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黄巾张狂 >

第235节

黄巾张狂-第235节

小说: 黄巾张狂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年的草原骑兵战打下来,赵云的武技经过实战的磨砺,锋芒渐收,有了进一步提高的可能。不过。他的统兵能力,却提高的不如人意。

作为一名小队骑兵的统帅。赵云是合格的。在他指挥下的百人队,功绩和战果堪称乐进手下第一名。

不过,那些战果,在相当程度上,是依靠赵云自身的勇武所得到的。如果去掉赵云本身的战斗力,整只百人队的功绩。也就是平平无奇罢了。

如果要对赵云统率力进行评价,该怎么说呢?

张狂无奈的发现,赵云生性有些沉默寡言,不喜欢与人交谈。他对部下还算不错,但部下的战士对赵云都是敬畏多过亲近。没有那种誓死追随的情形。而且,赵云的临阵指挥能力,也很是值得怀疑。对于战局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关键转折点,赵云并没有那种一针见血的直觉。

几年的锻炼和观察下来,张狂给赵云的评价是:

摧城拔寨,勇冠三军。可为先锋,难为大将。

做出了这等断语以后,张狂对刘大耳的用人水平,不禁唏嘘一番。怪不得赵云在刘备手下的时候,始终是以亲卫队长的身份出现。直到诸葛执掌兵权,手下快要没人了,才开始启用赵云带兵。

若是不看《三国演义》中的夸大描写,正史当中,赵云的战绩还真是乏善可呈。可见赵云最适合的职务,还应该是担任一方势力领袖的保镖,就如同许褚之于曹操,周泰之于孙权。

小股马贼的侵略袭扰,当然用不到张狂这位并州首脑出面。有赵云在,草原上千人以下的战斗,几乎可以说是必胜。不过,如果是北面的弹汗山传来的消息,张狂就会觉得有必要亲自去走一趟。

和连这些年里,被乐进和宴荔游联手压制,在西方无所作为。不过正因为此,他反而避免了历史上劫掠北地郡时,被北地郡兵射杀的历史结局。

宴荔游的叛离,在鲜卑部落里引起了连锁反应。其余的鲜卑大人,见和连无力压制宴荔游的公开叛降,也纷纷明目张胆的各行其是。和连不用说想要恢复檀石槐时期的王庭荣光,就连想要继续维持弹汗山在鲜卑人中的威势,都变得举步维艰。

陷入困境的和连,不得不谋求政策的变化,以为弹汗山王庭的维续。赵云的凶悍扫荡,让和连的外围势力受到不小的打击。考虑到草原上大敌的出现,还有并州军展示出来的可怕战斗力,和连的选择,便是想要与并州军结盟。

那么,和连如何将想要结盟的信号传递给张狂呢?

当年党锢之乱时期逃亡到鲜卑的汉族士人,虽然有不少随着名士张俭返回了故里,依然留下来定居的,倒也还有半数之多。这些士人在弹汗山成家立业,扎下根基,数十年发展下来,俨然便是弹汗山王庭当中的一股不小的势力。

和连对并州军发出的友善联盟信号,便是利用这些扎根鲜卑部族的士人们传出来的。

张狂与那些士人之间,还略有交情。当年和连之所以进攻美稷王庭无功而返,就是因为汉人士人悄悄的传递消息,让张狂及时做好了迎战的准备。从这条线上来说,就连宴荔游当年的被迫降服,都有弹汗山士人的一份功劳。

有着如此渊源,弹汗山士人出面为和连斡旋,张狂也不得不给他们一个面子。而且,他相信以弹汗山士人的智力,应当不会允许和连在会面中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

公元一九零年,也就是大汉初平元年八月,并州刺史张狂与鲜卑大王和连,会面于雁门郡的边境处。

双方会面的气氛,说不上友好,却也没有丝毫的剑拔弩张气氛。两方人马各自散在一旁,卸下盔甲,只带着随身的武器,与平常的朋友见面类似。

不穿盔甲的时候,和连看起来居然像是一位饱读诗书的儒士。当然,他一开口,就会立刻暴露身为蛮夷的真相。

“我们大鲜卑国愿意与刺史联手,共同保持并州人与鲜卑人之间的和平!”

“我们大鲜卑国拥有当世最好的战马。我们愿意用这些优良的战马,换取并州出产的各种铁器和粮食。”

和连的话语,开门见山。

“第一,大汉还没有承认大鲜卑国的存在。在鲜卑大王接受大汉朝廷的册封之前,并州不能与鲜卑公开结盟。”

“第二,大汉有禁令,禁止铁器和弓弩流入北地草原。我身为并州刺史,自然要率先遵守朝廷的法度。换取铁器之事,就此作罢。”

张狂的态度很平和,言辞却毫不客气。并州军目前对弹汗山拥有军事优势,让张狂不必对和连顾忌太多。

听到这个回答,和连立刻改换了话题。没办法,形势比人强。如今并州军威名赫赫,是和连这个有名无实的鲜卑大王,所无法比拟的。

当然,张狂的态度强硬,也不过是一种样子。鲜卑从并州得不到铁器,还可以想办法从幽州获得。据说幽州牧刘虞对北方蛮族的态度颇为友好,居然肯限量的向愿意听话的蛮子们供应铁料。有这条路径在,和连只要肯付出一定的代价,还是可以得到他想要的东西的。

有鉴于此,只要和连肯下血本,张狂也是可以考虑给鲜卑人提供部分铁料的。

至于由此带来的鲜卑实力上升

只要自身实力足够,再强大的蛮夷,也不过尔尔。

张狂坚信这一点。

和连与张狂的会面,只是一种象征。真正的事物,都是由下面的人去谈判完成的。

一开始,和连还想要多争取一些优越的条件,指示谈判的士人不可轻易松口。不过,当会面的第三天,西部鲜卑大人宴荔游带着一支百人卫队,风尘仆仆的跑到张狂大营里,当着和连的面,对着张狂行了草原上最尊贵的礼节,并以下属自居以后,和连的脸色,当场就变了。

草原上早就传说,宴荔游向张狂彻底降服。只是对于这一点,和连始终不肯相信。在他眼里,宴荔游是个颇为桀骜的家伙,除了面对父亲檀石槐的时候显得卑躬屈膝以外,从来没有向其他人示过弱。

如此一个堪称跋扈的家伙,若是真的对张狂以下属自居,岂不是意味着张狂堪比父亲檀石槐了?

和连当然知道自己比父亲差很多。所以,他绝不相信宴荔游会真心降服于张狂。

只是,眼中的所见,彻底打破了和连的自以为是。(未完待续。。)

第48节但埋头种田【三】

——这个“汉子”,怎么可能将宴荔游压制到如此地步?

和连简直是难以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如此一来,他对张狂的忌惮之情,一下子就增加了好几倍。

宴荔游露面以后,和连手下的士人,口风猛然大变。许多鲜卑王庭原本并不愿意接受的条件,和连也勉强的接受下来。只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原来三天都没能谈成的条件,双方就全部达成了协议。

条款很简单,也很粗疏,只是一些大致的框架。

第一条,汉、鲜双方,以熹平六年【177年】时期的边境为界限,互不侵犯。

熹平六年,是汉鲜之间那场意义重大的“落日原之役”发生的年份。此战过后,鲜卑势力大增,真正取代了匈奴人,成为北方草原上的霸主。

在熹平六年以后,鲜卑人不断向汉地发动侵扰。而大汉边军却由于在“落日原之役”中的惨重损失,无力抵挡鲜卑的侵扰,不得不或主动,或被动的放弃了不少边境土地。

对并州来说,此战直接的结果,便是北方诸郡的沦陷和废弃。

其中,雁门郡沦陷了小半,强阴和平城等县被放弃;原本并不是边郡的定襄,便不得不直面鲜卑人的锋芒。云中和五原两郡,连郡治都被攻破,不得不南迁,可谓是名存实亡。至于朔方郡却是更加悲惨,干脆整个郡的名号都被撤销。

如今,鲜卑人同意以熹平六年的边境来划分,就意味着并州原本萎缩了一大片的领土,一下子就恢复了旧观。从理论上来说,并州的面积,一下子就扩大了大约六分之一!

当然。这样说也是有水分的。早在两年前,张狂率军击败宴荔游的时候,便已经逼迫宴荔游吐出了五原、朔方一带的河套之地。签订这条协议之后,张狂真正得到的,不过是原来属于雁门和云中的六个县的地盘。而这些地盘由于鲜卑人的多年持续掳掠压榨,基本上与荒地无异。

若是鲜卑人手中的地盘富庶有油水。不与他们狠狠的打上一仗,谁也休想从他们手中得到那些好地皮。

第二条,便是双方在边境百里范围内,不得驻扎大军。在边境百里内巡逻的骑兵,不得超过五十人一队的规模。

这条约定,表面上看起来,对双方都是公平的。只是,汉军骑士经过充分武装以后,单兵的战斗力远在鲜卑骑士之上。对号称“一汉当五胡”的大汉一方来说。这个规定其实是占了不少便宜的。

第三条,双方在边境处,可以按照约定的时间,约定的地点,开设“边市”进行互市交易。

这一条,对鲜卑一方较为有益。由于鲜卑人所需要的很多必需物资,比如铁器、瓷器、丝绸、草药等等,都需要从汉地进口。这一条款对鲜卑人意义重大。不过,并州一方也可以从互市中获得极高的利润。有助于改善并州军的经济状况。所以,此项条款,是一个双赢的条款,也是和连此行的重要目的。

鲜卑是蛮族。所谓的蛮族,指的就是文明程度不高,生产水平低下。很多物资无法自行制造的那种民族。大汉器物鲜美,号称“华夏”,所谓“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如非大汉能够生产出大量精美的使用器物,还有丰富的粮草。北地的蛮子们,也不敢冒着激怒大汉的风险,南下掳掠边境村寨。

弹汗山如今虽然衰弱了,可是自从前任大王檀石槐时期积累起来的财富,还是相当可观。根据太平道在弹汗山的细作回报,别的不说,光是一斤一块的金饼,就堆满了一间牢固的库房。至于储藏五铢钱的钱库,更是多达十余间,每间钱库里的钱币数量,都要以亿来计算。

这笔巨大的财富,躺在弹汗山的库房里生锈,却难以顺利的使用出去。其原因就在于,鲜卑人没能有效的建立起一条对汉地的商路。如今并州开放了商路,就能够使弹汗山的强大经济实力得到发挥,从而为和连恢复对其他鲜卑部落的努力,提供巨大的帮助。

当然,并州本身的生产能力相对有限,不少物资还需要外地输入。但是,并州人光是将货物转手给鲜卑人,就可以得到至少一倍以上的利润。张狂正在为自身迅速缩水的财政状况头痛呢,突然就从天上掉下来这么大一块馅饼,他当然要一口将其吞下去。

至于弹汗山再次变强大了,会不会对并州造成威胁?

张狂表示无压力。

以华夏文明的强大程度,只要政权的统治水准保持在及格线以上,就可以有效的碾压周边的蛮夷。纵观数千年的华夏历史,凡是周边蛮夷猖獗的时期,无不是华夏政权自身出现严重的内患,实力大大削弱的结果。

而且,如今的弹汗山,实力在草原上并不是最强大的,偏偏还是北方各蛮子们的共同标靶。任何一个草原强者想要崛起,想要取代鲜卑的统治地位,都必须先面对弹汗山的阻扰。

打个比方,弹汗山就像是一块大盾牌,帮助并州和宴荔游吸引着草原上各大部落的仇恨。只要弹汗山一日没有被摧毁,草原上的野心者们,便一日无法成为第二个檀石槐,成就称霸草原的功业。有鉴于此,对张狂来说,适当的加强弹汗山的实力,还是有必要的。

第四条,汉鲜双方不得私下里收容对方的逃人。若有逃人被发现,双方必须及时的将对方的逃人遣返。如果逃人不愿被遣返,就必须支付超过逃人身价的赔偿金给对方。

这一条,又是对大汉有利的。

张狂如今正在大力恢复,当年汉武帝时期建立的河套垦殖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鲜卑苦寒,愿意往那里逃的人,都是犯下大罪,不被大汉容纳的家伙。而相较之下,食物更充足,生活水平更高的汉境,却对无数草原牧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特别是那些被鲜卑人强行掳掠到草原上的汉人奴隶,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重新返回故乡,再做汉人。可惜以张狂的实力,还不能直接出兵解救他们。

所以,第四条的确定,其实就是给北方的逃人南下,开了一个口子。只要他们能够逃到汉境,张狂就不会将这些宝贵的劳动力和兵员再还回去。

若是鲜卑人来讨要的话,张狂是不会吝惜逃人们区区万把钱的身价的。只要让逃人们在并州扎下根来,以后从他们身上所能够获得的利益,何止万把钱?

最后一条,也就是第五条,是张狂与和连都不太当真,但还是写上去了的一条。第五条的内容便是,如果有强敌出现,双方可以向对方讨要援军,共同对抗敌人。

——其实,双方最大的敌人,说不定便是对方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