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重生家中宝 >

第1146节

重生家中宝-第1146节

小说: 重生家中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寡妇:“真的能收下这些东西呀,别是人家要求怎么什么吧。”
  说真的,没这么深的交情,突然走的这么近,让过踏实日子的老百姓,心里不踏实了。
  张老师险些笑出来,你说婆婆也真是把大牛太当回事了。真敢想呀。
  人家能求到他们村里什么事情呀。估计冲着田野的面子吧。
  王大牛那边听着王寡妇说话,都跟着有点着急上火的,这东西不好拿的:“不能吧。”
  张月娥老师坦然多了:“田野都敢往回带,你们担心什么呀,这么多年了,你们看田野为难过谁,做过什么让人为难的事情。”
  要说还是人家看的明白,分析的透彻。有田野在中间呢。他们真不用这么发愁。人田野比他们在乎这些多了。
  王寡妇瞧瞧这个儿媳妇,当年田野想要为难人的时候,她可是见识过的呢,不过真的不好意思同儿子儿媳妇说罢了。田野那可是个厉害的。
  咳咳两声:“那倒是。”意思田野是个不为难人的呢。呵呵。
  王大牛都看看亲妈,这话从王寡妇嘴里说出来可真不容易呢。田野什么人,他们一家子那不是都见识过吗。
  王寡妇觉得家里最有见识的人还是儿媳妇:“那真的收着了呀。”盯着儿媳妇问的。
  张月娥:“收着吧,人家的一番心意,等回头,我同大牛去了省城,会记得到人家里道声谢的。咱们这样的小门小户,真没让人惦记的地方,您就放心吧。”
  王寡妇:“那咱们就听月娥的。大牛呀,别看你是大队长了,可要说有见识呀,咱们家还得说月娥见识多。以后有事咱们多听听月娥的。还有妈,也听月娥的。”
  王大牛对这个没意见,本来他也都听媳妇的。不过往日里人家都说怕媳妇而已。现在有了他妈这话,倒是好了。怕媳妇那都有出处了。
  这还不算,人家王寡妇接着说了:“而且呀,我想了,以后呀,我虽然帮你们带孩子,不过怎么带,怎么样还得月娥说了算。”就没见过这么放权彻底的婆婆。
  张月娥老师听到婆婆这样说,赶紧心口都是热乎的:“妈。”这真是太惊讶了。
  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 儿媳妇说了算
  还以为因为孩子的事情,要同王寡妇好好地沟通呢。没想到,这人竟然想的这么开明的。
  王寡妇看看儿媳妇那份心情,忍不住得意的眉眼都鲜活了:“是不是没想到,是不是觉得妈挺不好说话的呀。”
  张月娥激动的赶紧说道:“没有,哪能呀,就是没想到妈,怎么想的比我们还明白呀。”
  说完自己都不好意思了。这话自己听着都假呀。
  王寡妇:“明白吧,跟你们说,妈是个粗人,不懂你们那些弯弯绕绕的,你们要是觉得怎么对孩子好,怎么对咱们家好,你们就跟我明说,可别在心里憋着,你们不痛快,我还费力不讨好。”
  张月娥:“不能,不能,您做什么,都是为了我们。我们在糊涂也明白这个道理的。”
  王寡妇听着儿媳妇的话,心说果然人家田野说的对,自己真不能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哼,就说有话还得说通透了吧。你看万一到时候你们不说,我还自以为是,那不是家庭矛盾的开始吗,再说了,你大肚子呢,委屈你就算了,万一因为这个委屈了肚子里面的怎么办。”
  跟着继续说道:“跟你说呀,你怀孕呢,家里就没有比你更重要的事情,田野说了,你心情好,孩子大人就都好。你可不能瞎委屈了自己。”
  张月娥老师心说,原来根子在这里呢,真的要感谢人家田野了,这还帮着他们提前解决家庭矛盾的。这辈子的贵人呀,嘴上痛痛快快的说道:“哎,我听妈的。”
  王寡妇看到儿媳的模样,就知道,这样办,这样说,儿媳妇那是放心了:“好好地养着肚子吧,我活了这么大的岁数了,啥都明白着呢,不用田野说,也挺明白的。”
  张月娥捧着婆婆说道:“那是,您可是我妈。是咱们上岗村大队长的妈呢。”
  王寡妇被儿媳妇捧的有点飘:“咳咳,其实还是要你们点点我的。提醒我,搂着点,省的去外面丢人,给家里招祸。妈说真的呢。自己什么样,我自己心里清楚。”
  王大牛那边都对着亲妈奉承上了:“我长这么大都是您带的,咱们家孩子肯定都听您的。您愿意听我们的,那是给我们面子。”
  王寡妇那个欣慰呀,儿子明显在进步呀,这都会哄人了呢:“我们家大牛当了队长,都会说话哄人了。”
  跟着:“关键还是听月娥的,可不是听你的,你可别瞎说呀。”
  王大牛:“那是,咱们家你们娘两怎么说就怎么算。等以后要是生了孙女,就你们娘三怎么说怎么算,当然了,要是以后咱们月娥生了个男娃娃的话,我们爷两听你们的。”这是把家庭地位给确认了呀。
  王寡妇这可不愿意了:“你可别乱说,我孙子将来说了肯定算,不能同你那样没出息的。”
  然后知道失言了,赶紧看看儿媳妇:“妈没说你呀,妈不是觉得大牛听你的有什么不对,你在咱们家最有学问,我们娘两都听你的。可将来生了孩子,那也是你儿子对吧。你懂吧。”
  依着王寡妇的意思,我都听我儿子的呢,你当妈的,是不是也该听我孙子的呀。可这话不好意说。儿媳妇那边应该懂吧。
  张月娥:“懂,懂,我懂。”说真的没懂,不然肯定不能这么答应。
  然后就看到王大牛那边脸色好难看的:“合着不管什么什么,家里我也是最底下的对吧。”
  张月娥老师:“话可不是这么说,我们娘几个那都是看着你脸色过日子呢。”
  包括王寡妇都看着儿媳妇了。这话说的可真好听,可谁都知道不是那么回事呀。
  不过好歹给儿子遮羞了。你说要不说有文化的人。反正她自己说不到这份上。多会哄人呀,难怪儿子这辈子在家里都站不起来了呢。亏得自己看到明白,对儿子要求不多。不然这家里还有消停时候吗。
  王寡妇心里那个庆幸呀。
  这一家子三口人,自从张月娥有了孩子,好像没天都能有个新话题,说什么都让一家子特别的高兴,生活就有了盼头,那都不是家里钱存多了的高兴劲头能比的。
  尤其是王寡妇,原来的时候,那就是一张哭丧脸,任谁看了这张脸都要说一句,成天耷拉着脸色吊丧的一样,冲着这张脸也不像是有福气的。
  可自从儿媳妇怀孕以后,王寡妇那张长褂脸呀,愣是给笑成圆脸了。你说脸型都变了。
  拿着鞋底子出门同人唠嗑的时候,就看王寡妇一张脸,那就笑容没有断了过呢。
  你说这多神奇的力量呀,赶上整容了。怎么看这张脸也不是个苦命的寡妇呀。
  村里好几个媳妇说呢:“哎呦人逢喜事精神爽,你看看人家王寡妇那劲头,不知道的以为这王寡妇老树开花,找到第二春了呢,怎么就能笑成那个德行呢。”
  好吧,村里人就这样。总要有人八卦八卦的。乐趣呀。
  还有人当面问王寡妇呢:“婶子呀,是不是有好事呀。怎么看着您这脸色同逢春了一样呀。”
  王寡妇没多想:“是呀,有好事,你嫂子怀孕了,家里添人进口的可不是好事呀。”
  几个小媳妇:“婶子,嫂子怀孕是好事,也不至于让你您高兴成这样呀。是不是您自己的事情有着落了呀。您可别瞒着我们。说说我们也替婶子高兴呀。”
  这还让人给调侃上了,也就这群年轻的媳妇敢说呀。他们没见识过王寡妇的战斗力。
  王寡妇自从儿子当上大队长,儿媳妇是老师之后,那是尽量收敛脾气的,队长不能有个泼妇骂街的妈不是。
  这不是,愣是忍住脾气没恼,对着一群的小媳妇:“怎么不至于呀,那可是我们老王家添人进口的大事,我怎么就不能乐这样呀。”
  好吧人家原来纯粹就是显摆孙子的呢。几个小媳妇不愿意说了,谁还没怀上过孩子呀,怎么大队长家的妈,那么容易满足呀,这就乐的脸型都变了呀。
  还以为什么新鲜事呢?再看看王寡妇飞扬的心情,面蛋一样的圆脸。怎么都相信没猫腻。
  看着王寡妇日渐圆润起来的脸蛋子,小媳妇们坚定的认为,王寡妇肯定是枯木逢春了。
  不过不管怎么观察,人王寡妇除了见天的绕着儿子儿媳妇转悠,也没见王寡妇同什么人见过面什么的呀,可惜牛大娘不在村里,不然就这点事,牛大娘早就给摸清楚了。
  第二千三百四十三章 喜事
  不管别人怎么看,都挡不住王寡妇春风拂面。高兴那是遮挡不住的。
  人家儿子当了大队长了,儿媳妇还是老师,肚子里面有了孙子,就问一句,村里有几个日子能同他们家比呀。
  从来都没有想过,她王寡妇托着儿子能活到今天这份上呀。怎么就感觉日子那么有奔头呢。
  王寡妇就觉得都是这个儿媳妇带来的福气,当初自己带着大牛过日子的时候,可没有这等运气的。
  想想那时候娘两就同泡在黄连水里面一样。再想想现在,王寡妇唯恐自己在梦里没睡醒呢。
  脑子里面就惦记着儿媳妇的好,哪哪都好,没有不满意的地方,完全忘记了张月娥在村里插队那点旧事了。
  整天的看着儿媳妇就同眼花一样。恨不得贴身丫头一样的照顾着张老师,上课都想跟着插班给儿媳妇当学生呢。
  人家这个婆婆当的,在村里那都要出名了,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婆媳关系,三好,五好的家庭,不给他们家都觉得说不过去。这完全就是村里的典范呀。不愧是大队长家呀。
  张月娥对于王寡妇这份热情都有点消受不了了。这是不是有点过了呀。原来的时候婆婆对自己也好,可真没好到这份上,走路都要在前面帮着她把路上石子给捡开。待遇提高的太快。
  校长都说话了,乐呵呵的调侃:“张老师呀,你这婆婆可真是不错呀,都跟我商量要在你们班插班了。”
  张月娥那脸色呀羞涩的要抬不起头来了:“您也知道,我同我爱人这么多年没孩子,把老人家给着急坏了,这不是刚怀上,婆婆还没缓过神来呢。等过些日子就好了。”
  好吧,大家还是比较理解这份心情的,张老师这个岁数,放在乡下没有孩子,婆婆还这么开通,那可不容易呢。
  校长:“理解,理解的,张老师呀,你能这么想就成,老人家对你这么上心,那是心意,也是支持你的工作,要是咱们老师的家属都能同老太太这样,咱们学校人气多旺啊,我也是想同你说,珍惜老太太这份心意。”
  跟着:“你家老太太真的很不错,这年头呀,肯定是盼着孙子辈儿的呢。听说这些年,对你都不错呢。这可真是难得。”是啊,没孩子的儿媳妇,能如同人家王寡妇这样对儿媳妇的,真的少。
  张月娥也知道,换成别人家,没有个孩子,不定怎么闹腾呢。他们家婆婆多稀罕孩子,多盼着大牛早点抱孩子呀,可从来没在张月娥面前因为这个生过气,红过脸。
  当然了,那些年因为自己去上学,催孩子的时候不算,那时候那不是不知道自己要孩子艰难吗。
  能碰上这样的人家,幸运呀:“看您说的,我都三十多了,可不是十几岁的小姑娘矫情的不知道好歹。”
  说着就看到王寡妇那边拎着一个保温壶,望着这边,对着儿媳妇挥手呢。
  校长看到立刻就把人给放了,这可真是好婆婆,还带给儿媳妇送饭的呢:“快过去吧,你这可这成了家里的宝了。听说你家距离这边不近的吧。”老人家来回的折腾,也不嫌弃麻烦。
  张月娥也舍不得婆婆外面站着,天气热了,多晒得慌呀:“婆婆陪着我在公社这边住着呢。”
  好吧,人家王寡妇陪着儿媳妇一块过来了,这年头连陪读的都少,别说陪着儿媳妇教学了。校长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张老师这个肚子可真是太要紧了。
  你说在这个遍地都是铝饭盒的时代,王寡妇为了儿媳妇能吃口热乎东西,愣是花大价钱,找人给买了保温壶。
  这份心意,张月娥恨不得抱着自己还不显怀的肚子走路,唯恐自己没养好,对不住婆婆这份心思。
  王寡妇看到儿媳妇出来,赶紧拿出来一个干净的湿毛巾递过去:“下班了吧,擦擦手,快找个凉快地方把饭吃了。肚子舒服不,有没有觉得恶心什么的呀。想吃什么吗。”
  张月娥接过毛巾,心里怪不落忍的,何德何能呀:“妈不用这么来回跑,天多热呀,我回家吃,或者在食堂吃也一样的。多远呀天气热了,您不用来回跑。”
  王寡妇浑不在意:“又不是从乡下过来这边,能有多远呀?食堂能吃到什么呀,听话,妈没事,一天到晚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