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谍海猎影 >

第394节

谍海猎影-第394节

小说: 谍海猎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勤虽然没有加入过同盟会,但革命党反袁时期,他在美洲,日本及南洋各地奔走,既宣传革命理念,又费尽心力的筹集军费,在革民党人内部威望极高。
 在美洲洪门,安勤的声望和名气比起国父,差的也不是太多。
 安良本无大才,也只是靠着安勤的余荫,在国民政府和汪伪政府混的风生水起,哪怕叛国这样的重罪,也只判了三年。
 方不为记得安知容说过,国民政府成立之后,他拒绝了国民政府的邀请,大部分的时间都在香港养伤,也时常会来美国会访亲友,此时出现在纽约也不算意外。
 看来只能怪自己运气不好。
 旁敲侧击了几句,方不为大致猜到安勤此次到纽约应该是来看病的。
 安良新任天津中原银行行长不久,脱不开身,只能由安知容陪同。
 过几日,等司徒老先生从美国回来之后,两人肯定要见一面。
 除此之外,安勤一般都不会来安良总堂。
 不来就好!
 为了保密,这次来美国,方不为一个亲信都没带,不然至少可以派个人盯着一点。
 只能绕着走了。
 定好了摆酒的地点和时间,方不为又开始套着张永和的话。
 看在于二君的面子上,司徒老先生固然看重他,但事情肯定还得交给手下的人来办。
 而堂内对外的事宜,大都由张永和这个东阁大爷负责,所以方不为才想着方儿的结交。
 张永和的双亲妻子都在纽约,但国内还是有不少的至亲,少不得要帮趁一二,方不为也是看中了这一点。
 没有提及官方的身份,方不为只称自己是生意人,主要做进出口生意。
 张永和也不疑有它,只是从山主耗费心思,多方托请给方不这购置宅院这一点,他就能猜出方不为的身份不简单。
 张永和性格圆润,也重义气,再加上他对方不为的感观不错,两人颇有些惺惺相惜的意味。
 也就是相识不久,时间再长一些,说不定二人就能烧黄纸拜把子了。
 聊到天色将暗,方不为才离开安良总堂。
 回到家里,方不为又把家人集中起来,郑重其事的交待了一番。
 安知容突然出现,也给方不为敲了一记警钟。
 别以为躲到地球的对面就万事大吉了。
 肖在明和陈江在国内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就连方世齐和肖在和,在上海也小有名声,说不定哪天出门,就会碰到个熟人。
 方不为要求家人尽量深居简出。
 好在时间不用过长,最多一年,他就可以正式恢复身份,就不用如现在一般藏头露尾了。
 知道安知容也到了美国,陈心然担心之余,也好笑不已,戏称方不为命犯桃花,走到哪里都有红颜知己。
 方不为没心思开玩笑,他满脑子都想着,如何才能无惊无险的混过这一年?
第七零八章 开香堂
 十二月十八日,冬月二十一。
 方不为正坐在餐厅,听着混血老管家讲着美国的社交礼仪。
 家人都在,包括最不耐烦学什么礼节仪法的肖在和。
 但在肖在明的淫威之下,既便昏昏欲睡,肖在和也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敢眨一下眼睛,肖在明和鞭子就会抽过来。
 他们走了之后,肖在和便是一家之主,人情来往只能靠他。
 虽然方世齐更稳重一些,但包括方不为在内,都自动把他排除了。
 教训太多了,谁都不放心。
 尽量少抛头露面也是相对而言。
 住在这种富人聚集区,礼节性的来往必不可少,你真敢窝在家里不露面,邻居反倒要怀疑你。
 所以该学的必须学。
 课上到一半,门房跑来找方不为,说是张永和来了。
 方不为三步并做两步的下了楼,后面还跟着肖在明和陈江。
 张永和正坐在大厅里喝着荼,华人管家站在一侧,和他说着话。
 两个管家,一正一副,一内一外,另外还有四个护卫,三个帮佣,一个门房,一个司机,都是司徒美堂交待张永和寻来的。
 只是一月不见,张永和感觉他找来的这些人明显有了变化。
 门房、司机,还有护卫身上明显的带着几份军仗的气息。
 还有刚刚上过荼的女佣。
 不管是进来还是出去的时候,女佣走的都是右侧。
 这是哪门子的规距?
 以前的大户人家,都是正着进来,倒着出去的。
 但看女佣的模样,也没那么唯唯诺诺,走的明显不是这个路子。
 “你们来了后,都是谁调教的?”张永和指着端着托盘出去的女佣说道。
 “是少夫人!”管家回道。
 “齐师弟呢?”张永和又问道。
 “少爷从来不过问这些琐事!”管家回道。
 张永和睡了眨眼睛,再没有说话。
 齐无相这老婆到底是什么路数?
 没听说国内有女人当兵的?
 正狐疑着,方不为带着肖在明和陈江下了楼。
 “张师兄!”方不为抱了抱拳。
 张永和应了一声,又和肖在明和陈江打了声招呼:“赵先生,姜先生!”
 他总觉的这位齐师弟的家里处处都透着古怪。
 父亲,岳父,舅舅都在,主事的却是齐无相?
 而本该是一家之主的齐父却跟个透明人似的?
 张永和也只是疑惑,却不怀疑这几家人之间的关系。
 看长相就知道了。
 “山主回来了,请你过门一晤!”打完了招呼,张永和直接说正事。
 方不为顿了顿,又问道:“昨日回来的?”
 “不是,正午下的船!”张永和摇了摇头。
 这会刚过两点,等于司徒美堂刚回到总堂,就派张永和过来了。
 张永和亲自上门不说,说的还是“一晤”这样的词,方不为有些受庞若惊的感觉。
 这规格够高了。
 方不为让管家拿过了几样礼物,又让司机备了车。
 高高瘦瘦的一位老人,头发几近全白,戴着金丝眼镜,透着一股儒雅之气,丝毫看不出是数万之众的社团龙头。
 偶尔的时候,眼中精光一闪而没,才能看出几丝峥嵘之气。
 能在异国他乡白手起家,率数万众众志成城,立下不世功勋,受后人景仰,怎么可能是简单人物?
 方不为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
 算算岁数,老先生已六十有九了,却还在为祖国呕心呖血的奔波,方不为想不敬佩都难。
 摒退了张永和,客堂里只剩了司徒美堂和方不为二人。
 “为何到了美国还要隐名埋姓?”老先一绕有兴趣的问道。
 方不为离开南洋之后,于二君又专门发了一份电报,提了此事,老先生本想着等方不为来了之后问一问,但不巧,致公堂总堂开香堂,他必须过去,一来二去,就是一个多月。
 老先生确实好奇。
 于二君既然没在电报里提及,就说明方不为的仇家来头不小,甚至能追到美国来。
 方不为微一沉吟,又回道:“把日本人得罪的有些狠了……”
 他拣了几件能说的提了提,比如如何救的于二君,如何破坏的日本人本想用领事抓住踪一事做的局……
 老先生定定的盯着方不为。
 他肯定方不为不会在自己面前说谎,自己若是想求证,也只是几份电报的事情。
 老先生是有些不敢相信方不为真的有这么厉害?
 单枪匹马一个人,灭了日谍的四五十号精锐,最后还活了下来?
 他纵横江湖几十载,听能没听过这样的传闻。
 “你多大?”老先生绕有兴趣的看着方不为。
 “二十一!”
 其实是虚岁。
 老先生点了点头:“怪不得二兄要让我升坛!”
 老先生口中的二兄就是于二君。
 刑福取心腹的谐音,意指领兵大将,属第一排“大爷”之位,坐第十把交椅。
 也就是后世的红棍。
 刑副的顶头上司就是执事,意指兵部尚书,后世将两者合二为一,统称双花红棍。
 国父入门时,坐的就是这个位子。
 新一意指新丁,属于第一排十三位半大爷中的那半位,每次开香堂,新人中的佼佼者坐的就是这一把交椅。
 属行一之末。
 若新一有意,可请山主及各排大爷定夺,请求升坛,争刑副之位。
 说白了就是摆擂。
 擂场炎数由山主及各排大爷商议定夺。
 新一若是胜出,且对家国及山门有大功者,再由山主及各排大爷共同商议后,可升为执事。
 方不为救了于二君,还灭了四十多名日谍精况,论功劳完全够了。
 也就是名声不够,不然完全可以免了打擂这一关,由于二君做保,司徒老先生决议,直接升上执事之位。
 但如果方不为没说假话,凭他单枪匹马力斩四十之敌,身手能差到哪里去?
 所以老先生才说怪不得。
 “三日之后开香堂,我会让永和给你交待细节!”老先生笑着说道,“今天叫你来,主要是谈私事……”
 老先生说完,方不为才知道为何他刚从旧金山回来就急着见他。
 三天后便要开香堂,一旦入了门,方不为便成了新晋子弟,有些事情便不好谈了。
 比如生意!
第七二七章 生意
 方不为开办星洲洋行的主要目的便是走私和囤积军需品。
 粮食,纺制品国内都能解决,药品国内解决一部分,通过于二君的渠道也能解决一部分。
 而汽油和新式军械就没有办法了,只能从国外走私。
 特别是汽油,比军火还难搞到。
 三十年代,因为开采技术不过关,主要出产石油的国家只有三个。
 产量最大的自然是美国,年产量达一亿两千吨以上,第二是苏联,年产只有一千五百吨左右,第三英国,一千万吨。
 英国的石油,有一半左右自用,剩下的一半流向法德和各殖民地,运到国内的还不到一万吨。
 苏联出产量倒是比英国要多一些,但地方太大,连自己都不够用。
 全世界的石油出口份额,美国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亚洲国家的汽油也全都来自美国。
 从美国到中国,远渡重洋万里,汽油的价格可想而知。
 这也只是一方面,另外还有国际政治因素。
 整个亚洲,只有日本才属于军事强国,也是美国在亚洲最大的生意合作伙伴。
 日本一直要求美国尽量限制对中国军需品的出口数额,为了利益,美国肯定不会与日本交恶。
 在这种默契之下,进口到中国的汽油配额少的可怜。
 从三零开始,民国政府便出台了限购令,三五的时候,每台汽车每月的限额是二十升,到了抗战时期,直接降到了六升。
 民国的汽车耗量比后世的一半还多,六升汽油能开多远?
 至多三十公里。
 所以根本不愁卖,关键是怎么想办法走私进来。
 官方渠道是不用想了,方不为就想着能不能通过司徒美堂的关系来想想办法,最好能和美孚洋行总部搭上线。
 但这条线也不是那么好搭。
 美孚公司和其他洋行不同,一是直销模式,从来不做分销,而在国内的近五百家的分行,经营的也只是煤油之类的民用品,只有上海的总行和香港的二级分行做汽油生意。
 而且只零销。
 方不为绞尽脑汁才想出了个办法,让司徒美堂出面,以于二君的名义取得南洋的经销权。
 南洋是英国的殖民地,燃油一直从英国进口,要比美孚的价格低,所以既便是香港的美孚洋行,也只是把香港当做中转地。
 美孚的油价比较高,英国洋和也不怕于二君从美国进的汤油会影响南洋市场。
 为了能够达成长期合作的目的,方不为甚至决定哪怕价格翻一翻也可以接受。
 上海的英国洋行的汽油批发价是每加仑两块大洋,每升合四毛多,上海美孚洋行的零售价则为每加仑三块,每升合六毛六。
 既便如此,美孚洋行的汽油连公共租界都出不了,便被抢购一空。
 因为国民政府的加油站,每升统一价格为一块,而且限购,一辆车凭证每月只能卖到二十升。
 出国之前,四海商行报上来的黑市价格,每升已经涨到了两块五。
 两块五能买一百斤精米,放到后世,购买力和三百块钱差不多。
 但依然有市无价。
 百既便美孚洋行,到香港到到岸价格也才是一升不到三毛,零售价翻了一倍还多。
 方不的底线是每升的到岸价格不超过六毛。
 其实只要能给到这个价格,进口数量还大的话,美孚洋行才不会在意你是走私还是官售,直接就能把油轮开进上海。
 只要你有地方放。
 但方不为怕美孚洋行黑吃黑。
 这可不是善男信女。
 有很多美国人怀疑,现任总统罗斯福的叔叔大罗斯福,也就是美国第二十六任总统被刺杀而死,与美孚公司脱不开关系。
 大罗斯福在任时,动用“反龚断法”,硬是将洛克菲勒家族掌控的石油总公司分割成了三十三家独立的石油公司,只给洛克菲勒家族留了其中的一家,便是现在的美孚。
 其余的三十二家全部归为国有。
 既便如此,二战时美德两国脑子都快打出来了,美孚照样能绕开国会和盟军军事封锁,把石油卖给希特勒……
 在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