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谍海猎影 >

第396节

谍海猎影-第396节

小说: 谍海猎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堂,陪堂,执堂,管堂……”
 随着坐堂大爷的声音,各排头目各归各位。
 “各堂各执其位,务必慎重,若有差池,务请指正……”
 这是早期的洪门入门规距之一,意指各当家若知入门新人底细有差,需当场指出。
 虽然早就脱离了秘密结社的性质,但老规距还是留了下来。
 众当家落座,下来便是各位客卿和观礼的来宾。
 “来宾上坐!”
 来宾坐在后排,方不为看的不是很清楚,但听起身的动作,应该有八到十人。
 坐堂并未介绍客卿和来宾身份,只是说了几句若礼数不周,敬请指正的客气话。
 然后又传新人。
 今日摆的是大香堂,礼法森严,出不得一点差错,所有新人在前一天都被传来总堂排练过,对接下来的程序早已了然于胸。
 三十多位新人自觉排成纵列,挨个入门。
 门内门外各有两个赤着上身的大汉,各执一把寒光闪闪鬼头刀,交叉在头顶,每个入门的新人都要从这两把刀底下钻过。
 这四把刀又称夹道,执刀的全是门中武职子弟,大都是门内负责辩查奸细的黑旗五爷和花冠六爷的副手担任,而且身手不低。
 摆这个阵势,一是试底细,二是试胆色,若是见了刀光都怕,哪里敢跟着造反?
 扫地出门都是轻的,说不定会被当成奸细绑起来。
 “来者通名!”四个大汉齐声暴吼。
 吼声如同惊雷,震的人耳朵嗡嗡做响。
 站在十几位之后的方不为讶异的抬起了头,看了看四个大汉。
 没想到真有几分功底?
 八成是练过内家拳的。
 在这种狭小的空间里,普通人根本喊不出音浪滚滚的暴音。
 排第一的便是张永和提到过的那位洋行的老板,看起来胆色很足,而且提前也交待过,并未被这一声暴吼吓住,镇定自若的回道:“潮州杨子期!”
 杨子期报的是祖籍。
 “可知此地为何处?”大汉问道。
 “洪门要地!”新弟子回道。
 “入了此门,需心存敬意,若有不恭,军法处置……”大汉吼吓了几句,杨子期一一点头应允。
 循例盘问完之后,大汉又交待了几句,才举高了刀架,放杨子期进了堂门。
 杨子期刚踏进了门槛,门内的两把刀又往下一压,把他拦了下来。
 “为何而来?”问这句话的是坐堂。
 “来拜洪门!”杨子期回道。
 “为何而拜!”
 “驱除列强,复我中华!”
 民国之前,这句话本是“反清复明,驱除鞑虏!”
 “以何为证?”坐堂又问。
 扬子期抱了抱拳:“久闻洪门兄弟,明月高照,义气千秋,好比当初桃园结义,同生死,举义兵,除暴安良,誓破敌寇,振我中华……”
 这是安良堂的入门诗,都是提前背好的。
 方不为依稀记得,香港电影《黑社会》当中就有类似的情节,但背的不是这首诗,好像是:俺乃明朝辅贺大先锋,修路架桥第一功……
 比这个好记多了!
 杨子期背完诗,门内的两个大汉才将双刀架高了一些,将他放了进去。
 坐堂往前一指,杨子期抱了抱拳,跪在了供台之前。
 包括龙头在内,所有人全坐在供台两侧,侧对供台,所以新人跪的是先贤和列祖,而不是龙头和各位大爷。
 洪门和青帮有很大的不同。
 青帮入门,先要拜师,入门弟子全有辈份,晚辈弟子要叫辈份高的前辈师叔,师伯,更或是师祖。
 但洪门不一样,入门之后,皆循刘关张,梁山及瓦岗寨,弟子之间全以兄弟相称,无辈份大小。
 只以排行来区分地位的高下。
 在洪门建立之初便有明义:龙头不大,喽啰不小。
 意思是只要入了洪门,不论职级,所有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
 所以既便是新入门弟子,也不跪拜山主,只跪先贤。
 剩下的三十多人都是类似的程序,光是入堂门,就耗去了近两个小时。
 等三十多人全入了门,跪到了供台之下,坐堂才喝问道:“诸位欲拜哪座山?”
 洪门内每座堂口,都有专属的山名,堂名,水名,香名,坐堂问的便是这些。
 除此之外,堂内还有内外口号,正堂诗等等,繁复无比。
 方不为有印像,国父入了洪门致公堂之后,也欲仿照司徒老先生一般,另开山门,另僻堂口。
 他当时创立的山头名为“大陆山”,堂名“兴中堂”,烧的是“革命香”。
 但他名望够了,威信却不足,响应者寥寥无几,最终山门还是没有立起来。
 比较有名的天地会的陈近南,立的是“精忠山”,堂名“红花堂”,烧的是仁义香。
 还有郑成功,在台弯立的是“金台山,”堂名“远明堂”,意为远处的大明义士。
 另外还有黑旗军的刘永福,山名锦华山,堂名仁义堂,烧的是万福香。
 坐堂话音刚落,三十多号人齐声应道:“成仁山!”
 意为杀身成仁,出自《卫灵公》!
 海外洪门有五山,分别为仁义礼智信,按照海外洪门间不成文的规定,各阶层拜的山头是不一样的。
 仁、义二山,多为工商政士之流的上流人物,礼智信三山,则为贩夫走卒,脚夫苦力。
 致公堂拜的是忠义山,和安良堂同属仁、义二山,堂中成员多为商政之流,所以在抗战期间才会筹到巨额军费,后来两堂合并,组建党派执政,皆是因为在民国期间,这两堂就是海外势力最大,影响力最为深厚的华侨组织。
 “入的哪座堂?”坐堂又问道。
 “安良堂!”
 意为除暴安良之意。
 “趟的什么水?”
 “四海之水!”
 意思是安良堂在海外,二则取自四海之内皆兄弟之意。
 “烧的什么香?”
 “结义香!”
 “内令?”
 “义结桃园!”
 “外令?”
 “英雄克敌!”
 “何以正名?”
 “成仁山上一把香,安良威名四海扬,天下英雄齐结义,九洲华夏定家邦!”
 这便是安良堂的正堂诗,内含山名,堂名,水名,香名。
第七三零章 上香
 “派香!”坐堂高喝一声。
 有一个弟子双手举着香盒来到供坛前,从前一排站起来了个高壮的大汉,向着龙头和各排兄弟以及客卿抱着拳做了个揖,开始给新人派香。
 这是专管兵事的执堂,于二君让计划让方不为争的便是这个位子。
 三十六人分三排跪立,方不为在第二排。
 等派到方不为这里时,执堂停了下来。
 方不为抬起了头,看到执堂面无表情的看着自己。
 这便是安良堂的执堂,总管兵事,在堂内坐第八把交椅。姓高,叫高振生。
 方不为打问过,知道这位执堂大爷是真正靠拳头和功劳升上来的,不似国父一般,靠的是名望。
 他虽然还是行一的大爷,但在门内的位置有些尴尬,远不如行三的“桓候”。
 安良堂内的桓候内负总务,外负经商,门内的收入来源,近三分之一来自这一堂,是司徒老先生的得力臂膀。
 在海外兴兵事,无疑于找死,所以早在一九零五年成立之初,司徒老先生便定下了安良堂的发展策略:内兴工商,外联志士,努力将安良堂定位和发展成资本商业团体,以兴工经商救国。
 所以兵部尚书,也就是执堂大爷的职责,更多的是挑选身手敏捷的弟子组织训练,一为护山门,二为护佑门内弟子家誊平安。
 高振生看了看方不为,将一支香递给了他,方不为接了过来,合在了手里。
 “你要升坛?”高振生的声音不轻不重。
 方不为下意识的一怔。
 高振生怎么知道的?
 看前后左右的新弟子全都扭头望着自己,方不为抬起眼皮,若有所思的看了高振声一眼。
 想让自己提前成为靶子?
 香坛开完之后,便要在堂内摆擂,由今年新入门的百多名弟子争“新一”之位。
 新人争到新一之位之后,若不满自己是行一的最末之位,才会告请门主升坛,与第八位的刑副争红棍之位。
 打败了红棍,若还想再进一步,就要与坐第八把交大哥大的执堂对擂。
 这是洪门中新人能争到的最高排位。
 若不是名望极高,有大功于家国和山门之人,想争这个位子,只能靠拳头。
 新入门的弟子如果知道有人提前就告请门主希望升坛,岂不是说明这个人已将“新一”之位视为囊中之物?
 剩下的新人哪个会服?
 肯定在争擂之初,就会将这个人当成劲敌。
 哪里来的浑球?
 不知天高地厚!
 别说跪在香坛前的三十多号新人,就连各堂当家也不敢置信的盯着方不为。
 竟然有人连擂都未开,就敢请求升坛?
 方不为笑了笑,又看了看高振生。
 高振生怎么知道自己要升坛的?
 更知道自己要连升两坛,要与他争“执堂”之位。
 按常例,要等新一首次升坛,争到“刑副”的红棍之位之后,才有资格升双坛,高振生才会下场守擂。
 消息是怎么走漏出去的?
 方不为扭头看了看坐在前一排的张永和。
 张永和眨了眨眼睛,看了看司徒美堂。
 原来是老爷子提前打了招呼?
 可能是怕自己受伤,让高振生不要下手太重。
 老先生这样想考虑也没有错。
 想要争到“新一”这位,自己就要打七场,还和再和红棍打一场,等到与高振生对擂,已是第九场了。
 而今日之内必须要见高低,等于是连战九场,既便身手再好,等打到第九场,自己能剩多少体力?
 方不为有些哭笑不得。
 老爷子对自己这么没信心?
 看方不为不应话,高振生面无表情的错过了方不为,给下一位新人派着香。
 方不为暗暗的叹了一口气。
 他原本就没想过要争这“刑副”和“执堂”之位。
 按常例,这两个位子都是要镇守总堂的,方不为也根要不可能一直留在美国。
 他的理想目标,其实是“桓候”,“披红”,“插花”这三位。
 这三个职位是洪门内的总务官和督粮官,现在不造反了,就用不着督粮了,而他们现在的职务主要是帮山主处理生意的事务,自由性很大。
 反正星洲洋行和上海商行也要与老先生做生意,方不为挂这么个名头更合适一些。
 但老爷子这两天忙着开大香堂,迎接各路客卿和来宾,方不为根本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和他解释这些事情。
 没想到让高振生误会了。
 看摆擂之前有没有机会,知会张永和一声,让他给老爷子转达一下。
 派完了三十六支香,新人举过头顶,合诵了一首“敬香诗”,一一起身,将香插在了香炉里。
 众人重新跪好,高振声上了一柱香之后,才拿起了供桌上的洪门刀。
 刀是精钢打造,重十八斤,既是山堂内的法刀,也是戒刀,新入门弟子都要被执堂用此刀敲击后背,同时立誓。
 “立誓!”
 等坐堂喊过之后,高振声双手端起洪门刀,向山主,自家兄弟和客卿示意了一下,才轻轻的拍在了跪在最前面的杨子期身上,同时大喝道:
 “金银财宝,荣华富贵,忠孝仁义,勇礼智信,自取其一……”
 “取义!”杨子期高声应道。
 意为杀身成仁,舍身取义,暗合安良堂的山名。
 这句话被后世的三合会改了一下,变成了“要钱还是要兄弟?”
 新入门弟子则回:要兄弟!
 高振生一一拍过,轮到方不为的时候,方不为暗暗的留了意。
 他本以为高振生要暗中做手脚,但也如之前一般,高振声用刀背轻拍方不为后背,大声问道“金银财宝,荣华富贵,忠孝仁义,勇礼智信,自取其一……”
 “取义!”方不为应了一声。
 高振生又走向了下一位。
 难道是自己误会了?
 方不为瞄了一眼高振生的侧影。
 三十六人全部问完之后,高振生站在新人一侧,大声诵读洪门戒条。
 高振声背一句,所有新人便跟着背一句。
 共有二十一则,十禁,十刑,十八律书,十条,十款,十戒等。
 后世三合会统一归类为三十六誓,七十二例。
 整整半个小时,立誓才结束,方不为大概算了一下,至少跟着念了四五千字。
 他怀疑洪门把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有具有正能量的誓言全都找完了,才订下来的誓词。
 太长了!
第七三一章 武坛
 听到身后一阵“咯咕”和扑腾声,方不为知道,这是要“歃血为盟”了。
 高振声提着洪门刀,一刀斩了鸡头,刑副红棍端着一个装着半碗烈酒的大海碗,将鸡血一滴不剩的接到了碗里。
 这一步在后世三合会中称为“斩凤凰”!
 接完鸡血后,红棍端着海碗,先走到了司徒美堂面前。
 老先生将右手食指插入血酒中沾满酒液,再放入口中啜尽。
 至龙头以下,在场的安良堂子弟均是如此的做法,包括新入门弟子。
 之所以只饮一滴,代表“滴血为盟”!
 等所有人饮完酒,司徒老先生又点燃了一根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