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

第32节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第32节

小说: 影响中国历史的100事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已清楚探明,高继冲只有军队3万人,且内困于暴政,外迫于诸强,其势日不暇给。于是赵匡胤制定了以援周保权讨伐张文表为名,“假道”荆南,一举削平荆南和湖南两个割据势力的方针。干德元年(963年),宋军兵临江陵府,要求假道过境,荆南主高继冲束手无策,被迫出迎宋军,荆南亡。接着宋军继续向湖南进发,击败抵御的守军,擒湖南主周保权,平定了湖南。    
    干德二年十月,宋太祖以后蜀主孟昶暗中与北汉勾结,企图夹击宋朝为借口,命王全斌为西川行营都部署,率兵6万分两路向后蜀进军。一路由王全斌、崔彦进率领自剑门(今四川剑阁北)入蜀,一路由刘光义、曹彬率领从归州(今湖北秭归)出发溯江而上,直入夔州(今四川奉节县)。由于孟昶荒淫腐朽,不修军政,蜀军士气低落,抵挡不住宋军的凌厉攻势。宋军二路兵马连败后蜀军的反抗,迅速进逼成都,干德三年正月,孟昶投降,后蜀亡。    
    继后蜀被消灭的割据政权是南汉。开宝三年(970年)十一月,宋太祖命潘美为桂州道行营都部署,大举攻南汉。南汉主刘鋹负隅顽抗,但由于南汉许多将领在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中,被刘鋹残杀,掌握兵权的是几个宦官,军事设施皆毁坏失修,因而无法阻挡宋军的进攻,只好向宋军投降,南汉亡。灭亡南汉,北宋就加紧备战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中比较强大的南唐。开宝七年(974年)宋太祖认为出兵南唐的准备工作已经就序,为制造进攻南唐的借口,要南唐后主李煜亲自到开封朝拜,李煜惧怕被宋扣留未成行。因此宋太祖就于这一年九月派曹彬率10万大军进攻南唐,战舰沿江而下,歼灭南唐军主力,包围江宁府(今江苏南京),开宝八年十一月李煜在被围困了近一年后才被迫出降,南唐亡。    
    在削平南方诸国其间,宋太祖曾两次发兵进攻北汉,均未获克捷。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突然死去,他的弟弟赵光义登基,是为宋太宗。太宗继承了他哥哥未竟的事业,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钱俶和割据福建漳、泉二州的陈洪进纳土归降,两浙、福建亦归入宋的版图。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初,宋太宗亲率大军北征,他采用了围城打援的战法,派潘美等率军四面合围太原,并击败了辽朝的援兵,北汉主刘继元被迫投降。    
    至此,安史之乱以来200多年的封建军阀割据局面基本上结束了。北宋的统一,为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第四部分 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第48节 澶渊之盟

    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辽承天皇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南十县为名,发兵南下,连破宋军,十一月已抵达黄河边的重镇澶州城北,威胁宋都东京,宋朝野人心惶惶。    
    澶渊之盟    
    宋朝大臣王钦若主张迁都升州(今江苏南京),陈尧叟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宰相寇准则力请宋真宗亲征,宋真宗被迫北上。这时寇准倚重的将领是在抗辽战争中屡立战功的杨延朗(杨业之子,后改名延昭)等人。宋军在澶州前线以伏弩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一作览),辽军士气受挫。宋真宗在寇准一再催促下,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宋军士气大振。宋、辽两军出现对峙局面。    
    澶州城横跨黄河两岸,宋真宗到达南城后,因契丹兵势正盛,许多人又气馁了,主张他停下来观望形势,千万不可渡河到北岸。寇准说:“陛下不过河,人心会更加涣散,敌人的气焰压不下去,怎幺能取胜呢?”正好,寇准出行营遇见高琼;对他说:"太尉受国家的厚恩,如今国家有难,就不思报答?"高琼说:"我愿一死报国。"寇准马上带高琼返回见真宗,大声说:“陛下如果认为我说的不是事实,请问问高琼吧!”高琼马上接着说:“寇准的意见十分正确,说的都是事实。”寇准趁热打铁,说:“形势紧急,机不可失,请陛下立刻起驾。于是,宋真宗在文武大臣护卫下过了河,登上北城门楼。宋军将士看到真宗的黄龙大旗,士气高涨,欢声雷动,声闻数十里。    
    两军相持十多天,契丹统军挞览亲自临阵督战,宋军伏弩齐发,挞览中箭丧命。辽军未能在战场上捡到什幺便宜,进退两难,只好派人到宋营求和,形势的发展有利于宋军而不利于契丹,战场上的主动权完全操在宋军手中。按照寇准的意图,如果讲和,契丹必须向宋朝廷称臣,并退还幽州。但宋真宗却缺乏信心,害怕打仗,惟求安抚契丹,尽快平息争端。寇准只好同意求和。    
    辽军这次南侵,其目的只是想对宋进行一次物资掠夺和政治敲诈,因折将受挫,表示同意与宋议和。宋真宗亦希望辽军能尽快北撤,于是遣使向辽求和。十二月,双方达成和议,宋、辽双方互派使者,议定的和约条款规定,宋朝廷每年输送给辽国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尊辽方太后为叔母。历史上把这次议和称为“澶渊之盟”。虽然这仍是一个不平等的条约,但此后宋、辽双方在一个时期内,连绵不断的战争获得了暂时平息。而这笔巨额赔款,长期成为北宋人民额外的沉重负担。对宋而言,澶渊之盟不过是以「贿赂」来取和平,甚至可说是丧权辱国。但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这对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民族的融合有正面的作用。    
    “澶渊之盟”后,由于寇准坚持抗战有功,宋真宗待他很优厚,非常敬重他。但原来主张逃跑的王钦若在宋真宗面前说,寇准劝其亲征,是把皇帝当赌注,孤注一掷,简直是国家的一大耻辱。从此宋真宗待寇准便越来越淡薄,不予重用。    
    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    
    蒋复璁曾说及宋辽澶渊之盟“影响了中国思想界及中国整个历史”。中国有“言和即是汉奸”的说法,对于历史上的和谈也一味支吾规避。在这种情形之下,更使我们不能忘记,直到西方势力东渐,中国历史的主题是多数民族与少数民族间的冲突。因动员即影响双方的财政与税收,因此又影响到国家体制与社会状态。凡此也都可以自澶渊之盟谈起。    
    若从长时期远距离着眼,则是从十世纪到十一世纪初年的发展,揭开了今后一段长时间的竞争。契丹之辽与女真之金以和一种由畜牧业所产生的政权,配合以新兴的农业基础,以今日的东北及热河为根据地与南朝争夺华北的地盘。赵宋的南朝则自信以南方的经济和资源能战胜对方,这种态度以赵匡胤所称“以二十匹绢购一契丹人首,其精兵不过十万”表现无遗。这长期间争夺战,不仅影响各朝代的进程,也与以后元明清各朝的登场有密切的关系,即是日本人之制造“满洲国”,仍是企图在几千百年之历史的旧题材中觅得一个新的借口,作他们向大陆发展的工具。    
    同是这几千百年历史的运转,也不是如一般人所说的只有文化程度低的少数民族被文化高的多数民族所融化。在双方全面动员之余,中国的“第二帝国”在隋唐宋以来所展开的竞争性和外向的性格没有长到出路,而被迫放弃。代之而起的是“第三帝国”明清的内向和非竞争性。此是后话。    
    澶渊之盟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着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到力量的平衡。也只有在这种地缘政治的影响之下,我们今日仍感觉得几百千年历史的阴影,仍不时出现于我们的脚跟后面。


第四部分 石敬塘割让燕云十六州第49节 活字印刷术发明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古代的印刷术分为雕板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两类。雕板印刷术先行出现,在公元前,中国已懂得印章捺印的方法,后来又会拓印碑石,至隋遂发明雕版印刷之技术。雕版印刷盛行于唐而完善于宋。直至本世纪初期,雕板印刷一直是中国文献和图籍的主要印刷方式。在这1000多年的历程中,雕板印刷术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雕板的材料除了木板外,又有石板、铜板;印刷除单色外,又有彩色套印;印刷品则从初期的单页图文、小型书籍,进而发展到大型类书的印制。五代时期刻印《九经》等儒家典籍130册,花费时间22年。宋代刻印《大藏经》历时12年,刻板13万块。明清时期集佛、道二教典籍所刻印的《道藏》、《续道藏》亦是工程浩大的雕板印刷壮举。    
    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事业,从唐代推广应用,到宋代得到普遍发展,大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国的学术传统,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雕版印刷术比起以前的手写传抄手段不知要节省多少人力和时间,对于书籍的生产和知识的传播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革命。但是,雕版印书必须一页一版,有了错字难以更正,如果刻一部大书,要花费很多时间和木材,不仅费用浩大,而且储存版片要占用很多地方,管理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而在雕版的基础上发明的活字排版印刷术则可以解决这些矛盾,进一步提高印书效率。    
    活字印刷术就是预先制成单个活字,然后按照付印的稿件,捡出所需要的字,排成一版而施行印刷的方法。采用活字印刷,一书印完之后,版可折散,单字仍可再用来排其它的书版这个方法直到现在也是世界上生产书籍、报纸、杂志的方法之一。    
    活字印刷术在今天已经发展到高度机械化的地步,是现代文化的一根主要支柱。欧美国家的某些学者一般地都把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说成是十五世纪中叶(1440…1450年)德国人谷腾堡的贡献,并且把活字印刷术和印刷术等同起来,因此得出谷腾堡是"印刷术的发明者"的结论,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首先,书籍印刷不能仅限于活字印刷术,雕版印刷术也是一种主要的方法。活字印刷是在雕版印刷的基础上出现的。而中国人民最早发明雕版印刷术已经是颠扑不破的事实。所以谷腾堡不是"印刷术的发明人"是毫无疑问的。其次,活字印刷术尽管对于欧洲人来说有更重大的意义,尽管谷腾堡是欧洲第一个应用这个方法的人,但是,确凿的事实告诉我们,活字印刷术是中国人首先发明的,而且由中国直接或间接地传到世界各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谷腾堡(或者是别的人)是在这个影响之下,才创制出拉丁文字的活字印刷术的。    
    活字印刷术是在十一世纪中期,中国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天才工人毕升所发明的毕升发明的活字,是先用木、后以泥为原料制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它比谷腾堡应用的活字早四百多年。活字印刷技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是活字制作材料的选用及其制作的工艺方法。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曾经用粘土、木材、铜、锡、铅等原料进行过多种试验,都获得了成功。毕升即首先成功地制作出以胶泥为原料的活字。中国古代的活字,以制作材料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是非金属活字,如泥、木、磁所制成的活字。第二是金属活字,如:锡活字、铜活字、铅活字等等    
    早在宋代毕升时期,已有人试验以木为原料制作活字,因木字遇水膨胀,效果不佳,而未成功,毕升才改木为泥发明用泥制作活字。然此后不久,木活字印刷研制成功并得以发展和推广,西夏文《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木活字本和维吾尔文木活字的出土为此提供了实物证据。元代农学家王祯制作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架获得成功,并于大德年间用木活字印刷了《旌德县志》,但是也已经失传。明代之后,木活字印刷逐渐发展起来。    
    据文献记载,毕升首先采用胶泥制成一个个的单字,再用火烧坚硬后成为活字,用这批活字试制印刷书籍获得了成功。公元十一世纪的四十年代,中国宋朝庆历年间(1041…1048年)毕升发明了泥活字印刷。关于这项发明,在宋代科学家沉括着《梦溪笔谈》卷十八"技艺"门里作了如下记载: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后世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一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