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55节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55节

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备便笑着问候道:“军师,你来了,一路上辛苦了。”

诸葛亮摇扇笑道:“有舟船之利,何来辛苦。主公,我此番从长沙而来,还为主公带来一位贤才。这位是亮之好友,襄阳名士马良马季常。”

刘备瞧那年轻人,仪表端庄,气态自若,两道眉毛多为灰白,便忙拱手一礼,道:“‘马氏五常,白眉最良’,备对先生可是仰慕已久呀。”

那马良谦谦一笑,还礼道:“使君过奖了,使君仁义之名名扬四海,良早年就想投效于使君麾下,但只恐才疏学浅,难入使君法眼。此番厚着脸皮请孔明军师引荐,只想为使君略尽些微薄之力,还望使君不弃。”

刘备一副受宠若惊之状,忙道:“能得季常辅佐,诚乃备之荣幸,今后还请季常不惜己才,多多教诲,开备之愚钝才是。”

引荐过马良之后,刘备又是一番抚慰,便吩咐先为马良安排住处,待稍适休息后再细细相谈。

送走马良,堂中只剩下张飞、诸葛亮、徐庶等几个心腹文武。

诸葛亮方道:“主公,前日亮收到主公之信,说是主公有重要之事要与亮相商,亮不敢稍的耽误,星夜兼程而来,但不知主公有什么重要决策?”

刘备见四下也无外人,沉思了片刻,道:“也不瞒军师与诸位,这件事其实备其实也是思量了许久的。如今荆楚士人来归者与日剧增,这些人来投奔我刘备,无非是想图个一官半职,我却以区区一个公安,根本无法安置这许多人,而这些人是不会一直坐等下去的。时间不等人,我以为,现在已经是到了必须夺取南郡的时候了。”

—://。。

第一百一十一章涉险

刘备此言一出,郡僚为之色变。

诸葛亮第一个道:“主公,眼下咱们立足未稳,归附之士尚不及抚慰,新编士卒也未及训练成敢战之士。而周瑜新得南郡,兵锋正盛,且南有黄盖、东有程盖两支兵马,以咱们眼下的实力,断难强取南郡,主公还当隐忍才是。”

接着,徐庶第二个劝道:“军师说得是啊。先前长坂一役,步军精锐丧尽,只余下不到三千本部精兵,其后收降的荆州兵,再加上些刚刚募得的新兵,满打满算总共也不到六千人马,以这六千良莠不齐之兵,对付东吴在荆州将近三万多的人马,胜算真的不是很大呀。”

张飞也跟着道:“兄长若想战,我张飞是不怕的,咱们虽然兵马少,但如能出其不意,一举偷袭下江陵城,胜负之数或许还未定。”

就连一向敢战的张飞,此时的言辞也趋向于保守,看来众人对彼我两家的实力还是很清楚的。

而诸葛亮这时又进一步劝道:“主公,南郡咱们是一定要取的,但现在还不是与东吴翻脸的时候,你忍了大半辈子了,又何必急于这一时呢,还是再忍忍吧。”

刘备默不作声的被众人劝了大半天,忽然间哈哈大笑,道:“谁说我要跟东吴翻脸,谁又说我要用兵强取南郡了。”

众人又是一愣,诸葛亮困惑道:“那主公又是什么意思?”

刘备信然道:“我的意思是,我当亲往东吴去见一次孙权,说服他将南郡让给我都督。”

刘备这话一出口,在场的不少人都是倒吸一口凉气,显然是对他的这个想法不予认同。

刘备却是胸有成竹的很,笑着道:“你们放心,我也不是毫无准备而去。这些天荆楚之士来归的盛况你们也都看到了,而对岸的周瑜呢,他是把江陵城和整个南郡给占了,但是几个月来,去投奔他的人却寥寥无几。没有荆楚豪强名士的支持,他周瑜打得下南郡,却未必能守得住南郡。而我刘备就不一样了,南郡虽然我打不下来,但是我却能守得住,这一点我相信孙权是不会不考虑到的。”

“主公所言不错,亮也深以为然。”诸葛亮也是表示赞同,但接着话锋一转,又道:“当初孙策打下江东之时,江东大族也没有几个支持的,但时至如今,稍加启用,那些大族们还不是放下仇怨,一个个都归附了么。南郡也是一样,虽然一时之间荆楚人士未必能放下旧仇,但只要以利相诱,假日时日,必定也会与吴会那些士人一样,最终选择归附的。我想孙权在下了这般血本之后,不会连这点耐心都没有吧。”

利字当头,能忍得住一时者多,能忍得住一世者又有几人,诸葛亮剖析的十分明了,众人无不点头表示赞同。

刘备却继续着他的自信,道:“这一节我当然也想到了,所以,此番我有信心说服孙权,还有第二个最关键的原因,那便是孙权对周瑜的忌惮。诸位想想,周瑜火烧赤壁、强取南郡,其名威震华夏,江东士民,更是无不交口称赞。所谓功高盖主,以孙权的性格,面对着周瑜业已形成的尾大不掉之势,他会坐视不理吗?所以,他必然会找人对周瑜加以制约,而放眼整个荆州,除了我,谁还有与现在的周瑜相抗衡的实力呢。”

刘备的意思很已经很清楚,他就是要利用孙权对周瑜的猜忌,从周瑜手里把南郡给抢回来。

众人一时无言,刘备见无人赞同他的观点,显得有点失望,便闷闷不乐道:“军师、元直,利用周瑜与孙权间的猜忌谋取南郡,这不也是你们之前的设想吗,怎么现在却又改口了。而且前不久咱们不是还打探到,那曹操曾派蒋干前去南郡招降周瑜么,这一点我想孙权也一定知道,他对周瑜的猜忌必然更深一层,我料想此计必定可成。”

诸葛亮轻咳了几声,道:“曹操派蒋干去招降周瑜,显然是有挑拨离间的意思,倒也可为我们利用。亮也知道主公是为咱们的前途设想,但也不必亲自涉险去往江东吧,或派一使者,或由亮亲自前去一趟便是了。”

刘备摇头一叹,道:“这其中的风险我又岂会没有考虑到,但是此事关系重大,我只有亲自前去见一趟孙权,才能表现出我的诚意,方能令孙权对我放心呀。”

话音未落,堂外来报,言从事中郎方绍从柴桑回来了,刘备听闻一喜,忙叫传入。

方绍风尘仆仆而入,见除了镇守夏口的关羽之外,刘备集团的决策层基本都到了,心中便有了几分猜测,当下也不及细问,忙上前一礼:“绍一收到主公密召就连夜起程,只是路上仍耽搁了几天,让主公久等了。”

刘备拍着他的肩道:“不碍事,这一趟你出使江东,我对你的成果很满意,辛苦了。”

方绍当然又是说了一番什么“份内之事,没有辜负主公重托”之类的客套话。

刘备接着便将方才所议之事与他说了一遍,道:“你先前也曾多次来信,言明孙权与周瑜间的猜忌,让我多加利用,我这一趟去向孙权求取南郡,正好用得上。只是军师他们都以涉险为由,劝我不要去,不知中正你意下如何。”

“果然是我没猜错,刘备这是要去借荆州啊!”

方绍本来是想一口赞同的,但话到嘴边,却猛然发现刘备身后的诸葛亮正向他微微摇头,很显然是想让他不要赞同刘备。

“如果站在刘备这一边,固然是可以立下一功的。不过诸葛亮和大家都在反对,我这么一唱反调,岂不是得罪了大多数的人,不好办啊”

“这个嘛”方绍磨蹭了几番,决定还是两边都不得罪的好,遂道:“这般大事,绍岂敢妄论。绍只能说,根据我观察,孙权和张昭等一干人,对周瑜的声名日盛确实颇有猜忌,主公利用这一点去求取南郡亦未尝不可。但绍还想说的是,孙权这个人,表面上看起来平易近人,但实则奸险狡猾无比,只要有利可图,他什么样狠辣的手段都使得出来,主公若真要亲往,这风险还真是不可预料啊。”

—://。。

第一百一十二章破茧之机

今天第三更,求些推荐票,谢过。

方绍洋洋洒洒一番话,既没劝刘备不要去,也没有劝刘备去,看似用心良苦,但实际上则又将皮球踢还给了刘备。

众人该劝的话都劝尽了,这个时候,堂中变得一片静寂,众人注视着刘备在中间来来回回的踱步,心中都怀着一颗忐忑不安之心。

刘备表情亦是阴晴不定,显然,经过众人这一番利害分析之后,刘备原本的决然与自信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所以,这时他也不由得陷入了矛盾之中。

也不知过了多久,刘备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微皱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竟然露出了几分释然的笑。

他长吐了一口气,慨然道:“诸位的好意,此去江东的风险,备又岂有不知。但诸位追随我刘备,无不是想一展所长,成就一番大事,备岂能连累诸位陪着我老死在这公安小地,这一趟江东之行就算是龙潭虎穴,我刘备也非得闯一闯不可。”

这一刻,刘备慷慨的言辞之中,又含着几分悲壮色彩,众人听之,无不为之动容。

诸葛亮见他决心已下,知道劝是劝不住了,只好也慨然道:“既然主公已决意涉险,那亮此番就陪主公走一趟吧,也好从旁有个照应。”

刘备摇头道:“军师的心意备知道,只是如今各方来投之士日增,军师身负安民养士,督调粮赋的重担,岂能轻易离开。军师便与诸位坐镇长沙公安,整军备战,随时做好最坏的打算,我与子龙、中正去见孙权便可。”

看来刘备也做好有去无回的打算,到了这个份上,诸葛亮也没话说了,就算他心里边一百个不赞成刘备去冒这一趟险,但他理智上却也知道,刘备这是要为他自己和追随他的人去开辟一条绝处逢生之路,刀山火海,这一趟都是必去不成。

诸葛亮当下也不再多劝,却是按着方绍的肩,语重心长的叮嘱道:“中正,主公此番江东之行的安危就全系在你身上了,你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若是主公有半点差池,别怪先生我饶不过你。”

方绍本来借着已知的历史,知道刘备此番东吴之行是有惊无险,但给他们这样气氛沉重的一说,反倒心里有几分虚了。

不过,目下已是骑虎难下,刘备若是想破茧重生,这一趟东吴是非去不可的,方绍也只有赌一把,遂是正色道:“先生放心,绍就算拼上这条性命,也必要保得主公安然归来。”

这天,刘备遂定下亲往江东的计划,又经过数日部署,数天之后,挑了一个黄道吉日,刘备在方绍和赵云的护送下,带着三百亲兵乘船,顺江而下前往丹徒去见孙权。

先前曹军南下,孙权为取荆州并抗曹军,故将军府暂迁至柴桑,现今西方战事稍告一段落,为加强对吴会一带山越人以及吴中大族的控制,孙权又将军府暂时迁往了丹徒县。

这丹徒县即今镇江,隶属于丹阳郡,古时亦名京口,乃是秣陵下游重要渡口,赤壁之后,孙权始将军府迁于此地。

此时正值开春,风和日丽,江水顺畅,一路经过柴桑、秣陵等重镇,不出七日,丹徒渡便在眼前。

“主公,前边就是丹徒了,咱们该准备下船了。”

方绍提醒船舱中的刘备,先前出使柴桑近十月,期间他也曾数度前往丹徒面见孙权,故而对东吴沿江一带的地形也多有了解。

刘备走出舱中,立于船头遥望丹徒渡,却见数里外的渡口船来船往,一派繁华,不禁感慨道:“吴会有长江之险,渔盐之力,又逢中原大乱,士民南渡避难,方才有今日之繁华呀。只可惜这一番大好河山给了孙权,若是落于我手,曹操又焉能稳坐中原。”

方绍见刘备感慨心起,便陪着说道:“当年主公据有徐州之时,何不趁南下取了扬州呢。”

刘备叹道:“我当年也是心高志大,有些不自量力,一心要与群雄争中原,谁想碰上了曹操这个对手,再有寿春袁术那蠢才,铁了心的非要跟我过不去,结果徐州他没拿下,却让孙策摘了江东这个桃子。若说这袁术,当年之声望实力丝毫不逊于其兄袁绍,若是能以寿春为基,先收取江南为后盾,再北上夺徐州,而后与其兄并力战曹操,这般稳扎稳打,天下之数亦未可知也,可惜可叹呀。”

刘备大概是在叹袁术这等士家高门,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坐拥一方,到头来却全都给败光,而自己白手起家,空手一身壮志才华,却苦苦的为尺寸之地而打拼,上天待人还真是不公平。

“唉,谁让你爸不是李刚呢。”

方绍低声暗叹,刘备前边的没听到,“李刚”二字倒是听得清楚,不禁怔道:“何谓‘李刚’?”

方绍愣了一下,方知又随口失言了,他忙是转移话题:“主公你听错了,我随便感慨的。主公你看,码头就要到了,咱们准备下船吧。”

刘备也未深究,于是,又欣赏了一会沿江风景,船便已靠岸。

由于先前已经派人来丹徒先行通报过,故而刘备这边一靠岸报上姓名,东吴这边马上就派了车仗前来接送。

于是,刘备等一行三百余人,便弃舟登岸,一路往丹徒城中的驿馆而去。

方绍与刘备共乘一车,穿行于闹事之间,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