已经入不了他们的眼。”
  “话不能这么说。置办产业出租,虽说收益有限,好歹也是个收益。这当官啊,说不准什么时候就遭遇不顺。趁着顺风顺水的时候攒点家业准没错。”
  严辞心中已经有了主意。
  ……
  数日后。
  “双轨马车,双轨马车营业了啊,快去看热闹啊!”
  有报童在大街上吆喝。
  经此提醒,大家丢下手头上的活计,纷纷往官道边的车站跑去看热闹。
  活计重要,还是看热闹重要?
  当然是看热闹重要啊!
  双轨马车诶,多稀罕的东西,身为新民县人,可以没钱,但是绝对不能没见识。
  外乡人跑到新民县,问一句双轨马车是什么玩意?
  身为新民县人竟然答不出来,那岂不是很丢人。
  自己丢人无所谓,丢了新民县的脸那可万万不行。
  大家都有身为新民县人的自豪感。
  小小的车站,一个售票厅,狭窄的进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