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入地眼 >

第510节

入地眼-第510节

小说: 入地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这是要带我们去哪儿啊?”宫爵追在图尔占后面问。
    图尔占也没有回答,绕过大政殿后,把我们带到一处八字形依次排列的建筑旁,这里一共有十座像帐篷一般的石亭。
    “十王亭?!”白近一脸疑惑。
    “白叔,什么是十王亭?”田鸡问。
    白近告之我们,这是满族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的反映,此建筑布局为古代宫廷建筑史所仅见。
    其东侧五亭由北往南依次为左翼王亭、镶黄旗亭、正白旗亭、镶白旗亭、正蓝旗亭;
    西侧五亭依次为右翼王亭、正黄旗亭、正红旗亭、镶红旗亭、镶蓝旗亭,是清初八旗各主旗旗主议政及处理政务之处。
    “你带我们来这里干什么?”白近说完看向图尔占。
    “白爷,您有所不知,十王亭也叫十王碑亭,在这里面除了商议政务和处理军机大事之外,太祖为嘉奖八旗旗主,但凡有重大功绩者,都会将其功绩铭刻于石碑上,后来这处石碑年久失修破碎,但是上面的内容却誊抄下来。”图尔占对白近说。“我就在这份誊抄的碑文中,见过白爷您刚才提及的时间。”
    我们大吃一惊,连忙追问时间的出处,图尔占把我们带进东侧的镶白旗亭,在一块后来新立的碑石上,看到图尔占手指的地方。
    顺治二年六月十八,诏多铎还京师,进封德豫亲王,赐黑狐冠、朝服、金五千、银五万、马十、鞍二。
    “多铎顺治元年四月,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屡有战功,与多尔衮都是覆灭明朝的元勋。”叶知秋看着碑文说。“奉诏还京接受封赏也不足为奇啊。”
    “我看只是日期巧合而已,这和白家先祖应该没什么关系才对。”田鸡说。
    “有关系!”叶九卿突然大吃一惊说。“顺治二年五月二十日,清军攻破扬州,三日之后,也就是五月二十三日,清军开始屠城,扬州十日杀了那么多平民,相信不会是兵勇擅自所为,下达屠城命令的一定是多铎。”
    “对啊,这个我们之前已经推测过,为了掩饰青铜宫的秘密,清军宁可杀错也不放过”我说到一半突然停住,手触摸到碑文上的时间。“青铜宫是五月二十日被发现,而一个月之后,多铎却从中原返回盛京,当时并非大势已定,战事紧急的情况下,怎么会召回前线兵马大将,就算是要封赏也不至于在战况如此关键的时候。”
    “那是因为多铎必须回到盛京,因为他在青铜宫之中找到了比一城一池得失更为重要的东西。”叶九卿说。
    我一听顿时反应过来,把整条时间线串联在一起,每一件事都刚好吻合,多铎在五月二十日发现的青铜宫,三日后为了掩人耳目而发动扬州十日,然后马不停蹄赶回关外,因为中途要运送九鼎,所以行程缓慢,一个月之后才到达盛京。
    六月十八日,多铎返回盛京之后便是白家先祖突然离开的时候,而这中间,皇族曾经和白家先祖密会,就在九天之后,白家先祖就出现在赫图阿拉,那也是白家先祖最后一次出现的时间。
    “白家先祖是月宫九龙舫上的人,能让他如此触动的事,只可能和那艘船有关,由此可见,多铎在返回盛京的时候,一定带回了九鼎。”我说。
    “不光仅仅是九鼎,还有安放在青铜宫中的棺椁。”宫爵说。
    “多铎奉诏返盛京,清史上必定有记载。”我连忙看向图尔占。“在盛京故宫之中,可有关于多铎那一次返回盛京的记录。”
    “没有。”图尔占想都没想便回答。
    “多铎当时已经是豫亲王,按照大清祖制,亲王回京必须报批行程以及携带之物,怎么可能没有记载呢?”叶知秋追问。
    “您说的是没错,亲王回京规矩很繁琐,可问题是”图尔占两手一拍。“豫亲王回盛京的时候,这里已经不是大清的京城了啊。”
    “啊?”田鸡一愣。“怎么会不是大清京城呢?”
    图尔占不慌不忙解释,清军占领北平之后,摄政王多尔衮与诸王贝勒大臣商议决定,统一中原雄霸九州,也是基于退可出关外的战略考虑。
    多尔衮决定以图进取迁都北平,只有占据这个关口才能进而统一全国,以建万年不拔之业。
    “豫亲王回盛京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陪都,所以只能算是亲王东巡,所以没有详实的记载。”图尔占回答。
    “多铎是奉诏返京,可多铎回的却是盛京,这道诏书又是谁下的呢?”薛心柔一脸矛盾。
    叶九卿眼睛抽动一下,似笑非笑摸摸下巴,意味深长说:“有点意思。”
    看到叶九卿狡黠的笑容,我知道他一定是发现什么不对劲的地方:“你想到什么?”
    “知秋,你文史读的多,清初的时候,可有关于多铎返回盛京的记载?”叶九卿一脸认真问。
    叶知秋低头沉思良久,表情越来越诧异:“爸,您这么一说还真是蹊跷,多铎从顺治元年入关征战到顺治六年三月,因病亡故,期间多铎从来没有返回过盛京。”
    “那就奇怪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为什么多铎会出现在盛京呢,当时他是一军之帅,除非有皇命诏返,否则绝对不可能擅离职守,既然清史中没有关于都铎回盛京的记载,那又是谁向多铎下达的诏命?”薛心柔一脸诧异。
    叶九卿双手背负在身后,来回走了几圈,抬头看向十王亭正中的大政殿,意味深长的淡淡一笑。
    “看起来在大清皇室之中,有人是知晓大清龙脉宝藏的”
    

第716章 瞒天过海
    “爸,您到底发现了什么?”叶知秋一脸茫然问。
    “你们还没看出来吗,给多铎下诏的是另有其人。”叶九卿指着镶白旗亭中的石碑说。“多铎这一次返回盛京,恐怕知道的人寥寥无几。”
    “叶叔,这怎么可能,多铎奉命出征,除非是皇命否则他不可能擅离职守。”薛心柔说。
    “当然是皇命,但是下达诏书的并非就是皇帝了。”叶九卿淡淡一笑回答。
    “叶叔,这皇命不是皇帝下达,谁还有这么大的权力啊?”田鸡疑惑不解。
    “难不成”图尔占在旁边一怔,目光下意识看向大政殿。“难不成让豫亲王返回盛京的是他?!”
    “对啊,顺治当时还是一个孩子,虽然名义上他是皇帝,可军机大权并没在顺治手中,顺治不可能向多铎下诏回京。”白近眉头缓缓舒展开。“能下达诏书的只可能是摄政王。”
    “多尔衮!”叶知秋瞪大眼睛。
    图尔占点点头,抬手指着大政殿对我们说,顺治元年,顺治帝在大政殿拜多尔衮为大将军,亲赐大将军敕印,令他统大军南下,入关与李自成和南明王朝开始了争夺天下,多尔衮幸不辱命,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
    “顺治帝从盛京到达北平,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赐穿貂蟒朝衣,命礼部为多尔衮建碑纪绩,从此,在待遇上,多尔衮开始凌驾于诸王之上。”图尔占说。
    “顺治二年,多尔衮以为皇帝信符收贮于皇宫之中,每次调兵遣将都要奏请铃印,十分不便,于是,即遣人将皇帝玺印都搬到自己的府中收藏备用。”叶知秋接过图尔占的话往下说。“也就是说,给谁下诏,诏书的内容是什么,完全都由多尔衮说了算。”
    “让多铎回盛京是多尔衮下的诏书,那就奇怪了,多尔衮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还是有些疑惑。
    “这事细细推敲的话,的确有很多解释不通的地方,清军入主中原的统领者是多尔衮,占领北平之后,多严禁抢掠停止剃发,为明崇祯帝朱由检发丧,以此来稳定汉人民心,在很大程度上平复了汉民的恐慌,也正是此举为大清问鼎中原打下坚实的基础。”叶知秋来回走了几步若有所思说。“多铎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擅作主张搞出扬州十日啊。”
    “除非”叶九卿抹了一把嘴。“为什么扬州城破三日之后才开始屠城,除非这三天时间多铎也不知道如何抉择,他在等命令。”
    “下达屠城的人是多尔衮!”田鸡这才反应过来。
    “可这和多尔衮稳定汉人民心的主张完全背道而驰啊。”叶知秋说。
    “这不是关键。”叶九卿摇摇头说。“大清龙脉宝藏的传闻由来已久,可你们若不是阴差阳错认识白叔,也不会知道有辽东王,更不会知道,关于白家先祖被大清皇族供奉为神的事。”
    叶九卿说到这里,走到站在一旁的图尔占面前,然后指着白近问:“你可知道,白家为何能世袭罔替成为辽东王?”
    “从清太祖开始,八旗敬白家为王,皇室皆同不可造次,若有僭越以欺君罔上论处。”图尔占脱口而出。
    “我是问你,不管是大清皇室还是八旗,为什么要敬白家为王?”叶九卿若有所思问。
    “”图尔占一愣,好像他从来没有思索过这个问题。“这,这是祖制啊,太祖爷定下的规矩,八旗子弟必须遵守啊。”
    叶九卿似乎早知道图尔占会这样回答,淡淡一笑走回到我们身边说:“看见了吗,白家先祖的事其实就连八旗子弟也不知道。”
    “先祖被供奉为神的原因,只有大清皇室知晓,白家向来谨慎,也没有向外透露过先祖的真相。”白近在旁边解释。
    “我看未必,大清皇族知道白家先祖,仅仅是知道白家先祖和大清龙脉宝藏的下落有关。”叶九卿看着白近一本正经说。“你就没发现,其实皇室里的人并不知道,大清之所以能问鼎中原,全是因为白家先祖的原因吗?”
    “这个”白近低头想了片刻。“这个还真没有听皇族中人提及过,不过也能理解,大清问鼎中原,如果把功绩算在白家先祖身上,未免有些匪夷所思,因此才秘而不宣。”
    “如果是你所说的这样,那为什么提到大清龙脉宝藏,所有人想到的都是里面的金银珠宝,包括大清皇族在内,从来没有谁提及过白家先祖呢?”叶九卿没有等白近回答,用手指了指头。“问题出在这里,没有人记得大清龙脉宝藏的真相。”
    “爸,这不足为奇啊,大清龙脉宝藏其实是用来停泊月宫九龙舫的船坞,一旦修建完成后,所有参与者的记忆都会被清除,当然没有谁记得里面的真相。”
    “是吗?”叶九卿嘴角又露出狡黠的笑意。“如果是这样的话,在扬州发现的青铜宫顶多就是一处遗迹,最大的发现莫过于里面的九鼎,那为什么后来会屠城呢?”
    我顿时大吃一惊,从来没有思索过这个问题,清太祖先是发动辽东之屠,然后把京城从赫图阿拉迁到盛京,并且下令封禁东北,此举显而易见是为了在辽东修建大清龙脉宝藏。
    清太祖不希望这个秘密被泄露出去,当时知晓大清龙脉宝藏的应该寥寥无几,清太祖是其中之一,剩下的应该就是直接参与修建宝藏的人。
    很可能就连当时的八旗旗主都不知晓大清龙脉宝藏的真相,按理说这个秘密只会在大清历代君王之间传承,但很明显,大清皇族根本不知晓龙脉宝藏的所在。
    而且白家先祖是利用清太祖为其修建最后一处船坞,完工之后所有人关于大清龙脉宝藏的记忆都会被清除,包括清太祖在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龙气之地的安全。
    清太祖在盛京驾崩,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关于大清龙脉宝藏的事就应该彻底的中断。
    “多铎在扬州发现青铜宫,即便看见里面的九鼎和棺椁,还有那些纹饰,多铎应该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才对。”薛心柔听我说完也反应过来。
    “从扬州城破到屠城,中间有三天时间,想必是多铎把青铜宫的发现禀告给多尔衮,而接到的回令便是屠城!”宫爵嘴慢慢张开,大吃一惊说。“多,多尔衮认出了青铜宫中纹饰的含义,知道事关重大,所以才会不惜一切灭口。”
    “大清龙脉宝藏的线索随着清太祖驾崩就中断,为什么多尔衮会知道呢?”白近一筹莫展。
    “还记得上次我金盆洗手,你回来的时候,我把暗室下面的钥匙交给你吗?”叶九卿淡淡一笑问我。
    “记得,怎么了?”我问。
    “什么东西都讲究传承,你说我当时是在交代后事,对,你说的没错,我的的确确是想交代清楚,总不至于摸爬滚打一辈子,攒下了的基业不知道交给谁吧,我一个凡夫俗子都这样,何况是坐天下的皇帝。”
    “爸,什么暗室的钥匙啊?”叶知秋很好奇。
    “他说的不是钥匙”我听明白叶九卿的弦外之音,清太祖得到白家先祖指点,快速的崛起并且有了问鼎中原的实力,供奉白家先祖为神。
    神提出来的要求,清太祖当然不会违背,何况这也关系着大清江山的稳固,因此不遗余力按照神的吩咐秘密修建龙脉宝藏。
    大批的金银珠宝被运往龙脉宝藏之中,而知道这个秘密的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