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林清玄散文集 >

第26节

林清玄散文集-第26节

小说: 林清玄散文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风吹笛



    远远的地方吹过来一股凉风。
    风里夹着呼呼的响声。
    侧耳仔细听,那像是某一种音乐,我分析了很久,确定那是嫡子的声音,因为萧的
声音没有那么清晰,也没有那么高扬。
    由于来得遥远,使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有什么人的笛声可以穿透广大的平野,
而且天上还有雨,它还能穿过雨声,在四野里扩散呢?笛的声音好像没有那么悠长,何
况只有简单的几种节奏。
    我站的地方是一片乡下的农田,左右两面是延展到远处的稻田,我的后面是一座山,
前方是一片麻竹林。音乐显然是来自麻竹林,而后面的远方仿佛也在回响。
    竹林里是不是有人家呢?小时候我觉得所有的林间,竹林是最神秘的,尤其是那些
历史悠远的竹林。因为所有的树林再密,阳光总可以毫无困难的穿透,唯有竹林的密叶,
有时连阳光也无能为力;再大的树林也有规则,人能在其间自由行走,唯有某些竹林是
毫无规则的,有时走进其间就迷途了。因此自幼,父亲就告诉我们“逢竹林莫人”的道
理,何况有的竹林中是有乱刺的,像刺竹林。
    这样想着,使我本来要走进竹林的脚步又迟疑了,在稻田田硬坐下来,独自听那一
段音乐。我看看天色尚早,离竹林大约有两里路,遂决定到竹林里去走一遭——我想,
有音乐的地方一定是安全的。
    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时,整个人被天风海雨似的音乐震摄了,它像一片乐海,波涛汹
涌,声威远大,那不是人间的音乐,竹林中也没有人家。
    竹子的本身就是乐器,风是指挥家,竹于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我研究了很久
才发现,原来竹子洒过了小雨,上面有着水渍,互相摩擦便发生尖利如笛子的声音。而
上面满天摇动的竹叶间隙,即使有雨,也阻不住风,发出许多细细的声音,配合着竹子
的笛声。
    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譬如夏夜里的蛙虫鸣唱,春晨雀鸟的跃飞歌唱,甚
至刮风天里涛天海浪的交响。凡是自然的声音没有不令我们赞叹的,每年到冬春之交,
我在寂静的夜里听到远处的春雷乍响,心里总有一种喜悦的颤动。
    我有一个朋友,偏爱蝉的歌唱。孟夏的时候,他常常在山中独座一日,为的是要听
蝉声,有一次他送我一卷录音带,是在花莲山中录的蝉声。送我的时候已经冬天了,我
在寒夜里放着录音带,一时万蝉齐鸣,使冷漠的屋宇像是有无数的蝉在盘飞对唱,那种
经验的美,有时不逊于在山中听蝉。
    后来我也喜欢录下自然的声籁,像是溪水流动的声音,山风吹抚的声音,有一回我
放着一卷写明《溪水》的录音带,在溪水琤琮之间,突然有两声山鸟长鸣的锐音,盈耳
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但是我听过许多自然之声,总没有这一次在竹林里感受到那么深刻的声音。原来在
自然里所有的声音都是独奏,再美的声音也仅弹动我们的心弦,可是竹林的交响整个包
围了我,像是百人的交响乐团刚开始演奏的第一个紧密响动的音符,那时候我才真正知
道,为什么中国许多乐器都是竹子制成的,因为没有一种自然的植物能发出像竹子那样
清脆、悠远、绵长的声音。
    可惜的是我并没有能录下竹子的声音,后来我去了几次,不是无雨,就是无风,或
者有风有雨却不像原来配合得那么好。我了解到,原来要听上好的自然声音仍是要有福
分的,它的变化无穷,是每一刻全不相同,如果没有风,竹子只是竹于,有了风,竹于
才变成音乐,而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竹子才成为交响乐。
    失去对自然声音感悟的人是最可悲的,当有人说“风景美得像一幅画”时,境界便
低了,因为画是静的,自然的风景是活的、动的;而除了目视,自然还提供各种声音,
这种双重的组合才使自然超拔出人所能创造的境界。世上有无数艺术家,全是从自然中
吸取灵感,但再好的艺术家,总无法完全捕捉自然的魂魄,因为自然是有声音有画面,
还是活的,时刻都在变化的,这些全是艺术达不到的境界。
    最重要的是,再好的艺术一定有个结局。自然是没有结局的,明白了这一点,艺术
家就难免兴起“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寂寞之感。人能绘下长江万里图令人
动容,但永远不如长江的真情实景令人感动;人能录下蝉的鸣唱,但永远不能代替看美
丽的蝉在树梢唱出动人的歌声。
    那一天,我在竹林里听到竹子随风吹笛,竟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我走出竹林,夕
阳已徘徊在山谷。雨已经停了,我却好像经过一场心灵的沐浴,把尘俗都洗去了。
    我感觉到,只要有自然,人就没有自暴自弃的理由。
                          ——一九八三年五月四日
 
       
    






     
秋声一片



    生活在都市的人,愈来愈不了解季节了。
    我们不能像在儿时的乡下,看到满地野花怒放,而嗅到春风的讯息;也不能在夜里
的庭院,看挥扇乘凉的老人,感受到夏夜的乐趣;更不能在东北季风来临前,做最后一
次出海的航行捕鱼,而知道秋季将尽。
    都市就是这样的,夏夜里我们坐在冷气房子里,远望落地窗外的明星,几疑是秋天;
冬寒的时候,我们走过聚集的花市,还以为春天正盛。然后我们慢慢迷惑了、迷失了,
季节对我们已失去了意义,因为在都市里的工作是没有季节的。
    前几天,一位朋友来访,兴冲冲的告诉我:“秋天到了,你知不知道?”他突来的
问话使我大吃一惊,后来打听清楚,才知道他秋天的讯息来自市场,他到市场去买菜,
看到市场里的蟹儿全黄了,才惊觉到秋天已至,不禁令我哑然失笑;对“春江水暖鸭先
知”的鸭子来说,要是知道人是从市场知道秋天,恐怕也要笑吧。
    古人是怎么样知道秋天的呢?
    我记得宋朝的词人蒋捷写过一首声声慢,题名就是“秋声”:
    黄花深巷,
    红花低窗,
    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
    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
    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
    问谁摇玉佩,
    檐底铃声。
    彩角声随月堕,
    渐连营马动,
    四起茄声。
    闪烁邻灯,
    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
    碎哝哝多少蛋声!
    未了,
    把一半分与雁声。
    这首词很短,但用了十个“声”字,在宋朝辈起的词人里也是罕见的;蒋捷用了风
声、雨声、更声、铃声、笳声、砧声、蛩声、雁声来形容秋天的到来,真是令人感受到
一个有节奏的秋天。中国过去的文学作品里都有着十分强烈的季节感,可惜这种季节的
感应已经慢慢在流失了。有人说我们季节感的迷失,是因为台湾是个四季如春的地方,
这一点我不同意;即使在最热的南部,用双手耕作的农人,永远对时间和气候的变化有
一种敏感,那种敏感就像能在看到花苞时预测到它开放的时机。
    在工业发展神速的时代,我们的生活不断有新的发现。我们的祖先只知道事物的实
体、季节风云的变化、花草树木的生长,后来的人逐渐能穿透事物的实体找那更精细的
物质,老一辈的人只知道物质最小的单位是分子,后来知道分子之下有原子,现在知道
原子之内有核子,有中于,有粒于,将来可能在中子粒子之内又发现更细的组成。可叹
的是,我们反而失去了事物可见的实体,正是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只见秋毫,不见舆
薪”。
    到如今,我们对大自然的感应甚至不如一棵树。一棵树知道什么时候抽芽、开花、
结实、落叶等等,并且把它的生命经验记录在一圈圈或松或紧的年轮,而我们呢?有许
多年轻的孩子甚至不知道玫瑰、杜鹃什么时候开花。更不要说从声音里体会秋天的来临
了。
    自从我们可以控制室内的气温以未,季节的感受就变成被遗弃的孩子,尽管它在冬
天里猛力的哭号,也没有多少人能听见了。有一次我在纽约,窗外正飘着大雪,由于室
内的暖气很强,我们在朋友家只穿着单衣,朋友从冰箱拿出冰淇淋来招待我们,我拿着
冰淇淋看窗外大雪竟自呆了,怀念着“红泥小火炉,能饮一杯无”那样冬天的生活。那
时,季节的孩子在窗外探,我仿佛看见它蹑着足,走入了远方的树林。
    由于人在室内改变了自然,我们就不容易明白冬天午后的阳光有多么可爱,也不容
易体知夏夜庭院,静听蟋蟀鸣唱任凉凤吹拂的快意了。因为温室栽培,我们四季都有玫
瑰花,但我们就不能亲切知道春天玫瑰是多么的美;我们四季都有杜鹃可赏,也就不知
道杜鹃血一样的花是如何动人了。
    传说唐朝的武则天,因为嫌牡丹开花太迟,曾下令将牡丹用火焙燔,吓得牡丹仙子
大为惊慌,连忙连夜开花以娱武后的欢心,才免去焙燔之苦。读到这则传说的时候,我
还是一个不经事的少年,也不禁掩卷而叹;我们现在那些温室里的花朵,不正是用火来
烤着各种花的精灵吗?使牡丹在室外还下着大雪的冬天开花,到底能让人有什么样的乐
趣呢?我不明白。
    萌芽的春、绿荫的夏、凋零的秋、枯寂的科在人类科学的进化中也逐渐迷失了。我
们知道秋天的来临,竟不再是从满地的落叶,而是市场上的蟹黄,是电视、报纸上暖气
与毛毡的广告,使我在秋天临窗北望的时候,有着一种伤感的心清。
    这种心情,恐怕是我们下一代的孩子永远也不会知道的吧!
                        ——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
 
       
    






     
夜观流星



    烬读宋朝沈括著的《梦溪笔谈》,有一段谈到他夜见流星的事,非常有趣:
    治平元年,常州日禹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
一声,移着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
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桮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
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
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沈括学识的渊博早为后世尝得推崇,但我对这一段描述特别感到兴趣,并不是像有
的学者说他对流星的判断正确早在西方大文学家九百年之前,而是我小时候也有一段看
流星殒落的相似经验。
    我幼年居住的乡里,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冷气、没有电扇,一到夏天夜晚,
就没有人留在屋内,家人全跑到三合院中间的庭院里纳凉;大人坐在藤椅上聊天,或谈
着农事,或谈着东邻西里的闲话,小孩子就围坐在地板上倾听,或到处追逐萤火虫。
    小时候,家里有一位帮忙农事的老长工,我们都叫做他“玉豹伯”,他的脑子里装
满了民间戏曲里的戏文故事,口才好,姿势优美,颇像妈祖庙前的说书先生。他没有儿
女,因此特别疼爱我们,每天夏天夜里,我们都围着听他说故事,一直到夜幕低垂才肯
散去。他的身上有一种说不出的魁力,听到精采的地方,我们甚至舍不得离开去捉跳到
身边的大蟋蟀。
    有一天王豹伯为我们讲《西游记》,谈到孙悟空如何在天空腾云驾雾飞来飞去,我
们都不禁抬头望向万里的长空,就在那个时候,一颗天边的星星划出一条优美的长线,
明亮的星一直往我们头上坠落,我们都尖声大叫,玉豹伯说:“流星!流星!”然后我
们听到轰然一声巨响,流星就落在我们庭院前不远处蕉园旁的河床。
    一群孩子全像约好了似的,完全顾不得孙悟空,呼啸着站起往河床奔去,等我们跑
到的时候却完全不见流星的影子,在河床搜寻一个晚上毫无所获,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
家。第二天还特别起早,继续到河床去找,后来找到一颗巨大的黑褐色石头,因为我们
日日在河床游戏,几乎可以确定那颗新石头就是昨夜的流星,但是天上的明星落到地上
怎么会变成石头呢?是我们不敢肯定的谜题。
    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流星,在那之前,虽听大人说起过流星,知道天上的每个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