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谍海猎影 >

第464节

谍海猎影-第464节

小说: 谍海猎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他们认为,对方完全有这个动机,更有这个实力策划此次的刺杀。
 方不为其实很想坐下来,一步步的给建丰同志和王世和分析刺客的计划步骤。
 但他怕自己把推断说出来之后,建丰同志和王世和只信前面的一半,更坚信这次刺杀就是自己人干的,故意留下线索,只不过是想反其道而行,想是想嫁祸给本人……
 真到这一步,方不为反倒成了元凶。
 因为他把刺客想引诱他做的事情,给提前干了。
 所以方不为只能先想办法往下查。
 如果推断是对的,自然皆大欢喜,如果错了,真是自己人干的,方不为只剩直接去找委员长一条路可走了。
 前提是,找委员长之前,对方还没把他给灭了口。
 所以,不管从大局出发,还是对自己小命负责的角度考虑,方不为的这些想法,一丝一毫都不能传到第三只耳朵。
 “线索太少,我现在也不好乱猜!”方不为用非常认真的表情和口气敷衍道,“只能先往下查了,如果能抓到这位曲老板,或是查到他的真实身份,说不定就能答案了!”
 也只能这样了!
 王世和点了点头。
 他估计线索少只是一方面,关键是建丰同志的身份太敏感,所以方不为才不敢乱说。
 “那你路上小心!”王世和又交待道。
 方不为点了点头。
 他也没想到,本是王世和一句话的事情,却差点生出波折来。
 幸亏自己早有准备,压根就没想过把那一颗药片拿出来。
 要加快速度了,再拖下去,迟早会有反应快的人,将建丰同志遇刺的事情联想到其他方面。
 方不为坐在车里,看似在闭目养神,其实心里一直在琢磨,曲有江故意将他引到苏州的用意何在?
 苏州有什么?
 与委员长,与建丰同志,更或是与宋孔两家有关联的人或事?
 嗯?
 方不为心里一跳,猛的想起了一件刚发生不久的事情。
 好像还真有?
 二十多天前,宋夫人才刚刚在苏州城外遇刺,就住在苏州医院。
 方不为猛的坐了起来。
 原来刺客的目的是这个?
第八六一章 巧(求月票)
 方不为愣了愣神,又重重的吐了一口气。
 看来刺客的基本思路就是这样的。
 先下毒,并留下线索和证据,让追查的人通过那片毒药,联想到美国间谍这一方面。
 有了美国这个前提,再联想到曲老板想引自己去苏州这一点,方不为猜测,对方的目的,很有可能想把毒药的来历,栽赃到宋夫人头上。
 这个曲老板把自己引到苏州的目的,就是想让他查到这一步。
 其实只要到了这一步,刺客的计划已成功了一半了。
 就算最后找不到直接证明刺杀计划是谁谋划的,刺客是谁指派的,幕后的黑手也已成功离间了建丰同志和宋孔家族之间的关系。
 这两方是天然的对手,不是因为他们聪明不聪明,理智不理智而决定的。
 说白了就两个字:利益。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方,根本没有妥胁的可能。
 所以,既便建丰同志再睿智,他也绝对会相信,内部人对他下手的可能,比日本人想要离间他们之间关系的可能性要多的多!
 这是他本身的立场所决定的。
 既便后续的计划没有成功,没有让蒋宋孔三家彻底反目,幕后人物也已算是成功的在这几家之间埋下了猜忌和仇恨的种子,说不定突然有一天,就会长成参天大树,从而引发了不得的事情。
 如果后续计划成功,那就什么都不用说了。
 种子早变成了炸弹,早已爆了……
 所以方不为截止现在,对有关“美国”“宋家”的任何一个字眼都不敢提。
 他决定利用自己先一步看破对方目的优势,尽快破局。
 半个月前,自己和王世和来溪口的时候,宋夫人好像还在苏州,也不知出院了没有,有没有回到南京?
 得想个办法,通过什么渠道打听一下。
 明面的渠道是不用想了,方不为甚至都不敢在谷振龙面前露口风。
 只能另想办法了。
 而且也不能真的让刺客一直牵着鼻子走吧……
 方不为暗暗的打定了主意,到了杭州之后,先给老丈人发份电报。
 这样的事情,只有交给至亲,方不为才能稍稍放点心。
 一想到陈江,方不为心里就有些感动。
 一向沉稳至极的陈江,知道上海开战后,竟然第一时间就从国外跑了回去,说是要尽一份绵薄之力。
 怎么劝都劝不住。
 方不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陈江有报国之志,方不为举双手双脚赞成,他早就给陈江设计好了,日后想不出力都不行。
 但陈江报国却报错了方向。
 陈江要是出了意外,他的“战时运输计划”根本没办法往下执行。
 得想个什么办法,把陈江从上海骗出来。
 说不定这次就是机会。
 第二天,快到中午的时候,方不为才到苏州城。
 一是为了避开正在激战的上海,方不为让司机绕了远路,再一个路也不好走。
 二是为了给陈江发电报,方不为在杭州城又耽误了好几个小时。
 陈江人虽然在上海,但也不是说来就能来的,至少也要将身上的那一大摊子事交待清楚才行。
 从美国回来后,陈江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各地奔波,只为了方不为的“战时运输计划!”
 各地建立分号,运转人员车辆,寻找隐秘路线……
 这些事情,哪一项都离不开陈江。
 到了八月中旬,上海开战,远在越南海防的陈江听闻消息后,又回了上海。
 除了捐钱捐物,没等驻军征调,陈江就主动带着四海商行上海分行的人员和车辆,跑到了军营,称任凭调遣。
 除此外,陈江还动员上海华人运输行业,自行组建车队,主动为上海驻军运粮运水,运枪运炮。
 时任上海最高军事长官的冯玉祥听闻后大喜,以四海商行为首,组织成立了“淞沪战时联合运输协会”,推举陈江为会长。
 虽然一份钱不赚,还不停的往里死命贴钱,但陈江干的甘之如饴。
 方不为不想打击老丈人的积极性,知道劝也劝不回来,就想着想个办法,把陈江从上海骗出来。
 这大半年以来,陈江根据他的指点,在香港,昆明,越南海防,缅甸腊茂等地,用星洲洋行的名义,成立了分行和货动公司,就为了保证战时物资运送。
 所以陈江万万不能有失。
 进了苏州城,方不为找到陈江告诉他的那一家酒店,住进去之后,他先联系了特务处苏州站。
 这不是方不为联系的,而是在他离开溪口时,王世和通过侍从室,直接联系的马春风。
 马春风当即给苏州站下令,方不为在苏州期间,苏州站必须无条件配合。
 历来都是“为委座分忧解难为已任”的马春风,得知蒋太子遇刺后,自然会死了命的出力气。
 也就是他脱不开身,不然自己就来了。
 苏州站隶属于华东区,而华东区的区长,历来都是上海特区的区长兼任的。
 但自翁光辉开始,华东区各站就与上海站不怎么对付,包括后来的余乐醒,陈浩秋,以及现在王兴恒等四任期间,均是如此。
 马春风看调解无望,索性让他们各自为政了。
 苏州站现在的站长姓付,叫付会中,方不为没什么印像,看样子,也不是很难打交道。
 方不为现在的身份不一般,做为特务头目之一的付会中自然也是如雷灌耳,所以姿态放的很低,基本上是有问必答。
 方不为从付会中口中得知,苏州城上下,正在全力搜捕“曲有江!”
 还真有曲有江这个人!
 苏州城有名有姓的丝绸商人,但自二十天前去了上海,就再没回来过。
 付会中还带来了曲有江的照片。
 方不为一看照片就知道,这个曲有江,根本不是在鄞县出现过的那位“曲老板”!
 难道是同名同姓?
 方不为直觉不可能。
 曲老板下那么大功夫,故意把自己引到苏州,不可能是为了让自己空跑一趟。
 而且这个曲有江恰恰好又是二十天前去的上海,正是“曲老板”到鄞县的时间。
 那有这么巧?
第八六二章 端纳(求月票)
 方不为决定去曲有江的家里看看。
 说不定在鄞县出现过的“曲老板”就和这个曲有江有什么联系。
 在苏州城行动,自然要带着付会中这条地头蛇。
 坐到车里,方不为有一句没一句的和付会中聊着天。
 他从上海的战局,扯到了发生不久的委员长遇刺一案,又从委员长遇刺,扯到了白崇喜和宋夫人遇刺一事。
 这几起事件,都已在内部公开,付会中自然清楚,而且宋夫人就是在苏州城外遇刺的,住院的时候,付会中率精锐部下护卫过几天。
 方不为不动声色的问着付会中:“宋夫人在遇刺后,一直在苏州养伤,不知回去了没有……”
 付会中哪里能想到方不为问这句话的深意,下意识的回道:“一周前就回了南京……”
 回了南京?
 不应该啊?
 那曲老板把自己引到苏州是什么用意?
 难道是曲老板还不知道宋夫人回了南京的消息?
 “宋夫人回南京的消息,知道的人多不多!”方不为又问道。
 “该知道的都知道!”付会中回道,“官商两界本想着组织欢送,但被夫人拒绝了……”
 都要组织欢送会了,曲老板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方不为挠了挠头。
 怎么和自己预想的不一样?
 方不为正自惊疑不定,付会中又补充了一句:“宋夫人的伤势较轻,好的快一些,端纳顾问就没那么快了,还住在医院里……”
 顾问端纳?
 方不为猛的一顿。
 原来如此。
 宋夫人不在苏州,但端纳还在啊。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端纳这个人的重要性,比宋夫人还强一些。
 在国民政府里打混了这么长时间,从一个无名小卒到现在的年少权重,风头无两,方不为怎么可能不知道“端纳”是谁?
 说直白一些,若是没有端纳这个人,宋氏家族绝对不可能会有现在这么大的影响力,也不可能和美国官方建立这么深厚的关系,也就更不可能被美国政府选定为在中国的代表了。
 纵观国史,很少有方不为佩服的外国人,但端纳绝对是其中之一,而且是当之无愧对的第一位。
 因为这个外国人,他将自己一生的精力和心血,都耗在了如何让中国自立,富足,强大的道路上。
 这样一个人物,绝对应该让历史铭记。
 端纳二十岁出头就来到中国,直到六十五岁时,才回到美国。
 在这四十年里,他做的最多的事情,便是帮助西方国家了解中国,关注中国,并通过西方社会的官方力量,或是个人的能力,引导和帮助中国的执政者学习如何建立一个民主强国的理念。
 清朝末期,那时的端纳就已是《纽约先驱报》驻中国的特约记者,同时也是国父的政治顾问。
 中华民国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共和政府宣言》,就是他起草的。
 也正因为是他的关系,刚刚宣布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式与美国建立了联系。
 从此之后,端纳正式开启了“中美特使”的传奇生涯。
 因为国父与宋氏家族的关系,再加上宋家亲美的观念,端纳与宋氏家族的联系越来越深。
 他一方面替美国与国民政府建立关系,另一方面也每时每刻的都在替宋氏家族在加深与美国官方之间的联系,直到使宋家成为了美国官方在民国的唯一代表。
 在宋家,更或是委员长眼里,端纳是外交大使,也是中美之间的联系桥梁,更或是一个可以加以利用的对像,但端纳却一心想要改变中国水深火热的现状。
 他无时无刻不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努力的改变着他希望能改变的一切。
 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西安事变,七七事变……
 中国一到要紧关头,端纳总会积极出现,尽自己再大的努力斡旋。
 抗战时期的中国,能在国际社会中有这么大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与端纳的努力密不可分。
 端纳做出的贡献,也不止这些。
 这是一个坚定的反侵略主义者。
 他抗日的决心,比一大多数的中国人还要坚决。
 就是因为他的影响和周旋,亲日思想并不比王兆名低多少的委员长,才没有彻底倒向日本。
 端纳总是会提醒委员长,以及宋孔两家:不要怕,日本人没什么可怕的,你们的背后,还有一个世界是最强大的国家在支持。
 二战之前,美国虽然对国民政府的支持力度并不大,但多少还有一些,而这些,全都是端纳积极奔走争取来的。
 日本人视端纳为“西方第一天敌”,说他是“煽起中国人反对天皇的西洋鬼魅”,多次以重金悬赏捉拿他。
 三五年,中央政府濒临破产,就是端纳建议,推动的币改计划。
 端纳先是到美国寻求国会支持。
 但美国刚刚推动了白银法案,正在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