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之卧龙助理 >

第212节

三国之卧龙助理-第212节

小说: 三国之卧龙助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千守齐子岭,以马岱率军五千守鼓钟镇。

以上诸军之战略目的,是阻止驻扎于太原郡的徐晃所部五万魏军,自晋阳南下救援平阳。

刘备则亲督十余万大军,扫平平阳外围据点,强攻平阳城,争取在魏军主力到来之前拿下此城。然后以逸待劳,再与魏军主力进行决战。

汉军的集结早在一月之前就开始,而今二十万大军已基本就序,原本刘备是打算在春耕完全结束之时再发动进攻,但为了达到进攻的突然性,故而选择了提前开战。

这个开战的日期,乃是刘备临时而定,方绍也是刚刚才接到命令。

刘备之所以将张飞与方绍这等良将谋臣,放在了偏军的一个位置,主要是防止魏军为解平阳之围,并没有按汉军预先的推测,大军先开往太原郡,再改道南下,而是采取围魏救赵之策,强攻弘农潼关一线,以威胁长安来逼迫汉军由并州撤军。

因此,刘备才将多达五万的兵马放在了弘农,而且还以武将集团中的第三号人物张飞,以及名震魏国的鬼诺方绍来统领,一则是利用他们的声名来完成诱计的计划,然后再以他们的军略与谋算化解魏军的魏围救赵之策。

当姜维赶到长安时,刘备已经先期率北路军趁夜离开了长安,因是中路军的进军路线较近,所以方绍所统之军计划于明早,大旗鼓的出城。

当姜维策马狂奔,直抵大司马府时,方绍已经在召集众将,分排此番进兵的任务。

聚集在方绍周围的,可以说是一支以年轻人为主要力量的新生团体,如马谡、邓艾、赖雄,以及前不久从南郡太守调往关中,接替方绍为冯翊太守的糜威,皆为后起之秀。老将的话,王平勉强也算一个,不过与马超、黄忠等宿将比起来,王平已经算是十分年轻的一个了。

这些个年轻的将领,倒也不是方绍有意将他们聚在一起,因为此番伐魏的主攻方向毕竟在平阳,马超等宿将想争相立功,皆是强烈要求随帝征平阳。至于张飞,当初也是十分不满被设为偏军,只是在刘备几次三番的书信,晓以大义,好言抚慰之后,张飞才答应留镇弘农。

所以,后来刘备叫方绍选将之时,方绍其实是没什么大牌可选,只好选用了姜维、邓艾这些新秀。

“诸位,此番伐魏,咱们这一路是偏军,你们跟着我,小功会有,至于大功嘛,或许就没机会沾边了,希望你们不要闹情绪才是。”在军事会议行将结束之时,方绍笑着安慰众将。

如果换作是那些资历老的将领,或许还真会有所怨言,不过眼前这帮子年轻人,他们对于能够被右大司马选中,幸运的参加这场青史留名的大战,已经感到十分的荣幸,又何来怨言。

相反,诸将之人,还有人十分庆幸又能跟着方绍出征,这个人,自然就是王平了。

想当年,自己在张鲁手下,不过是个默默无闻的小校尉,若非方绍出言相救,自己怕早就被斩了。再来后,又是在方绍的推荐下,自己渐得重用,先后跟着方绍参加了街亭之战、北原之战,经过这两场战役,自己方才打出了名声,时值如今,已是官任平北将军,可以说,他王平的飞黄腾达,全赖方绍一手所赐,对于方绍,王平内心中是充满了感激的。

最关键的是,他深知这位右大司马的不平凡,尽管每一次随他参加的都是偏军的牵制之战,但每一次都能出人意料的把这偏军之役,打成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之战。

所以王平坚信,即使这一次又将跟着方绍加入偏军的行列,但不出意外的话,定然又将有不小的斩获。

于是,在听得方绍那一番话后,王平便站了出来,慨然道:“为国而战,无论主偏之分。况且是追随大司马而战,我等暗自庆幸还来不及,又怎会有情绪,大伙说是不是。”

王平这么一带头,那帮小将们便叫喝起来,纷纷表示任凭大司马驱策。

‘嗯,好个王子均,不枉我对你的一番提拔,你这带头作用起得很好。’

方绍心下对王平极是赞许,当下便慨道:“好,既是如此,那我就放心了,诸位回去各自准备,明早之时,我们就发兵东去。”

告别妻子,告别父母,告别亲人,当次日天明之时,方绍带着这些小将,还有那数万的兵马,踏上了东出潼关的路途。

前军由王平、糜威、赖雄等率领的两万兵马当先而行,方绍则自率后军随后而至。

就在方绍刚刚出得长安东门时,忽见两骑人马飞奔而来,亲兵护卫们不知来者是谁,急是上前阻挡。

姜维眼尖,一眼便认出了来者是谁,惊喜叫道:“是关将军和关小姐,快快退下。”

亲兵们退开两旁,那兄妹二人直趋至方绍近前,滚鞍下马,拱手道:“见过方司马。”

于荆州时,方绍就认识关兴,至于那关银屏,上回出使东吴路过时也见过几面。只是这俩小辈在这个时候忽然前来,而且还皆身穿戎装,却令方绍感到有点不解。

“原来是安国和银屏啊,你们怎么来了,还这样一身的打扮。”方绍奇道。

关兴道:“我等听闻陛下下诏伐魏,故而特赶来请方司马将我们收入麾下,也好为国家出几分绵薄之力。”

“这个你们初来长安,正该好好休息才是。而且,未得陛下诏令,带你们出征的话,似乎有点不太妥当。”方绍显得有点为难。

关银屏见方绍推辞中,跟着道:“如今举国上下,都在为伐魏而战,我与兄长身为大将军之后,又岂能躲在安乐窝中独享清闲,传将出去,岂非有损我父亲之名,所以恳请方司马准许我们跟着你上阵杀敌,为国尽忠。”

历史上的关兴还是很有能力的,其少时便有名,而且深为诸葛亮所欣慰,无论是在北伐还是在治政中,都委以过重任。至于关银屏,她的武艺方绍也是见识过的,虽说是个女儿家,但却不逊于姜维等辈。

身边多这两个能人,方绍本来是求之不得才是。

只是,他们这俩人如今是来长安做人质的,如果自己就这么擅自做主,将他们带上战场,于制度上显然是稍有不妥,而且,若是此二人有什么闪失,自己又当如何向关羽交待。

所以,方绍才显得十分为难。

那边姜维听闻关银屏也要上战场,心中却是窃喜不已,因为这样的话,他们便又有了许多相处的时间,而且,战场之上,他还可以让银屏亲眼目睹他的“雄风”。

这时见方绍犹豫不决,姜维便躲在后面,暗向那兄妹二人做了一个手势。

关兴会意,便是拉着妹妹跪了下去,激动的说道:“若不能参加这伐魏之战,为国尽忠,则我等将有何面目去见父亲?我兄妹二人就在此长跪不起,恳请大司马允诺。”

到了这般地步,方绍心知是推脱不得了,又沉思了半晌,方才叹道:“你们也不用跪着了,都起来吧,想上战场为国杀敌是好事,我答应你们就是了。”



首发

第三百四十三章弘农有英才

方绍这么一答应,关氏兄妹顿时大喜,忙是向方绍一番称谢。

方绍却淡淡道:“不过丑话要说在前头,你们既是愿入我麾下,那凡事便当听从我之号令,如若有违背军纪之举,我必会一视同仁的依法处置,你们可愿意吗?”

关兴痛快道:“身为军人,自当遵守军纪,服从军令,此乃天经地义也,我们自当谨记。”

他二人这般应下,方绍才算放心,遂道:“既是如此,那你们就加入队伍,随我起兵东去吧。”

旭日东升,朝露明媚,这一队浩浩荡荡的军队,迎着清晨之光,徐徐的向潼关而去。

由于张飞坐镇弘农,其驻扎在弘农的本部军兵已有两万,故此次东征,刘备拨给了方绍三万关中之兵,令其与张飞所部会合,凑齐五万兵马。

为了迷惑魏国,去往河东郡的大军,并未直接走蒲坂渡,而是乘船走渭水,再导往黄河,做出一副顺着黄河东进,水陆兵进洛阳的势态。而实质上,却是打算待魏军的主力集结于洛阳之后,迅速的北渡黄河进入河东郡。

方绍所率的三万偏师,则是大张旗鼓的走陆路大道,不出三日便出潼关,这个傍晚抵达了弘农郡治所弘农城以西一百余里的湖县。

时值傍晚不便赶路,方绍就叫大军在湖县附近安营,待休整一晚,明天再继续赶路。

因是为了赢取关东士民之心,在出征之前,刘备再三的叮嘱,各军出关之后,务必要军纪整肃,绝不可妄自扰民。

因此,方绍不准一人入湖县县城,各营仅只在县城外围安营扎寨,各级将士不得擅自出营惊扰乡里,不准践踏田地,不准擅取百姓一针一钱,就连方绍这个右大司马也没有入县城,只与三军将士一起在城外休息。

不过,作为名动天下的朝中重臣,方司马之名,对于当地官吏来说,自然是如雷贯耳,所以那湖县县令在听闻方绍率军抵达之后,便率领着县中官吏,以及当地豪强代表,带着鸡鸭果蔬之类,前来方绍的大营劳军。

方绍自打在取益州后,就一直被人视为刘备身边的红人,从那时起,无论走到哪里,那些地方官们的殷勤孝敬也见得多了,如今官至大汉朝的右大司马,地位显赫无比,更是走到那里,那些地方官吏们都跟闻着鸡蛋的苍蝇一样,不用召见就蜂拥而来。

方绍本是打算草草打发走这些来人的,但考虑到刘备叮嘱的收买人心方针,便是耐着性子的,亲自在军帐中接见了湖县县令等一干官吏。

这县令李由原是只是魏国委任的湖县县尉,当初潼关兵败,汉军兵进弘农之时,这个李由很识时务,斩杀了县令之后,在汉军未至之时,便大开城门,亲出三十里之外献降。朝廷为了表彰他的归降之功,以给其余魏国官吏做榜样,便升李由为湖县县长。

这李由自见了方绍之后,就一个劲的迎逢拍马,不停的说些大话空话恭维话,只听得方绍耳后生茧。而当方绍随口的问一些关于县中民生之类的正事时,这个李由却结结巴巴的答不上来。

几番对话后,方绍便断定这个李由也是个只会溜须拍马的货色,这种人让他让县令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待将来灭魏之后,一定得记着把这家伙给撤了。

方绍听着听着,又是不耐烦,又是打瞌睡,就想着准备再说几句就打这帮家伙滚蛋,好早点休息。

便在他刚有念头之时,却听群吏之中,有一个人似乎是憋了许久,终于是忍不住,忽然大声说道:“启禀大司马,下官要状告大司马军中有不法之徒,违背军纪,惊扰乡里,请大司马依律惩处。”

此人这么一开叫嚷,反倒是让方绍精神振奋了几分,寻声望去,却见群吏之中,一位年轻的官吏正毫无畏色的拱手正视着自己。

这年轻官吏之词,却令县令李由吓了一跳,他急是回头喝道:“你胡说什么,大司马面前岂敢放肆。”

那年轻官吏依旧一脸凛然,方绍对这年轻人倒是起了兴趣,遂道:“不知此人是谁?”

李由阴巴巴的脸马上换上一副笑容,笑嘻嘻道:“此人姓王名濬字士治,是我县中的门下议曹,他年纪尚轻,处事不稳,适才胡言乱语,还望大司马恕罪。”

王濬?原来你就是王濬啊。

方绍回想起记忆中的历史,搜索着关于王濬的资料,渐渐想起这位曾经历史上的灭吴名将,似乎就是这弘农郡人氏,其祖虽不是什么闻名于世的人物,但也是累世达两千石的大官,这王濬也算是出身于世家大族。

门下议曹,仅仅只是县令以下的一名低级官吏,年俸不过一百石,不过观眼前这个王濬,其年纪大概也只有十五六岁上下,以这样一个年纪,便能担任一县议曹之职,显然也是与其家世出身分不开的。

不过,光是依靠家世当官,并不能博得方绍的青睐,而眼前这个王濬,以区区一名门下议曹的身份,却敢当着自己的面,状告自己这个大司马帐下有人违反军纪,而且还堂而皇之的要求自己予以惩处,别的不说,单就这份勇气就不得不让方绍刮目相看。

方绍当下便不理会李由,向王濬问道:“你说我军中有人惊扰乡民,到底是怎么可惊扰法?”

王濬面色沉静,从容淡定的答道:“回大司马,今天傍晚下官巡视湖县南面一乡,几名乡民向下官上报,言几名军官纵马从田间经过,践踏了一大片的麦田,下官查明确有此事,故请大司马依照军律惩治那几名不法的军官。”

那李由见王濬还不依不饶了,生恐他得罪了这位位高而权重的大司马,使之迁怒于己,故而急道:“大军为国征伐,不小心踩了几片田地也是常事,王议曹,你就别再用这样微不足道的小事来麻烦大司马了,大司马要以军国重事为重,哪里功夫来理你。”

这时,王濬见这县令不为民做主,不禁也是面露怒色,正色道:“我大汉军律之中,明文规定军队行军之中,不得践踏田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