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探险手札 >

第47节

探险手札-第47节

小说: 探险手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老鼠,此刻便趴卧在山洞洞壁之上的一块凸起处,小小的鼻头耸动,鼠脸上一副陶醉的表情,似乎有什么极为享受的东西,但江守玉凑近一看,却并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鼠兄,咱们该回去了。”
  通人性的老鼠睁开了眼,静静的看着他,身形没有动。
  这一瞬间,他仿佛听见了一个声音在自己的脑海里说话,说的是离别的话。江守玉一下子明白了老鼠的意思:它打算留在这里修炼,让江守玉自己回去,分别的时刻到了。
  江守玉满心不舍,道:“这里有什么吸引你的呢?”
  老鼠于是在山壁上啃咬,片刻后,弄下了一个石块儿给他,江守玉在外游历,见多识广,他拿着石块细细看了一番,顿时大惊,认出这居然是玉石的原石!
  玉是不会单独出现的,有原石的地方,就有矿,
  只是分矿大矿小而已。
  这地方,是个玉矿!
  难怪老鼠不肯走,玉是天地灵气凝结的产物,老鼠伴着玉矿修行,可不比在房梁上吸食人间烟火更妙?


第十章 结局(3)
  江守玉的脑子转的很快,虽说在乱世,玉石的价格没有那么高,但价值依旧不是普通人家可以想象的,如果开一些原玉出去卖,就可以渡过燃眉之急了。
  不仅如此,江守玉还想的很透彻,那就是玉矿的事儿不能泄露出去,否则这矿就跟这里的人没关系了,肯定会被军阀给抢去,玉矿的事儿,只能掩人耳目。
  当即,他开了一些原石,悄悄回到村里,将这事儿秘密告知于自己的几个兄弟姐妹,一大家子人联合起来,悄悄挖玉,由江守玉弄到外头转卖。
  在当时卖玉,是一件很扎眼的事情,普通人去卖了,便容易被人盯上,从而惹祸上身。
  但江守玉在外游历多年,结交甚广,在当时的省会有一家玉石铺子,叫‘和氏堂’,这家的老板当然不姓和,店名以和氏璧为喻,是当时的一家老字号。
  这家店的老店主,与收留江守玉的老道长是认识的,曾经还容两人小住过,为人谨慎,道义高重,值得信任。
  江守玉到了和氏堂,打算跟老店主合作,谁知最后招呼他的,却是老店主的儿子,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老店主已经在前年就去世了,如今这和氏堂的新掌柜,就是他的儿子‘董结善’。
  这董结善,江守玉也是见过的,只不过以前没怎么打过交道,对方一开始还以为他是来打秋风求收容的,言语间左右推脱,巴不得江守玉赶紧走人。
  江守玉心中虽然不忿,但想到卖玉的事儿,也只得和声悦气对董结善道:“我是来卖玉的,原想找董老爷子过眼,却没想到他老人家已经仙逝了。既然你是这儿的掌柜,若有兴趣,不妨看看我手里的货。”
  董结善闻言,面露狐疑之色打量着他,道:“你有玉?成玉还是原玉?生玉还是死玉?传家的还是土里来的?我们这儿可不收来历不明的东西。”
  江守玉在这儿待过,自然知道玉器行当的一些说法。
  所谓的成玉,就是已经雕琢过的玉;原玉就是指原石,也就是没有雕琢过的原始玉。
  生玉就是指好玉,玉历来被誉为灵物,沾染了不
  干净的东西,那就成死玉了,死玉是不值钱,甚至是晦气的。
  传家就是指家传的或者有正派来路的玉;土里的玉,指的不是刚从土里挖出来的,而是刚从墓里挖出来的。乱世之下,人心沦丧,为了活命,什么都干的出来,挖墓盗坟之风在当时也愈演愈烈,甚至有些小军阀,见了大坟,便会让士兵强行挖墓。
  老年间的大坟都是富贵人家,多有陪葬,所以军阀们掘墓以充军饷。
  土里来的玉,就是墓里的死人玉,这种玉多为古玉,价值珍贵,但来路不正。
  江守玉避开店中店员的耳目,手拢在嘴边,小声道:“原玉。”
  说完,指了指自己的背篓。
  董结善神情顿时就变了,立刻摆手说:“请进。”转而把江守玉迎入内堂,嘱咐店员上茶。
  之所以他的态度转变的这么快,是因为当地的原石是很少见的,因为当地不产玉,国内的大玉矿,都在昆仑、新疆、青海一带,再有就是岫玉一类的,也不在秦岭
  ,而在东北。
  因此,除了玉商专门收集原石以外,普通人手里是没有原石的,一般只有成玉,而江守玉背着一个背篓,又说自己有原石,那么就意味着,他可能是发现了玉矿。
  上了茶,挥退了店员,二人关上门,在内堂密谈。
  江守玉拿出了原石给董结善观看,董结善看的眼睛都直了,连连叫好,半晌都舍不得把眼睛给挪开。
  足足过了十来分钟,董结善才放下玉石,说道:“咱们相识一场,我不宰你,这是好货,我按市场价,全买了。不过你得告诉我,这玉怎么来的?”
  江守玉道:“我既然拿到你这儿卖,那么它的来路,我也就没有打算瞒你,毕竟卖给别人我不放心。”紧接着,他便将自己发现玉矿一事说了。
  董结善听完,道:“干的好,这事儿可不能说出去。按理说,这矿是属于上面的,但现在清政府都没了,上面儿谁做主?你说是袁家天下吧,又不能够……现在到处都是军阀,王法那就是个屁!哪个军阀要占矿,还能说个不字儿?这矿咱藏好,虽然不可能一直藏下去,但咱们也
  可以借此先发一笔财,至于以后这矿会落在谁手里,与咱们无关。”
  江守玉道:“我也正是这个意思。”
  董结善又道:“你接下来怎么打算?”
  江守玉道:“我之前在外游历,世道太乱,回到山野之地,本想着躲避兵灾,可现在,便是那山野之地,也是烽火丛生,我想着赚一笔钱,就迁移到省会,好歹有地方军,没有那么乱。”
  董结善道:“是这么个理儿,但你现在不能迁,现在迁了,矿怎么办?”
  江守玉道:“现在自然是不能迁,这个我懂得。”两人又是一番密谋,商议了以后交接货的事情,又商议了万一败露,该如何保密的事情,直到天晚,留江守玉住了一晚,第二天,江守玉才回家。
  接下来,江家的一大家子开始挖矿事业,不过为了掩人耳目,依旧还是要下地农耕。
  但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特别是那个年代的农村妇女,没有文化,心里装着的就那么些门道,整日里在一起,芝麻蒜皮,东家长西家短。
  家里老三的媳妇儿知道日子好过,人也就趾高气扬起来,跟村里的女人吵架拌嘴,很快就说漏了。
  但万幸的是,说漏话的时候,在场的都是江家的人。
  那时候家族观念很重,一个姓就是一大家子人,所以最后,江家的老族长,把江家人都叫到了一起。
  先是批评了江守玉一番,说他不该独吞,转而又是安抚,说玉矿毕竟是江守玉家发现的,他们占大头是应该,一番恩威并施下来,一个大家族便就此合计好了:一起开矿!


第十章 结局(4)
  有道是人算计不如天算计,有时候,任你再怎么谋划,老天爷要是不给脸,也照样给人整黄了。
  没等这大家族的人开始挖矿呢,整个黄泉村就被一支军队给包围了。
  这支军队,是当时一个姓乔的小军阀手下的,在当时周边的地界,可谓一霸。
  这军阀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原来是军阀手底下,有个识金断玉的军师,这军师,以前就是个风水先生而已,别的本事没有,脑子却是极为灵活。
  董结善得了原石,将一部分原石出售,一部分自己留着雕。
  有些富贵人家,喜欢自己找玉工,所以玉石店也卖原石。
  这原石正好被前来给乔军阀挑礼物的军师给看见了,拿在手里一阵把玩,又问是什么玉。
  由于这玉脂润白,酷似新疆的高山流水料,因此董结善便说是‘和田籽料’,玉这个东西,就是老客也容易看走眼,忽悠起来相当容易。
  谁知这次遇到的却是个硬茬儿,那军师一拍桌子,揪住董结善便是左右开弓,两个大耳刮子:“我呸!你也不打听打听军爷的名号!玉器古玩,军爷这双眼
  睛一看,这双手一摸,就知道来历出处。这不是和田料、不是青海料、不是岫料、不是山料,这是传说中难得一见的‘黄龙水料’,得有龙吐息的地方,才能出这种玉料。”
  黄龙水料?龙吐息?董结善自问家族四代做玉器生意,也从没听说过什么龙吐息的‘黄龙料’,只以为是这军师借故,想白要玉料。
  时值乔军阀势大,董结善不敢招惹,心知对方找茬,被打了也不敢有怨言,捂着脸赔笑;“军师您一双慧眼,小的班门弄斧,有眼不识泰山,您别往心里去。这黄龙水料,小的就送给您,就当是小的为乔军长祝寿。”这话说完,那军师怪哼一声,反手又是一巴掌打过去,打的董结善原地转了一圈,心中叫苦不迭,恨的咬牙切齿。
  “哎哟,军师,您有话好好说。”
  军师揪住董结善的辫子,将人拉到近前,说:“这料是哪儿来的?”
  董结善还算聪明,没有直接招,说道:“半个月前的一个早上,一个不认识的散客,偷偷摸摸卖给我的,我估摸着这货的来路可能不干净,但他卖的便宜,我看料子又不错,就收了。”
  “散客……”那军师嘴里琢磨着这两个字,眯着眼,摸了摸自己的山羊胡,不知在想什么。
  董结善心中忐忑不已,不知道这‘老山羊’在打什么歪主意,片刻后,军
  师看了董结善一眼,道:“那个散客还能找到吗?”
  董结善摇头,苦着脸道:“这哪儿能找着啊。”
  军师道:“那散客叫什么名字?”
  董结善说不清楚。
  军师道:“你们买卖,难道不签字据?”
  董结善心里咯噔一下,脸露异色,军师看出端倪,冷笑一声,道:“你要是签了字据,那你就是知道对方的名字,你就是在骗我;你要没签,你就是在偷漏赋税,我这就把你给办了,把你这店给抄了。”
  事到如今,董结善哪里还敢隐瞒,求爷爷告奶奶,将江守玉的事儿给说了,相比钱,命才是大事儿。
  这军师得了消息,立刻回去回禀了乔军阀,让乔军阀赶紧带人去抢矿。
  乔军阀大喜,说:“那是自然,有了这矿,可以来好大一笔钱。”
  军师却是含笑,摇头道:“军长,非也,咱们要的不是矿,是那玉矿里的‘龙髓’。”
  乔军阀对这军师很是仰仗,因为他自己没什么文化,行军打仗,多靠这军师出谋划策,因此立刻问军师:“这龙髓,是个什么说法?”
  军师说:“玉乃天地精华汇聚而成,养人精、气、神,但凡大型玉矿之中,都有那么一块儿‘玉髓’,这普通的叫‘玉髓’,服之延年益寿、百病不生、铸
  容铸颜;不过,这黄龙水料,乃是秦岭龙气汇聚而成的玉矿,其下有山川龙灵居住,神龙在此吐息,这种矿所诞生的玉髓,便是‘龙髓’。”
  乔军阀嘶了一声,道:“这龙髓有什么用?”
  军师道:“服了龙髓,就有了龙气,就是真龙天子的命格,不仅延年益寿,还可得天下!”
  又能延年益寿,又能得天下,这是何其大的诱惑?甭管是不是真的,试一试再说!
  当即,乔军阀便调兵,包围了黄泉村,逼江守玉说出玉矿所在之地,否则,便要杀光他们一家人。
  在这种情形下,江守玉不得不说出了玉矿所在的位置。
  为了防止玉矿的事儿败露出去,军阀封锁了消息,到了地儿后,发现这玉矿很大,一时犯了难,毕竟挖矿不是十天半个月的事情,不可能让所有士兵都跑这儿来。
  于是那军师又出主意,说让黄泉村的人一起挖矿,反正咱们主要是奔着龙髓去的,让这村里的人挖矿,还可以许他们一些好处,伺候士兵们吃喝,一举两得。
  于是接下来,江家的人和士兵跟着一起挖矿,魏家的则被安排伺候吃喝。江家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到是获利颇丰,魏家人看在眼里,心中非常不忿。
  一来,军阀是江家人惹来的;二来,魏家人伺候士兵,虽然也得了玉矿的好处,但比起江家人来,就显得少了。
  魏家并非没有得到好处,但人比人,气死人,心中早已经对江家人积累了不少怨恨。
  这矿一挖就是大半年,终于有一天,挖到玉髓所在的位置了。
  也就在这段时间,无数的怪事发生了。
  挖到玉髓所在地的第一天,忽然地动山摇,如同地震一般,震塌了好几条矿道,死了十来个士兵;
  第二天,地底裂缝被震开,地下水突然倒灌,又淹死了好多人,地下水中,隐约传来一股闷吼声,仿佛水中潜伏着一条巨龙,而此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