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上位_一三五七九 >

第38节

上位_一三五七九-第38节

小说: 上位_一三五七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今天他是准备让吴云锋入一万块钱的股份,以后每个月给吴云锋至少分五千的红的,谁知道吴云锋只肯出五千,至于说钱不够,那肯定是托词,这样的投资机会,就算是东拼西凑,一万块钱对吴云锋来说也不算什么难事了。但是现在吴云锋听吴云锋的意思,是要让李南也加入进来利益均沾。

“既然吴云锋都这么看重李南,那就让他参股进来又如何,反正我本就打算让吴云锋参一万块钱的,现在他和李南各参股五千,跟我当初的计划差不多。吴云锋虽然只参股五千,但是毕竟领了我的情,现在多让一个人领我的情,也不算坏事。”刘进心中暗想到。

“嗯,那我就不客气了。我哥现在在外面跟人做事情,我跟他商量一下,看他愿不愿意搞这个事情,明天我给刘哥回信吧。”李南也不再拒绝,既然吴云锋发了话,让自己加入这个利益链条中,自己如果拒绝的话,反而不好。再说了,这个投资确实很不错,正好让哥哥李晨来参这个股,自己也不会潜入其中太深,岂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0075规划未来

0075规划未来

“不用着急,我把我那朋友的电话给你,你让你哥直接跟他联系就是了,就说是我介绍的朋友。”刘进倒是挺干脆的,反正人情都已经送出去了,那就不要婆婆妈**,既然连吴云锋都看重李南,自己给他分一点利益也没有什么,以后肯定是用得上的。

当即从口袋里面掏出了一张据说是他朋友的名片交给李南,李南接过去收起来,感激地道:“那就多谢刘哥了,这样好的投资机会,可真是难得。”

吴云锋哈哈笑道:“大家是兄弟,有钱一起赚,才有意思嘛。”

刘进完成了今天的目的,也很开心,他道:“是啊,钱财乃身外之物,又赚不完,关键是兄弟之间的情谊最重要。”

对于他来说,赚钱其实是很容易的事情,毕竟全市修路都要经过交通局,而作为交通局计划统计科的科长,他手中的权力是不小的,说句话在各区县交通局还是比较管用的,就算是各区县分管交通工作的副县长那里,他也比较熟悉,也能说得上话。

有了权力,赚钱就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就算他说的这个石场,只需要他打一个招呼,就可以承包建恩县即将开工的那一段路的碎石供应,而且在结算方面也不会有人刁难,所以赚钱是很简单的事情。

而他之所以费劲心思拉拢吴云锋,主要是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野心,因为市交通局的一位副局长年龄要到了,他看上了那个副局长的位置,但是竞争也十分地激烈,不说别的,就是交通局里面符合条件的科长就有三个,还不说市里面那么多的科级干部。

一方面,刘进已经算是打通了局长那一关,局长表示会支持他,同时也会给分管交通的副市长建议就在交通局内部提拔,但是另外一方面也让刘进多想办法,毕竟局长最多也只能帮到这里。

而之前刘进就跟吴云锋的关系不错,这个时侯就想到了通过吴云锋来得到市委副书记的支持,如果有市委副书记的支持,那么一个小小的副处级干部,便问题不是很大了。

之前,刘进就跟吴云锋联系过,也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但是却一直没有得到吴云锋的准信。

现在时间越来越临近,刘进很着急,毕竟这个事情不早点搞定,说不定哪天位置就被别人抢走了。

而今天吴云锋没有怎么推辞就接受了自己的好处,并且还毫不客气地让李南也分一杯羹,这说明吴云锋愿意帮自己在副书记面前说话,而且还有一定的把握性,这当然让刘进心花怒放。

晚上,李南联系到了哥哥李晨,把如果石场的事情一说,李晨就十分地感兴趣,毕竟他现在在外面打工,每天累死累活地,也挣不了多少钱。而现在拿出五千块钱,每月就可以得到两三千块钱的分红,这么好的事情,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

不过,虽然对赚钱的事情很期待,李晨也有些担心李南,他道:“这么好的事情落到你头上,对方是不是别有用心,对你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李南心中一暖,笑道:“哥,这个事情没什么忙担心的,我也是搭个顺风车而已,反正这个石场赚钱是没有问题的,你尽管安心入股就是了,也不用担心我,是你在做生意,又不是我跟人合伙做事情,别人就算想说什么,也没有理由。”

听了李南的解释,李晨也放了心,道:“这样我就放心了,你在外面混得有出息,我也跟着沾光,这不,现在就有这样的好事情了,有了这笔收入,家里日子就好过一些了,首先我想让咱妈不要去超市上班了,她身体不好,一站就是一天,哪里吃得消,除了家里安顿好,多的钱我给你存着……”

李南道:“哥,我要你存钱干什么,我有工资就够花了,我是这么想的,你也不可能一直给别人打工。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一来家中不用担心日常开支的问题,二来你也可以借这个机会想办法多挣钱,这些年,政府很多地方都在修路,修路就要砂石,所以开石场应该有搞头,你可以利用这个石场多积累经验,将来也可以自己开石场啊,反正修路对砂石的需求量一般都很大,实在不行,你可以去另外的区县去开石场,这边我会帮你把关系打通,你到时候也要注意积累一下这方面的人脉,将来石场开起来,就不愁没钱赚了。”

这是李南经过认真思考后的规划,这是要给自己的哥哥规划一条出路,毕竟哥哥当初高中都没有毕业,又没有什么过硬的手艺,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出人头地,是非常困难的。今天刘进一提到投资入股的事情,李南就想到了哥哥,这对于哥哥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机会,先通过这个石场积累经验和资金,将来自己也可以开石场。李南也想过石场竞争的问题,但是他知道一个市各种工程很多,多一家石场并不能改变格局。另外只要自己和刘进这边把关系维护好,将来让哥哥开石场不至于吃亏,当然了,开石场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这还得有个过程,现在李南只是朝这方面进行规划而已。

李南立志回到武阳市,除了要找出当初陷害父亲的仇人,另外也是要就近照顾家人,让家人过上幸福安逸的生活。

现在是经济社会,一个人掌握了足够多的财富,也会拥有足够的地位和权势,这也正是李南给哥哥初步规划的方向,虽然这个目标有些遥远,但是可以一步步地去实施。

听了李南的分析,李晨爽快地道:“那也行,反正你书读得多,道理懂得比我多,我就按照你说到去做,我们是兄弟,我赚钱也就是你赚钱,也没有必要分那么清楚。”

李南正色道:“这个事情必须要分清楚,哥你赚的钱就是你的,妈当然也算在内,但是唯独不能算我的,以后你赚大钱了,给我零花钱花当然没问题,但是事情必须要分清楚,这对我们以后都有好处。”

0076让李南试一试

0076让李南试一试

九月上旬,市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合推出了一个征文活动,主要是为庆祝国庆,向全市各级干部职工征集庆祝国庆的文章,要求五千字以下,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李南对于这个征文活动很看重,写文章本身就是他的长项,有这样扩大自己的知名度的机会,他怎么会放过呢。

人气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像李南这样无根无底的人,只有依靠自己,抓住每一个可能出头的机会,才能不断地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他并认可他。

现在在信访局,李南已经完全熟悉了自己的工作,虽然说市信访局有好几个领导,但是各个领导分管不同的部门,一般情况下,各位领导都只会把手伸向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会去别人的园子里面动手动脚,不然的话会惹人不满。正是这样,李南虽然也认识了另外几位领导,但是交往不多。他现在深得肖冬冬的青睐,有什么事情,肖冬冬都喜欢把李南捎上。

这样一来,朱辉这个科长就非常地不爽,肖冬冬越是看重李南,他要对付李南的可能性就越小。为了自己的前途,他已经在想方设法地收拾李南了,无奈李南为人机紧,一时半会也抓不到他的把柄,所以他一直想要讨好高公子的机会没有得逞,当然自己的前途也就一片黯淡。

朱辉已经将收拾李南和自己的前途挂起钩来了,觉得只要让高公子满意了,自己的前途才会出现转机。

但是他又不敢明目张胆地收拾李南,毕竟李南收到了他的顶头上司肖副局长的青睐,人还没有走就把顶头上司得罪死这样的蠢事,朱辉是不会干的。

所以这段时间一来,朱辉的日子过得很是烦躁。

相比起来,李南倒是每天都有新的收获。

他认真总结了一下,回到武阳市以后,自己虽然被分到了信访局这个单位,但是经过两三个月的努力,还是有所收获的,首先是获得了副局长肖冬冬的认可,至少在信访局不会太吃亏;其次是与吴云锋之间培养了良好的友情,这将是自己仕途上的一大助力。另外一方面,通过吴云锋自己认识了刘进,至少因为吴云锋的关系,和刘进保持了不错的联系,如今哥哥李晨不仅去刘进那个石场入了股,而且还去做了一名管理者,除了分红可拿,还有工资可得。至于说哥哥是怎么跟刘进那名代理人交涉的,李南也没有问,他其实对哥哥很有信心,相信只有有机会,他一定会做出一番事业的。

“这篇文章,一定要写好,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不管李逸风李部长还记不记得我,但是这次组织部和宣传部搞这个征文活动,参加的人肯定不少,如果能够拔得头筹,就会有更多的人认识我。”李南下定决心,这次一定要好好琢磨一篇文章来,争取来个一鸣惊人。

在得知征文这一件事以后,李南便开始了谋划,开始构思,开始大量地阅读武阳市的各种报纸以及找得到的文献资料。因为李南知道,这种征文虽然说了问题不限,主题自拟,但是有一条是最重要的,那就是要跟武阳市的工作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入得了那些评委的眼。

为此他还专门去市图书馆办了个借书证,有空的时候就去看书、查阅资料。

经过十来天的努力,李南的文章终于出炉了,题目叫做《打造三个武阳,成就天南中心》,中心思想就是根据武阳市在江天省的地理位置,资源情况,结合武阳市自身的经济发展底蕴,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制造业、化工业,大力发展旅游购物,把武阳市打造成为江天省南部地区的购物中心、制造业中心、化工业中心,使之成为江天省南部发展中心。

把文章前前后后地修改了几遍,确定没有什么大问题以后,李南将这篇文章寄了出去。

按照征文活动小组办公室的要求,征文截止日期为九月二十三日,然后便会对文章进行评选,在这个过程之中优秀的文章也会在武阳日报上面刊发。九月三十日,将会对获奖人员进行表彰,获奖名单也会在武阳日报上予以公布。

李南的文章寄出去,很快便被登在了武阳日报上面。

此前武阳日报也等出过几篇征文收到的优秀文章,每次都有编者按,都有专家点评。

但是李南这篇文章倒是很干净,没有任何评论。

李南也是第一时间看到自己的文章登了出来,虽然对自己的文章有信心,但是看到他出现在武阳日报上面也很高兴。

科里面的人也看到了李南写的文章,上次李南写的那篇文章,一般人也看不到,但是武阳日报上面登出来的文章,大家都看得到。特别是政府机关,武阳日报那是每个科室都有一份。

如今李南在信访局的知名度还是不小的,大家都知道这个新来的大学生做事不错,还能写得一手好文章。看到等在武阳日报上面的文章,大家对李南的印象一下子深刻了许多。

李逸风也在看李南的文章,一边抽着烟,一边不时地点头。短短两三个月的时间,李南的名字就两次出现在他的眼前,让他对李南的印象越来越深刻。上次是武阳参考信息,这次是武阳日报,两篇文章都言之有物,跟武阳市的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李南很不错啊,写得文章值得一读,看来把他放在信访局也不是个事情。”李逸风自语道。

作为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长,很难得能够惦记这么一个初入职场的年轻人。

主要是李南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第一次见到李南开始他就对李南充满了好感,而正好李南自己能力又很不错,不用他去主动关注,名字都会出现在他的面前,让他觉得这个人才浪费了实在有些可惜。

这段时间,市委组织部站在推行一项人事制度改革方案,部里面的事情很多,按照李逸风的想法,准备从其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