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荣宝斋 >

第67节

荣宝斋-第67节

小说: 荣宝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走了侯警官,张喜儿一屁股跌坐在椅子上:“仁山啊,今天多亏了你在,要不可真麻烦了!”

王仁山淡淡一笑:“小事一桩,那个侯警官一开口,我就知道他是和左爷串在一起找麻烦来的,对付这种人你不能软,不然后患无穷。再说了,我说的也是实话,要花钱送礼也轮不上他一个小小的警察,我干吗不买通警察局长?”

“唉,我还是得跟东家说说,这掌柜的差事我干不了,我天生就是个当伙计的命。”张喜儿显得愁眉苦脸。

王仁山若有所思:“掌柜的,抽工夫您得给东家提个醒儿,这左爷以前和荣宝斋有 么过节儿我不清楚,看样子这回是来者不善。”

“以前的事儿我知道,他串通大盗康小八绑架了东家,后来被判了重刑,现在不知怎么又出来了,不过……这左爷如今也六十多岁了,头发胡子都白了,动刀动枪的怕是玩不了啦,他一个糟老头子还能把荣宝斋怎么着?”

王仁山摇摇头:“不能掉以轻心,我看这老家伙是改路数了,以前是绑票,如今却学得一身天津混混儿的招数,上来就耍青皮,这种人可得留神。”

张喜儿皱起了皱眉头:“照你这么说,我抽空还真得和东家打声儿招呼。”

“掌柜的,杜司令的事儿不能耽误,您看这样好不好,咱们在翠喜楼摆一桌,请贝子爷和书画界的几位头面人物吃介饭,让他们画几幅,帮咱应应急。”

张喜儿思索了片刻:“这个主意好,仁山,别耽搁,赶紧安排。”

荣宝斋里的大事小事都得张喜儿拍板,他忙得不可开交,还没来得及跟张幼林打招呼,左爷就又来找麻烦了。那天上午,正是铺子里要上人的时候,左爷踱着四方步过来,大摇大摆地坐在了荣宝斋门口的台阶上,他点燃了一根香烟,四下里看看,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粗大的“麻雷子”①,乘人不备用手里的香烟点燃,只听“砰!”的一声,“麻雷子”炸开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巨响。

①麻雷子:北京俗话,指一种粗大的炮竹。

张喜儿正在荣宝斋后院的北屋里对着账本打算盘,他被炮竹声惊得蹦了起来,满脸惶恐:“妈呀,这是怎么啦?打仗了?”

云生气急败坏地冲到门外:“嗨!你干吗呢,怎么跑我们门口儿放炮仗?”

“这你可管不着,我又没在你们荣宝斋里放,这是大街上,大爷我乐意玩,这叫天天过年,谁管得着?”左爷一副泼皮无赖的样子。

两个身穿长衫的顾客说笑着正要往荣宝斋里走,左爷又掏出了一个“麻雷子”点燃,一声巨响过后,两个顾客被吓得不敢进了。

云生被气得火冒三丈,他一把揪住左爷:“我看你是成心要砸荣宝斋的买卖,我他妈揍你……”

左爷顺势把脑袋往前伸了伸:“打呀?不打你是孙子,大爷我正愁没地方找棺材本儿呢,我怎么着都合算,打坏了,荣宝斋得养我;打死了,你小子得偿命。嘿!咱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小子,你动手啊。”

云生无奈地松开手:“你这人还真是个无赖。”

张喜儿气急败坏地走出来:“我说左爷,你说吧,这三番五次来闹事,你到底打算怎么着?”

“我跑到你们荣宝斋里闹事了吗?没有吧?大爷我想天天过年,在大街上放个炮仗,没招谁惹谁吧?就是警察在这儿他也管不着啊。跟你这么说吧,赶明儿我要是高兴,兴许还挑个粪桶在这儿摆摊卖大粪呢。”

左爷又在台阶上坐下,张喜儿和云生一时都束手无策。见有顾客要进门,左爷又点燃了炮仗,顾客被吓了一跳,见左爷一副无赖相,自觉惹不起,只好悻悻地离去了。

张喜儿长叹一声,掏出两块钱扔过去:“左爷,这两块钱您拿去吃顿饭,别在这儿闹事了成不成?算我求您了。”

左爷收起饯站起身来:“行,我给张掌柜的一个面子,今儿个就到这儿了,不过我得把话说明白,这两块钱,也就是买了我今天的时间,明儿个我要再来,可就得单算了,得,掌柜的,回见了您哪。”

左爷晃晃悠悠地走了,云生愤愤地看着他的背影:“掌柜的,他明天保不齐还得来,我们该拿他怎么办?”

“至少今天他不会再闹事了,明天……再想办法吧。”张喜儿十分的无奈,他环顾左右,“仁山呢?”

“去金先生家了。”

“等仁山回来,得跟他商量商量。”

王仁山敲响了中国画研究会会长金毅楠的家门的时候,宋怀仁正在金家的客厅绘声绘色地给金会长讲故事:“……贝子爷睡得正香,听到响动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儿呢,只见那贼的胳肢窝里夹着个卷轴,‘嗖’的一声就蹿出了窗户,转瞬之间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夜色中……”宋怀仁隐约听见了大门外的敲门声,稍一走神,话就停住了。

“你快说,贼把什么偷走了?”金毅楠是个瘦干巴老头,他听得聚精会神,已经被宋怀仁的故事迷住了。

宋怀仁诡秘地一笑:“贝子爷赶紧下地,打开箱子这么一看,立马儿瘫倒在地上——贼偷走了他最后一件值钱的宝贝——李成的《孤山远岫图》!”

“什么?你说什么?”金毅楠睁大了眼睛,他好像不大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成的《孤山远岫图》!”宋怀仁一字一顿地重复了一遍。

金毅楠“腾”地站起来,只听见“当啷”一声,他鼻梁子上架着的金丝眼镜就掉到了地上。李成?那是闹着玩儿的吗?这位爷号称“宋初第一人”,是北宋出类拔萃的山水画家,《孤山远岫图》是他的巅峰之作,金毅楠在《宣和画谱》①里看到过记载,仰慕久矣!他激动起来,在客厅里不停地来回踱着步:“小宋,这画儿后来怎么着了?”

①《宣和圃秤》:北宋徽宗时期由官方主持编撰的宫廷所藏绘画作品着录。

宋怀仁弯腰替金毅楠拾起眼镜:“您知道贼是谁吗?”

“谁呀?”金毅楠已然迫不及待了。

“听是大名鼎鼎的燕子李三!”

“哎哟,这下儿可麻烦了!”金毅楠像兜头被浇了一瓢冷水,一屁股跌坐在沙发上,“《孤山远岫图》到了李三的手里……”

宋怀仁微微一笑:“您放心,李三手里可搁不住东西,我估摸着在李三手里都没过夜就出手了,果不其然,《孤山远岫图》第二天就在琉璃厂露面儿了……”

宋怀仁正说在裉节儿上,用人领着王仁山走进来。

金毅楠回过神来:“这位是……”他显然已经不记得王仁山了。

“荣宝斋的王掌柜。”用人介绍着。

宋怀仁站起身:“金先生,咱们那事儿,就这么定啦?”

“就这么定吧,这个月十五我们有一次聚会,到时候你也去。”

“那就谢谢您了,您忙着,我先回去了。”

“哎,那画儿……”

宋怀仁给金毅楠递了个眼色:“已经在我手里了,给您留着呢。”

金毅楠心领神会:“好,留着,一定得给我留着!”

宋怀仁和王仁山打了个招呼就出去了。

王仁山在金毅楠对面坐下:“金先生,您是大忙人儿啊。”

金毅楠皱着眉头:“王先生,咱们见过面吗?”

“您贵人多忘事儿,上回在翠喜楼……”

金毅楠一拍脑袋:“噢,想起来了,对,是荣宝斋的王二掌柜,你今天来还是为那件事儿吧?”

王仁山点头:“是啊,不知金先生考虑得怎么样?”

“荣宝斋关注当代画家的作品,这很难得呀,我认为此举对京城画坛肯定会有推动作用。”金毅楠打着官腔。

“那是,那是,不过,要真把这事儿做起来,还得仰仗金会长的大力支持啊。”

“没问题,我肯定会支持,慧远阁不是已经开始了吗?”

“慧远阁是慧远阁的,荣宝斋跟它不是一个路数,您看,您手下的中国画研究会是不是……”

金毅楠突然想起了什么,他站起身,掏出怀表看了看:“王掌柜的,真抱歉,我今天还有事,就不多陪你了,至于画儿的事,我跟小宋都说清楚了,你找他商量去吧。”

王仁山只好知趣地站起来:“金先生,那就不多打搅了。”

从金毅楠家里出来,王仁山闷闷不乐,找宋怀仁商量?它慧远阁算老几啊!看看时候还早,王仁山去了趟画家陈师曾家,取回了预订的画,他抄了条近路,穿过法源寺后身的一片树林返回荣宝斋。

走进密林的深处,只见绿树掩映之中,一位白衣男子正在打太极拳,他的一招一势,都如行云流水,开合自然,动静变化,刚柔相济,仿佛与天地万物融为了一体。

王仁山走近了一看,那不是东家吗?他站住了,在一旁欣赏起来。

张幼林打完了一套收势,王仁山迎上去:“东家,我可开眼了,早先听老掌柜的说您会打拳,真没想到,您打得这么好,简直出神人化了。”

“你怎么到这儿来了?”

“我去陈先生家取画儿回来,路过。”

他们边走边聊,张幼林披上外套:“杜司令那儿怎么样了?”

“这回特别满意,三郎昨天下午又过来订字画儿了。”

“满意就好,画家联络得怎么样了?”

王仁山的表情阴郁下来:“东家,慧远阁和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

“我听张掌柜的说,他们动手比咱们早。”

“慧远阁的伙计宋怀仁,不大好对付。”沉默了片刻,王仁山突然灵光一现,“要是能把宋怀仁挖过来就好了。”

“嗯?”张幼林一愣,“他有这意思吗?”

“没有没关系,咱可以想办法让他有。”

张幼林摆手:“不行,这种事儿不能勉强。仁山,你认识一个叫李默云的吗?”

张幼林一直想搞清楚李默云的来历。

“李默云?”王仁山想了半晌,摇摇头,“没听说过。”

王仁山刚一回到荣宝斋,张喜儿就把左爷又来闹腾的事儿跟他讲了一遍,张喜儿愁眉苦脸:“仁山哪,你还得拿个主意,反正我是没辙了,就冲左爷这把岁数,让你深不得浅不得,咱是正经买卖人,又不能和一个混混儿耍胳膊根儿,那也让人笑话不是?”

“哼,这老王八蛋,他正巴不得咱揍他呢,混混儿都是这样,你动他一下,他就讹上你。”云生气得咬牙切齿。

“这倒真是件难办的事儿,我得好好琢磨琢磨。”王仁山一时也想不出法子来。

张喜儿沉思着:“不成……就给他点儿钱养起来?”

王仁山摇头:“万万不可,这得哪年是一站啊?况且他的胃口会越来越大,要我说,这种人不能惯着,要一次性解决问题。你们别管了,我来想办法。”

说话间,宋栓从帖套作来送诗笺,云生和他一起往柜台里码放,宋栓感叹着:“嘿!你还别说,慧远阁的宋怀仁可是够能折腾的,三下五除二,就跟那些画画儿的上了。”

云生的嘴一撇:“不就是宋怀仁吗?能折腾什么呀,小时候净尿炕。”

“尿炕怎么了?也没碍着长大了能办事儿啊。”

听到他们的对话,王仁山凑过来:“云生,宋怀仁小时候尿炕,你是怎么知道的?”

云生直起身子:“他跟我们家沾点儿亲,宋怀仁的姑妈是我大姨儿。”

“瞧这弯儿拐的,你们平时有来往吗?”

云生摇头:“没什么来往。”

宋栓插了一句:“往后就来往着点儿,跟人家学点儿东西。”

“跟他能学什么?那小子一肚子坏水儿。”云生满脸的不屑。

“云生,别这么说,你跟宋怀仁套套近乎,摸摸他的底儿。”王仁山如此这般地跟云生耳语了几句,云生心领神会。

宋怀仁近来在琉璃厂也算是小有名气了,以他的资历和年龄,前景很看好,他不禁飘飘然,对陈福庆也不那么低三下四了,有时当着其他伙计的面就敢公开顶撞他。陈福庆呢?鉴于宋怀仁有诸多的可用处,只好表面上不跟他计较。

宋怀仁还发现,平时眼睛里从来都不夹他的云生,这些日子一反常态,也对自己热情起来,人前人后,“怀仁哥”长、“怀仁哥”短地叫着,而且昨天居然还上赶着提出要请他吃饭。宋怀仁可不是吃素的,他清楚,慧远阁和荣宝斋差着行市呢,心里这么一掂量,马上就嗅出了这里面的味道,不觉心中一阵狂喜。这个机会,他宋怀仁无论如何不能放过。

中午,云生按时到了南城的一家小饭铺,要好了酒菜,可是,过了足足半个钟点,宋怀仁才装出急匆匆的样子赶过来。

“都等你半天了,你干吗去了?”云生的口气透着不满。

宋怀仁什么也没说,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唉!”

“你……怎么啦?”云生以为他遇到了麻烦。

宋怀仁皱着屑头:“咱们今天不就是喝酒吗?烦心的事儿,不提!”

“对,喝酒。”云生给宋怀仁斟上酒。

三杯酒下肚,宋怀仁的脸微微有些泛红:“云生,咱们是亲戚,我也就是跟你还能说说,哥哥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