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耽美电子书 > 彼岸繁花[综红楼] >

第681节

彼岸繁花[综红楼]-第681节

小说: 彼岸繁花[综红楼]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哪一科没有几个二十左右的进士,难道还各个同周嘉谟、崔景荣一样了?才放去西南的状元周延儒不就是一个例子么。
  几十人上手一起评卷,每份卷子都要经过五人之手。就是没有糊名,能做到侍郎之位及以上的人,谁也不会为一个进士排名在天子眼前弄鬼。
  实际这事儿说起来还是看第一个阅卷的人,他要是先定了基调是5,跟着后面的人就不会给123。但是多数第一阅卷人都会留有余地,心里不是很赞许的文章,也就是给个3,最多是4。这就意味着要集合五人的共同认知的话,还是有操作余地存在的。
  会试排在前一百的,基本就在二甲之列了。后面的卷子基本不会交由各部堂去看。不等到子夜呢,公鼐就把前二十份卷子,带着今科考官朱国祚、何宗彦、周如磬等挑出来。
  “陛下。”
  公鼐还是把文震孟的卷子放在了第一位。


第888章 木匠皇帝143
  二十份卷子一字排开; 朱由校顺着看过去,第一是文震孟; 四十九岁。他觉得自己今儿才在乾清宫明言了喜欢那几个年轻人; 一定是公鼐用那套什么不能顺着天子心意、免得让天子习惯了就听不得逆耳忠言了; 挑了文震孟来呕他。
  因为春闱的会元是刘必达; 三十多岁的,挺正常的会元年龄。
  这绝对是公鼐故意的!
  第二是傅冠,二十八岁; 这个可以有。
  第三是陈仁锡四十一岁,也算勉强。
  继续看下去,他发现卢象生被排在第二十位;比他大一岁的邢泰吉在十九位;与邢泰吉同岁的郭都贤; 被排在第十八位;再大一岁的苗胙土排在第十七位。倪元璐是万历二十一年生人; 三十岁,被排到了第十位。
  他们之间那些进士也都是二十六、七岁的。
  总而言之,摆到天子面前的这前二十名,规律特别明显:就是从最后的第二十名开始年龄逐渐递增,剔除榜眼傅冠,到状元那里就是年龄最大了。
  朱由校险些被气乐了。
  真有这些臣子的,这是小孩子斗气吗?
  朱由校去看主考官的朱国祚,朱国祚有点儿心虚地回避天子的眼神,他觉得文震孟除了年龄大了一点儿; 文章展现的才能还是足够状元标准的。
  所以他同意了公鼐的意见。这也是因为朱国祚不觉得是状元就能怎么地了,他三十年前就是状元,中间一步步的也是踏实做事; 与其他进士没什么不同的。
  当然了他心虚的那部分是不能怪他的。要不是天子今儿说服了公鼐履职礼部尚书,凭他一个代理礼部尚书的身份,他的意见也就是仅供参考,自己未必就一定要卖他的账。可是两朝帝师加上礼部尚书的身份,自己就必须……
  嘿嘿嘿。
  陛下你若是有不同意见,你自己和帝师商议去。或者你直接撇开帝师,行使天子点状元的权利,与微臣这个春闱的主考官无关了。
  现在是殿试啦。
  副主考何宗彦则一本正经、坦荡荡地回看天子,表示自己没有藏私。第二名就是他坚决不退让的结果。还有郭都贤、倪元璐都是他主张提到前面的。他可是很照顾、很体贴了陛下的心意了。
  至于另一个副主考周如磬,觉得自己对前二十的大部分人都没有意见。个别人,咳咳,本部新履职的尚书,坚持文震孟为第一,别说文震孟的水平够,就是稍微差点儿了,自己做为副主考也没有权利去改变能在殿试有发言权的礼部尚书的主意啊。
  再说了,自己得有多想不开、才去与公鼐的心病较劲啊。因为那几个提到前面的年轻人,本就是副主考何宗彦、还有考官孙承宗、袁可立等违规,为哄天子开心弄的。
  虽然水平不差,但在他眼里还是没够前二十的水平。
  本来他据理力争的,奈何周嘉谟、黄克缵、张问达都说天子这两年太辛苦了,反正都是二甲,提前几名也不差什么。
  好好的一个朝廷伦才大典,硬是给这些附炎趋势的小人,算了,周嘉谟等还不是那等佞臣。周如磬是看在周嘉谟等人的份上,默许了把那几个年轻人的名次提前一些的“作弊”。
  但是对于把原本第三甲的郭都贤提到二甲前二十名,他可是黑着脸不曾让步地坚持过。可谁让自己一个人势单力薄、对抗不了这么多的尚书呢。
  哼,连张问达这个都察院的掌院都是佞臣。
  一个进士排名,让周如磬把张问达定性了。
  面对不能改变的结果,周如磬一直在心里劝慰自己以后要提高警惕,多给天子讲讲亲贤臣远小人的道理,坚决不能让这些“小人”、“佞臣”,把天子“惯”坏、引导偏了。
  至于如今这样的进士排名结局——
  唉。还是算了,天子还没成丁呢,就当哄天子高兴了。能在会试胜出的,水平也都不错。或许换一个题目,那些年轻人就够进前二十的呢。
  既然何宗彦不想计较状元是谁,他也就放弃了计较前二十都是谁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在他的心里面:哪怕是二甲的第一名、第二名,也与二甲第七十七名没有差别。
  考上庶吉士,就到翰林院读三年书;考不上或外放、或者去六部观政三年,以后也是按照个人能力派遣差事的。
  这科举高中的进士,就是踏入仕途的第一步。至于二十年后能走到哪一步,还要看个人的心性、能力、努力和运气的。
  六部七卿里不也就朱国祚是状元么。
  朱由校手里拿着卢象生等人的卷子,在前十名那里晃,试探着把卢象生的卷子放到文震孟的前面,然后看看文震孟的卷子,觉得卢象生还是差了文震孟太多。只好又拿起来与傅冠比、与陈仁锡比,最后不得不承认,差距还是明显存在的。
  就是第四名的传胪张天麟的文章,也比卢象生明显要好。
  看来这些老大臣还是挺公允的。
  自己要不要昏聩一点儿呢?因为越是年轻、□□起来的余地就越大,也月容易跟上自己的思维、脚步。像公鼐这等就没有任何扭转的可能了。大概是因为逆境太久了的人,心志更恒定了。
  朱由校把前四的卷子都看了一遍,又试着把卢象生的卷子往前插。公鼐的脸色就随着天子的动作变化。
  周嘉谟和黄克缵瞪圆了眼睛,难得见到天子和公鼐这样一起犯傻气的时候。张问达看了一会儿,就觉得自己已经看不下去了,转头与朱国祚、何宗彦等人商议二甲其他人的排名。
  公鼐很紧张。他太知道天子犯上犟劲的坚持了。
  要是文震孟最后没得了状元……
  “朱卿啊,你说他们这些人谁长的最好?朕想挑一个年轻英俊的做探花。”
  朱由校抖抖手里的卷子问,如愿看到公鼐的脸色又变幻起来。
  朱国祚见天子的问话里对状元没意见,微不可见地放松了肩膀,甚至有心情与天子开玩笑了。
  他指着朱由校手里的几份卷子说: “这几个年轻人都不错。看陛下觉得那个顺眼了。”
  “卢象生如何?他是这届最小的吗?”
  何宗彦立即不干了。
  “陛下,伦才大典是朝廷要事,进士凭文章、才能,不能用年龄来决定名次的。”
  自己都把后面的年轻人该排在后面的卢象升 、 邢泰吉 、 苗胙土提到前二十了,连郭都贤这个本该三甲的都提到前面了,够照顾陛下的心意了,陛下现在可是太过份了。
  公鼐看一眼何宗彦扭脸,刚才是谁把说要照顾天子的年纪、把年轻一点的往前排的!嗯?
  “要不把傅冠和陈仁锡换换?”朱由校试探。
  何宗彦坚持,“陛下,傅冠的文章比陈仁锡要好。”
  朱国祚劝何宗彦道:“榜眼和探花都是一甲,也没什么区别。”
  是没什么区别,都是翰林院编修,授官是一个品级。何宗彦沉默了一会儿,为了傅冠的长远考虑,还是不要与现任吏部侍郎、未来的吏部尚书对上。
  朱国祚见何宗彦不坚持了,就自己上手,把傅冠和陈仁锡调换了一下位置。然后从天子手里把卢象生的卷子挑出来放到第五位。
  “这样可以吗?”
  你们师徒俩该满意了?后面还有三百八十九人要排次序呢。可没时间与你们这些“庸俗”之辈磨。
  孙承宗看着卢象生插队,就在一边说:“倪元璐的文章不错,他足可以进前十名的。”
  他也是天子的经学老师。他开口了,公鼐就伸手把倪元璐的卷子往前移动,第十名。然后挑眉看孙承宗。
  如何?你满意了吗?
  在公鼐这里,只要不动文震孟、不动前四就好。袁可立见状要开口为自己看好的王铎争取,何宗彦拉他一把。
  “还要考庶吉士呢。七十七和十七也没什么区别。”
  朱由校听何宗彦这么说,不由地一乐,心想自己活了多少年了,点过多少三鼎甲和进士了。如今反倒与公鼐这喜欢较真的犟种对上,可见是日子顺畅的不找点刺激过不下去了。他掐着手里的这叠卷子走到前三跟前,就想再逗逗公鼐这老夫子,看看他的紧张模样。
  “陛下。”
  公鼐如愿出声。
  “哈哈,朕就是看看、看看。公卿莫要紧张。”
  差不多就可以了,君子可欺之以方,过犹不及了。思及此,他把手里的卷子往条案上一放,顺手打乱了第六名到二十名之间的顺序。然后把倪元璐挑出来,放在第九的位置上,孙承宗的面子得给。
  “就这样。周卿、黄卿、张卿,咱们几人是老的老、小的小,在爱惜身体的年龄就不能熬夜,咱们先回去歇着,这里交给他们了。”
  周嘉谟特别赞赏天子把次序打乱的举动,不然那么明显的年龄排序,不是等着被御史进谏、被后世诟病么。
  “如此甚好。兆隆,孝与,我们先回去了,你们早点办好事情,也早点也眯一会儿。”
  周嘉谟发话,公鼐和朱国祚立即应了。
  所有人站起来恭送天子和周嘉谟等人。
  老臣们跟在朱由校的后面出了文华殿。
  周嘉谟对朱由校说:“陛下,孝与这几十年绷得太紧了,也就是陛下还能逗逗他,让他轻松一点儿。”
  黄克缵却说:“我看何君美还有周倍圣俩个,也都绷得太紧张了。这样可不成的。”
  朱由校和张问达点头。
  朝廷的事情多着呢,他们三人这样会很快把自己累垮的,反而与政事无补。得想个法子,让他们劳逸结合的。
  作者有话要说:  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殿试这409人里,出了很多留名青史的人物
  近的是修建了三大殿的张文郁,远一点是向崇祯进谏差点就扭转大明颓势的文震孟
  提到前面的那几个年轻人,一点也没比四五十的老进士们逊色,卢象生39岁为大明战死……
  至于阁臣、各部尚书、陪着南明皇帝蹈海的,还有为顺治帝继续做官的,都很能干
  不过这里面有个倒霉蛋,二甲第三十名的郑鄤,铮铮铁骨、以孝闻名的人,竟在被诬陷“杖母、奸妹”后凌迟。刽子手把郑鄤的尸体肉一条条地出售。唉。
  附:
  天启二年(1622年)
  壬戌科殿试金榜
  第一甲赐进士及第共3名
  文震孟 … 傅 冠 … 陈仁锡
  第二甲赐进士出身共77名
  张天麟 … 杨天锡 … 董中行 … 方逢年 … 万国相 … 汪乔年 … 林胤昌 … 齐心孝 … 秦士桢 … 秦 堈
  刘必达会元… 李绍贤 … 郭竹征 … 张方建 … 王守履 … 钱天锡 … 石万程 … 陈具庆 … 陈龙可 … 倪元璐
  方一藻 … 夏时亨 … 王四聪 … 颉 鹏 … 徐申懋 … 张元玘 … 黄梦松 … 朱长世 … 邵名世 … 郑 鄤
  姜玉果 … 倪嘉庆 … 何万化 … 王 极 … 夏大儒 … 吴鸣虞 … 戴国章 … 钱敬忠 … 张有誉 … 陈调鼎
  江用世 … 王 珍… 张茂颐 … 洪周禄 … 孙士髦 … 华允诚 … 李化民 … 叶廷桂 … 李仕亨 … 陈 演
  鲍自新 … 张顺孙 … 徐天凤 … 黄近朱 … 卢象升 … 杨应宿 … 邢泰吉 … 苗胙土 … 陈 殷 … 王应豸
  陈 璘 … 李日俨 … 于志舒 … 李柱明 … 崔源之 … 武献哲 … 刘先春 … 秦羽明 … 蒋德璟 … 方岳贡
  南居仁 … 雷化鳞 … 黄道周 … 徐石麒 … 聂慎行 … 陈玄晖 … 张文郁 … --- …
  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共329名
  陈献策 … 傅文龙 … 杨中极 … 王鸣玉 … 钟 炌 … 黄仲晔 … 李 柄 … 郭都贤 … 林萃芳 … 杜三策
  王养廉 … 潘陈忠 … 李元鼎 … 寿成美 … 姚昌箓 … 禹好善 … 朱又焕 … 许其进 … 王万金 … 何闳中
  王继廉 … 王 征 … 汪秉忠 … 张士范 … 简钦文 … 史 ? … 金肇元 … 罗元宾 … 陈维新 … 谢德溥
  孟国祚 … □□ … 许世荩 … 姚士恒 … 宋 贤 … 水佳胤 … 沈匡济 … 谭昌应 … 陈廷谟 … 解学夔
  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