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谍海猎影 >

第547节

谍海猎影-第547节

小说: 谍海猎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那天他离开委员长官邸,准备接下来的计划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疏散百姓。
 但方不为没想到,事情与他所猜想的差着十万八千里。
 直至今日,南京依然没有封锁,任由百姓去留。
 江中船只来往依旧,并无任何限制,就是过江的船费高了一些。
 和平日比,翻了至少十倍。
 方不为组织了六条油轮,想把城里的百姓运送到江对岸,让他们从沿京浦线北逃。
 但愿过江的,竟然没有几个?
 方不为反复打问过才知道,南京城中想逃的,有能力逃的,基本上已经逃完了。
 留下的这些人,大部分的人不原意逃,小部分的人则是过了江,也没地方去。
 倒是有一部分想去上游的九江,武汉等地,但苦于买不起船票。
 淞沪会战前,从南京到九江武汉,一张船票至多十几二十块法币,但到十二月初,已涨到一百法币以上了。
 没关系,咱有钱,这都不是事!
 方不为不惜动用宋子文的关系,拿星洲洋行的股份做抵押,让中央银行给他准备了的近千万的现金和汇票。
 但两天过去了,方不为连一万人都没有送出去。
 有人是难舍家业,有人则是认为,换成日本人,他们不一定就没有一条活路……
 方不为没办法,只好让叶兴中的人化妆,混进百姓群中散布消息:南京沦陷后,日军必屠城。
 但信者寥寥无几。
第一零三四章 理直气壮(求月票)
 一辆吉普疾驰而来,停到了江边。
 冯家山跳下车,飞一般的奔到了方不为的面前。
 “长官,有几个兄弟被抓了!”冯家山急声说道。
 “谁抓的?”
 方不为盯着江面,悠悠的问道。
 本来就冷,再加上方不为话语中渗人的寒气,叶兴中忍不住的打了个寒战。
 “是肖司令!”冯家山回道。
 “走!”方不为一转轮椅。
 “去哪?”叶兴中手疾眼快的推着轮椅。
 “宪兵司令部!”
 ……
 肖山令后背双手,冷冷的盯着几个跪在地上,被绑的跟粽子似的四个男子。
 这是他手下的宪警,抓到的散布“日军会屠城”的谣言的嫌疑人。
 这么点小事,本来用不着他亲自过问,但宪警队长却跑来告诉他,说是这些人有古怪。
 好像是同行,而且应该还是自己人。
 宪警队是宪兵司令部之前的特警一队和二队合并而来的,队长嘴里的同行,只可能是特务。
 肖山令觉的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别多。
 越是多事之秋,什么妖魔都跑出来了?
 “你们是谁的人?”肖山令冷声问道,“贺清南,马春风?”
 四个汉子别说回话,连头都没有抬一下。
 “想装硬骨头……呵呵……”肖山令冷笑道“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用刑吧,死活不论……”肖山令又给宪警队长交待道。
 他没功夫猜这些人是谁派来的。
 想知道,审就是了。
 看着四个汉子不骂不吵,不跳不叫,个个都像是一具会动的死尸,宪警队长暗暗的咬了咬牙。
 这些王八蛋明显是有恃无恐。
 真当肖司令是在吓唬人?
 老子虽然知道你们是从哪来的,可肖司令不知道啊……
 等手下押着人出去后,宪警队长才凑到肖山令的耳边说道:“可能是方不为的人……”
 “谁?”肖山令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应该不会错!”宪警队长回道,“侦办委员长军校遇刺案的时候,我见过其中的两个……”
 “方不为?”肖山令一脸的狐疑,“这个节骨眼上,他怎么派人去传这种谣言……会不会是搞错了?”
 “估计和江上运人的事情有关……”宪警队长回道。
 方不为这两天在干什么,宪警部门自然一清二楚。
 “真是胡闹啊……”肖山令叹道。
 他沉吟了一下,又给宪警队长说道:“人先关着,你亲自跑一趟,找方不为问一问,确认清楚了……真要是他的人,就放了吧……”
 “明白!”队长应了一声,“那唐司令那里怎么回复?”
 “严查散布不实谣言者”的命令,是唐生志亲自下达到宪兵司令部的。
 肖山令冷冷的瞪了队长一眼。
 队长只是错开了目光,但心里一点都不虚。
 站在他的立场上,必须要问清楚了。
 唐司令可是肖司令的老上级,谁知道他会不会念着旧情份?
 但现在看来,肖司令明显是向着方不为的。
 宪警队长顿时会意。
 他刚要走,外面的警卫一声报告:“报告司令,方参谋求见……”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不用猜,方不为肯定是要人来了。
 “快请!”肖山令回道。
 “这么一点小事,派个人过来传句话就是了,何苦亲自跑一趟?”
 方不为刚一进门,肖山令就握住了他要敬礼的手。
 他虽是唐生志旧部,但北伐之后就退役了。
 二九年的时候,他就到了宪兵司令部,从一介少校参谋开始,直至今日的中将副司令。
 没有谷振龙,就没有他肖山令的今天,他自然知道谁远谁近。
 “主要也是几日未见司令,有些想念了……”方不为笑着回道。
 谁都知道方不为说的是假话,但既便是假话,肖山令也听着舒服。
 “你这张嘴,还真是抹了蜜了……”肖山令哈哈大笑道。
 笑了一阵,他又说道:“既然来了,就别急着走,陪着我喝两杯……”
 方不为自然是不能喝酒的,肖山令是想让他陪着自己说说话。
 “我还要去一趟城防司令部,就不叨扰司令了!”方不为直接了当的说道。
 “那好吧,正事要紧!”肖山令有些失望的说道,“也不知再有没有机会与你把酒言欢了……”
 方不为一阵黯然。
 他依稀记得,十二日的时候,唐生志撤走之前,将南京的军政大权,全都移交给了肖山令,而当时除了挹江门,其余各处城门都已陷入了日军之手。
 唐生志之意不言而喻……
 这位才是真正的做到了死战不退,与城共存亡。
 宋元良之流,给肖山令提鞋都不配。
 “会有机会的……”方不为挤出了一丝笑说道。
 喝完了一杯荼,方不为就得出了告辞,关于谣言之事,肖山令没问,方不为也没提。
 打死肖山令也不信,方不为会做出损害国家的事情来。
 肖山令把方不为送下了楼,还送上了车。
 直到车出了宪兵司令部的大门,肖山令还在暗暗猜测:方不为为什么要这么做?
 “你去城防司令部复命吧!”肖山令又对宪警队长说道,“就说已查到线索,谣言是日谍特务散布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扰乱我军心……”
 “明白!”
 肖山令想不明白,唐生志同样想不明白。
 线索还没查到,但散布谣言的罪魁祸首却亲自跑来向自己坦承了。
 这也就罢了,为什么明明是他做错了事,但方不为满脸都是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
 “你这么做的用意何在?”唐生志忍着怒气,紧紧的盯着方不为。
 他原本对方不为的感观非常好,认为方不为和他是同一种人:临危不乱,临难不苟。
 两人称得上志同道合,应该惺惺相惜才对。
 他屡次三番向方不为示好,想与方不为一抒胸中情怀,但方不为不是推托身上有伤,就是借口身有要务。
 唐生志顿时明白了,方不为不想和自己有过多的交际。
 他也只以为,方不为应该是怕和自己来往过多,委员长会吃味。
 无所谓,唐生志也谈不上生气。
 因为留守南京的中央系将领,差不多都是如方不为一样的做派。
第一零三五章 申饬(求月票)
 更何况,方不为的身份比这些人还要敏感。
 委员长就差对他说:哪怕你唐孟萧死了,方不为也不能死。
 可想而知,委员长对方不为的重视程度了。
 唐生志想着只要相安无事,方不为不公开违抗自己的军令就好。
 但才过了两天,他担心的事情就发生了。
 手下的人汇报说,方不为天天都守在江岸上,半强迫性质的逼迫南京城的老百姓逃离南京。
 方不为想干什么?
 百姓要是都跑完了,这城还怎么守?
 方不为不是初哥,毕业于中央军校不说,大小战事还经历了这么多,难道连这么浅湿的道理都不懂?
 唐生志本想着,委员长知道这个消息后,肯定会申饬方不为。
 但两天过去了,一点动静都没有。
 不用问,唐生志也知道了,委员长根本不在意方不为干的这些事情。
 愤怒之余,唐生志也有些心灰意懒,更有些后悔。
 连蒋委员长都是如此一副不在意的态度,姓唐的当初怎么就昏了头,非要替他接下这个烂摊子?
 但后悔也晚了,“与城共存亡”的豪言壮语都说出去了,难道现在再反悔?
 大不了一死殉国,唐某人又岂是贪生怕死之辈。
 但唐生志没想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为了让更多的百姓逃离南京,方不为竟然连“南京一沦陷,日军就会屠城”的谣言都散布出来了?
 这难道不是在拆他唐某人的台?
 委员长还没走呢,就开始对我姓唐的阴奉阳违了?
 唐生志实在没办法忍了。
 “司令,我辈军人,保家卫国自是天经地义……但老百姓留在这里,只是徒添死伤……”方不为苦口婆心的劝道。
 他并没有理直气壮,不过是心情不太好,脸色不好看,被唐生志误会了。
 当然,方不为也根本不认为,自己哪里做错了。
 “放屁!”唐生志暴怒道,“若百姓全逃了,巷战的工事如何造,城破后,打巷战时,各处弹药如何运送?”
 “司令,筑造工事,运送弹药的,全是青壮,而属下送走的,全是老弱妇孺之辈啊?”方不为反问道。
 “那谣言呢?”唐生志又问道,“难道就只有老弱妇孺会听到你的谣言,青壮就听不到了?”
 方不为没有回答,只是叹了一声。
 站在唐生志的立场上,自己的做法确实欠妥。
 但这要保证,唐生志能坚持到打巷战的那一刻。
 若按原有的轨迹,城还没破,就全特么的逃了……
 方不为除了暗暗冷笑,实在已不知说什么好了。
 但现在还不是和唐生志翻脸的时候。
 “属下错了!”方不为很光棍的认错道。
 唐生志猛的一愣。
 他没想到,方不为这么快就服软了?
 他甚至做好了把方不为押到委员长那里去问罪的打算。
 “属下只是想,这些老弱留在城里,一点忙都帮不上不主,一旦打巷战,反而有可能会成为累赘,我便想,索性全送走算了……”方不为又说道。
 “你是怕日本人会驱赶百姓乱我阵脚?”唐生志讥笑道,“真是杞人忧天,日本人再凶残,也恶毒不到这种程度……”
 方不为心中一片冰凉,再一个字都不想说了。
 不止唐生志这样想,全军上下,持这种态度的,没有十成十,也有九成九。
 也就没有人料到,守城的部队根本没有坚持到打巷战,甚至城都还未全破,就不战自溃了,不然留在南京的老百姓至少还得翻一翻。
 逃走的这一部分,也只是害怕日本人的炸弹会炸在自己的头顶上,从来都没有料到过,城破后,日军真的会屠城。
 这与以委员长,汪兆名为首的妥胁派和投降派,连年鼓吹“日本乃友好邻邦”“中日亲善”的言论有很大的关系。
 想像当中,方不为与他硬怼的场面并没有发生,让唐生志感觉有力无处使。
 但他并不打算得理不饶人。
 他也担心把委员长的这些嫡系得罪的狠了,等委员长一走,这些人联合起来对抗他。
 “我自然也知道怜悯百姓,但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也算是久经阵战,日后莫要再做妇人之状了……”
 唐生志语气一转,意味深长的说道:“我早已明志天下,誓与南京共存亡,我不敢言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但至少能保证做到临危不惧,临难不苟……”
 这句话不是唐生志第一次说。
 临危不惧,临难不苟,是唐生志向委员长,向全军做出的保证。
 但事实呢?
 方不为只能暗暗的呵呵两声。
 “司令之志,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方不为强忍着心中的不适说道。
 这句话,让他觉的比奉承委员长的那些话加起来,还要让他难受。
 唐生志哪里能听出来方不为话中的反讽之意。
 他好奇的盯着方不为看了几眼。
 传言都说方不为会说话,会做人,但唐生志一直没有感受到。
 他只以为方不为对他是不是有意见。
 毕竟谷振龙差点被自己留在了南京,方不为对自己有怨气也不奇怪。
 但看来,还是自己猜错了。
 唐生志的心里稍稍的好受了一些:“委员长那里,你自己去禀明情况吧……”
 “属下明白!”方不为回道。
 送走了方不为,唐生志才算是松了一口气。
 虽然方不为并未对他表现出亲近之意,但从头到尾都算恭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