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问鼎天下 >

第102节

三国之问鼎天下-第102节

小说: 三国之问鼎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微微颔首,并不觉得这是诸葛亮故意冒犯。

倒是蒯越这会儿回过神来,他意识到刘琮与刘表不同,后者安于自保也好,坐观成败也罢,在战略上采取的都是保守方阵。而刘琮则锐意进取,主动出击,这不仅仅是风格上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将影响荆州乃至天下的大势。

看来以前的许多想法,都要随之改变了,蒯越这一瞬间下定决心,唯有跟上形势,才不会被淘汰出局。

其他诸如杜袭、裴潜、司马芝等人,随着刘琮就任荆州牧,也各自从南阳郡升任州官,不过他们更擅长各自所掌之事,对于战略大计并不参与。但这并不等于他们就完全没有自己的想法,杜袭就农事而言,提出若想对江东用兵,最快也要等到今岁秋收以后。

徐庶对此说道:“军资粮草,尚不足用,此为实情。然时不我待,或可遣精兵逐步蚕食,或以奇兵袭扰,使江东不得安宁。待我军粮草备足之后,大军再相机而动,或可收到奇效。”

话说到这个份上,已经是战术方面的讨论了。刘琮并不急于决定,而是任由诸人各抒己见,毕竟他现在需要的是注重全局,在许多细节方面,比起杜袭等人就所知不多了。

和以前出征作战不同,现在刘琮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南阳军,还必须将整个荆州的军力都纳入其中。然而荆州郡兵来源复杂,良莠不齐,统属纷乱,若要对外用兵,首先要做的,便是理顺指挥,去芜存菁。

想到这里,刘琮转头望向徐庶。这个繁杂而又急迫的重担,唯有他来挑起了。当然自己也不会袖手旁观,必要的时候,还得自己亲自出马。

毕竟这个时代许多将领的部众就是其部曲,清理军伍,绝非易事。

与此同时,刘备和吕布,又当如何措置?

种种问题涌上心头,刘琮不觉闭上双眼,凝神思索。

第138章 何不引军取关中

“将军可是为刘玄德而烦忧?”待众人散去之后,刘琮将贾诩请到了内堂,贾诩见刘琮神色凝重,稍一揣测便猜到了刘琮的心事。

刘琮点头应道:“是啊,如今他成了平叛的功臣,在荆州的名声相当不错。”

自从刘琮领兵入城之后,刘备便只身前往牧守府拜见刘琮,得到刘琮的准许之后让关羽和张飞率兵返回新野,而他却留在了襄阳。这个举动让刘琮颇为无语。如此一来刘备不但显得光风霁月胸怀坦荡,更让刘琮找不到任何借口来对付他。

立了这么大功劳若是不加以褒奖,定然会使得刘琮遭人非议,可如何褒奖才合适?划一块地盘给刘备,让他自生自灭?以刘备打不死的小强来看,未必稳妥。然而除此之外,还有什么能够堵住众人悠悠之口,同时又能遏制住刘备的发展呢?

贾诩低头沉思片刻之后,抬眼看向刘琮说道:“刘玄德如今乃无本之木,其必然知道客居于此非长久之计,将军何不从此处着眼?”

“先生的意思,是请刘备东进?”刘琮皱眉问道。这个念头他方才也有过,但很快被自己否定了。攻取江东是整个大战略中的首要一环,重要性怎么说也不为过,刘备参与进来且不说能否有益,首先刘琮对他很不放心,若是刘备暗中与孙策结盟,给自己在关键时刻来个反戈一击,那就太危险了。以刘琮对刘备的了解,他做出这样的事绝不会让自己感到惊讶。

“非也。”贾诩摇头道:“刘玄德未必愿意去,将军亦如是。以老夫之见,不若使其北上,直取关中。”

让刘备取关中?这样真的好吗?刘琮疑惑片刻对贾诩说道:“关中诸将实力很强,只怕刘备不愿北上。更何况刘备之所以名望甚高,是因为其……”说到这里,刘琮猛然醒悟过来,嘴角微翘,说道:“先生是想让刘备牵制曹操吗?”

不得不说贾诩对人心把握之准,刘备既然身为大汉宗亲,天子皇叔,又一再指责曹操“奸臣窃命,肆虐朝堂”,要“匡扶汉室,信大义于天下”那么他就不能拒绝北上抗曹的请求,否则传扬出去,他的声望一定会大受打击。而对于刘备来说,这是最不能接受的。

当然,直接让刘备去攻伐许都,也不可取,若曹军主力与袁绍相持,被刘备趁虚而入,侥幸得手,则刘备实力必然空前提高,很可能趁势而起,成为以后的劲敌。不过若是刘备进攻关中,胜则可在关中与曹操、袁绍分庭抗礼,败了也没人会说刘琮如何。

权衡再三之后,刘琮还是有些不大放心,对贾诩问道:“关中诸将,马腾、韩遂最强,若刘备北上与之结盟,又当如何?”

贾诩对此早有考虑,闻言便道:“马腾等辈胸无大志,据地自保而已,若刘备北上必不见容。何况曹操岂容刘备,彼时定然会结好马腾,驱逐刘备。须知马腾诸将子侄,如今还在许都为质。”

这也就是说,刘备明知道自己给他挖个大坑,他也得睁着眼睛往下跳咯?以堂堂正正的阳谋逼迫对手的感觉,果然很爽。

刘备留在南阳始终是个隐患,能将这个烫手山芋打发走,刘琮的心情相当不错。

“吕布此次出兵相助,虽无战功,其意也诚,想来应该不会再拒绝为我练将了吧?”想到吕布,刘琮便又转头向贾诩问道。

贾诩听了却道:“温候桀骜不驯,不挫其锐气,恐难用之。”

“是啊,吕布自负勇武,可为将而不可为帅。其实制服他并不难,难的是如何让他认清形势。”刘琮想了想,说道:“不如就让他领兵攻袭许都?”

这个想法让贾诩皱眉思忖片刻,最终却缓缓摇头道:“不妥。”

“哦?这是为何?”刘琮有些不解地问道。

贾诩捏着颏下稀疏胡须说道:“温候兵微将寡,袭扰许都作用不显。况其好利无谋,只需以重金贿之即可,何须旁生枝节?”

他这么一说,刘琮不由苦笑无语。是啊,自己明知道吕布好财货,怎么就把这茬给忘了?

其实在贾诩看来,最好的办法还是刘琮将吕布之女收入帐中,不过现在是没法提这个建议了,刘表才刚下葬没几天,尸骨未寒呢……

计议已定,刘琮便让人去请刘备,不一会儿,刘备闻召而至,见礼之后在宾客席上落座。

“此次平定蔡瑁之乱,皇叔功劳甚著,琮铭感五内,无以为报。”刘琮起身长揖,刘备亦起座还礼,谦辞道:“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备适逢其会,略尽绵薄之力,何以敢挟恩图报?将军不必如此客气。”

类似的客套话两人已经说过好几次了,刘琮笑了笑,坐下之后先看了眼贾诩,见他微眯双目神色肃然,便将方才与贾诩商议之事对刘备说了。

“这……”刘备听了之后心中顿感酸涩,面上迟疑不决。

本来这次自己主动相助,活捉蔡瑁平定叛乱,便是想改善与刘琮的关系。虽然不知道刘琮为何处处针对自己,但想来总有原因。若是能趁此次良机在荆州扎下根来,相信会有不少贤人豪杰来投奔自己。可现在看来,刘琮压根就不想让自己留在荆州啊。想想这些年来四处奔走,颠沛流离却始终无立锥之地,好容易客居于此,刘表一死,刘琮就要将自己赶地出门。想到这里,刘备心中的酸楚伤感,一时竟无法排解。

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竟然让刘琮如此忌惮?

然而能够拒绝吗?刘琮口口声声夸赞自己“汉室忠烈之楷模”“天下英雄所重”,什么“出兵北上,百姓定然箪食壶浆,宵小望风远遁”。真有这么容易,自己早就去夺关中了,还用你来说吗?更何况关中眼下是个什么情形?自董卓乱政以来,屡遭兵灾,又兼旱、蝗。十室九空,早已不复当年气象。

即便是如此残败的关中,也还有马腾、韩遂等诸将盘踞其中,以自己区区两万人马,想要夺取关中简直无异于痴人说梦!

见刘备神色凝重略带悲容,沉默不语,刘琮与贾诩对视一眼后,由贾诩出言说道:“玄德可有什么难处?”

刘备闻言心中猛然一动,收敛悲情思忖片刻后说道:“备如今兵微将寡,斗具不足,粮草不济,何以争夺关中?”

很显然刘琮是不打算让自己留在荆州了,既然如此,能趁机要一批军械粮草以增强实力也是好的。

贾诩点头道:“玄德勿忧,军械盔甲乃至粮草,将军定然会鼎力相助。如今曹贼领大军与袁本初相持,正可趁机而取关中。马腾等人非玄德之敌手,彼时玄德雄踞关中,进可虎视中原,退可保有关山之固,岂非今日可比?”

他这话看似很有道理,但三人都心知肚明,刘备率兵北进,曹操断然不会坐视不理,更何况西凉铁骑骁勇无匹,刘备即便能最终获胜,想必也会大伤元气。没有五六年的时间,是不可能出关争夺天下的。

不过这也是在不撕破脸皮的情况下,刘备目前所能看到的最好的出路了。刘琮不敢对他下手,他又何尝不是?与其相看两相厌,不如杀出一条血路,或者峰回路转,也未可知。

“既如此,备先谢过将军和军师好意。”刘备长叹一声,抬起头望向刘琮说道:“备实无能,劳将军费心,他日若邀天幸,得据关中,必以将军马首是瞻。”

这种客气话刘琮自然不会当真,不过戏总是要演下去的,当下直身对刘备道:“皇叔言重了!如今汉室衰微,有皇叔这样的中流砥柱,方可收拾人心,复兴汉室啊。”

“将军,备有个请求,将军可否看在备之薄面应允?”刘备见火候差不多了,便忽然说道。

刘备没想到刘备会搞突然袭击,不过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也只能硬着头皮问道:“皇叔但请直言。”

“备之请求实在无礼,不当之处,还请将军勿怪!”刘备以退为进,让刘琮颇为无语,只能耐着性子听他继续说道:“备自来荆州之后,四处求访达人贤者,奈何备名望浅薄,不为人所重,如今连录事书记之人都没有。所以备想请将军推荐人才,以充大任,未知可否?”

这一招让刘琮顿时哑口无言,眼神与贾诩一碰,见其眼神中颇有些戏谑,不由暗自苦笑。之前自己还洋洋得意于以阳谋算计了刘备,可现在刘备当面请求自己为他推荐人才,又何尝不是阳谋手段呢?此时此地,此情此景,实在令人无法拒绝啊。刘备此举正是顺势而为,可见其早有所图,却不知他看上了谁?

是卧龙诸葛,还是凤雏庞统?

若是刘备直接开口要人,刘琮反倒很容易找到理由婉拒,可人家并没有指名道姓,把决定权交给自己,才是真正的难以拒绝呢。

望着刘备目光炯炯的眼神,刘琮一时陷入了沉思。

第139章 轻而无备孙伯符

细思刘备所言,刘琮发现,他说话非常有技巧。

之前刘备首先表示歉意,自言无礼,是因为刘备如今客居荆州,擅自招揽人才有喧宾夺主之嫌,开口向刘琮讨要,则更加不堪。同时也将自己摆到弱势一方的位置,令人无法生气,更没办法直接拒绝。否则的话,显得自己气度不够,小肚鸡肠。

接下来刘备只说请自己为其推荐人才,看似软语相求,实则容不得刘琮拒绝。出这样一道难题给刘琮,实际上刘备的打算很明显,若是能要到人,那再好不过,即便不成,也不损失什么。再退一步而言,刘琮不给他推荐人才,可别人主动投效,或是刘备再行招揽,那么刘琮也就无话可说了。

想透了这一层,刘琮越发无奈,不过转念一想,这倒也是个不错的机会。

蔡瑁谋反,荆州内部的文臣武将以及当初刘表的座上客,除了反对和支持的,还有一部分选择了袖手旁观。这其中有伊籍等幕官,也有吕介、霍峻这样的武将。

对于这些人刘琮是很愤怒的,但如何处置,却让他很为难。原本想着以后有机会了再将这些人赶走,现在刘备张口向自己要人,何不顺势打发了这些家伙?

“山阳伊籍,雍容风议,见礼于世,皇叔可有意乎?”刘琮面向刘备,微笑说道。

旁边贾诩望过来,眼神中颇多嘉许。

刘备听了先是一愣,笑道:“伊机伯之名,备早有耳闻,只是他久在荆州,恐其不愿相随啊。”

“皇叔太过自谦了,想来伊机伯定然会欣然前往。”刘琮摆手说道,接着又向刘备举荐了吕介、霍峻等人。刘备稍一思忖,便意识到这些人都是在蔡瑁谋反时选择了中立,对于这些人刘备反倒觉得挺合适,既然不忠于刘表,那么想来早有去意,只要自己善加笼络,不怕收服不了人心。只是自己看上的诸葛亮,刘琮却绝口不提。

能在刘琮身边当书记,常在左右,以备顾问,那个年青人定然不凡。刘备数次见过诸葛亮,虽不曾交谈,但对其印象很好。诸葛亮身上有种同龄人所不具备的沉稳成熟,若是能讨要到此人,刘备才觉得不虚此行,可眼下看来,即便自己指名要他,也不可得了。

不过能有伊籍等人相助,也算有所收获,刘备怀着欣喜交织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