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霸皇纪 [全本校对] >

第168节

霸皇纪 [全本校对]-第168节

小说: 霸皇纪 [全本校对]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正阳也被圆真一嗓子喊了出来。听说是柳青歌来了,他也有些奇怪。
  天色已晚,这时候上门是什么意思。
  天马寺只有三个和尚,老僧晦明什么事都不管。自然也就没什么讲究。
  高正阳客气打开大门,把柳青歌主仆迎进来。
  天马寺虽小,却有几千年的历史。期间历经几次翻新,可建筑上还是留下久远的时光痕迹。
  清幽月色下的佛殿,古老,深幽、飘渺、神秘。
  柳青歌自然绝不信佛,可站在大殿前,也不禁生出几分敬畏。
  高正阳也没说话,就是默默陪在一旁。
  转了一圈,柳青歌才悠然道:“这里是有些陈旧狭小,无怪那个石三哭着喊着要给佛祖渡上金身。”
  高正阳微微笑道:“佛在心中,如何镀金?”
  柳青歌微微一滞,她才思敏捷,琴艺绝顶,武功超凡,可论起禅机来却差的太远了。高正阳一句话,就让她不知该如何回答。
  换作别人,柳青歌免不了恼羞成怒。但身旁的高正阳逸如清风,明若朗月。让柳青歌一点也恼不起来,心里反而愈发佩服他的智慧高妙,不同凡俗。
  “大师高见,青歌佩服。”柳青歌由衷赞叹道。
  高正阳脸上云淡风轻,心里却暗自得意,佛门金句拿来装逼真是太爽了,逼格满满。
  “柳大家踏月来访,不知有何见教?”高正阳知道装逼要把握尺度,总装就让人烦了。他见好就收,问起柳青歌来意。
  柳青歌沉吟了下道:“也没什么事,就是听说你有些麻烦,过来看看。”
  她本想说纯阳宗的事,但转念一想,这事他都知道了,再多说也无益。还是她来私下解决就行了。
  柳青歌说的含糊,高正阳到是明白了她的来意。柳青歌亲自跑过来,显然并不是简单的看望,更有助阵站台的意思。
  他和柳青歌也不过是一面之交,说起来也没什么交情。柳青歌也没什么求到他的,能对他这么用心,还真是把他当做朋友了。
  天岳都有亿万人,可只有这么一个愿意做他的朋友。这是何等难得。更让高正阳感动的是,对方还是位绝色美女。
  高正阳当然看的出来,柳青歌出身神秘,甚至有几分妖异。
  但在这一刻,柳青歌只把他视作知音,他也只把柳青歌当做朋友。
  没有什么利益纠葛,也和地位身份无关。就是简单的欣赏、喜欢。
  也正是这种简单,反而愈发难得。
  高正阳心情突然变得很好,对柳青歌道:“听说绿水渠旁有片梅林的梅花刚开,月色正好,何不踏雪寻梅,也是一件雅事……”
  不过是溜达着去看梅花,被高正阳一说却风雅之极。
  柳青歌听的明眸放光,微笑道:“愿随大师一游。”
  “那我们走吧……”高正阳长袖一拂,人飘然飞天而起,落在侧殿的脊瓦上。
  清幽月光下,高正阳月色长衣一尘不染,身姿翩然如羽,夜风中衣袂轻扬,似乎要乘风而去。
  梅梅虽然不喜欢高正阳,也必须承认,高正阳这副样子真是高逸超绝,让人心折。
  但她不能让柳青歌就这么跟着走,急忙道:“小姐,我们可以坐车过去的。”
  柳青歌本来还在犹豫,一听要坐车立即有了决断。踏雪寻梅,要的就是这个意境。坐车还怎么踏雪……
  她水蓝长袖轻摆,人就飘然落在高正阳身旁。她早就进入天阶,在天岳都虽然被法阵压制力量,可轻功灵妙还远胜高正阳。
  高正阳笑着伸出手,他动作不快,柳青歌也没有避开的意思,任由高正阳握住她的玉手。
  柳青歌的玉手细滑娇嫩,有些微凉。高正阳手掌修长有力温暖。两只手握在一起,柳青歌脸上就微微发热,略有些窘迫又有些说不出的欢喜甜蜜。
  高正阳到没想那么多,握个小手那绝对被允许的范围。他可真没想别的。
  天马寺所在的七城,居民身份相对较低,但有一定收入。这里的建筑大都不高,非常的密集,也极少有高高的楼阁。
  房顶上瓦很厚实,又盖着厚厚积雪,踩上去很滑。
  对低阶武者来说,想在房顶上飞檐走壁可不容易。
  高正阳能如意控制身体筋骨血肉,毫发间能舞动刚柔。又能运转元气。施展龙飞九天身法,几乎到了踏雪无痕的境界。
  脚落在积雪上,只有半寸深的痕迹。微微借力后,高正阳人就横掠到五六丈外。
  至于柳青歌,身法更是轻如飘絮。她几乎不发力,任凭高正阳牵着,如影附形,不用高正阳费一丝力气。
  两人就这么牵着手,在月色中迎风踏雪,飞檐走壁如履平地,翩然如仙。
  月色下的天岳都,比白天少了几分喧闹繁华,多了些深沉厚重。
  尤其是在房顶上,视野异常开阔。能清晰看到外面的八城、九城呈环状扩梯次下降扩散。上面的六城,则明显比五城所在区域要高一圈。
  柳青歌欣赏着天岳都不一样的风情,只觉束缚尽去,有种说不出的轻快自在。
  从天马寺到七城的绿水渠,坐车要一个时辰还多。但从房顶上走直线过来,却没用一刻钟。
  当然,也是高正阳和柳青歌轻功绝妙,速度比铁龙车还要快。
  在路上也偶尔有人看到两人在上面飞掠而过,可还没等看清楚,两人就远去无踪。看到的人几乎都以为自己眼花了。
  绿水渠是引流天河的一条支渠,极其好找。昏黄月色下,远远就看到弯弯曲曲的绿水渠。也看到了绿水渠两畔的大片梅林。
  在绿水渠上,还有一些游船。看样子也是来赏梅的。
  游船上大都灯火通明,隐隐有琴箫之声。
  若在往日,柳青歌肯定更喜欢做游船来赏梅。现在却觉得做在船上俗不可耐。
  在一片洁白梅花下,高正阳牵着柳青歌停下脚步。
  旁边水渠清清,白梅素雅清香,花枝在水渠间隐有投影,透过投影又依稀能见月色。
  水、月、梅、树、人,构成了良辰美景,让柳青歌身心欲醉。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高正阳低吟道。
  柳青歌把两句诗咀嚼一下,只觉颊齿留香,诗意无尽。一时,竟是呆了。
  “好诗……”下面游船中,不知谁突然扬声赞道。


第208章 名动天岳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两句咏梅诗中的千古绝句。哪怕换了个世界,哪怕不如何懂诗的人,也能理解其中澄澈清雅的绝美韵味。
  高正阳也是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了这两句诗词。
  前后两世,他都痴迷武道。在文学上却没什么造诣,却绝不是不懂的文字之美。
  高正阳少年的时候,文学青年最高端最受欢迎。他心里一直也有个文学梦。可惜,他的天赋都在练武上,写出文章诗词都惨不忍睹。
  用悟空这个身份吟诗赋词,满足了高正阳小时候的文学装逼梦。
  柳青歌那副倾倒迷醉的样子,更让高正阳心里暗爽。
  至于下面游船上有人称赞,高正阳并没在意。赞叹叫好,就是这些路人的本职责任。
  问题是下面的路人可没这么想,他赞叹之后,忍不住邀约道:“此诗绝妙,我这有醇酒美食,上面的两位雅士,何不下来共饮一杯……”
  柳青歌黛眉微蹙,突来邀约让她觉得受到了打扰。但一想到对方也是为高正阳诗词所折服,心里又颇为自豪骄傲,有种与有荣焉的感觉。
  高正阳没兴趣应酬,扬声道:“阁下也是雅人,今夜有缘,我等已共饮此诗,又何必饮酒。”
  游船上那人愣了下,才感叹道:“是啊,共饮此诗,就已熏熏然。何必再饮酒!到是我落了下乘……”
  顿了下又忍不住问道:“还没请教阁下如何称呼?”
  “天马寺,悟空。”高正阳没落下柳青歌,又介绍道:“贫僧身旁的这位是玉春楼柳大家。”
  不等对方说话,高正阳直接说道:“今日兴尽,他日有缘再聚。”
  说完,高正阳牵着柳青歌的手,飘然远去。
  高正阳这次说是来踏雪寻梅,其实是想借机解决纯阳这个宗麻烦。
  用拳头解决纯阳宗很不难,可无相在天机碑上把他名字封印了,不适合再显示武力。
  高正阳也是尝试着,用诗词佛偈给自己造势、扬名。声名这种东西,在真正强者面前不值一提。可纯阳宗不过是个小宗门,哪有无视一切的魄力。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些迂回曲折,却很有趣。
  果然,千古绝句一出,柳青歌就被彻底折服。就是旁边的路人,也为之倾倒。
  高正阳深悉人性,他只留下一个名字,就带着柳青歌飘然离去,对方就会因为没能见到人而遗憾。
  这世上,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对方回去之后,肯定会念念不忘。这可比他露面的效果强十倍、百倍。
  “果然是高人风范……”
  游船的甲板上,一位金冠华袍的英俊青年赞叹道。
  旁边一位黑衣护卫微微鞠躬道:“九爷,属下可以把他们追回来。”
  英俊青年一摆手,“那又何必。高人说的好,今日兴致以尽,再见面反而没了余韵回味。”
  黑衣护卫躬身低声应是。
  “对了,你们也不用去调查他的身份,没有必要。”英俊青年想了下又吩咐道。
  站在后面的黑衣人恭谨道:“九爷,这是老爷定下的规矩。”
  黑衣人态度恭敬,语气却有着不容动摇的坚决。这种事上,他可不敢听这位爷的。
  “算了,随你们……”英俊青年无奈叹气,他性格温和,也习惯了下属这样,到也不会强行下什么命令。
  一位华裳美女才船舱中走出来,对青年微笑道:“九爷,大家都在等你呢,外面天寒,还是进去喝酒吧……”
  华裳美女体态婀娜,声音甜美轻柔,轻轻拉着九爷的手,温柔娇媚的姿态让人不忍拒绝。
  九爷一笑,“好,回去喝酒。刚刚听到两句千古绝句,正要和你们分享……”
  “千古绝句?”华裳美女有些不信,脸上的笑容不禁多了几分怀疑。
  “当然,绝对是能流传千古而不朽的绝句……”
  第二天,咏梅的绝句就是不胫而走,在天岳都上层圈子传播开了。
  人族以武为尊,但万年积累的文化底蕴也足够深厚。
  何况,这两句诗不但意境绝美,用词也是精致秀雅。哪怕不懂其中意思,读起来也会觉得有着特别动人的美感。
  悟空的名字,也随着诗一起传播开。
  原本悟空的妙僧之名,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只是传播的圈子层次不高。这次由上而下,也把妙僧悟空传播的更广。
  柳青歌在玉春楼也跟着发力,她根据两句诗编了踏雪寻梅的琴曲。一经演奏,立即赢得无数赞扬。
  周家的周玉、周云婷,看到机会,也忍不住跟着炫耀,把高正阳装逼的那几个佛门金句宣传出去。
  据说,连皇帝陛下都听说了,还亲口称赞其文采。
  这些消息当然都没有任何证据,却是所有人喜闻乐见的。口口相传,让妙僧悟空之名愈盛。
  一时间,妙僧悟空竟了几分名传四方,声势极盛。
  绿水渠畔的纯阳观中,在缤纷盛开的梅树下,石玄通和叶流云沉默对立,神色阴沉。
  他们两个怎么也想不通,诗词这种无聊的东西,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就这么两天的功夫,悟空的名声更上一层,隐隐有了名动天岳都之势。
  到了现在,两个人已经没有了动手的胆气。只能躲在纯阳观中生闷气。
  “两位师兄,宗主命你们去大殿见他。”一个青衣小道童,跑过来传话。看两人神色不好,也不敢多话,说完了就急忙转身走开。
  石玄通脸色更难看了,“师傅也知道了……”
  叶流云没好气的道:“师傅早就知道,只是懒得理会。”
  石玄通最怕宗主吕钧,苦着脸道:“师兄,我们怎么办啊?”
  “能怎么办,任凭师傅处置吧。”
  欺负人不算问题,可欺负人不成反而被打脸,那就是问题了。事已至此,也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叶流云再如何不甘,也只能认命了。
  纯阳观占地十余亩,共有五进,纯阳正殿就位于最中心的位置,高十丈有余,大殿房顶的瓦片都是由黄铜所铸。
  在上午的阳光,纯阳大殿的金顶反射的光芒,哪怕远隔数里也能看到。
  纯阳正殿前一片巨大平坦广场,广场上数百穿着道衣的弟子正在整齐的练剑。
  穿过广场,还要登上三重台阶。每一重共有十阶台阶。大殿周围,是白色的玉石栏杆。
  纯阳正殿巍然宏大,气派不凡。一般人走到这里,都会不由为大殿气势所慑,生出敬畏之心。
  就是石玄通这样的弟子,也是打心里敬畏这里。不是宗主召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