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入地眼 >

第183节

入地眼-第183节

小说: 入地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跪在秦帝身后第一批右边的人,玉圭上写着他的名字。
    纪林。
    在他左边便是这里的营建者,传说中入海求仙再没归来的候公。
    宫爵所说的东西,是从纪林胸前的衣服中露出的绢布,被蜡油紧紧的粘连在他胸口,上面好像有文字,这东西比较已经两千多年,我生怕稍有不慎损毁,让田鸡把刀递给我,小心翼翼剥离了很久,才从他衣服中取出来。
    绢布因为一直被密封在蜡油中,保存相当完好,但是极其易碎,我放在地上,很轻微的展开,发现绢布一共有三层。
    第一层上有细小的篆书文字,我打开手电辨认,很费力才读出上面的内容。
    碣石金宫图本,齐人纪林撰。
    “齐人是指齐国人,这人姓纪……”我抿着嘴抬头看看宫爵他们。“如今的锦西在战国时候便属于齐国,还记不记得,纪天华说过,纪家的先祖就是一个方士,难得此人就是纪家的祖先!”
    “碣石金宫图本?”宫爵把手电压低。“上面好像是一幅画。”
    我们都把头探下去,绢布上所绘是一副宫殿设计图样,一座巍峨雄壮的秦代宫殿,依山而建,透过绢布我们能清晰的分辨出,宫殿中被上好的玉石铺造的地面,闪耀着温润的光芒。
    即便仅仅是画中绢布上的宫殿,可给人的感觉确实不真切,因为太过华丽恢宏,楼阁高下,轩窗掩映,让人有一种不敢相信的错愕。
    一条宽敞玉路的尽头,一个巨大的广场随着玉石台阶缓缓下沉,中央巨大的祭台上,一根笔直的柱子雕刻着栩栩如生的龙纹,与那宫殿上的盘龙遥遥相对。
    整座宫殿只有一个颜色,金色,那是纯金的颜色,金碧相辉,照耀人眼目。
    宫殿的顶端悬着黑色金丝楠木竖匾,上面龙飞凤舞地刻着三个大字。
    碣石金宫!
    望着绢布上的建筑,所有人都陷入沉默,完全被这座宫殿所震撼,和传闻中的一样,这是一座金玉满山的宫阙,而且就在这海底之中。
    “老子就说没这么背,千辛万苦才到这里,总不可能几块破石头就能打发我。”解天辉长松一口气,在我们身后说。“不管用什么办法,给老子找到这个地方。”
    我根本没在乎解天辉,目光重新移到绢布那行篆书文字上。
    “齐人纪林撰?难道碣石金宫是纪家先祖设计的?”
    “不对啊,我们掌握的线索,负责修建碣石金宫的是候公。”田鸡指了指旁边跪着的尸体说。
    “谁都能负责修建,可问题是,一座建造在海底的宫殿,绝非寻常人能设计出来,候公不过是一个方士,招摇撞骗或许还在行,哪儿有能设计出难度如此大的海底宫殿本事。”我摇摇头深思熟虑说。“何况这些跪在这里的人,恐怕和那些民夫一样,到死也不知晓自己修建的是什么,纪林才是设计碣石金宫的人,所以纪家才会有关于宝藏的传闻,因为只有设计的人才知晓真相,只不过这个纪林又是什么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本事?”
    

第256章 蓬莱仙山
    我移开上面的绢布,另一幅绢布上写满了文字,这两样东西一直放在纪林贴身的位置,看起来应该是临死前藏匿的东西。
    下面一层绢布上的文字有些模糊,辨认起来相当吃力,好半天才能读出一句完整的话,不过看了几段后,我大吃一惊,这上面记载的居然是碣石金宫修建的始末。
    纪林是齐国左丘人,纪氏在齐国源远流长,到齐桓公即位,采取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策,令士、农、工、商者分别居住,令其职业世代相传,以稳定齐国社会结构。
    而纪家一直传承的是石匠手艺。
    “石匠?纪天华不是说,纪先先祖显赫是因为得道成仙的方士吗?”田鸡打断我的话。“怎么会是石匠?”
    我也有些疑惑,继续往下看,早在纪林的曾祖那一辈,纪氏一族所擅长的还是石刻和建造,到齐威王的时候,齐王突然全国召集工匠,而纪林的曾祖也在其中。
    这次召集几乎聚集了齐国所有能工巧匠,原本以为是兴建某个大型建造,但这些被召集的人被连夜安排上船出海。
    “出海?出海干什么?”凌芷寒问。
    “上面没有交代,只说上百艘大船运送数以万计的工匠驶入渤海。”我摇摇头回答。
    “后来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宫爵追问。
    绢布上所写,越往下看越让我震惊,纪林的曾祖也在其中,但这上百艘船和上面数以万计的工匠,却从此亦如石沉大海一般,再无音讯,没有人知道他们被送到何处。
    时间过来五十年,就在这事慢慢被人淡忘的时候。
    “回来?!”我皱眉看着绢布上的文字。“那些人居然安然无恙的乘船返回。”
    “既然有人回来,总该清楚去了什么地方,这五十年都干了什么吧?”解天辉问。
    “这就是奇怪的地方,这些人根本不清楚发生过什么事,他们的记忆还停留在五十年前出发的那一天。”我深吸一口气说。
    按照绢布上的记载,五十年的光阴,这些人的后代早已老去,看见他们突然返回恍如隔世,可这些工匠却感觉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出海的那一天。
    最让人震惊的是,这些人的样貌居然没有丁点的变化,和离开的时候一模一样,五十年的时间没让这些人有丝毫的改变。
    但是他们没有一个人记得到过什么地方,也不记得这五十年都做过什么。
    更离奇的是,这些人上岸后,没过多久,所有人几乎同时开始快速的衰老,亦如五十年的时间就在顷刻间,从他们身上流逝,直至死亡。
    但唯独有一个人活下来!
    那便是纪林的曾祖,同时衰老也没在他身上发生,回到家后,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记起一些事,一些在过往五十年中模糊的记忆点滴。
    但很零碎和不连贯,他依稀记得自己在修建什么,而且工程相当庞大,在他的记忆中,一直没看见过阳光,甚至也没有月光,唯一能确定的是,他能听见海水翻涌的声音。
    “那说明在靠近海边的地方。”解天辉从包里拿出地图。“应该不会在沿海地区,这么多人修建不可能没人瞧见,可附近的海域也没有足够大的岛屿,能让数以万计的人同时开工修建。”
    “看不见阳光和月光,却又能听见海浪声……”我愕然的思索片刻,无意中瞟见我们所处的祭坛,顿时心里大吃一惊。“这里也看不见阳光和月光!”
    “海底!他们是在海底修建!”田鸡大声说。
    这一发现倒是让我们始料未及,没想到早在秦始皇修建碣石宫之前,齐国已经在海底修建过另一个建筑。
    我连忙往下看绢布上的记载,纪林曾祖一直试图回忆起所有的事,直到有一天,从他嘴里突然说出一个地名。
    蓬莱!
    我读出这两个字,顿时瞠目结舌,蓬莱自古虚无缥缈,传说中被誉为人间仙境,和瀛州、方丈并称为三神山,据说山中所居都是乘云驾鹤的仙人。
    他告诉家人,确信自己曾经到过蓬莱,但在他的描述中,蓬莱并非和传闻中一样,在渤海深处,有一处终年迷雾笼罩的海域,即便再猛烈的海风也无法吹开那厚厚的雾气。
    只有在特定的时候,迷雾会短暂的散开,这个时候,会看见一座巍峨耸立在海面上的七层楼阁,里面有妖物镇守,除了神仙之外,凡人不能登顶,但能清楚听见从楼阁里传来的妖吟,被称之为妖塔。
    就在妖塔的下面便是传闻中的蓬莱仙岛,那是一座终年沉浮于海底的岛屿,只会在特定的时候,从海底升起,而那些消失了五十多年的工匠,一直在海底之中修建一座庞大的宫殿。
    纪林的曾祖凭借模糊的记忆,最终还是把这座他亲眼目睹的仙山绘制出来,我连忙小心翼翼剥离出第三层的绢布,上面一副完整的画,所有人全都围上来,看着上面的图案,全都屏气凝神震撼的说不出话。
    画面中,纪林曾祖所描述的妖塔首先映入眼帘,妖塔庄严雄伟,空踞丹崖极顶,其下断崖峭壁,倒挂在碧波之上。
    画面上云雾绕缭,远望之如临高空,恍若神仙宫阙,如能登上高阁,如飘摇云表,但见有天无地,确有超尘出世之感,真可谓人间仙境。
    在妖塔之下,峭壁如屏下尽碎石,为海浪所击久而圆滑,形如珠玑,万里澄波闪耀鳞鳞金光,群鸥掠水意境幻妙,一座形如新月的海岛缥缈虚幻,变化莫测若隐若现浮出海面。
    上面高楼突起,凌台宝阁金碧辉煌,仙鹤齐飞山涧流瀑,奇幻之景蔚为壮观令人叹为观止。
    这就是传说中那座令无数人趋之若鹜的仙岛,没想到竟然真的存在,更让我们没想到的是,居然有人登上过这座仙岛,按照绢布上的记载,那些乘船入海的工匠曾经在蓬莱上修建过什么。
    继续往下读上面的文字,这个秘密纪家并没有公之于众,只有纪家的后人才知道这个令人震惊的秘密,但除此之外,其他的事,他再也想不起来。
    直到最后纪林曾祖活到百岁才寿终正寝,但直到临死前,他始终努力去追寻那五十年离奇的记忆,可最终一无所获,但纪家后人坚信,曾祖曾到过仙山,并且为神仙修建过宫阙,所以才会容颜不变长命百岁。
    “蓬莱的传说历来都有,如果纪家先祖曾经到过那里,可有留下蓬莱确切的位置?”宫爵问。
    “没有,绢布上所说,他虽然能记起蓬莱仙岛的样子,可怎么也想不起这地方在哪儿。”我摇摇头回答。
    “这些人都是被齐王召集,并且用船运输出海,由此可见,这些工匠未必清楚自己要去什么地方,但是,齐王应该很清楚。”凌芷寒说。
    “出海求仙在战国时期很盛行,最开始便起源于齐、燕二国,特别是齐宣威二王,多次派人入海寻访仙踪。”我皱眉思索片刻说。“难不成,齐王得偿所愿,真的找到了蓬莱仙山?”
    “齐王这买卖没做对啊,蓬莱上住的都是神仙,齐王派人给神仙盖房子,到头也没捞到什么好处啊。”田鸡笑着说。“况且,给神仙修宫殿,怎么也算一件功德无量的事,咋就不见神仙保佑齐国呢,最终还不是让秦国给灭了。”
    “神仙还需要凡人修宫殿吗?”解天辉冷嘲热讽回了一句。“我看这事充其量,就是什么齐王装神弄鬼借题发挥而已,神仙是假,修建什么东西才是真。”
    “上面记载的很清楚,那些工匠一去不返就是五十年,回来的时候,容貌和离开时如出一辙,这些人五十年没发生过改变,但一上岸立刻快速衰老。”宫爵据理力争冷言相对。“蓬莱上有没有神仙我不清楚,但这些人一定遭遇过什么事。”
    “齐王派人入海修建蓬莱在先,秦帝修建碣石宫在后,这两处地方都是在海底,中间间隔时间不到一百五十年,两个不同的帝王,不约而同在海底兴建宫殿,这中间难不成有什么联系?”我眉头紧锁喃喃自语。
    “别猜了,看看上面还写着什么,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纪林既然把这些绢布贴身收藏,想必对于他来说极其重要。”田鸡说。
    我连忙接着看第二层绢布上的内容,纪林曾祖寿终正寝后,留下蓬莱仙岛的完整图画,同时,他在当时本身就是技高一筹的石匠,而且纪家历代都传承这份手艺。
    他虽然不记得其他的事,但却记得海底营建宫殿的办法,在死之前,他把这些本事传给纪家后人,这也让纪家后代,对渤海之中有蓬莱仙山的事深信不疑。
    这么离奇的事终究没能隐藏多久,很快纪林曾祖去过仙山,并且见过神仙的事四处流传,众说纷纭越传越神奇,加之纪林曾祖又长命百岁,所以这个传闻更是让人深信不疑。
    这也让纪家如日中天,纪林曾祖寿终正寝后,传到纪林这一代,当时方士之说盛行,纪林便以神人自居,没想到信众越传越多,纪林在当时可谓名噪一时家喻户晓。
    

第257章 海底龙脉
    看到这里我们恍然大悟,纪天华提及的纪家曾经出过一个大人物,想必说的便是纪林,世代掌握石匠技艺的人,摇身一变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方士。
    纪林受到信众追捧,自然是名利双收,可让纪林一直没有忘怀的,始终是曾祖在回忆中提及的蓬莱仙岛。
    在绢布上,纪林记载自己曾经多次从海,试图探寻蓬莱仙岛的位置,期望能和曾祖一样,登上仙岛见到神仙,可最终一无所获无功而返。
    然后秦军横扫六合,最后灭掉的便是齐国,纪林被秦军所俘,因为坊间传闻秦始皇喜好神仙之说,便上奏告之蓬莱仙山一事,并且将秘而不宣的蓬莱仙岛图一同献给秦帝。
    看到这里,事情终于和秦始皇联系在一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