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都市]妻本贤良 >

第11节

[都市]妻本贤良-第11节

小说: [都市]妻本贤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殓文,那些蛇都是有些年头的,而且都多少有些道行,虽然不懂人语,但是他们会看殓文,只要是修炼的妖精,学会殓文是基础。”萧雅仿佛早就知道他们会问一样,萧安又继续说道,“他们是负责看守的?”
  “应该是,即使不是,也是靠着佛光的沐浴修炼的。”
  萧雅也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她前世曾经听过有关于法门寺佛指舍利出土情况的一些传闻,这让萧雅感觉到,如果去找佛宝的话,很可能会遇到这样奇异的情况,但是她完全没有想到真的遇到蛇群,还是那么大的蛇,所以只能用化尸粉来应对,但是化尸粉在应用的时候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得撒在伤口上,萧雅喷上水,至少可以在蛇群靠近的时候,让那些蛇在碰触到之后被烧灼。即使不能将那些蛇化掉,但是也能阻止它们的靠近。
  萧雅也不知道自己的举动能不能成功,只能试试,可是如果不是因为特殊的缘故,它们怎么会被蛇群围攻呢?过去她并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但是其他的危险还是不少的,必须要准备充分。
  萧安想了想,说道,“小雅,你为了我们家弄这个东西,不只是简单的为了改变我们家里的情况吧?说说吧!你的计划是什么?”
  “叔爷这是在怀疑什么呢?”萧雅侧着头看向萧安,萧安说道,“叔爷活的也够久了,好多事情,看的也够明白了。看你的样子,可不是新手了。是不是找到一个大活儿,这才找我们来的?”
  萧安不愧为老江湖了,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东西,马上就清醒过来了,萧雅此时也不用隐瞒什么了,有了开始,就不会那么轻易的结束了,“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大家都在想方设法的要过好日子,可是咱们是普通的农村人,能有什么机会?也许叔爷觉得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是想想叔叔,想想您的孙子。难道您就希望,自己的下一辈儿,甚至是祖祖辈辈都在土里刨食儿吗?”
  萧安当然不想这样了,年轻时候的他,也是充满着雄心壮志的,也曾经生活的锦衣玉食,风光无限,可是后来,突然改天换地了,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下子变得一贫如洗。身体也马上给了颜色,因为过不惯苦日子,身体健健的开始虚弱下来。而自己的儿子也是从小锦衣玉食,生活的改变,也让他无法适应,更不能适应的还是心态上的变化。社会地位的改变。
  显然,萧雅的话说到他的心里去了,“现在的日子是不一样了,但是正因为不一样了,有些事情也非常难办。到了陌生的地方,容易被人发现,再说,这销赃的渠道……”
  萧雅笑着说道,“叔爷,这件事情可以想的更远一点,我们不需要二道贩子,更不要急于出手,一夜暴富也是容易让人怀疑的事。好时候就要来了,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找一个合理的致富之路。找一个安全的藏宝地点。”
  “看来你已经想的很周全了。”萧安此时的语气,完全不是在对待一个孙辈的人,更像是在和同辈人之间做交易,做谈判。
  “叔爷如果有心的话,回去我会和您好好的说说,如果您不想趟这趟浑水,也没有关系。”萧雅笑着说道,在萧雅和叔爷说话的时候,萧德全也在一旁安静的听着,这个侄女有些深不可测,她怎么会那么多,怎么会那么冷静,怎么会有那样的东西,怎么会有这样大的计划。
  而萧安想的就更深一些了,这个侄孙女,小小年纪,就好像已经是老手了,临危不惧,而且,在面临这那么多惊世珍宝的时候,竟然可以那么轻易的舍掉,不见一点贪心,再说一个小姑娘,能敢做这一行,首先要具备的就是自保能力,不会担心被人吃掉,这个孙女,后手不少,恐怕胃口也不小啊!

  第十八章 算卦

  此时的萧安父子两个也终于反应过来了,萧雅之所以出了这样的主意,就是为了拉他们入伙,当然,这个也是他们自己选择的。不过此时会想起来,不得不说萧雅这个小丫头,一步一步,设计的真是用心,把所有的可能都想到了,也把萧安父子的心理都掌握的非常准确。
  萧安和儿子商量了一下,又考虑到现在社会上发生的变化,广播里那些政策和新闻,的确是有松动的现象,虽然现在国人收购古董不可能,可是外国人来了,这就会让他们的货物有了销售渠道,当然,国家的政策传达到他们这里,等他们能够感受到的时候,估计也得等几年,正如萧雅说的,现在开始,没有人知道,然后偷偷的藏起来,等过几年市场好了,不通过二道贩子的手,将货物抛售出去,那时候,富裕的人也多了,只要低调的生活,他们已经可以过上以前的生活,孩子们也会有更好的未来。
  回来之后,萧雅就不用去理会萧安父子怎样处理那块绸缎了,她先是到姨奶那里看了看,然后就准备收拾东西回去了。冯氏有些舍不得萧雅回去,这个孩子在冯氏看来,真是很贴心,她甚至觉得,比自己的亲孙女都更得她的心,祖孙两个坐在一起绣花,说话,说一些过去的事情,萧雅也不觉得烦,甚至还会跟着附和,这让冯氏更是不觉得,她和萧雅是有缘分的。
  就在萧雅要走的之前,冯氏还是担心萧雅的婚姻问题,说是要找萧雅去算上一卦,虽然这么多年,一直都说算卦是封建迷信活动,一直在打击,但是在私下里,大家还是要偷偷的去的。从来都没有真正的禁止过,因为千百年来,大家已经习惯了遇到什么人生大事的时候要求神问卜。
  其实对于算卦,还是有许多大家都知道的常识的,首先,只有在遇到难以抉择的大事的时候,才去问卜,比如婚前合八字,如果不合,就要想点办法。还有就是家里有了丧事,要注意什么,忌讳什么。孩子哭闹体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找东西,找人等等。其次就是,算卦不是算一次不合心意,就在算一次,一般来说,都是第一次的结果才是最准确的。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认识,那就是,命运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如果命运永远无法被改变,那么算卦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当然,改变命运的办法未必是一些小仪式那么简单,具体如何,靠机缘,也靠自己的努力。
  听说自己的奶奶要带着萧雅去算卦,莫珍珠非常兴奋的要跟着去,小姑娘就没有不喜欢算卦的。其实萧雅一直以来都是那种个人至上的人,觉得我命由我不由天,即使做错了,只要是自己的选择,无论得到什么样的结果都不会后悔。哪怕算卦的结果已经给了她预警,所以萧雅不太喜欢算卦。
  上辈子,她也曾经找过一个非常出名的相士给自己算过卦,那位大师曾经说过,她会很有钱,可是,她的婚姻会不顺利,说的很准。这一次,自己重生,如果再去算卦,会有什么不同呢?
  三个人叫了村里人帮忙赶着驴车,一起出发去邻村了。一路上,萧雅很高兴的欣赏着周围的景色,江南的风景,和老家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没多久,就到了地方。来到了一处普通的农宅。
  冯氏和坐在院子里的一个老太太说了两句家常,然后,那个老太太领着他们进了堂屋,一个穿着很干净的老头坐在小凳子上磨镰刀,见到她们,说了一句,“来了,坐吧!”
  很显然,他这里没有那么多的仪式,三个人都坐了下来,冯氏先开口,对老头说道,“给我这外孙女看看吧!大老远的从东北那边来的。”
  老头跟冯氏应该是很熟悉的,听了冯氏的话,把手里的活儿放下了,把小凳子挪到萧雅的对面,此时萧雅也终于看清了这个老头的样子,虽然生活在农村,但是这个老头给人的感觉很好,皮肤不是很黑,而且看上去很温和可亲,他的眼睛很明亮,这样的人,不会是俗人。
  老人看着萧雅的脸,又看了看她的手,抓过来,看了她手掌的纹路,然后放开了,脸色有些沉重,萧雅担心的问道,“有什么不好的吗?”
  老人叹了口气说道,“你这孩子,阴寒之气很重啊!虽然可以大富大贵,但是情路坎坷,而且……”
  萧雅担心的说道,“而且什么?”
  “子嗣艰难啊!”
  这一句话,让萧雅被打击的半天说不出话来,冯氏和莫珍珠也是非常的震惊,萧雅回过神来,问道,“没有办法吗?”
  “命运,就是你自己的选择,看你自己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了。”
  是啊!他说的很对,性格决定命运,会做什么样的选择,完全取决于自己,有什么好想不开的呢?想到这里,萧雅笑了,对老头说谢谢,“我会努力生活的。”
  老头没有因为萧雅的乐观而觉得欣慰,还是沉着脸对萧雅说,“姑娘,你的阴气太重,不适合早婚,而且,你应该去多拜拜佛,这对你有好处。”
  萧雅此时似乎对于见到佛光比别人更敏感,有了答案,但是萧雅不愿意去拜佛,因为她觉得自己不够善良,何必去佛前忏悔,那太虚伪了。
  接下来是莫珍珠,她非常兴奋的想让老头看看她的婚事,老头笑着对她说,今年就会有好消息,明年就会结婚,不过还告诉她,她的丈夫是大器晚成型的,将来一定会有出息,而且莫珍珠的娘家会有贵人帮助他们。
  冯氏和莫珍珠都很高兴,三个人这才离开了,萧雅见冯氏也没有说给老头什么钱,估计要等过年或者过节的时候,才会把这个人情还了。
  萧雅已经和叔爷父子两个商量了很久了,计划都已经定下来了,接下来只有按部就班就可以了,而且还要等时局发展的对他们更有利。
  在这里已经待了差不多一个月了,萧雅也打算回去了,在夏天留在这里,对于东北人的萧雅来说,实在是太痛苦了。冯氏有些舍不得,不过萧雅说等有空了还会过来,这才让冯氏心里好过一些。萧雅记得,姨奶的身体也不是很好了,也没有几年了,尤其是自己的奶奶去世,对于她来说打击还是太大了。
  萧安让自己的儿子送萧雅到车站,这个时候的治安状况还是很值得称颂的,乡下人之所以对于出门有恐惧感,完全是因为对城里的情况不熟悉,找不到车站,认不清路,这些对于萧雅来说都不是问题。
  在市里下车,萧雅只是给堂弟和表妹买了一些糖果,就回去了。她已经出来这么久了,家里的鸡应该已经下蛋了,而且四头猪,有三头差不多要到二百斤了,这样的分量已经可以卖掉了。还有家里的母猪也可以准备配种了。总是让堂弟帮着喂也不是办法,实际上还是得麻烦叔叔和婶子,自己在南方待了这么久,已经很不好意思了。
  这次从南方回来,姨奶那里还给萧雅带了一些绣线和绸缎,都不是大块的,冯氏希望萧雅不能扔下刺绣的手艺,自己的亲孙女已经是不行了,不是那块料,也没有兴趣,跟着冯氏学了十年,还只是会绣几朵花而已。萧仲廉兄妹财大气粗,这一次来南方,给自己的阿姨和叔叔都偷着塞了不少钱,送上的礼物也不是放置了多少的年的老东西,都是从商店新买的。所以回去的时候,冯氏和萧安给他们带了不少的土特产,萧雅一个人要留下,也就不用再给她带了。
  在回来之前,萧雅已经给叔叔打了电报,到了县里的时候,在车站就看到了叔叔,同行而来的还有堂弟萧兴东。
  现在还不是放暑假的时候,也不是周末,这小子怎么跟着到县里来了?和叔叔打了招呼,萧雅就问堂弟,“萧兴东,你怎么来了?你不上学了?”
  “不上了,反正也没啥意思,再说咱们村里的好几个人都不上了。”萧兴东不以为意,萧仲廉也没说什么,只是低下都帮萧雅拎包。
  “你才多大?不上学你打算干什么?”萧雅一听这话,就急了,就算萧兴东长大了,也未必能考上大学,但是这有没有念过书,差别可是大了去了。环境可以造就一个人,在学校学习的不只是书本上的东西。
  “我可没闲着,每天喂鸡喂猪,捡鸡蛋,卖鸡蛋,这一年下来,可是不少钱呢!”萧兴东觉得自己根本没有错。再说了,他这样能干,父母还夸了呢!
  萧雅一下子就冲过去,拉住堂弟的耳朵骂道,“你还想当猪倌啊?回去跟你算账,你等着。”

  第十九章 家畜

  现在的情况是,学校已经开始重视起教育来了,老师们现在也没有任何的顾虑了,就是开始抓成绩,在农村的学生们,大多数都是只求不当文盲就好了。这样的情况,学校的老师也清楚,但是也有一些孩子是老师们非常重视的,这些孩子会考高中,进而会考大学,即使考不上,也没关系,高中文凭也是很值钱的。
  萧兴东不上学了,一点没有觉得羞耻,反而是和自己在村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