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11月8日中关村-浦东发展对话论坛(上)孙宝启等 >

第3节

11月8日中关村-浦东发展对话论坛(上)孙宝启等-第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呢,我们浦东也碰到过这些事情,后来我们就意识到,我们第一个解决办法就是,建立了one stop service,就是一站服务的办法,我们把包括所有创业人的服务,都设在张江高科技园区,把其他投资人的,我们政府专门有一个投资项目办公室,它管了大概三十多个部门,审批的部门全部在那边弄,后来我们发现光光有这个one stop service,还不解决问题,因为它这个程序还是很多,你只能说小步快跑,还必须走这个路。所以我们形成审批制度改革的时候,就是把有一些不必要的程序和不必要的管理制度呢,在我们自己职权范围当中,进行最大的改革,“短路”,这才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出路,不是单单是加强服务、“短路”。包括刚才讲到这些户籍的问题,我们后来就实行居住证制度,居住证制度给他一个,上海市居住证,他就是享受和上海市民一样的待遇,连我们的医疗保险,他都可以参加的,这些问题都解决,那么这样的话他会感到,这个就是自己的家一样。
  那这个政策是您向上海市政府要的,还是自己定的?
  我们上海市政府批准的。那么还有一个问题,刚才非常有感触,就是我们都面临一个什么问题,我们有一些好的,政府的服务的政策,和我们一些很好的意愿,包括中关村包括浦东我们都有,但是我们还是常常受到一些投诉,或者说大家的抱怨,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的宣传和我们的沟通还不够,所以我们在做的时候,我们可能更多地要考虑以人为本的社会的沟通,跟企业之间、跟创业者之间,要建立一种非常好的通道,非常畅通地把各种意见传过来,而且把我们政府一些好的政策,也非常畅通地要说下去。
  比如我们在浦东,我们搞了科技发展基金,我们一年大概有几千万,专门资助各种工程项目的,但是后来发现来申请的人,还不很多。有钱给你你怎么还不申请?我们做了一个调查,发现就是我们政策的宣传面还不到,虽然我们做了很好的本意,有了很好的政策,宣传不够,我们就在这方面进行改进以后,我们在网站上,通过互相之间的联网,包括我们投资回国留学生协会,创业者协会去宣传,宣传以后大家一传十十传百,所以最后我们好的愿望,都变成好的沟通,好的沟通会取得好的效果。
  刚才王区长说得确实是很对,一个就是说我们很多政策,确实是沟通不够,这种现象呢,比如说北京市也有居住证,我不知道这位王先生,拿到这个北京市的居住证没有?另外还有一些很多的方便的通道,包括一些资金的支持。但是确确实实是,没有能够架起比较有效的沟通的桥梁,像北京市政府,它也在考虑在中关村园区,怎么样建立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通道,因为企业所碰到的问题,恰恰就是刚才说的,涉及到税务工商可能是十几个、二十个,甚至三十个更多的部门,那么这些部门,如果说让人们所有的意识,一下子改变我想可能也难,但是如果说能够有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通道,那么这个就会更好一些。
  现在市政府和区里边,都在建立这样一个快速解决问题的通道,如果有问题反映上来,那么及时地找到相关部门,去想办法把它解决。
  这里面可能有一个思维方式,甚至还有一个文化习俗的问题,现在要真正地管好,有什么样的具体从观念到措施的转变?我们请王局长介绍一下浦东的经验和现在的做法。
  浦东经验实际上,是向全国学习的结果,比如说我们一开始就很多学习,深圳一些经济特区开发区,因为浦东实际上它的“出生纸”,也是比较晚的,它1990年拿到“出生纸”的,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开始,那么我们感到呢,第一个就是在对外开放的过程当中,你本身不是“利用”外资两个字,实际上我们感到可能不单单是“利用”,这个就是我们实际上,外资或者说我们国内资本互相之间参与。这两个平台本身就是平等的,而且的确是需要的,资本在流通当中它会创造价值,这个价值对双方,对多方可能都是有益的,那么从真诚的这种愿望出发,我们也大家也可以注意到。刚才我们赵女士也讲到,浦东实际上,上海本身,它是一个移民的一个城市,他很少是上海祖籍的,像我们都不是上海祖籍的,那么他在这里,他就有一种比较大的,接纳各种投资文化的这种基础,我想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真心诚意地广义地开放,而且这种开放最后,是合作,是参与,使大家变成一个大家庭。
  还有一个我刚才说,政府在服务过程当中,你要知道我们政府有很多的做法,包括政策,永远是落后的,因为我们政策制定,它是很慎重的一个过程,制定完了以后,根据现在情况做出调查,对未来有一些判断以后做出来的。但是实际上现在特别是中国,这二十多年发展的速度,全世界没有这样的历史,所以很多事情我们都是滞后的,我们要意识到这种滞后,我们要建立很好的反馈渠道,你把各种我们政策在实施当中新出现的问题,经常过来以后我们就研究,有的我们自己能够研究的,我们尽可能把它做掉。我们有一句说法,就有很多事情多请示以后,是做不成的。你该做的事情,你只要是三个有利于,我们现在按照“三个代表”这样的原则,你判断一下,应该做的你就做,当然有一些重大的问题你必须请示。但是我们现在上海市,包括我们国务院很多部门,都是非常支持,我们国家计委对于高新技术发展,几乎是新的问题,我们碰到一个请示一个,都有一个新的支持和新的跨越,这样的话我们就一起走了。
  很多企业它开始也有抱怨,抱怨完了以后,它就知道,你们现在也有困难。因为全世界都愿意遵守法律政策,但是看到你们,有些规定和政策在调整,在适应这个市场和科技发展,他们就感到这个地区有希望,所以我想这就是我们大家,一起做的一个结果。
  那么对北京对中关村对海淀来说,我们想进一步地去有更多的措施,来吸引企业到这里来创业,应该是政府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因此政府不断地改进服务,创造更好的服务的氛围,有一个更好的软政策的环境,我想呢应该是吸引企业,到这里来创业的最佳的选择。目前海淀区,也就是最近几天,我们出台了一个“八条措施”,吸引企业到这里来创业,其中包括人才政策,比如引进人才进京,比如 配偶调入进京,比如讲他的健康的服务,比如讲还有企业人员,档案的服务,还有职称的评定等等等等。通过这些政策的不断地改善,我们希望政府能够使企业家,在这里创业,能够更省心也更便捷。你到这儿来尽管投资创业,其他的事情交给政府来做。
  我想刚才说到政策问题,如果把它再延伸一点,它实际上还是一个制度环境,北京市政府呢,对中关村园区建设,是由北京市人大颁布批准的一个叫《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这个实际上是从一个地方法规的这样一个角度来创造一个能够和国际接轨的环境。
  在制定这个条例的时候,它有个很明确的指导思想,第一就是我们国家是正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当中,很多已经市场上发生很多很活跃的经济现象,但是我们没有现成的法规来规范它,就是他不知道,该遵守什么样的规则。
  另外还有陈旧的规则,约束这些很活跃的市场行为,需要有能够跟国际市场上,通行的市场规则接轨的一些制度。另外还有一个就是,高新技术产业所特有的,你比如说,股份期权特殊需要的一些制度,所以从北京市,它在制定不叫排他性的规则,而是它的指导思想在于制定出来能够跟国际上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接轨的法律制度环境,在这方面是下了比较大的工夫。你像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它就把应该说在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法无明文不为过”这样的条款写到了地方性的法规,就是计划体制下,规定你能做什么,你做什么,那是计划体制的法律,但是在市场体制条件下,只规定你禁止做的。那么中关村科技园区,就把这样一个,只要法律不禁止你做的,你就可以去做,就把这样的条例呢,真正是从全国来讲,是第一次写到了我们自己的规则里去了。
  另外还有像国际通行的外商和自然人合作,有限合伙的这种风险机构,对企业不合并经营范围。那么这样的一些国际通行市场经济需要的这种制度性的东西,那么把它在条例里边写下来,这个条例本身它是淡化优惠政策,但是它注重的是,跟市场经济制度接轨。
  那么最后呢,我们几位朋友能不能用一句话来结束这个论坛?赵女士。
  我想如果中关村和浦东联手,那么会在,新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当中,找到我们最合适的位置。
  好,谢谢。孙区长。
  我想我们今天这个对话的意义,一方面是浦东和中关村的,一个沟通,通过这种沟通,建立相互的了解,相互的信任,并在这样一个基础上,来促进我们的合作。另外一个方面呢,就是和企业家和社会各界,建立了这样一种对话的形式,我们也希望以后加强这种对话。
  王区长。
  今天我们在这里的论坛,本身是一加一,但是我们不是做一个数学题,我相信我们通过这个论坛,我们把我们的信息,我们的发展 我们的优势,我们的不足,我们的未来,我们传递到外面,希望大家来共同参加,我们中关村浦东,以至于我们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建设。谢谢。
  那么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各自加强工作,努力工作来建设我们区域。同时,我们强强联合,把一个更美好的灿烂的远景展示给世界。谢谢你们,也感谢大家!
  … 返回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