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入地眼 >

第124节

入地眼-第124节

小说: 入地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便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红白山。
    多少次期盼这地方出现在我们眼中,可真正映入眼帘时,或许一路艰辛突然起来的山脉让所有人都有些错愕,看见红白山就意味着我们终于走出死亡之海
    可又不敢完全相信自己的眼睛,生怕是沙漠中海市蜃楼的幻影,怀着七上八下悬着的心往前走了几公里后,远处那山脉渐渐变大,随之而来的是我们早已熟悉的荒芜开始慢慢褪去,沙丘在逐渐变小,稀疏却充满生机的植物点缀在荒漠之中。
    我们终于可以确定已经穿越了沙漠最困难中央流动沙丘带,进入和田河东侧的古河道。
    到达和田河边,竟看到那片片芦苇滩地,在逆射的阳光下泛起一片银白色的光亮,从沙漠出来,见到水是如此的亲切,水深齐腰还十分湍急,我们毫不在乎。
    从凌璇留下的线索表面万象神宫就在红白山下,如今看来这处地方并非是随意挑选,凌芷寒告诉我们,但凡龙脉之地必不可少的就是水,对于龙脉来说那是龙的血脉。
    而且最主要,从万象神宫设计草图看,如此庞大的工程在荒漠中施工,水是必不可少的东西,这里靠近和田河,取水相当方便。
    红白山就在眼前,近半个月来的疲惫全因兴奋一扫而空,我们并未停歇,马不停蹄在傍晚的时候终于赶到红白山山麓。
    步东远告诉我们,红白山又叫麻扎塔格山,东西绵延一百多公里,山峰最高处海拔为接近两千米,在中间被斜谷分开,因为东西以红白两色对持,故名红白山。
    东面的山头因由白云岩夹石膏层组成,色银白,人们称之为白山嘴,南列山头由砂岩夹泥岩组成,色褐红,人们称之为红山嘴,红白山就像遨游在沙漠腹地一条红、白双头的巨龙,正在黄色的塔克拉玛干万顷瀚海金浪和田河之水。
    红白山上经过几千年的风蚀,形成各种奇形怪状的造型地貌,像骆驼、蘑菇、孔雀等千姿百态包罗万象的石头,如同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登上红山嘴在月辉下放眼眺望,眼前的景观令人称叹不已,由沙丘层叠起伏的沙海,似凝固着的瀚海金浪,一座满目疮痍残垣断壁的古戍堡就在耸立的红山嘴之颠。
    用棕红色泥巴夹胡杨枝垒砌而成残破墙体,似乎还能让我们想起这里曾经的辉煌和浩大,这里曾是扼南北交通之要冲,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兴衰,屹立在此千年雄风依旧。
    在古堡西面我们看见耸立的烽火台,大约有七米多高,站在上面当年战马嘶鸣、兵戈铿锵之声,仿佛回荡在古堡上空。
    叶知秋在远处兴奋不已喊我们过去,在古堡的北边,她发现一座佛寺,寺内残存半圆形塑像基座和两侧的方形台基。
    “玄奘在经卷中记载他到过一处古堡的佛寺停歇,想必当年玄奘停留的地方就是这里。”叶知秋说。
    “玄奘说在山顶看见飞沙走石中,隐约有金碧辉煌的庞大宫殿群出现,宛如西天佛国圣殿,万象神宫应该就在这附近才对。”我环顾四周发现方圆十几里能一览无余尽收眼底。“可是,这里地势开阔并无遮拦,在这里修建万象神宫,很远的地方也能看的清楚,但是为什么千年来竟然没有丝毫关于万象神宫的传闻。”
    “万象神宫始建唐初,在当时这里并非是现在这样。”步东远走到山边心平气和说。“和田古河道由此蜿蜒而过,在文献中描述这里曾经生机盎然,因为有河水滋润方圆百里树木林立郁郁苍苍。”
    “后来怎么会变成这样?”对于红白山最熟悉的人莫过于步东远,宫爵转头认真问。
    “在师公发现的藏经洞中,曾有一卷关于于阗的文献,这里在唐初时树木被大量砍伐,而且最奇怪的是,以于阗为中心周围的各国都有不同的信仰,但是到了唐初,这里的人却纷纷信奉佛教。”
    步东远望着远处娓娓道来,他说文献中记载,诸天神佛下派八部天龙之一的飞天到此,并且显露真身,虽然在西域从来没有关于万象神宫的记载,但对于这个飞天倒是描绘的极其详尽。
    “不过和敦煌壁画中佛家飞天不同,这个显圣的飞天手里拿着的并不是乐器。”
    “那拿着是什么?”我疑惑的问。
    “权杖!”
    “骷髅权杖?!”叶知秋神情急切。
    步东远点点头,这是从来没在佛家典籍中出现的法器,在这个飞天的指示下,于阗周围各国信徒开始大肆砍伐红白山附近的树木,而且据说,在个飞天神力无边,能操控死亡执掌生死。
    “砍伐树木应该是就地取材,修建万象神宫需要大量的木材,可这飞天到底是被神话的人还是另有所指?”凌芷寒冷静说。
    “到底是诸天神佛显圣,还是借用神佛之名驱使信徒,这些都不重要,不过我很肯定,这个飞天的的确确存在过。”步东远说到这里时,目光落在我身上。
    “为什么?”将军一脸严峻。
    “那份关于古于阗的文献中不但有文字记载了这一切,我还看见一副那个飞天的画像,那是一个被黑雾笼罩其中的飞天,神情庄严冷峻,居高临下俯视众生,因为有执掌生死的能力,在当时被信徒奉为冥飞天。”步东远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我。“曾经我也揣摩这个冥飞天可能是被杜撰的一种信仰,直到我在绿洲见到你时,我才确定这个冥飞天的真实。”
    “我?冥飞天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大吃一惊。
    “因为在那幅画像中,冥飞天戴着的项链和你如今脖子上的一模一样。”
    ……
    “凌璇!”宫爵脱口而出。
    这条项链应该是属于凌璇的,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怎么会落到我父亲手里,他交给我的时候再三叮嘱不可遗失,想必这条项链极其重要。
    按照步东远讲述事情的时间,刚好和凌璇入西域的时间吻合,只不过凌璇不过是精通玄术的普通人,我实在想不通,她怎么会具有操控生死的能力,而且还能让那么多不同国家的人信奉。
    她带着大量工匠到底红白山,可要修建那么庞大的万象神宫,显然远远不够,她从大唐国师摇身一变成为拥有千万信徒的冥飞天,全都是为了修建万象神宫。
    “凌璇不过是普通人,能耐再大也驱使不了那么多人啊?”就连田鸡也认为这不太可能。
    “冥飞天应该不是普通人,文献中记载,在当时,几乎所有的信徒为了供奉她,不遗余力众志成城在荒漠中为其修建神殿,而且这些信徒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相互之间没有交流没有声音,更没有丝毫的质疑。”步东远摇摇头沉静的说。“而且这处神殿都是在夜晚开始修建,天亮后所有参与的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设置都没有人能记起那神殿的样子,和修建的位置,我想这不应该是普通人能做到的事。”
    我们瞠目结舌的对视,如今也是夜晚,我试图去用想想勾画出步东远为我们描述的事,就在这红白山某处,数之不清的人昼伏夜出,没有丝毫声息的穿梭在黑夜之中,悄然无息的修建一座神秘的宫殿,那场景已经不是壮观,而是令人毛骨悚然的诡异。
    

第177章 飞龙在天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丁大点的事也能传出好几个花样。”白近声若洪钟说。“按你这说法,当时修建什么万象的人少说也得十万向上,就是再虔诚,人多嘴杂,我就不相信没说漏嘴的,这么浩大的工程咋就没点风声传出来?”
    “不是没有,我前前后后到过红白山很多次,有不少人说过,有时候无意中夜晚路过红白山,会隐约看见大漠深处有宫殿若隐若现,沙漠中晚上极其危险,没人敢深入其中,可等到白天在找寻时,又一无所获,久而久之认为是此地的异象,归结于海市蜃楼的幻像。”步东远说。
    “玄奘也是在晚上看见被他认为是西天佛国圣殿的建筑,到了白天就消失的无影无踪,难道……”叶知秋一脸茫然。“难道万象神宫只会在夜晚出现?!”
    “也有人试图夜晚进入沙漠探寻,要么是一去不返,要么就是没有收获,当地说红白山是一道屏障,刚好阻隔沙漠,这里的沙海变化无常极其诡异,稍有不慎便会迷失方向,即便经验再老道的人也不敢轻易深入这片沙海。”步东远很平静说。“久而久之关于出现在夜晚那虚无缥缈的宫殿也就无人提及。”
    “凌璇在玉门关外的石室里留下线索,只指明万象神宫就在红白山下,我还以为红白山就是一座山,可这山脉连绵近百多公里,这么大的区域,我们怎么知道万象神宫在什么地方?”将军焦头烂额说。
    宫爵拉了拉我衣角,向我身后点头示意我看,我们回过头去,看见一直不想和我们走在一起的卓明风,如今正站在红嘴山的断壁处,下面便是斜谷,而对面就是被分割开的白嘴山。
    卓明风一直仰着头观望夜空,看他侧脸依旧是漫不经心的淡定,他似乎对我们到达红白山一点也不兴奋,到这个时候他居然还有闲心观心赏月。
    “从凌璇之前留下线索的方式看,她所有都和玄学有关,我们知道万象神宫就在红白山下,可这么隐蔽而且对凌璇如此重要的地方,想必她不会轻而易举让人知晓,万象神宫的入口应该隐藏的极为慎重,但应该也和玄学有关。”宫爵望向卓明风无奈的说。“如果说还有人能破解凌璇的留下的秘密,我想怕只有这个人了。”
    走到红嘴山断壁前,卓明风纹丝不动,兴致大发声音惆怅喃喃自语:“人代兴亡今又古,春风回首郁孤台……”
    卓明风看似随意,可他说的每一句似乎都有其他的深意,这个节骨眼上我想他应该不会真有闲情逸致才对,卓明风说完后凝望红白山的夜色,似乎在他眼里根本看不见旁边的我们。
    封承儒雅博古通今,最烦他就是让我研读古诗,说是这样能陶冶情操,我一身匪气也没见到被陶冶到有多斯文,不过现在总算是有些用处。
    这是明代夏寅所写的《虔州怀古》其中一句诗句,卓明风说的是最后一句,不过倒是应了此刻的景致,这座荒芜残破的古堡见证了大漠边陲的千年沧桑,虽然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可古往今来岁月变迁,并没有让人遗忘这个地方,就如同春风年年都会吹到这里一般。
    “这诗到底说的是什么?”田鸡样子很迷茫。
    “是夏寅借景抒怀的一首诗。”我细细琢磨了片刻,也没发现卓明风突然说出这诗句的含义,莫非他仅仅是有感而发。
    “这诗文前面是什么?”叶知秋问。
    “虎头城向江心起……”我话已出口离开怔住,吃惊的往前走了几步,目光看向对面的白嘴山,在山巅被风蚀的一块石头,犹如猛虎下山,而虎头正对南方。
    而在南面刚巧就是在月色下波光粼粼的和田河,我真不知道这是巧合还是刻意的安排,竟然暗合了这句诗句。
    “那后面一句呢?”白近大声问。
    “龙脉泉从地底来!”我不假思索回答。
    “龙脉?!”凌芷寒一听整个人猛然抬头仔细参看四周,渐渐她脸上浮起出欣喜和震惊。
    “多谢卓爷赐教。”凌芷寒心悦诚服对卓明风说。
    可卓明风就如同没听见,身子动都没动一下,我们连忙追问凌芷寒有什么发现,她告诉我们,卓明风只不过是用这句诗文在提点龙脉二字。
    凌芷寒说完抬手指着红白山脉对我们说,风水堪舆中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即是随山川行走的气脉。
    而龙脉有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
    “势住于外,形住于内,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红白山不过是这山脉的其中一座山,由此观形方得此山脉之势。”凌芷寒越说越激动。“此段山峰重重起伏,屈曲之玄,东西而断,鱼跃鸢飞,这……这是一处龙脉之地!”
    “他不是说,你家先祖藏了三条龙脉,你这么简单就找到了?”田鸡表情迷惑。
    “所谓天下龙脉大小几百条,并非有龙脉就能显贵,龙脉也分很多种,有生、死、贵、贱、逆、腾等很多不同的分类,先祖所藏是昆仑山祖龙的余脉,那都是可显九五之尊的大贵之地,并非一般龙脉能相提并论。”
    “那这里是什么龙?”将军有些好奇。
    凌芷寒玄学造诣虽比不上卓明风,可侃侃而谈颇有气势,她说红白山缠护周密,护卫有情而不斜飞逆转,来龙气势如万马奔腾,从天而降。
    “此处上对南宫朱雀,下有山势形同鸾舞凤飞,神形兼备独占天时地利,最为奇特是红白山,东西相分,玄学的堪舆之术中,有明言,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大川之上必有龙迹。”凌芷寒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