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重生那些年 >

第36节

重生那些年-第36节

小说: 重生那些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恒潇这天是随父亲一起去学校的。父亲骑着自行车带着他到下面三四公里远的三队中心小学去,这是和惠乡大的一所小学,实际上和惠乡一共就两所小学,这所中心小学是选了乡里比较中心的位置,适合周围几个村和队的孩子来上学。
    并且,这是一所汉族,维族混合学校。
    也就是常言的双语学校。
    而三队,是维族聚居比较多的队之一。
    王恒潇坐自行车后座上,进入三队就看到了前世小时候记忆中一摸一样的情景,这是乡里唯一的一条泊油路,直接从大队一直通向三队,连通国道,两边都是高大的杨树和柳树!而距离路不远是两条水渠,是下面的农民种地灌溉的交通线,水渠两边种的是柳树和榆树。
    路边的房屋都是矮旧的土砖房,墙壁似乎已经风化,随时都要倒塌,门口都有拴牛羊的木桩,牛羊粪遍地都是。
    一群群的维族小孩子四处奔跑,少数汉族和小孩子加其中。今天是开学的日子,八成的小孩子都背着书包往学校那边跑。
    “这底下好多都是维族人,以后你上学小心点,和唐鹏,还有给我屋里干活那个庞家的三姊妹一起走,人多那些维族人就不敢欺负你,晓得吧?”
    到了学校门口,父亲给王恒潇低声说道。
    王恒潇点点头,道:“我晓得,我昨天还和唐鹏说了。”
    庞东他们,王恒潇此时还没有机会接触,这半个月来家里都忙着地理的活,庞东三姊妹自然也绑着父母一起下地干活,而王恒潇则是调教自己的徒弟和李子,晓云三人。此时王恒潇上学了,就吩咐三人下地干活儿去。
    后面,唐老鸭也骑着车带着唐鹏来了。
    庞家的叔叔还没联系学校,近实是地里的活儿很忙,可能要拖延几天才会带着孩子来学校联系。毕竟刚刚从老家过来,一切都还不熟徐,不过王大国作为老板,有义务要帮忙的。
    学校也是如王恒潇记忆中的一摸一样,不过似乎加的破旧了一些,或许是记忆太过久远的缘故。
    这个学校是和惠乡的中心小学,九成的适龄小孩子都是要这里上学的。所以也有好几百的人,加上少数民族班级,可能有四五百人。
    开学的时期,就是热闹的时候了,放了一个寒假,大家玩儿的疯了,此时再次学校聚集一起,自然就是大肆的开心一下,许多孩子都聚集一起玩闹。王恒潇随父亲走向中间的办公室找到了教务主任。
    唐鹏就直接随父亲去了班级里,他去年就这里上学,今年是一年级下学期了,所以按照正常程序报道就是了。王恒潇是插班生,前面找过校长说过,校长同意了,此时来再说一声,就可以去上课了。
    不过,学费比正常的学生贵了那么一点。
    校长姓张,是一位稍微发福的中年大叔,面上带着乡土特点,显然是附近的农家人出身,对王大国和王恒潇比较客气,直接安排了班级,去一年级三班上课。
    一年级总共有一百人左右,一共三个班级。这个年代是等级划分严的一个年代,学校内部就直接将学生分了等级,学习好的一批一个班级,中等的一个班级,差的一个班级。
    而三班,就是差的一个班级了。
    唐鹏,二班。
    越是高年级,人数越少,因为许多附近的孩子到了五六年级就不上学了,有的上到二年级就不上了,学校派人去做工作,也没办法。
    所以,六年级比起一年级的人数几乎是少了一半还多。
    王大国也打听过了学校里的这些门道,急忙问道:“张校长,我屋里娃儿老家都是考的第一名,能不能安排到一班去?”
    张校长微笑道:“现三班适应一下,如果合适,我会作安排的。”
    和惠乡每年都有许多外来打工的人,不少还是拖家带口的,小孩子上学是问题,张校长经常接待一些插班生,如王大国这样的有户口的还好说,可是一些外来的没户口的就比较难办。
    这方面,张校长算是一个好校长了,心底里是真心的为孩子们着想。
    “呵呵,那好,以后麻烦校长了,那我们过去了,我屋里还有好多事。”
    王大国不好勉强,既然人家校长有安排,那就顺其自然吧,他对王恒潇的信心可不是一点半点的,老家上学的时候,一学期就上了几天的课,可是照样拿第一。按照疆的教学质量比老家稍微低一点的普遍看法来说,老家的优秀学生,疆就是百分百的尖子生。
    内地的尖子生疆就无敌了。
    当然,这都是开玩笑的说法。
    王恒潇对此是不屑一顾,好班,差班,他都无所谓。其实心底里愿意进差班,因为这和前世的人生轨迹才能符合。结果不出意外的进了差班。
    随父亲来到一年级三班教室的时候,门口一位女老师正点名。
    这就是王恒潇记忆中的一年级启蒙老师,童霞!老家的那段生活,不管是前世,还是这一世,王恒潇对学校的记忆都不多,所以都是将疆这边的学校当做自己的启蒙生活,童老师,就是他的启蒙老师。
    “洪远”
    “到!”
    门口排着一长队的背着书包的学生,童老师念到一个人的名字,那位学生就站出来进入教室入座。
    洪远!
    王恒潇听到这个名字耳朵一动,看向那边,一个个子比其他小孩子明显高出一截的男孩子背着书包站出来,走向教室,还和身边的几个男孩子打闹了一下。
    这个阳光男孩,就是王恒潇前世的死党之一了。
    洪远!
    小学和初中都是一个学校,初中住校的时候,三年都是住一个宿舍的。
    真正的是一起打过架,一起掏过鸟窝,一起和泥巴,一起翻围墙的死党。


第七十一章 那年的老同学
    一个个记忆中依稀有印象的名字童老师的嘴里念出来,一个个充满朝气的男孩女孩被这书包走进教室。
    每一个名字,王恒潇都会看两眼,和自己记忆中的面孔进行对比一下。
    这些人,王恒潇的记忆中,有的早就成家,孩子都要上学了,有的四处游荡寻求机会,有的默默无闻
    而这些人,此时都还是一个个打扮的土里土气的小孩子。
    王大国和童老师说了情况,童老师打量了王恒潇两眼,就让他进去了。对内地来的学生,疆的本地老师都是比较欢迎的,可是那是初中和高中,小学老师其实是不喜欢内地插班生的,因为容易出事。
    本地学生聚一起,经常就是欺负那些外地学生,小学生不懂得那么多事情,容易闹腾出事情来。
    去年,三队的中心小学换了一个教务主任,原先的教务主任被撤职归家。因为去年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县的小学生打架事件,地点就是和惠乡的三队。三十多个三队本地的学生,大部分是维族学生,将五个外地学生围路边打的昏迷不醒。
    后来被路人打电话报警,才送到乡卫生所,然后送到县医院,可是一个八岁的小男孩路上就断气了。
    其父母将学校和老师告上法庭,据说至今还打官司。
    “童老师,我屋娃儿老实的很,麻烦你咯”
    王大国将王恒潇送进教室,教室门口和童老师唠叨了几句。
    童老师有些不耐烦,她毕业于师范学校,今年其实年纪也不大,不到二十岁,教学也有一年多了。
    这个班从去年九月份开始,就是她带,担任班主任。
    可是班里的学生是年纪一百多学生里差的一批,而且也是捣蛋的一批,上学期她就忙的焦头烂额了,暗地里哭了多少次,只有她自己知道。
    “班里来了同学,让同学自我介绍一下。”
    送走了家长,学生还是要接纳的,童老师将王恒潇介绍给全班。
    王恒潇站童老师身边,只是道:“我叫王恒潇。”
    童老师稍微等了几秒钟,确认王恒潇自我介绍完毕了,看了这个话不多的小男孩一眼,道:“你坐第三排吧,和杨琴坐一起吧。”
    王恒潇眼睛微缩,第三排左边第二张桌子上,坐着一个很少见的短发女生。心中苦笑,命运依旧如此,自己还是和她坐一起,成为第一个同桌了。
    杨琴
    王恒潇记忆中深刻的几个女人之一,前世王恒潇即将三十岁的年纪,其中几乎二十四五年的生活之中,都有这个短发女孩子的身影。
    小学半年同桌,然后一起调入一班,接着六年级再次同桌,到初中时依旧一个班,高中,大学
    很巧!
    或许说是冥冥中有一种力量将两人一直都安排一起,两人也一直都是以老同学的关系来相处,或许相比于其他的老同学而言,两人过于亲密了一些,可是两人的确是老同学。
    王恒潇前世即将三十岁的时候,都没有确定的对象,很巧的是,杨琴也是如此。
    缓步来到自己的座位上,将自己的书包打开,和其他学生一样拿出书本。这套书不是从老家带来的那套,而是父亲找人从砖厂里一个因为回老家而这里辍学的小孩子那里要来的。
    “你好,我叫杨琴。”
    和记忆中一样,杨琴主动的和王恒潇打招呼,没有一般的农村的学生那样的拘谨。而杨琴其实也是三队的少有的比较像是城里人的小孩,因为她父母是医生,三队下面的六队开的私人诊所,整个和惠乡都有些名气。
    所以,从小的教育和耳濡目染,就和周围的其他农民家里的孩子不一样。
    其实,王恒潇看来,短发,就是大的一个特点了。这个年代的疆农村里,女孩子可都是老老实实的扎辫子或者是马尾,而她留了短发,并且坚持了二十年,据她说,是她父亲的意思,从小给她留短发,因为她父亲想要个男孩子,可是她是女孩子,所以就将她当男孩子来养了。
    “你好,我叫王恒潇。”
    王恒潇笑了笑,对自己的这个老同学多看了两眼。前世两人就经常一起开玩笑斗嘴,说小时候对方的糗事,可是王恒潇经常会不记得,而杨琴总是记得王恒潇小时候以及长大的所有事情,所以王恒潇经常都是被取笑的。
    现,王恒潇暗道我也把这丫头片子的所有糗事都记下来。
    两人的相识,就是如此的简单。
    “你是从老家过来的呀?你老家是哪里的?我爸爸说我们家是从江西过来的”
    杨琴和自己认为相熟的人话是非常的多的,常言道就是个自来熟。
    王恒潇没说话,台上的童老师就呵斥开了:“杨琴,上课不要说话。”
    其实,前面杨琴一个人坐着的原因,就是她的话比较多,所以童老师让她一个人做。
    杨琴对视一吐舌头,安静下来,双眼盯书上。
    
    “六子,你小子近进步很大,我看再过不久,就要追上我了,怎么样,我当初是关照你们吧?”
    几辆吉普车戈壁滩上急速飞驰着,后面带着一长串的尘土,前面一辆车上坐着的就是林德双和六子。
    后面辆车是跟来队员。
    经过半个多月的明察暗访,林德双追踪到了东突组织南疆的一个大据点,就喀什范围内,不过没有喀什市,而是周边的地区。
    他们这就是前往查到地地点。
    六子的变化,西局的其他人都看得出来,身上的气息内敛,劲道连串一起,明显的有了浑然一体的整劲,再进一步就是踏入化劲的门槛了。
    而六子今年才二十五岁,许多人都有些羡慕。
    当初,林德双带六子他们去和惠乡的时候,对其他人的说法是去寻找高人调教了,以后对有潜力,有功劳的人都会派过去,寻求高人调教。开始许多人都不信,暗道这西北的荒芜之地,有什么高人?
    此时看到六子的变化,一个个都相信了,还有几个暗地里询问六子,六子守口如瓶,没有林德双的允许,任何事情都是不能说的。
    王恒潇,是他们的一个秘密。
    “呵呵,林局,今年下来,我可能就追上你咯”
    六子很有信心,近他通过和王恒潇的接触,听他说拳,说武,说养生,都是直指本质,真正的受益匪浅。
    “得了,等下你小子打头阵!”
    林德双笑道。
    前面就能看到一个不小的村庄了,就是他们的目的地。
    这是一个九成九的人都是维族的村庄,根据他们的消息,这里藏有东突的据点,有他们的领导者。
    ;


第七十二章 抓捕成功
    木合提镇是喀什市东边的一个小镇,有上百年的历史,林德双一行人开着几辆车直接进入小镇,杀向一座寺庙。
    没有再调查访问,林德双已经得到了确定的消息,木合提镇月牙教的寺庙就是东突南疆的一个重要据点,根据消息,里面有他们重要的人物。
    “%欲%¥%%%”
    寺庙门前的一个看门的看到一下来了几辆带着军区拍照的吉普车急忙用维语大吼了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