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入地眼 >

第103节

入地眼-第103节

小说: 入地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上门,凌芷寒小心翼翼打开包裹的牛皮,里面有一本笔记,和一个保存完好的黄花梨木盒,从木盒的造型和上面纹路看,应该是唐初的款式,而笔记应该时间并不久远。
    凌芷寒打开木盒,里面有一卷七色绫锦织品,旁边摆放一本明黄文书,和一张折叠的宣纸,从木盒一被打开,我的目光就落在那卷七色织品上。
    “这是圣旨!”我一眼就认出来。
    我小心翼翼从木盒里把圣旨拿出来,两端的轴柄为上好白玉,圣旨是帝王权利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只有对一品大员的圣旨才会用玉轴。
    而且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颜色越丰富说明接受封赠的官员的官衔越高,我手中圣旨为七色,是等级最高的。
    这东西少说也有几百年,叶知秋看见立刻按耐不住职业本能,根本不让我碰,好像生怕我一不小心就给弄坏,她身上居然还随身带着手套,那眼神就如同田鸡看见金子一样,双眼简直都要发光。
    她一点点万分小心的在桌上把圣旨展开,圣旨上有祥云瑞鹤富丽堂皇的底纹,在灯下闪耀着点点金光,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奉天诰命四个篆字端庄古朴,望之令人顿生威严肃穆之感。
    圣旨上面的文字用小楷行文,气度雍容,圆润飘逸,布局奇正相参,跌宕有致,字迹笔画突兀,犹如浮雕一般,历经沧桑却风采不减。
    皇帝敕曰:璇女破卷通经,才通世务,实赖股肱之任臣;搜罗尽古今之秘,陈善有据,匡佐社稷之光。兹以考绩,特授尔国师,锡之敕命于戏,上理地师之德,图尔骏烈功宣华夏,嘉乃丕绩,以洽朕意。钦哉。
    圣旨的行文极为洗练,几乎达到无可增删的程度,叶知秋读完上面的文字,我们顿时大吃一惊。
    “这是封凌家先祖凌璇为大唐国师的圣旨,看玺印,下达圣旨的是唐高祖李渊!”叶知秋瞠目结舌。
    “李渊的国师不是袁天罡吗?”宫爵满脸疑惑。“怎么……怎么会是我凌家开宗先祖凌璇?”
    “凌家自唐初显赫,靠的正是玄学秘术,而袁天罡被称为风鉴,在玄术上登峰造极,想必和凌家现在凌璇应该认识,我爸说凌家曾经也高居庙堂,但后来有遗训远离朝堂,可从未听说凌家先祖出任大唐国师的事。”
    圣旨是帝王权利的象征,所谓君无戏言,不管凌芷寒知晓与否,凌璇曾是大唐国师是肯定的,我皱眉拿起木盒中明黄色的文书,打开后里面文字娟秀,竟然是凌璇亲笔书写。
    我把文书放在桌上和其他人一起翻阅,越是往后看越是震惊不已,最吃惊的我想应该是叶知秋,这本文书足以颠覆她根深蒂固的认知。
    文书记载了凌璇的身旁,关于她的来历和师承却并没有提及,她好像是凭空出现的一样,其中一段话让凌芷寒目瞪口呆。
    ……璇寻九州龙气之地,已有初成,于益州收弟子袁天罡,传授玄术以助吾功成……
    “袁天罡竟然是凌璇的徒弟!”田鸡一脸愕然震惊。“火山令多厉害的人,到现在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居然是凌璇的弟子,这个凌璇到底有多厉害啊?”
    我们都惊讶的说不出话,往后看的内容更加令人意外,文书中的描述不难看出,凌璇似乎是受命在探寻九州龙气之地,但并没提及是谁在指示她,凌芷寒告诉我们,所谓九州龙气之地,便是现在我们说的龙脉。
    而当时天下纷争战祸不断,凌璇担心龙气受损,因此在群雄中挑选李渊辅佐,助他平定天下,以便尽快探知出可以运用的龙气之地。
    “李渊一统天下靠的居然是凌璇?”叶知秋张着嘴完全不相信。“这……这也太夸张了吧,按照这文书里面的意思,凌璇仅仅是为了方便探查什么龙气之地,也就是说,她当时可以挑选李渊,同样也能挑选其他人,她……她一己之力就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知秋这话我也赞同,打仗夺天下可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就能办到的,那可是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田鸡摇摇头说。“按照凌璇这意思,夺江山跟过家家似的。”
    事实上我也有些不相信,可往后看,文书中对此还有记载,上面对辅助李渊的事描写的很详尽,凌璇并非是随意挑选李渊辅佐,李家显贵不得不提到陇西,李家是陇西贵族,从汉武帝时名垂青史的飞将军李广,一直到李渊的八世祖李暠,李氏家族世代生活在陇西地区。
    陇西处于黄土高原腹地,位于河西走廊上,渭水流经全境,西临兰州,东达古都长安,这一地区将中原和西域连接在了一起,陇西之地,气、势皆占,有龙虎之气,李氏家族受此旺地的滋养,龙气渐显。
    隋末天下大乱,凌璇带着袁天罡见李渊,说出只要李渊攻占长安,必定平定天下,李渊开始并没有逐鹿中原之意,可和凌璇密谈之后,听从凌璇指点,在太原起兵攻入长安,从此势如破竹江山一统。
    “凌璇就让李渊攻占长安就能得天下?”宫爵向来冷峻,看到这里也疑惑不解。“一城一池的得失,和平定天下有什么关系,李渊幸好是得了江山,这要是没得,他不把凌璇活剥了啊。”
    “就是啊,长安和天下差的远了,这么多城池,凌璇为什么非要李渊远攻长安呢?”叶知秋蹙眉自言自语。
    “长安……”凌芷寒思索良久,眉目慢慢展开一脸折服的样子。“李家占据的风水的确是好,可偏偏美中不足,想必是先祖凌璇看出其中端倪,否则也不会选择李渊辅佐,更不会让李渊舍近求远攻占长安。”
    “这文书上都说了,陇西之地,气、势皆占,有龙虎之气,李氏家族受此旺地的滋养,龙气渐显。”田鸡指着桌上的文书问。“这可是你家先祖自个写的,没看出来什么地方不好啊。”
    “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因而,龙脉离不开山与水,自古以来,山环水抱之地都是风水宝地。”凌璇兴奋异常回答。
    “山环水抱……”我突然恍然大悟。“陇西地处黄土高原,严重缺水!”
    “对,李家这个龙脉偏偏缺水,所以李渊要得天下,就必须寻得滋养龙脉的水。”凌芷寒点点头。
    “八水绕长安!”我张开嘴震惊的完全说不出话来,凌璇轻而易举就看出李家症结所在,长安有渭、泾、沣、涝、潏、滈、浐、灞八条河流,刚好可以弥补李家龙脉缺水。
    以凌璇的本事,她若辅佐谁,想不得天下都难,事实上即便是她自己想得天下也未必是难事,可文书中的记载,不难看出,对于凌璇来说,寻找九州龙气之地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江山。
    她好像对这些一点兴趣都没有,即便在李渊得天下后,把凌璇奉为神明,并委以国师一职,可凌璇却推托,让弟子袁天罡接任,唯一的要求便是让李渊对她的存在秘而不宣。
    李渊对其言听计从,所以在大唐的文史中从未有过凌璇的出现和记载。
    

第148章 推背
    凌璇虽然远离朝堂,可李渊依旧对其礼遇有加,可文书后半部分的记载,我们渐渐有些看不懂。
    凌璇在文书中写道,自己游历九州,天下龙脉尽得,她所受命之事也已完成,可唯恐有生之年无法等到授命给她的人,九州龙气之地最后一处的位置也无法传承下去。
    因此凌璇面见李渊,称可保大唐二百八十九年国运,让李渊在大唐龙脉修建用于镇龙气的宫殿,并且亲自设计宫殿样式,这便是万象神宫。
    “等会。”叶知秋把桌上的文书小心翼翼拿起来,来回反复看了很久。“这的确是初唐的文物,可……”
    我指点叶知秋吃惊是为什么,这本文写于一千多年前,也就是说在那个时候,凌璇就一语中的知晓大唐终结的年代,不光是叶知秋,就连精通玄学的凌芷寒也惊讶不已。
    即便是玄学秘术独步天下的姑苏凌家,也没人敢推断明天会发生什么事,可凌家的先祖凌璇竟然可以洞察先机预知后事,准确的推测出大唐两百年后发生的事。
    我很难去想象那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人,难怪李渊会对她言听计从,与其说李渊得到天下,还不如说是这个女人让他坐拥天下,难怪李渊会加封凌家地师。
    我现在才明白地师这两个字的含义。
    不是地师,应该是帝师!
    朝代更替却没有那个帝王敢去得罪凌家,因为凌家有指点江山的能力,也有教化出帝王的能力,这也是凌家十三道门楣和八阶半台阶的缘由,凌家想要得江山轻而易举,可凌家从未有过问鼎天下的想法,历朝历代帝王加封,能给的只有超乎寻常的恭敬。
    文书中记载,李渊当然对凌璇所说深信不疑,并命人按照凌璇所设计的万象神宫秘密建造,文字的最后凌璇并没有提及万象神宫所在的确切位置。
    只留下遗训这个秘密必须世代传承下去,而且凌家继承人必须纹上一个图案。
    翻到最后一页,我顿时愣住,那竟然是羽龙!
    这是月宫九龙舫的标志,我不知道凌璇为什么要让凌家后人在身上纹上羽龙,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凌璇和月宫九龙舫有关。
    而且还有一点,凌芷寒告诉我们,李渊既然已经得天下,大唐国运气数已定,根本不需要什么镇守龙气的宫殿,凌璇让李渊修建万象神宫应该另有他图。
    田鸡伸手从木盒中拿出折叠的宣纸,打开后足足铺满整个桌子,我们在灯下凝望,所有人如同雕塑般呆立。
    那是一副完整的建筑设计图纸,七个分布在中轴线上巍峨耸立的宫殿跃然于纸上,旁边四个端正的大字。
    万象神宫!
    这才是真正的七天建筑,单看图纸都能感觉到气势恢弘,吞天吐地的威严壮观,若真站在万象神宫面前,真不知道会被震惊成什么样。
    这七个巍峨参天的宫殿,南到北依次为天阙、天街、天门、天津、天枢、天堂,以紫微垣为中心,把天上三垣呈现在人间。
    凌璇的文书中最后说过,万象神宫在她亲自监督下完成,修建出这样庞大的宫殿群本身就是一件奇迹,如果万象神宫保存至今的话,相信没有任何一处建筑能与之媲美。
    黄花梨木盒中再没有其他东西,我们终于知晓,原来凌家传承几百年的秘密竟然是这座销声敛迹的庞大宫殿,看着桌上的图纸除了震撼我们实在想不到别的词语来描绘现在的心情。
    我从旁边拿起和木盒里东西格格不入的笔记,不过从中间被撕开,笔记只有一半在木盒中,另一半不知去向。
    翻开第一页看见右下角有霄阁两字,看来这本笔记是凌霄阁的,我翻开笔记里面全是他的亲笔记载。
    一页一页翻阅下去,这才发现凌霄阁一生都试图找到凌璇修建的万象神宫,他甚至挨着查探过大唐龙脉每一次可能修建万象神宫的地方,可得到的结论是,万象神宫绝对没有在大唐的龙脉上,看来和凌芷寒猜想的一样,凌璇修建万象神宫并非是什么保大唐国运。
    凌霄阁的笔记很详实,他几乎穷尽一生都在追查和万象神宫有关的一切,根据凌霄阁的记载,万象神宫这么大的工程,参与修建的人一定不计其数,可竟然没有丝毫风闻。
    万象神宫在罗成之后离奇般的消失了,就如同从来没有出现过一般,而且连同消失的还有凌家先祖凌璇,除了从凌璇留下的文书,即便凌家后人也不清楚万象神宫的位置,这是让凌霄阁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他试图搞清楚凌璇修建万象神宫真正的目的。
    万象神宫非但销声敛迹,甚至连大唐李家都似乎不确定这七天建筑的存在,直到武则天登基后,无意中发现了封存在皇宫之中的万象神宫草图拓本,武则天并不清楚这草图的用途,但应该也是被上面设计的宫殿所震撼。
    便在神都洛阳,以草图拓本为原型修建,并以草图上的万象神宫命名,这便是后来毁于战火众所周知的万象神宫,殊不知那草图上的建筑并非是原图的比例,凌璇让李渊秘密修建的万象神宫要大的多。
    凌霄阁在笔记中写到,其实姑苏凌家历代都在追查真正万象神宫的下落,因为凌璇和万象神宫离奇消失前,除了留下遗训和文书外,还留下了一样东西。
    只要能解开这样东西,便可找到万象神宫,不过这样东西居然并非是留给凌家后人。
    “还留下东西?”田鸡立马来了精神,重新翻看木盒后。“里面什么都没有了啊?”
    笔记被我翻到下一页时,看见一张陈旧的纸张,被凌霄阁保存完好的夹在笔记中,看纸张是素负盛名的蜀纸,在唐朝这是是皇家贡品,更是朝廷专用公务纸,想必这就是凌璇留下的东西。
    纸上是一幅画,上面一童子在田中,身后到处都是庄稼,远处有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