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传记电子书 > 大导演李翰祥 作者:窦应泰 >

第5节

大导演李翰祥 作者:窦应泰-第5节

小说: 大导演李翰祥 作者:窦应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傍晚的时候,李翰祥和高海山在大中华影业公司的职员宿舍里,见到了沈浮导演的朋友、香港影星王豪。出现在李翰祥面前的王豪,热情、率真,丝毫没有那种成功大影星的架子。早在由上海来香港以前,李翰祥就在电影的银幕上和香港的电影书刊上与王豪神交已久。那时,他曾经被王豪伟岸的身材与潇酒的举手投足所倾倒,对他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敬畏感,如今见了面方才感到王豪的平易与亲切。

  “沈浮先生是我的良师益友,只要他介绍来香港的人都可以引为我的朋友。”王豪为李翰祥和高海山斟上香茗,他看了沈浮的亲笔信说:“两位住在哪里?对香港和九龙这种英国人统治的地方觉得很压抑吧?我不知道两位住得是否习惯?”

  高海山说:“习惯习惯,我俩来九龙刚住下就去洗了一次砀山池的……”

  王豪一惊:“什么?你们刚来就去洗砀山池?是否就是弥敦大酒店前面的那家砀山地?那里可是去不得的,两位新来乍到,怎么就敢去那种地方摆谱呢?……”

  “王先生,并不是我俩想去摆谱。”李翰祥见高海山已将下午他们去砀山浴池洗澡的事情告诉了王豪,也只好委婉地解释说:“王先生大概不了解我们北平人有一种习惯,那就是每当到一处新地方,在会拜朋友之前,即便再腰囊窘迫也要去洗澡和理发的。因为这样可以焕然一新地去拜见朋友,所以我俩在来贵府以前先去洗澡,可是我俩万没有料到那浴池里会有女人陪着呀!……”

  王豪忍不住大笑:“哈,那女人一定是宰了你们的吧?”

  李翰祥诉苦说:“先生猜得对。我在北平、上海都洗过澡,上至老板下至伙计,搓澡的、修脚的,清一色的全男班儿。一般内地的浴池都有雅座和大池子两种,没有想到砀山池只有盆池雅座,一人一屋不说,还一屋一女,多了个女招待!您说这怪不怪?”

  王豪忍俊不禁地大笑说:“怪什么?香港和九龙有的是这种浴房里赚钱的闲女人,可是她们不该去难为你们这刚从上海过来的年轻人!……”

  李翰祥继续向王豪诉说着他第一天来香港的遭遇,说:“我初时想那女人将我领进浴间也就算了,谁知她不但替我放水,又来为我宽衣解带。我还真有点难为情,万没有想到来香港的第一天就让一个女人见到了我的身体。女招待见我手足无措,就一把将我推进浴盆里。然后她举起两瓶滴露来问我:‘怕勿怕?’我以为要不要,就向她连连地摆手。谁知她以为我是说‘勿怕’,就将瓶塞一拔,将两瓶滴露一古脑全倒进我的浴盆里。好家伙,到我洗完澡一核算,我的妈,差点没吓死人,我洗一次澡就用去了港币三元!天哪!……”

  “也好,花钱买来教训吧。”王豪笑了一阵,用手拍着李翰祥的肩说:“香港这个地方终究不同于上海和北平,一不小心便处处落陷阱。我劝你们还是马上从弥敦大酒店里搬出来,就到我们大中华的宿舍来住着最安全。因为弥敦大酒店离那家砀山池太近了,如果你们渐渐地洗上了瘾,丢钱事小,前程事大!……”

  当天夜里,李翰祥、高海山就在影星王豪的安排下,由弥敦大酒店搬到北帝街四十二号A2楼的大中华影业公司演职员宿舍来下榻。二十天以后,经王豪的鼎力举荐,导演文逸民决定让李翰祥在他所执导的影片《满城风雨》上扮演一位“跑龙套”的小角色。从这一天开始,李翰祥就正式走下银海当上了电影演员。

  锦江饭店——坐落在上海长乐路上的高大建筑群,自1929年兴建迄今一直是个神秘的所在。李翰祥久仰这里的神秘。他知道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伟人曾在这里下榻。也曾接待过诸如尼克松、田中角荣和里根等外宾。从香港首次回内地探亲访友的香港电影导演李翰祥及其随行的石磊等,就住在这里。

  初冬的阳光透过雪杉参差的枝桠,投映进美丽宜人的锦江“园中园”来。天气尽管日渐寒冷,可是“园中园”内春意盎然,紫荆簇簇。一朵朵梅花在和煦的阳光下喷吐着迷人的芳香。在一泓人工湖畔有几只藤椅。

  “诚寿!你在上海吗?”李翰祥在这里十分欣喜地与香港影界的老友苏诚寿意外地邂逅。这位日后充任李翰祥回内地拍片的代表,后组建的新昆仑公司经理的苏诚寿,在上海与李翰祥的邂逅,揭开了两人合作的新篇章。正是因为李、苏两人在锦江的这一次意外相遇,才引出了另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话题。

  “苏先生,我这次能够回到祖国确实是一件令人振奋的好事。”李翰祥坐在温暖如春、花枝嫣然的“园中园”里,那双睿智深沉的大眼睛凝望着和煦冬日下的锦江饭店南楼、北楼和中楼,颇为感慨地说道:“三十多年前我离开内地时所见之处一片萎靡。可是这次我有幸去了北京、天津、大同、承德、镇江、洛阳、广州、杭州,到处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变。我所到之处,坦率地说,既有盛大的官方宴会,也有三五亲朋的餐聚小酌。对我的接待既隆重又轻松、随便,这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是我来时所根本没有想到的,也是我在香港三十年所从来没有感受到的。这是一种兄弟般的骨肉亲情。苏先生,当初找回来时是因为今年晚些时候,我将要去美国洛杉矶做一次心脏手术。因为我对未来的手术吉凶未卜,所以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很想在这次成败难断的手术之前,回到内地来看一看,否则我死不冥目!现在,我的这次‘秘密旅行’已经到了最后一站,我在上海能见到你这位老朋友,觉得有许多心里话要向你说呀!……”

  “李导演,我知道你对祖国的一片深情。”苏诚寿见李翰祥因为激动,双眼里含满了晶莹的泪花。他亲自为李翰祥斟上一杯茶,说:“我也听说你在北京、上海等地会见了许多电影界、美术界的旧友新识,感想一定很多吧?”

  李翰祥深邃的目光凝望着池水畔一丛丛摇曳的翠竹,说:“苏先生,我在来内地以前,虽然对周恩来的崇高人格有耳闻,但是真正体会到这位历史伟人的人格魅力,还是这次之行。因为我所到之处,已经深切地感受到周恩来之所以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原因。周恩来的一生充满着传奇性。他不但经历过战争的兵燹,而且又是位杰出的外交家,无论蒋介石还是赫鲁晓夫,都不是周恩来的对手。有人说周恩来是旷古少见的奇人,我看一点也不为过,他的伟大不仅仅在于他一生创造了多少丰功伟绩,而是在于他和民众深不可测的感情!”

  微风习习。翠绿的竹篁左摇右曳。苏诚寿已经被李翰祥发自肺腑的话深深打动了。“李先生,当你在北京的时候,我就听人传说你很想在内地拍一部有影响的电影,此话当真?……”

  李翰祥略一沉吟,连连地颔首说:“不瞒你说,这是真的。但是目前还仅是一个念头而已。因为我李翰祥从前对来内地合作拍片,连想也不敢想。那是因为‘四人帮’将内地的电影界控制得如同一只密不透风的铁筒一样。从前别说有人来此拍片,‘文革’期间甚至连一部香港的电影也看不到了。我李翰祥又怎么敢突发奇想呢?可是这次我回来走一趟,这种多年来连想也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忽然间有了一个大胆的念头,那就是我希望在美国的心脏手术成功后,真的回到内地来拍一部有轰动效应的影片!……”

  “太大胆了!”苏诚寿以电影界老朋友的身份,对李翰祥的惊人之语颇感惊喜,他说:“你的这个大胆的念头是如何产生的呢?”

  李翰祥说:“我到北京以后见到了许多电影界的朋友,有些是我的前辈。可是,他们见了我所谈的话题多起源我所摄制的《倾国倾城》。有些人说在香港能搭出紫禁城的布景,且又拍得出那么有气魄的宫廷片来,确实难能可贵。因此有些朋友建议我李翰祥应该回来,依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的真景来拍摄一部有深度的宫廷片,将会取得更大的成功!……”

  苏诚寿也有些跃跃欲试,在旁鼓动他说:“既然如此,李先生何不就马上动起手来干呢?……”

  李翰祥说:“苏先生应该知道我李翰祥的历史。在香港三十年来,我所拍摄的影片确实数量可观,可是,能够传世的作品又有几部?并非是我李翰祥拍不出佳作上品,而是我多年来拍摄的电影几乎全是奉老板之命,所拍的是有盈利价值的商业片、风月片,甚至是喜剧片。我曾经幻想有一天按自己的艺术造诣,拍一二部有较深思想内涵的电影,可是制片商是决不允许的。这次我回内地来,不但见到那些大好河山可以作为我未来拍片的实景,更主要的是我见到官方和民间都对我回内地拍片表示欢迎。廖承志副委员长在接见我时,鼓励我回来拍片,这是对我的最大触动。此外,另一个使我回内地拍片的动力,来自何贤先生!”

  苏诚寿愕然:“何贤?就是住在澳门的著名实业界人士何贤先生吗?……”

  李翰祥的脑际里立刻浮现出北京紫禁城内碧瓦熠熠的大殿。他记得不久前他到故宫里游览时,在雕梁画栋的太和殿的汉白玉丹墀下,竟然与澳门名流何贤偶然巧遇在一处。李翰祥告诉他的老朋友苏诚寿说:“柯贤先生是位爱国人士,当时他指着故宫三大殿以自豪的语气对我说:‘李翰祥先生,故宫是我们的国之瑰宝,你是位有骨气有抱负的导演。与其老在邵氏公司去拍那些娱乐片,不如回来以故宫为背景拍一二部震撼民众心灵的历史巨片。如果你当真能回内地拍片,我在必要时可以给予你财力上的支持!’”

  “谢谢您,何贤先生!”李翰祥记得他当时是很冲动地扑上去,紧紧地抓住何贤的双手,动情地说道:“将来有一日我回来拍片的计划得以实现,我定将前往澳门请先生鼎力相助!……”

  何贤说:“一言为定!……”

  冬日冉冉升起来了。

  李翰祥和苏诚寿离开“园中园”,沿着一条由翠绿修竹所环绕的碎石小径来到北楼的现代化餐厅。这里地毯、餐桌和餐具均很雅致。在一幅巨大的“六出祁山”壁画下,李翰祥将苏诚寿让到一张红木桌前。“人称餐厅构成了锦江饭店的半壁江山,果然名不虚传。”李翰祥指指位于北楼十二层那宽大敞亮的四川餐厅,对苏诚寿说:“今日我来请你品尝一餐巴蜀宴,如何?……”不久,女侍送上丰盛的午餐,除了四碟认得出的川菜外,又布上两碟法国名肴:烙蛤蜊和牛尾汤。酒酣耳热之后,两人又继续方才在“园中园”的话题,苏诚寿说:“李先生,如果你当真得以回内地拍片,这第一部是什么?”李翰祥略一沉吟,脱口而出:《周恩来》!

  苏诚寿又惊又喜:“你想为万民称誉的周恩来拍一部大型传记电影吗?”

  “是的,这是我最感兴趣的题材,也是我一生最大胆的尝试!”李翰祥大口地咀嚼着有辣味的川菜,动情地用一只大手挥动着,说:“我已经说过,我崇敬周恩来!因此我很想在有生之年用艺术的手法,将这位永垂千古的一代伟人形象再现于银幕上。”

  “好!这个选题计划好!相信你会导出一部历史性巨片来的。”苏诚寿被李翰祥兴奋的情绪所感染,他为李翰祥斟满了一杯醇酒。

  “好吧,借你的吉言,我是要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的。”李翰祥激动地凝望着面前那幅“六出祁山”的巨大壁画,心潮激越,热血沸腾。他将一杯醇酒一饮而尽,说:“苏先生,目前如若马上实现这一拍片计划也决非轻而易举。我此次到美国洛杉矶去做一次心脏手术,调换心脏的血管,在生理上等于除旧更新。如果这次手术成功,上帝给了我一个新的生命,我在艺术上也将来一次除旧更新。你知道我与邵氏公司的拍片合同上如今只剩下两部影片了,为了不受束缚,从那种纯商业性的片子中挣脱出来,我早已下定了决心,将来不再与邵氏公司续签新约。那样,我或许当真能回内地来拍摄一部《周恩来》的。”

  “祝你成功!你会成功的!”苏诚寿与李翰祥锵然碰杯。

  是夜,月光如水。

  锦江饭店北楼十层的一间套房里,李翰祥彻夜失眠了。他为在上海与苏诚寿的谈话而兴奋。李翰祥辗转反侧,不能成眠。他甚至已经在脑海里为未来的巨片《周恩来》构思某些宏大的场面了。月影临窗,李翰祥回到阔别已久的上海难免思潮奔涌,往事联翩。1948年冬他和高海山到香港以后,虽然经影星王豪的举荐,两人在《满城风雨》一片中只露了一面,但是,香港的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