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谍海猎影 >

第572节

谍海猎影-第572节

小说: 谍海猎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对了么,出了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没人来给自己通一声消息?
 “别急着走,有件事要你帮着参详参详……”肖山令跳下车说道。
 关大山刚要往下抱方不为,被肖山令挥手撵开:“车里说就行……”
 查了整整一夜,毛的线索都没有,肖山令最终还是忍不住了,想让方不为帮忙。
 反正方不为都已经知道那艘的事情了,再多知道一些又能怎么样?
 肖山令言简意赅的讲了一遍昨晚发生的事情,方不为又是瞪眼,又是吸冷气,脸上的每一个毛孔都表露着他极度震惊的神态。
 其实他完全不用装出这副模样来,就连最熟悉他的肖山令,也没有对他产生过一丁点的怀疑。
 “就连评书里的飞侠,都没这么厉害吧?”方不为傻愣愣的问道。
 “胡扯什么呢?”肖山令不满的瞪了他一眼,“昨晚的贼人若成了飞侠,唐司令成了什么,狗官?我呢,狗腿……”
 方不为实在没忍住,“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
 肖山令做势要扇他,被方不为躲开。
 “少嘻嘻哈哈的……”肖山令不满的说道,“赶快给老子出个主意,怎么把这个人揪出来……”
 怎么可能?
 方不为暗暗的撇了撇嘴,又正色的回道:“不好查,也不能查……这一看就是自个人干的,而能驾驭这样的人物的,你觉的现在的南京城,能有几个?”
 顿了一下之后,方不为又说道:“真要查出了底细,唐司令准备怎么办?直接翻脸?”
 肖山令的脸色猛的一僵。
第一零八六章 闪光点(求月票)(修)
 若不是周谰是唐司令的人,若不是他信誓旦旦的保证,贼人真是在他和几十号警卫的眼皮子底下炸的船和车,肖山令非怀疑船和车都是周谰自己炸的不可。
 世上哪里有这么厉害的人?
 肖山令始终坚信,这一出是有人里应外合演出来的。
 但唐司令不信,亲眼见过贼人手段的周谰也不信,那这话,他就坚决不能提了。
 不然宋希连第一个不答应。
 周谰没去之前,守船的,可是三十六师的人……
 而方不为这句话,也更加确信了他的猜测:这事绝对是自己人干的。
 反正他肖山令,是笼络不到这么厉害的人物的,这个幕后人物的身份,无非就在那几个人中间。
 肖山令一直怀疑,这艘船的事情,就是被宋希连传出去的,所以幕后的人,还得加上一个宋希连……
 真要撕破脸,别说守城了,能不内讧就不错了。
 肖山令重重的吐了一口气:这案子不能往下查了!
 怪不得唐司令说坚决不能声张?
 “我明白了!”肖山令黯然叹道。
 越是在节骨眼上,越是狗屁倒灶的事情就不停的往外冒……
 方不为也猜到肖山令在想什么,一把搂住了肖山令的脖子,嘻嘻哈哈的说道:“不就是一艘船么,等人运得差不多了,我给匀一艘最好的,油轮,油管够……”
 “放屁!”肖山令怒道,“你以为老子是和那个……那个谁是一类的人么?滚蛋吧……”
 肖山令甩开了方不为的,怒气冲冲的下了车。
 “我是说真的!”方不为爬在车窗上喊道。
 “给老子滚!”肖山令头都不回的骂道。
 看着肖山令上了车,方不为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以这位的脾性,就算自己真给他留了船,他也不会先走的……
 到时候再说吧!
 方不为让司机发动了汽车。
 ……
 可能是肖山令刚刚传过命令了,兴中门下的宪兵盘查的速度快了好多,最多也就是看看车上有没有红眼睛的人,然后就放行了。
 瞅了几眼,看没什么问题,方不为又回到了车上,准备到江上再去看一眼。
 上车的时候,方不为明显看觉到关大山有些心虚,不敢看他的眼睛。
 方不为不轻不重的在关大山的后脑勺上扇了一巴掌:“想什么呢?”
 “没……没什么!”关大山猛的打了个激灵。
 通缉令上说的这个红眼睛的贼人,说的是不是长官?
 但长官的伤,明明还没好啊……
 方不为转了一圈,城内,江边,对岸,甚至是浦西的胜利沟。
 给每一个亲信说的话都不尽相同,但刘绪武,叶兴中,冯家山,边从军这四个人,都敏感的察觉到了方不为话语中隐藏的意思:谁要是把老子伤已好了的事情说漏出去……哼哼哼……
 除了刘绪武,剩下的三个对方不为再了解不过了。
 暗暗心惊的同时,也更加好奇:自家长官又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了?
 方不为转了一圈,看了看进程,还是有些不满意。
 与他所期望的相比,运人的速度慢了至少一倍。
 整整一夜,运到浦口的难民还不足一万五千人。
 但他也知道,不管是自己的手下,还是肖山令的宪警,更或是宋希连和胡宗楠派来协助的人,都已经尽力了。
 因为从城里运出来的,就只有这么多人。
 刚开始的时候还比较顺利,毕竟中华门一带,刚刚才遭受过猛的炮击,城南一带的老百姓一听能出城,还能把他们运到相对安全的浦口,而且能提供吃喝,无不蜂拥而来。
 因为这些人已经失去了他们已能失去的所有的东西,就只剩一条命了。
 但等城南的人运完,进度就猛的降了下来。
 没一个愿意在这种冰天雪地的天气里,跑到城外出苦力。
 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变成了强征,宪警满世界的开始抓人。
 方不为已经不想说什么了,自己真的已经尽力了……
 而且他也没有时间专门盯着这里了。
 一个小时前,日军已经攻破了七十四军驻防的牛首山阵地。
 五十八师已被打残,三零一团死伤一千四百多人,团长纪鸿儒重伤。
 三零五团死伤逾六百人,团长张灵甫重伤……
 五十八师师长冯圣法率残部撤回了麻田桥,水西门一带,日军转而向雨花台逼近。
 听闻宋元良已亲临一线了……
 方不为马不停蹄的跑到了雨花台。
 从上海撤下来之后,八十八师的副师长和参谋长都换了。
 陈素农受了伤,参谋长换成了张伯亭,冯圣法被调去七十四军任五十八师师长,刚刚才率残部退回了水西门,副师长换成了彭巩英。
 以前和这两位没打过交道,但这半个月不到,都已经和方不为称兄道弟了。
 到了八十八师设在钓鱼台附近的师部,新任的参谋长张伯亭告诉方不为,宋元良已去了八十八师第一线,与牛首山相邻的板桥镇。
 那里由八十八师补充旅的一个补充团驻守。
 从昨天开始,就已与日军接战了,日军发动了两个步兵中队,连攻了一天,被补充旅补充一团一营打退多次,日军留下了两辆装甲车和三辆坦克后就撤了。
 今天就更不用说了,一公里多外的牛首山已被攻破,轮也轮到板桥镇了。
 还离板桥镇一公里多的时候,方不为就走不动了。
 不是他不想走,是不能走了。
 小车这么刺眼的东西,大摇大摆的行驶在旷野中,真当日军飞机上的飞行员是瞎子?
 纯粹是在立靶子。
 无奈之下,方不为只能让关大山和几个警卫推着他走。
 一阵狂巅,方不为早上吃的东西都差点给巅了出来。
 没办法,既然已经装了,含泪也得装完……
 方不为到了的时候,宋元良正在和吴求建爬在战壕后面的土坡上,拿着望远镜观察着日军的动静。
 方不为不用望远镜也能看到,一公里多远的地方,至少有十几辆日军的坦克在游戈。
 应该是在打扫攻破牛首山阵地后的战场。
 此时的宋元良,极其专注,一边观察着,一边和吴求建讨论着日军会以什么样的方式进攻。
 方不为丝毫都看不出,这位是民国公认的跑的最快的“飞将军!”
 还不兴人偶尔的时候冒出一两个闪光点?
 方不为暗暗的嘲讽了一声,让关大山把他推近了一点。
第一零八七章 过人之处(求月票)
 听到身后有动静,宋元良回头一看,发现是方不为的时候,猛的吓了一跳。
 “你怎么来了?”
 “你都能来,我为什么不能来?”方不为半开玩笑的问道。
 “呸!”宋元良啐了一口,指着方不为屁股底下的轮椅说道,“真要开打了,就你这样子,连战壕都下不了……”
 确实很麻烦。
 按不为之前的想法,他还要带那一千号人,好好的打几仗呢。
 但现在想都别想了,只要他伤好的消息一传出去,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认定昨晚的事情就是他做的。
 他现在只求,能跟住宋元良就可以了。
 如果说,委员长的责任在与战略错误,不该死守南京,唐生志的责任在于不该偷机取机,附和委员长,再加空喊口号,动员民众守城,最后跑的最快的却是他,那宋元良的责任就在于,第一个弃部先逃,引发守城军民溃败,乃止自相残杀。
 这三位,便是致使惨剧发生的最大的三位责任人。
 所以宋元良很重要,这也是方不为决定留在南京的初衷。
 至于恐吓唐生志,那是顺带。
 “没事,我就是过来给兄弟们提提气,真要打起来,我就先回师部,不给你们添累赘!”方不为笑着回道。
 宋元良哪里能想到方不为的最终目标其实是他,看方不为听到八十八师接敌,还专程跑来助战,心里还是挺感动的。
 “那你自个小心,我现在委实分不出人手保护你!”宋元良又道。
 “我明白!”方不为点了点头。
 顿了一下,他又试探的问道,“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有信心……”说了半句,宋元良忽然反应了过来,左右瞅了一眼,看兵士离的远,才低声骂道,“有信心个屁?要是照牛首山那个打法,我这里也撑不过三天……”
 方不为心里一跳。
 这个乌鸦嘴,可不就是守了三天么?
 他定了定神,又安慰道:“放心,日本人的炸弹又不是真不要钱?昨天那是在给我们下马威……”
 其实日本人是在报复。
 谋划了那么久,还是让委员长逃回了武汉,日本人咽不下这口气,恼羞成怒了。
 虽然今天的炮声从早间开始,就没停过,但打的你来我往,并没有像昨天一样,日军单方面不要钱似的往国军的阵地上丢。
 “但愿吧!”宋元良叹了一口气,又说道,“但还是不好打……战线太长,人手太手……该死的唐和尚……”
 说了一半,宋元良就不说了。
 方不为自然能听明白他的意思。
 以现在战况就能看得出来,守是肯定守不住的,至多也就是能守几天的问题。
 “不要急!”方不为安尉道,“昨天去司令部,听到罗司令提过,陈司令已派兵增援,滇军也已赶到了广德一带……”
 “当真!”宋元良眼睛一亮。
 方不为重重的点了点头。
 没办法,他只能给宋元良画饼冲饥了。
 他说的也不算是假话。
 陈诚的部队,以及增援上海,但未能赶上战斗的这一部分援兵,全部被委员长派往了苏皖浙交界的广德,长兴一带。
 三十多个师,超二十万人。
 但委员长怕在南京投入兵力过多,损失要是太大,等日军攻破南京后,挥师南下攻打武汉的时候无兵回援武汉,便让这些部队暂停驰援南京,留在了广德长兴一带。
 方不为记得很清楚,直到南京城破,这些部队也没有动过。
 但宋元良不知道啊,包括唐生志在内,都是翘首以盼的等待援军。
 宋元良显的很是兴奋,好像猛然间就有了信心,拉着吴求建说道:“给老子挺住了,援军马上就到……”
 “是!”吴求建应了一声。
 “吴旅长,恭喜了!”方不为又和吴求剑打了声招呼。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吴求建苦中做乐的笑道。
 他确实成了旅长,但手底下两个补充团,全是新兵。
 准确的说,现在的八十八师,已没几个真正的意义上的老兵了。
 开赴上海之前,整师一万四千人,但等回到南京后,这一万四千人之中,活下来的还不足一千之数。
 据军政部统计,上海打了三个月,八十八师前后补充人数已超四万,回到南京时,还剩不到四千。
 再加上原有的一万四,等于淞沪会战中,八十八师的伤亡人数在五万人左右。占国军总伤亡人数的五分之一。
 可见战况之激烈。
 这样一比,八十八师这个精锐师的名头名符其实。
 所以,既便因为贪污工事款项,宋元良没少吃排头,但最终,他还是因功升成了七十二军军长。
 按计划,他这个军长,手下至少也要有两个师的兵力。
 回到南京后,宋元良信心百倍的想要扩军,计划将八十八师一分为二,扩成两个师。
 委员长也确实答应了,准备再给他补充一个满编师的兵力。
 但到了补充的时候才发现,根本没有那么多的新兵。
 既便是强征了三千多的壮丁,现在八十八师,也才刚刚过七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