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谍海猎影 >

第566节

谍海猎影-第566节

小说: 谍海猎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间紧迫,方不为只能坐在车里,给两个手下安排细节。
 “城外就交给你了,秩序一定要维持好了。宋军长这边,安排接应的是二一二团,团长是熊兴民……去了后不要吝啬,大方一些,该打点的都打点好!”方不为交待道。
 “明白!”边从军重重的点了点头。
 “你和阮金云一组,带你们的人,及运输大队,先去城南”
 中华门,水西门一带刚刚受过炮轰,民众恐慌至极,有的是愿意出城的。
 “除了我们的六辆军卡,肖司令还会再给我们派八辆公共汽车,只要装满一车,马上就往城外送,记往了没有?”方不为又说道。
 “记往了!”叶兴中大声应道。
 他感觉,这比打仗刺激多了。
 “如果还有人不愿意走,还是那一招……告诉他们,日军会持续轰炸内城,直到将城内所有的建筑物炸塌,真正的将南京夷为平地。”方不为又说道。
 这一次,就不再是谣言了。
 早上对中华门和水西门的炮轰,就是最好的佐证,此时,这两个城门附近被夷为平地的消息,早已传遍了全城。
 到这个程度,要是还不愿意走,方不为也没办法了。
 方不为也了解了一下,剩下的这二十余万老百姓之所以不走的原因。
 其中一大半,是家里的男人被抓了壮丁,大部分直接补充入作战部队,少部分或修建工事,或转运物资弹药。
 这一部分,至少也在五万人左右。
 一全壮丁家里,还剩下的,平均算上三口人,这也十五万了。
 男人不在,没了靠山,家里的爹娘妻子自然不愿走,所以之前方不为金钱开道的策略才会失败。
 剩下的一部分,则是小商小贩。
 家产不是太多,但多多少少又值一些钱,还是辛辛苦苦一辈子积攒下来,或是两三代人努力挣下来的,哪个愿意丢弃掉?
 比如开商店的,卖成衣的,卖鞋的……
 店里的货就是全部的资产,一跑,什么都没了!
 让我走也行,给钱,把我所有的损失都给我补上!
 别说方不为,换成是宋子闻,估计也得破产。
 只能随他们去了。
 其实方不为压根就没想过要抓人。
 他没这个精力,也没这个时间,更没有抓人的人手。
 就算历史没拐变,日军是十三号破的城,但谁能保证,方不为疏散百姓的行动会不会被唐生志识破而叫停?
 真正留给方不为的时间,其实只有三天。
 过了十号,要是让唐生志发现,方不为还在城里强征民夫,无论如何都会起疑。
 你宋希连修的工事,还是在修城,征了三天都没征够?
 所以能保证把愿意走的这一部分安全送到江对岸,方不为都得使出一百二十分的力气来。
 尽其所能吧。
 方不为暗暗的叹了一口气。
 回到了军校,方不为又安排了刘绪武和冯家山的任务。
 冯家山负责给运到江对岸的这些人,准备至少两天以上的干粮。
 刘绪武暂时留在大本营,等方不为从第一军回来之后,再看具体驻扎在浦口的那个地段。
 安排好了手下,方不为又给武汉的陈江和上海的丁福禄分别打了一个电话。
 打电话给陈江,一是让他即刻派人派车赶赴皖南,准备运输及安置过江的难民,二是给被宋希连送到武汉的家人送礼。
 联系丁禄成,则是为了兑换一些美金或是金条。
 丁禄成便是南京第一高楼—福昌大饭店的老板,也是德国礼和洋行在中国的和伙人。
 他与大哥丁福成,是民国时期最大的军火商人,方不为走私的部分武器,就来源于他们兄弟二人。
 因为有德国人的股份,福昌大饭店还在照常营业,住的也大多都是外国人,兑一些金条或是美金完全没问题。
 方不为觉的,响鼓还是要用重锤敲。
 想要别人尽力尽力的给你帮忙,除了拉关系讲感情,还得讲利益。
 在民国时代,在国党内部,最好使的,还是真金白银。
 ……
 肖山令在内城巡视了一圈,等回到宪兵司令部,已是下午四点了。
 车子刚刚停下,副官快步跑上来拉开了车门,凑到他耳边说道,“两点左右的时候,方参谋来过一趟!”
 “人呢?”
 “说是急着出城一趟,来不及等你了,就先走了,但他给你留了样东西……”
 副官边说着,边把一个大纸包递到了肖山令的手里。
第一零七四章 送礼 (求月票)
 肖山令接过来一惦,就知道里面是钱。
 以自己和谷振龙的关系,方不为何需给自己送钱?
 何况做的还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肖山令心里不喜,但也知道官场习俗便是如此。
 若是不收,方不为难免会有想法。
 “方参谋还说,里面给你留了话!”副官又说道。
 肖山令冷哼一声,拆开了纸包。
 最上面是一条纸条:司令勿怪,这不是给你的,是给兄弟们改善伙食的,另外,益阳尊翁和夫人那里,我已另作安排。
 意思是宪警兄弟们也辛苦,这钱给他们分一分,你那一份,我已让人给你送到老家了。
 纸条下面是几沓绿油油的钞票。
 长的像美金,其实是法币。
 十元面额的,一沓一千,十沓就是一万。
 不要以为一万法币很少。
 以宋希连的三十六师为例。
 三十六师是德械师,在国民党所有部队中,士兵军饷等级最高,普通士兵一个月也只有二十五块法币,七七事变后开始发国难饷,只有一半,也就是十二块五。
 民国官方公布,法币与英磅的汇率是十六比一,与美元的汇率是四比一。
 说是这样说,但拿美元英磅兑法币可以,想拿法币兑外汇,那是门都没有。
 一是民国官方不允许,二是明白的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
 其实若是单纯属的以物价换算,三七年法币与后世的比率,应该在一比一百五到两百之间。
 一百法币,三七年的时候,能买一大一小两头水牛,或是两千多斤大米。
 这一万法币,算得上一笔巨款了。
 要说是给自己的,肖山令自然不会要,但方不为说是给宪警改善伙食的,他就不好推却了。
 方不为也不是没干过。
 八十八师上下,每天都吃的满嘴流油,早已传遍全军了。
 肖山令再一次看了看纸条上最后的那句话,无奈叹了一口气。
 方不为的为人怎么样,肖山令很清楚,说安排人去了益阳老家,就肯定已经安排了。
 架不住人家会来事,还贼特么有钱。
 “分下去吧!”肖山令把纸条抽了出来,把装满现金的袋子扔给了副官,“一个团两千,剩下的四千给警察厅。”
 “什么两千四千?”一个声音从楼门口传来。
 肖山令抬头一看,是城防司令部参谋长周斓。
 “看我宪兵儿郎太辛苦,方不为这小子看不过眼,说是要替我犒劳犒劳……”肖山令淡淡的笑道。
 周斓满是羡慕。
 留守南京的宪兵团有三个,一个团两加就是六千,再加警察厅的四千,就是一万了。
 方不为还真是名副其实的散财童子。
 嫉妒还谈不上。
 谁不清楚方不为和谷振龙的关系,和宪兵系的渊源?
 “正好要找你!”周斓说起了正事,“第一军的胡宗楠,三十六师的宋希连,都申报说是要加筑工事……钱和材料他们自己会想办法,但这人得我们解决。司令的意思是,让你出动城内的宪警,强行征调,另外,方不为也会帮忙!”
 肖山令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阵阵惊疑。
 不是说只有宋希连么,这小子什么时候把胡宗楠的门路也走通了?
 “征多少?”肖山令不动声色的问道。
 “每家都说要三五万……”
 “开什么玩笑?”肖山令装做惊讶的样子,“还留在城里的,不是老弱病残,就是妇孺,别说三万,谁要能搜出三千青壮来,我这个副司令让给他都行……”
 肖山令嘴上抱怨着,心里佩服的不要不要的。
 宋希连的下关,加上胡宗楠的浦口,要补修的工事范围那就大了去了,要的人也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样一来,岂不是说可以光明正大的征召,哪怕是把南京城留守的老百姓全部征调完也行,再也不用偷偷摸摸的了?
 “他们当然知道,只说老人也行,女人也行,把孩子带上也行,带过去之后组织人统一看管,腾出来的人手也能干一些……”周斓无奈的说道。
 肖山令转着眼珠,心里都快要把方不为给佩服死了。
 有了唐生志的命令,这事就成了公事了,而且还必须的尽快办。
 这事看起来要多儿戏,就有多儿戏,唐生志竟然答应了?
 肖山令都怀疑,就这几个小时之内,方不为是不是已经把唐生志身边的人全给收买了?
 还有第一军的胡宗楠,竟然也能配合方不为演戏?
 还真是金钱开道,无往不利!
 “那好吧,我现在就去安排!”肖山令装做无奈的样子,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周斓也很无奈。
 一个胡宗楠,一个宋希连,都是委员长心腹中的心腹,再一个人家干的也都是正事,也没让司令部出钱,唐司令能怎么办?
 只能答应。
 肖山令连门都没进,就又钻进了车里,跑牯岭路的唐公馆去找唐生志了。
 跟着蒋委员长,民国上上下下的官员及将领,都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
 上官如果下达了一些后果不太好预料,或是说不定就会背锅的任务,下属往往都会多个心眼,未雨绸缪的留点证据。
 比如,委员长离开之间,已对留守南京各部队一一做了指示,甚至连日军来了怎么打,都安排好了。
 唐生志害怕战败后背锅,每一次委员长主持召开的会议记录,或是指示,他都会等会开完之后,让委员长签字……
 没办法,都被坑怕了!
 肖山令此去,就是向唐生志要手令去了。
 ……
 下关幕府山,三十六师临时师部。
 宋希连刚要上车,准备进城,再去找一找唐生志,给他施加点压力,副官快步的追了上来,把一份电文递给了他。
 “是冷夫人经战委会从武汉发来的……”副官回道。
 战委会又称战时临时安置委员会,名誉会长是宋夫人,专们为留守前线将士的家眷服务。
 宋希连的老婆冷兰琴和孩子,就是跟随这个组织,一起撤往武汉的。
 宋希连下意识的展开了电报:
 今日有一位陈姓先生登门,来为他爱婿还债,留下了一百五十两黄金……
第一零七五章 官场习俗 (求月票)
 宋希连“刷”的一下,把电报捏成了一团,攥在了手心里。
 “还有谁看到过?”宋希连沉声问道。
 “除了收报员,就只有我!”副官回道。
 副官也被“一百五十两黄金”这个数额给惊呆了。
 一根小黄鱼就是一两,拿到黑市,至少也值四百法币,拿到外资银行偷偷兑换,也能换三十五美金。
 十五根就是五千多美元。
 原来军长这么有钱,给别人一借就是一百五十两黄金?
 “不要说出去!”宋希连又交待道。
 “卑职明白!”副官回道。
 等车子开动之后,宋希连又把电报展开瞄了一眼,最后划了一根火柴,烧成了灰烬。
 他有屁的一百五十两黄金。
 这一看就是方不为的手笔。
 方不为的岳父姓陈,又不是什么秘密。
 中午的时候,方不为才派边从军,送来了五万法币,当时钟彬和向贤巨差点把眼珠子给瞪了出来。
 谁也没料到,方不为真把钱送来了。
 五万法币,既便按黑市的汇率,也值五千美金了。
 当时向贤巨还酸溜溜的说,这方不为太不厚道了,一转身的功夫,说好的钱就少了一半。
 原来剩下的这一半,人家已经送到家里去了。
 宋希连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他现在想不佩服方不为都不行。
 这才是胸怀万民的人物。
 拼尽所有,也要给老百姓找一条活路,这样的人物,全天下能找出几个?
 自己一定要帮他把这件事情给办成了……
 江对面的浦口,也发生着类似的一幕。
 方不为和胡宗楠相对于面坐,桌子上放着一支精制的小皮箱。
 皮箱里金光灿灿,几乎能亮瞎人的眼睛。
 满满一箱小黄鱼。
 按原本的打算,方不为是想送美金的,但福昌大饭店不太给力,美金虽有,但多少面值的都有,凑不成同一种面额的,方不为怎么看怎么觉的有些寒酸。
 而南京城内还没撤的外资银行,又拒收法币,无法兑换美金。
 无奈之下,方不为索性让丁禄成联系了德意志银行,给他临时借调了一笔金条出来。
 好像有些土,但一眼看去,更具震憾力。
 和宋希连一样,一百五十两的黄金,再加五万法币。
 第一军除了和三十六师一样,向唐生志递交征召民夫,修建工事的报告以外,还会在浦口码头安排接应的人。
 除此外,还会派一个团,专门用来疏导过了江的难民,并护送至浦口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