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左道江湖 >

第442节

左道江湖-第442节

小说: 左道江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你就不着急吗?”
  “着急也没用啊。”
  沈秋今日穿着一件白色长袍,外套黑色纱衣,不去看短短的碎发,倒真有种文士之气。
  他负着左手,右手放于窗户边,说:
  “陶朱山在诸暨,离绍兴快一百里路,那地方并非什么名胜之地,人口也少,整座山中都少有人迹,大楚国朝还在时,那里便是王室禁山。
  虽不如太行那么广阔,但要在一座山里,找到一处隐修之地,太难了。
  就咱们这几个人,找一年怕是都难以找到。
  之前沈兰遣人去问过芥子僧,结果他也没去过那里,只是说,大楚朝燕京皇城中,应该存有些舆图。
  这才请了沈兰使人去燕京皇城寻找。
  一来一去,花费的时间就有些长了,但有备无患,能找到些蛛丝马迹,咱们这一行去,才能有所收获。”
  “也是。”
  瑶琴点了点头,放下眉笔,又拿起首饰盒子,从中选出一把金红的簪子,开始盘起头发。
  她说:
  “咱们这从太行一路往江南行来,局势倒是比前些日子安稳了些,只是这江湖风闻,实在是让人静不下心。
  夫君,外面贴满了通缉你的告示,南国动员的江湖人到处都是,还都管你叫妖孽魔头呢,听的人心中厌烦。”
  “对呀,那传的沸沸扬扬的诛邪大会背后主导者是谁,为夫一清二楚,南国朝廷还真是有精力,一面应付北朝,还要插手江湖事。”
  沈秋回过头来,对瑶琴说:
  “他们还把我家夫人,说成是与我狼狈为奸的魔教妖女。
  有好事者翻出陈年旧事,说你瑶琴乃是出生在圣火山中,专门被阳桃派来江湖,扰动风云。
  还说沈某所作所为,都是阳桃在背后指使的。
  说阳桃贼心不死,想要重建魔教,我真是佩服他们的想象力,这桃花尊主,也算是被你我牵连,受了无妄之灾了。”
  说到这里,瑶琴也是笑了起来。
  像是想到了什么好玩的事,笑的前仰后合,刚刚盘好的头发,也散落开来。
  她说:
  “那些江湖人,还给我等起了名号。
  说张岚心如蛇蝎,便叫他‘毒公子’,还说小铁霸道蛮横,无情无义,给他起了个诨号,叫‘邪剑鬼’,就连青青都被牵连了。
  那么漂亮的丫头,被人叫‘黑风妖’,玄鱼喜欢穿白衣白裙,便得了个‘白衣魔’的绰号。
  两个人加在一起,便是‘黑白双煞’了。”
  “那又怪得了谁?”
  沈秋也有些无奈,他摊开双手,说:
  “谁让青青一路上胡作非为,仗着两只凤头鹰和五色毒蟾护卫,便和玄鱼一起,去撩拨那些没脑子的江湖人。
  用蛊虫伤人,用针法废人武艺。
  这江湖上,有起错的名,可没有叫错的外号,我看她两以后长大了,就真的成黑白双煞了。”
  瑶琴瞪了一眼沈秋,说:
  “还不是你教得好!
  青青原来多乖啊。
  现在跟你学,觉得行走江湖,只论善恶,威风自由,这还没在江湖闯出好名头呢,先得了个恶人外号。
  她又没有你那身本事,却贸然和你学,以后若是你不在身边,她惹出事情,可怎么办?
  再这么下去,以后她怎么嫁的出去啊?”
  “咱家青青以后是要当女皇的。”
  沈秋却不以为意,他摆了摆手,说:
  “到时下一道诏书,搜罗天下美男子,送入后宫,看上哪个就临幸哪个,我才不想看青青被束缚在这个江湖里。
  她以后只要不伤天害理,想干什么都行,我都支持。
  此番去了陶朱山,接下来两年,青青都要留在那里,有你照看她,她没时间,也没空去招惹是非,青青的性格,我是很放心的。
  也许在你看来,那丫头现在有些离经叛道。
  但在我看来,那才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该有的心境。”
  沈秋笑了笑,他说:
  “这说明,我这几年,把青青管教的不错,没辜负师父生前叮嘱。再说了,他们几人的名号,加在一起,也没我的名头凶恶啊。”
  沈秋回过头去,看着天空中飞掠而来的惊鸿鹰,他伸出手,让惊鸿落在手臂上,架着鹰,走入房中,一边从惊鸿爪下,取出卷成一团的纸张,一边说:
  “那些人,恨不得把全天下最恶毒的词,都丢在我头上,什么在世恶鬼,什么疯癫妖人,什么狼心狗肺。
  罢了罢了,敌人的辱骂,就是最好的赞扬。
  他们越骂我,就是越怕我。
  随他们去吧。”
  沈秋将眼前的纸张摊开,上面是一份拓印下的图,很粗糙,但依稀能看到,那图上所绘制的,正是陶朱山的地形图,还有条小路歪歪曲曲。
  “地图到手了。”
  沈秋对瑶琴说:
  “收拾一下,咱们去吃顿饭,今日下午,出发去陶朱山。”
  “见识过蓬莱仙人的恶毒,昆仑弟子的随性,仙门的凄惨,还有五仙观人的霸道蛮横,现在便去看看,那神神秘秘的陶朱山仙人,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但愿别让我失望才好。”


第422章 篝火夜话
  诸暨陶朱山,当地人叫它老鹰山,并非什么名胜之地。
  山中有一处虎头岩,上面有座范蠡祠,勉强算是古迹,但即便是山中已生活好几辈的山民,也不是很清楚那处衰败的古祠,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那里少有人祭拜,因而年久失修。
  有老人说是在几百年前,大楚国朝新建时,曾有官家人前来修缮过古祠,还有皇帝来祭拜,但也只有几次。
  之后那范蠡祠,也如这陶朱山一样,就仿佛被外界遗忘了一样。
  大楚国朝将此山列作禁山,除了常年居住于山中的少许山民外,便不许外人进山,就像是人为划出了一处世外桃源。
  南国赵虎篡位后,也曾派人入陶朱山寻访,喜好求仙问道的赵彪,更是两次三番的入此山,但都一无所获。
  三百年的封禁,让这山中环境被保护的极好。
  沈秋一行人在傍晚时入了陶朱山麓,结果一晚上的时间,就遇到了各种动物,兔子,山鹿,野猪,各种蛇类,甚至有花豹自他们打起的篝火边越过。
  这些动物少见人类,根本不怕这些两脚兽。
  甚至有几只好奇的小狐狸成群结队躲在林中窥探,从青青手里得了些小零嘴,便乐此不疲的跟在车队后。
  它们也不敢靠近。
  胆量最大的猎食者,都只是远远眺望。
  动物的感知是很敏锐的,张岚怀中的白灵儿虽一直打盹,但依然如这些生灵的天敌一般。
  “这山中竟还有温泉。”
  张岚站在休息的高地,向远方眺望,如他一般的武者视力极好,在月光照拂下,他能隐约能看到远处几泓水潭倒映出的光斑。
  “自然是有的。”
  沈秋坐在篝火边,一边用木棍拨动眼前火堆,一边随口说:
  “还记得洛阳见过的司长道吗?”
  “记得,那人不是随了李报国,入了天策军。”
  青青把手里的果干远远丢出去,给那几只躲在篝火几丈外的小狐狸,又回头接了个话把子。
  她说:
  “他也来过这里吗?”
  “他可不只是来过。”
  沈秋如讲故事一样说:
  “那司长道一家,世代居于诸暨,据他说,他少年时,也曾有过一段中二岁月,时常入陶朱山,寻访仙人遗迹。
  那小子是个有机缘的,他十四岁时,就在那温泉边,在月下见过神异。
  据说有白猿于月下舞剑,他亲眼见过,还从那剑法中,舞出了一些精妙剑式。
  我在洛阳和他交过手,那一手捞月摘星剑虽然只是残招,但确实有几分只闻其声,不见其形的世外神韵。
  而他家传承的白猿通臂拳,据说也是从陶朱山所得。”
  “这么邪乎吗?”
  手里摆弄着两条神异小蛇的玄鱼扭过头来,小巫女似是回忆起自己的一些事情,她撇着嘴,说:
  “我去过大理国,那里据说有什么天外剑山,也有说仙人遗迹,传的神乎其神,但我去过好多次,除了一些奇异花果外,什么都没找到。
  苗疆那边也有诸多这样的传说,但师父告诉我,十有八九都是假的。
  但说是这么说,师父偶尔兴起,也会独自去十万大山里游逛一番,我这五色毒蟾,就是师父从十万大山里的一处遗迹中找到的。
  你说咱们这几人,都算是有大福运之人,为何咱们就没有亲眼见过那等神异呢?”
  “许是运气不好。”
  盘坐在篝火边,穿着天罡甲的小铁,瓮声瓮气的插话说:
  “我与师父居于辽东时,也听闻三韩之地,有神鬼出没,师父也曾去寻,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他经常说,这世间虽繁华,但入眼之处,到处都是凄惨墓地。”
  “他这话没说错,同样的风景,得不同的人去看。”
  沈秋看着眼前燃烧的篝火,在那飘动的火苗映衬中,他轻声说:
  “千年前,灵气时代,仙人行走于天下大地,到处都有他们的足迹,但仙人也非永生不死,遭遇末法劫难,身死道消之下,自然到处都是墓地了。
  他们的传说在时光中化作人间神话,有幸运者得遇一些只言片语,每每便能传出种种说法。
  在我等看来,那是仙家妙事。
  但在真正的仙家传人看来,那可都是孤坟万里,无处话别凄凉罢了。”
  “话是这么说,但本少爷还是觉得,只有死掉的仙人,才是好仙人。”
  张岚扭头应了一句,让所有人默默点头。
  气氛沉默了几丝,青青转了转眼珠子,她依偎在师兄身边,看着周围时时有动静的山林,那是野兽穿行其中。
  她打着哈欠说:
  “咱们明日去范蠡祠,过虎头岩,往山中去吗?”
  “那可是你范家先祖古祠,据说还是范蠡和西施定情之处。”
  沈秋在青青额头上弹了一下,他说:
  “既然路过,肯定是要去祭拜一番的。
  由你这范家最后的血裔,把如今的情况,给老祖宗说着听听,也求他老人家,给我们一点福气。”
  “沈秋哥哥,你可拉倒吧。”
  玄鱼纤细的手臂上,缠着两条小蛇,一脸提不起精神的说:
  “我也听西施故事,说是她生于浣溪边,但如今千年已过,浣溪都改道了,青青家老祖宗若是真有神异,怎能允许这种事发生呢?
  那陶朱仙人连自家事都不管管,真是让人失望的很。”
  “嘿。”
  青青唰的一下跳到玄鱼身边,抓着小巫女的头发,摇来摇去,说:
  “你这妖女,不许你辱及我家先祖。
  我家仙人没准这会可都听着呢,你信口胡说,惊扰了他,他不出来见我们,这一趟可就白来了。”
  两个丫头打闹一番,倒是让气氛活跃了些。
  就如围炉夜话,众人又聊了几句,待月明星稀时,看着山林清幽,瑶琴兴致所致,便搬来落月琴,又调试了一下琴弦。
  她对众人说:
  “难得遇到这等好风物,便弹一首渔樵曲吧。”
  “好啊好啊。”
  青青拍着手说:
  “这一路上都没听姐姐弹琴,这会正好以琴声,和风物,没准仙人听了高兴,便现身相见了。”
  瑶琴轻笑了一声。
  她倒是不指望一曲引来仙人,只是与落月琴时时相伴,不只是她在运琴,这宝琴也在影响她,让天生琴心,似乎更加清明入神。
  用沈秋的话说,就是更感性了一些。
  但凡遇到种种风物,便想要以琴声相对。
  舍了言语,以心神交融自然。
  瑶琴端坐于火边,长出了一口气,静下心来,十指抚上琴弦,便见周身气势一变,恍若与宝琴融为一体。
  在人间美眷的气质外,又多了分缥缈出尘。
  沈秋坐在另一边,欣赏着自家爱妻此时风韵,越看越是欢喜,眼中尽是怜爱。
  随着一声琴弦动,琴音铺开,不带一丝世间繁华的烟火,就如从周围山林中现出,瑶琴玉指弹动。
  通灵宝琴相合,似也在为这世间美音从自己处响起而倍感满意。
  就如在太行山中听闻的幻音。
  一抹抹如幻觉般的意境,随着琴音远播,与月下山中幽静的气氛融在一起,众人耳中,便有若有若无的渔樵问答。
  世间功名利禄,诱惑人心。
  但古今兴废,有若反掌,唯有青山绿水,固无恙乎。
  千载得失是非,尽付这渔樵一话。
  曲意悠扬,意味洒脱,有山之巍巍,水之洋洋,偶尔琴音升降,又如斧伐之丁丁作响,连张岚怀中的小猫儿都仰起头来。
  那几只躲在车队周围的贪吃小狐狸,更是自草丛中仰起身来,黑乎乎的眼睛,带着股欢喜,看向瑶琴那边。
  待一曲弹完,余韵留存,众人坐于篝火边,长久无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