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谍海猎影 >

第419节

谍海猎影-第419节

小说: 谍海猎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交接地点在上海的缘故,此次会面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除了南京方面,洪门和各地华侨知道的人并不多,只局限于南洋抗日救国总会和中华救济局的部分理事。
 会面地点设在上海的和平饭店。
 除了东亚第一高楼之外,和平饭店的光环不少。
 国父就任大总统时,曾在这里会见上海名流。
 委员长与宋夫人订婚时的酒宴也在这里。
 此次会面的程序很简单。
 第一自然是交接款项,第二是向国民政府递交两地抗日救国会和中华救济局的新章程。
 主要核心自然是“停止内战,联合抗日”!
 有些逼宫的意思,但其中方不为所起的作用不是很大。
 不论美洲还是南洋,分驻各地的分会都有数十之多,每一个分会都有一名理事,方不为才能影响几个?
 来之前,方不为就决定好了,他这次只需把传声筒这个角色扮演好就行了,“恶人”自然由于二君和司徒美堂及黄三德三人充当。
第七七四章 好印像
 方不为也不用怕对上宋子闻的时候,会感到为难。
 他虽然是主事人,但和他一起来南京的两位,也并非善茬。
 一位是纽约萃英堂的山主于文焕,一位是纽约协胜堂的副山主伍兆勇。
 只听名字,好像平平无奇,但论起资历,说起渊源,这两个堂口的和安良堂不相上下。
 三个洪门堂口明争暗斗了几十年,直到协胜堂的当家龙头入狱之后,才消停了下来。
 两年前,协胜堂和安良堂因为堂斗,制造了血洗皇后街大剧院的惨案。
 纽约的警察调查了一个多月,别说凶手,连线索和目击者都没有,最后用私藏武器,当街抢劫的借口,将协胜堂的龙头伍兆家判了十七年。
 伍兆家出狱之后,已是新中国成立后了。
 之后,他开始称雄纽约唐人街,做了整整四十多年的唐人街教父。
 王保强主演的唐人街探案中,就有以他为原型的人物:七叔伍志远。
 和方不为一起到上海的伍兆勇,就是他的堂弟。
 伍兆家入狱之后,司徒美堂专门到牢里和他深谈过一番,不知双方和如何谈判的,但至此之后,三大堂口再无堂斗发生。
 萃胜堂和协胜堂还主动加入了美洲抗日救国会和中华救济局。
 这两位这次来,就是专们来唱红脸的。
 说是理事代表团,其实人员并不多。
 加方不为在内,只有三名理事,其他两位各带了两位助理,方不为一个都没带。
 一行只有五人,已经算是相当低调了。
 人多眼杂,方不为特意交待,不用南京方面接船,他们会直接到酒店。
 财政部的一位司长从早上开始就等在酒店大堂,除了他和几名随从之外,还有特务处驻上海区的区长王新恒。
 会面期间的安保由他全权负责。
 方不为穿着大衣,戴着墨镜,还戴着礼帽。但他刚一进门,王新恒就目不转睛的盯着他。
 不是方不为的装束有什么问题,而是王新恒莫名其妙的觉的有一股熟悉的感觉。
 能不熟悉么?
 一年前,方不为出国之前,专门到上海见过陈浩秋。
 王新恒和时任淞沪警备司令部侦缉处处长温光辉坐陪。
 最后三个人全被方不为灌到了桌子底下,连方不为什么时候走的都不知道。
 多少年了,王新恒第一次这么狼狈,怎么可能对方不为的印像不深?
 要搁一般人,可能早忘了方不为的体形特征,但特务吃的就是这碗饭,王新恒更是千里挑一的特务头子,没有一双利眼,怎么服众?
 他越看领头的这个年轻人越像方不为,但并没有冒然迎上去。
 他只负责安保,接待自然有财政部的一干人员负责。
 “请问,可是南洋来的齐先生?”
 看到一行五人进了酒店大厅,财政部的司长快步的迎了上去。
 “吴先生?”方不为没有回答,而是问了一句。
 负责接待的司长姓吴。
 “对对对!”吴司长连连点着头,让几位手下接过了行李。
 客房在五楼,有专门的电梯。
 方不为有意的落在了后面,进电梯之前,暗暗的给王新恒打了个手势。
 都是一个系统出来的,谁还看不明白谁?
 方不为一进门,就知道王新恒认出了自己。
 王新恒眼皮一跳,紧紧的盯着方不为。
 真的是方不为?
 这小子什么时候改姓齐了?
 还成了海外侨盟的理事?
 王新恒知道方不为那个手势的用意,意思是待会再上来。
 在电梯门关上的一刹那,王新恒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半个小时后,王新恒偷偷摸摸的进了方不为的房间。
 墨镜帽子全摘了,不是方不为是谁?
 “方兄弟?”王新恒客客气气的称呼了一声。
 他虽然资历老,能力也不差,在特务处的职级更是比方不为高了两级,还和蒋太子关系莫逆,但架不住方不来太妖孽。
 他干了这么多年的特务,立的功劳还没有方不为几个月的多。
 一年之前,这小子都还默默无闻,受了一回伤,像是突然开窍了似的。
 人缘也好的一踏糊涂,与这小子打过交道的,就没有人说过他半个不字。
 这样的人物迟早一飞冲天,说不定哪天就会从下属就能成上司,还是早早的结个善缘稳妥一些。
 王新恒也有耳闻,高思中被派去看守张少帅,行动科长一职早已卸任,但马春风迟迟未表态,其实就是给方不为留着呢。
 抛开这些不论,王新恒对方不为的品性也是极为佩服的。
 因为手下叛变,更想谋害马春风,陈浩秋一只脚都踩到悬崖边上了,最后硬是让方不为给拉了回来。
 不但没倒霉,反而因祸得福了。
 上海区长听着风光,但他娘的干的全都是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哪像陈浩秋,安安稳稳的坐在家里,就会有人主动将真金白银送上门。
 自己要有这样重情义的兄弟,怕是做梦都会笑醒。
 王新恒都快要羡慕死了。
 “王区长!”方不为抱了抱拳,“如果方便,能不能给兄弟弄一部电台?”
 在南洋的时候,他还能拿“不方便在电报里细说”“又找不到适用的电台……”
 到了上海再拿这些借口搪塞,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至少他要告诉谷振龙和马春风,他是怎么成了侨盟理事的。
 “电台?”王新恒顿了一下,“方兄弟要在这里发报?”
 方不为点了点头:“有些情报要尽快向处长汇报!”
 “天线不好架啊?”王新恒为难道。
 方不为也就是故意拿做一下而已。
 他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又对王新恒说道:“兄弟现在这个身份,也不好随你去区部,那就得麻烦王区长了,请你将兄弟现在情况向处长汇报一声……”
 “怎么汇报?”
 “就说我现在不太方便,等此间事了,回到南京后,再向处长详细禀报……”方不为说道。
 “这么点小事?”王新恒笑了笑,“方兄弟大可不必如此……”
 方不为笑了笑没说话。
 马春风是什么性子,王新恒清楚,他更清楚。
 况且背后还有一个谷振龙。
 方不为不想因为这些小事,坏了自己好不容易才留下的好印像。
第七七五章 主意
 见到方不为的时候,宋子闻还以为自己眼花了。
 这是方不为的孪生兄弟,还是日本人又找来了一个林子安?
 直到方不为提醒了他一声,他才回过神来。
 “怎么回事?”宋子闻正色的问道。
 出国之前,方不为在美国还举目无亲,在美国待了一年,突然就成了侨盟理事了?
 这戏法到底是怎么变的?
 “阴差阳错,救了司徒老先生一命……”方不为回道。
 “我们怎么不知道?”
 宋子闻眼皮一跳。
 司徒美堂遇刺了?
 “老先生下了封口令……”
 当时为了调查香港的陈伯廉是不是也有牵联,司徒美堂和黄三德特意交待过美国洪门各堂,所以消息一直没有传到国内来。
 现在不是细说的时候,宋子闻也没有追问,他只是好奇方不为此时的身份。
 “那你这理事的身份?”
 “身份倒是真的,但刚刚当选,也起不到多大作用!”方不为实话实说道。
 方不为只要是真的理事就好。
 宋子闻在意的是这个。
 时日长了,资历够了,影响力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就管用了。
 更何况方不为身后还有司徒美堂,黄三德,于二君这三位在侨盟中举足轻重的大佬在支持。
 中央政府一直苦于在南洋和海外侨盟中没有一个能说的上话的人物,现在方不为阴差阳错的有了这么一层身份,怎么也称的上是意外之喜。
 “有没有换换地方的想法?”宋子闻直接了当的问道,“去外交部,或是财政部,先混混资历,一年半载后,给你补个司长的缺……”
 方不为吓了一跳。
 在这位的嘴里,换任司局级干部,比吃饭喝水还要简单。
 “或是到立法院,任个参议员?”宋子闻又问道。
 方不为直接摇了摇头。
 “谢谢部长,但我天生就是当兵的料,干不来这些。”
 要是以往,宋子闻肯定会大加赞赏,现在听这句话,却感觉方不为有些不务正业。
 但想想方不为的过往,宋子闻又有些挠头。
 若别人说为国尽瘁,死而后已,他肯定会怀疑一下,但这话要从方不为嘴里说出来,他百分之一百的相信。
 征战沙场,为国杀敌这一类的执念,早已印到了骨子里。
 这是这一代军人的通病。
 宋子闻准备回去后好好合计合计。
 他先给谷振龙发了一份电报。
 谷振龙听闻消息的第一时间,把也在上海的陈江先叫回了南京。
 “方不为在美国救了司徒美堂?”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陈江比谷振龙还要惊诧。
 我怎么不知道?
 一看陈江的表情,谷振龙就明白,陈江也被蒙在了鼓里。
 这小子怎么连岳父也瞒?
 谷振龙稍稍一转念,就想到了关键之处。
 “这小子在美国是不是受过伤?”谷振龙问道。
 陈江摇了摇头,又不确定的说道:“去年年节时分,他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回过家,不诲(肖在明)去找过他,回来后说是安良堂在办什么大典,要忙一阵子,不为要近身护卫司徒先生,脱不开身……”
 说到这个份上,谷振龙和马春风全明白了。
 方不为为了救司徒美堂,受了重伤,整整一月都不敢回家,怕刺激到有孕在身的陈心然。
 谷振龙都不知道应该说他运气太差还是太好。
 跑到哪里都能碰上事,就跟灾神附体似的,但每次都又能逢凶化吉,因祸得福。
 为了让他当上这个理事,于二君这几个甚至专门在南洋立了一座四海堂?
 还让司徒美堂和黄三德做了左右长老?
 谷振龙唏嘘不已。
 有这么大三樽财神爷保驾护航,再加上这个救济局的理事身份,只要方不为愿意,中央政府多的是想把他供起来的人。
 谷振龙也有些头疼。
 方不为回来之后,应该如何安排?
 宋子闻都已经在征求他的意见了,问能不能把方不为调到外交部或是财政部?
 若是出于私心,方不为去财政部自然最好。
 但这话谷振龙说不出口。
 谷振龙在头疼怎么安排方不为,马春风却对于方不为的去留,丝毫不担心。
 谷振龙是关心则乱。
 是继续干老本行,还是当财神爷,说到底,还是要看方不为自己。
 如果方不为愿意,宋部长发来的就不是电报,而是调令了。
 方不为也更不可能让王兴恒专程发来电报,向自己解释了。
 不然宋部长也不会专程给谷振龙发电报,来透他的口风。
 家人都送到了美国,而且一直等到长子出生,方不为才回来,其意不言自明。
 这是回来准备决以死战了。
 以方不为的性子,怎么可能跑去老爷衙门养老?
 不出意外,除了特务处和宪兵司令部的军职,方不为不会接任其他的任何职务。
 马春风在考虑,如何才能利用好方不为与侨盟的这一层关系,还有他的理事这个身份。
 因为马春风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委员长对他信任有加,甚至说过,只要他马春风看中的人才,尽可调到特务处擢用。
 现在正是特务处招兵买马,大肆扩张的最好时机。
 马春风倒是看上了几个人才,但人家嫌特务的名声不好听,根本不愿意来。
 还有委员长特批的经费。
 他跑到财政部去要钱,负责特殊经费的司长直接甩给了他一本账本让他自己看。
 委员长答应的第一笔十万元的经费,马春风还没要到十分之一……
 到这个时候,马春风才意识到,特务处虽然是委员长一个人的特务处,但国民政府却不是委员长一个人的国民政府。
 谁都怕委员长弄出一个类似明朝锦衣卫,东西厂一类的机构来,反对的大有人在。
 接到方不为让王新恒代发的电报之后,马春风自然而然的把主意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