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谍海猎影 >

第385节

谍海猎影-第385节

小说: 谍海猎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听“计算人数”这四全字,赵世锐的脸微微的一红。
 他虽然受方不为节制,但假假也是少将处长,方不为顾忌他的感受,不会事无巨细,事事都咛嘱他,许多细节都是他亲自制定并实施的,并未向方不为汇报。
 赵玉林所坐车厢内的这六位队员,是分两批上的车。第一批的四个人在火车检票前的半个小时就被他安排上了火车,主要检查车内的详细设施和情况,以防准备不足,被赵玉林钻了空子。
 观察哨提前进站,从上车的第一位客人开始计算和观察,最后上车后,却发现车厢里多出来了四个人,怎么可能不怀疑?
 再加上赵玉林去厕所时,其中有两个队员探身瞅了一眼,更加让观察哨确定,赵玉林暴露了。
 不过他没想到在自己上车的第一时间,方不为就盯住了他。
 “装的太像了,谁能想到他是赵玉林的同伙!”赵世锐懊恼的回道,“从赵玉林出现,他们二人之前没有过任何交流,甚至没有对视过一眼……”
 “这有什么难的?”方不为回道,“正因为他们互相不知道对方的身份,才表现的如此自然……”
 赵世锐猛的一顿,若有所思的看着方不为。
 对啊,自己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只有真的不相识,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以及同伴的安全。
第七零八章 蛰伏
 赵玉林上车后按票号坐的座位,观察哨根据他的长相特征,就能断定赵玉林的身份。
 若发现异常或危险,两个人一通暗号,自然就表明了身份……
 “这个观察哨是什么身份?”谷振龙问道。
 “光华书局的编缉!”马春风回道,“和光华书局的新老板一样,都是台湾人,具体的底细还在查!”
 光华书局?
 怪不得看的是《呐喊》。
 鲁讯就是光华书局的撰稿人之一,其中还有许多左翼文人。
 因为过于激进,且剑走偏锋,光华书局出版的大量刊物和报纸都被查封,五月份的时候,被当局勒令关停。
 说白了,就是抨击国民政府和骂委员长的文章多了点。
 开不下去,自然要卖,以光华书局的名气,接手的人多的是。
 日本人可能是看准了光华书局与左翼文人之间的关系,让台湾人出面买了下来。
 台湾人做汉奸,方不为一点都不稀奇。
 自一八九四年《马关条约》之后,台湾就成了日本的一个行省,比朝鲜被日本占领的时间都还要早十几年。
 至今为止,已近超过四十年了。
 四十年就是两代人,这些在日本当局控制下出生的华人,再经过日本人的奴化教育,出几个数典忘祖,认贼做父的王八蛋一点都不稀奇。
 哪怕过了七八十年之后,依然有不少的台湾人亲近日本,而非祖国。
 看来这个光华书局的新老板也有必要再挖一挖。
 还有赵玉林半路买过烟的那个烟草商行,以及昨晚与何世礼偶遇的那位交际花也要查。
 说不定就能查出点珠丝马迹出来。
 虽然赵玉林的案子被煮成了夹生饭,但不一定就吃不到嘴里……
 方不为还在暗自计划,谷振龙冷不丁的开口了。
 “这段时间,尽量少抛头露面,有什么事,让赵世锐去办!”谷振龙敲了敲烟斗,给方不为说道。
 方不为没敢争辩,他也知道谷振龙说的是什么意思。
 赵玉林一出事,等于告诉了日谍机构,南京特务机构已知道了赵玉林的真实身份。
 由此逆推,南京特务是不是也知道赵金山的身份?
 日本人若不怀疑赵金山的死因才见了鬼,更甚至会怀疑赵金山利用方不为想要李代桃僵的计划到底有没有成功过。
 最后怀疑到方不为到底死没死都有可能。
 “卑职明白!”方不为长长的叹了一声。
 他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按他的想法,怎么也能坚持到明天入秋或入冬,等事变一生,委员长发布全面抗战的檄文之后,日本人就算知道了真相又能如何?
 特么的,至少得当一年的缩头乌龟。
 “你们几个下去之后,给下面的人也交待好,哪个敢露了口风,别怪我翻脸不认人!”谷振龙又警告道。
 “司令放心,我知道轻重!”马春风应道。
 知道方不为具体身份的,除了他们几位和方不为的家人,剩下的还不到两巴掌,就数特务处最多。
 方不为认为高思中,林双龙,冯家山,郑立新,边从军这几个,判变的可能性不是太大,但也要以防万一。
 邢明生不就是被赵金山一步一步的引入彀中的么!
 看来事后还的重点提醒一下。
 “还有你这里,你老丈人一家,还有你两个舅舅,都要妥善安排,不要让日本人钻了空子!”谷振龙又说道。
 “卑职明白!”方不为应道。
 对于家人他倒不是很担心。
 因为筹建药厂,特务处在昆明专门设了一个站,再加上云南地理以及政治的特殊性,日本人渗透进去的可能性不大。
 星洲洋行和四海商行,明面的主事人都是于二君派来的人,除了于二君,没人知道陈心然和陈江的真实身份,都只当是大老板的亲戚。
 小舅一家和大舅妈一直住在宪兵司令部,这几个月就没出去过,也不用担心。
 方不为担心的还是内部。
 国势衰弱,前景不明,经不起蛊惑和诱惑的人实在是太多。
 家人留在国内还是太危险,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成为日本人的目标。
 他决定回去后和肖在明商量一下,还是尽快出国,哪怕不去美国,在南洋或是香港隐居一段时间也行。
 生意上的事情,完全可以交给于二君。
 再一个自己还在,也可以暗中遥控。
 汇报结束,方不为没有急着回家,而是跟着马春风回了特务处。
 这半年多一来,他一直蜇伏的宪兵司令部,来过特务处的次数屈指可数。
 “实在不行就外放吧!”坐在车里,马春风语重心长的说道。
 外放?
 方不为诧异的看了马春风一眼。
 马春风所说的外放肯定不会是以特务处的名义,派他执掌外派的区站组。
 而是到地方的宪兵司令机构领兵。
 他现在的军衔是中校,职级是上校参谋,再加方不为的过往功绩,外派到地方,不担任主职,任一团级副职还是绰绰有余的。
 马春风这也是舍身处地的为方不为考虑。
 方不为现在情况比较特殊,以往从来没有出现过。
 派往南京的日谍小组一而再,再而三的覆灭,已让各日谍机构极度警惕。
 日本人怀恨在心,就连谷振龙都敢刺杀,更何况方不为。
 一旦让日本人知道始作佣者是方不为,肯定会不计代价的将他除掉,以定军心。
 以方不为的性子,哪里会老老实实的蛰伏,还是外派领军最安全。
 日本人再能耐,也没办法让杀手渗入军中。
 方不为想都没想就拒绝了:“司令不会同意的!”
 谷振龙肯定不会答应,关键是方不为自己不想去。
 到了地方又能如何?
 他没有独自领军的经验,谷振龙对他再好,也没昏聩到让他担任团级主职的程度。
 再一个,这个时候领军,说不定就会被调到西北去,这是方不为最不愿意看到的。
 还不如留在南京,就算不主事,给高思中,赵世锐和郑世飞出出主意也是好的。
 而且被动防守,也不是方不为的风格。
第七零九章 目的
 一听方不为的语气,马春风就知道他不想挪窝。
 对特务处,对马春风来说,方不为一直待在南京才好。
 有方不为在,特务处的掣肘才会越来越少,马春风做起事来越发觉的顺手。
 确实是为方不为个人考虑,他才劝了一句。
 两人到了特务处,马春风当即便召集骨干开会。
 无一例外,都是知道方不为身份的几个人。
 马春风严厉告诫了一番,然后离开,扔给了方不为。
 这次他唱红脸,方不为唱白脸。
 都是死党,方不为没把自己当下属,也没把自己当上官,嘻皮笑脸的抱了抱拳:“这次兄弟蒙难,还望各位拉兄弟一把……”
 除了林双龙和高思中,其余全是方不为的亲信下属,哪里敢受这个礼,纷纷起身避让着。
 高思中冷眼旁观,心里暗暗骂着方不为。
 这哪是来唱白脸的?
 他这一揖,比马春风的那一通骂还要让人胆战心惊。
 特务处上下哪个不知道,不怕方不为拍案发怒,就怕他呲牙一笑。
 马春风还有被糊弄一下的可能,遇到方不为,还是乘早收起那点小心思,洗洗睡吧。
 方不为一句都没提让这几个保密的话,他也用不着说,刚刚马春风已经说的够清楚了。
 从头到尾,他都拍着胸脯,许下了无数的承诺。
 要升官,他来操办,想发财,放心开口……
 再多余的一句都没说。
 但谁心里都清楚,谁敢做第二个邢明生,家破人亡都是轻的……
 ……
 赵玉林自杀,那个光华书局的编缉倒是留了活口,但一问三不知。
 交待的全都是他在台弯时,如何接受日谍特训,如何卧底台弯抵抗组织,残害同胞之类的事情。
 这一次是他离开台湾后的第一次任务。
 光华书局的那个新老板也失踪了,陈浩秋扑了个空。想来是从南京这边得到了消息,藏了起来。
 如今政府当局都知道光华书局已落入了日本人之手,上海的各特务组织已将光华书局当成了重点侦察的对像。
 不止如此,方不为还给上海的地下党组织发了一份秘报,通知了此事。
 日本人想利用光华书局,夸大喧染,挑拨加重民众与当局对立的阴谋算是破灭了。
 也算是稍稍的弥补了一下方不为的遗憾。
 但这起案子,基本上是到此为止了。
 方不为的敲山震虎之计好像没起什么作用。
 赵玉林半道停车,让警卫去买过烟的那一家专营烟草的商行被赵世锐查了个底儿掉,除了生意上的一些龌龊事,和间谍情报连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查到。
 还有那位和何世礼大晚上偶遇过的冯小姐,也就是那位交际花,烂事查出了一大堆,但赵世锐纯猝都是当桃色新闻看的。
 “交际花当到这份上,和鸨姐儿有什么区别?”赵世锐啧啧称奇。
 在方不为看来,这位冯小姐确实有些奇葩。
 老家在广东,还算小有家资。但这位冯小姐心比天高,一心想做人上人。
 在金陵女子学院读第一年时,就凭借自己女大学生的名头和不错的姿色,想法设法的物色金龟婿。
 冯小姐自认心机出众,却不知社会更加险恶。
 金龟婿没钓着,但觉没少睡,到头来硬生生搏了一个“冯少保”的名头。
 无他,只是因为这位冯小姐岁数虽然不大,但组织能力不弱。
 大小酒会交际场面,只要找她,她都能带人给你撑起面儿来,当然,钱得使足了。
 方不为心知肚明,这种货色,就算何世礼两只眼全瞎了,也不会给半分好脸色。
 赵玉林利用美色接近何世礼这一点,好像也被排除了。
 最后只剩香水这一条线索,也被斩断了。
 整个中国,就只有上海的四国洋行代售过4711古龙香水,但迄今为止,就卖出去过一瓶,且有据可查。
 购买者就是被后世称为民国第一名媛,和宋子闻纠缠数年,最终因家人反对,有情人未成眷侣的唐英大小姐。
 这瓶香水被唐小姐送给了宋子闻,宋子闻很少用,二人结束之后,便被宋子闻束之高阁,现在还在宋公馆的书房里摆着呢。
 那便签上香水味道的来源就只有一种可能了:从国外带回来的。
 到这种程度,算是没办法查了。
 和大海捞针的难度差不多。
 方不为估计,就算南京城真有这么一个人,短期内怕是不会露头了。
 除非日本人想不开,故意要送人头。
 但日本人也没闲着。
 赵玉林自杀没过几天,方不为明显感觉到,中日之间官方层面的交流好像猛然间多了起来。
 一方面是因为华北方面冲突不断,日本人步步紧逼,国民政府步步退让,甚至不惜割地求和,连续签定卖国协议等原因的政治会谈。
 另一方面,则是官方主导,官方及民间商业团体间的交流。
 日本内阁与国民政达在年初达成的《中日经济互助协议》,日本政府命日本银行履行贷款协议,并由满铁公司牵头,组织大量的满州商会及日本本土商行,多次组建商务代表团,到南京会谈。
 这些大大小小的商业团体,除了签定低价收购原材料,高价倾销成制品的协议之外,还有一个任务,从方方面面收集情报。
 借此机会,日本公开及半公开情报机构来访愈加频繁。
 特别是针对南京各特务部门的渗透动作越来越多。
 南京唯一一个半公开的特务机构:首都警察厅调查科成了重灾区,赵世锐应付的焦头烂额。
 赵世锐一天要接七八份帖子,而且全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请邀。
 等他吃过喝过后,返过头来再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