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三国骁将 >

第91节

三国骁将-第91节

小说: 三国骁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初定,所需之事繁杂多乱,万絮千头皆用得着人。可偏偏蜀中人氏又感于旧怨,弃政事而不顾,吵闹个不休,实是让人厌烦。若非用之才不足,我岂能容他们如此放肆。”

“曹操昔日下‘征贤令’召集天下有才之士,所获之中虽有无德之徒,然有才不凡之辈着实不少。其能有今日之盛,征贤令功不可没。”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汉末三国最重要的同样是人才。

虽然是己军的最大敌人,可曹操之雄才大略当是令人倾服。诸葛亮顿了一顿,继续开口说道,目标却指向了刘宪,“亮曾听主公谈起科举二字,知道乃是出自上将军之口,不知可否解释一二?”

科举,说到这个话题,那还是在建安十年。

那个时候刘备客居新野,刘宪所在淮南则是“归附”了刘表,二人唯一能见面的机会就是在刘表诞辰和大年新春之际。

刘备那个时候正在感慨自己“髀肉复生”,一次醉酒之后对着刘宪大发感慨,言语中对自己青年时期因家境贫寒,无有余资而不能得郡县举荐,大喷口水。

刘宪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汉代选官有察举、征召、辟除、任子等法,但到了东汉中期以后却多重士人名声,少察其实际才干。大家豪门子弟求名岂不是轻而易举,加上那个家族势力,这举孝廉、茂才等等几乎都落在了豪门子弟身上,使得累世公卿之家层出不穷的同时,朝廷之中无能者也越来越多,更使得众多真正大才之人被埋没难出。

刘宪那时候酒也喝了不少,嘴上这么一哆嗦,就嘣出了“科举”来了。只是对科举刘宪了解的实在有限,而且他也不想提到这俩字,一是因为怕不适应这个年代,二则是因为这两个字会让他想起另外两个他的延伸意思——考试。

五年前,自己不过是语音不详的随口一说,刘备这个时候都还记得?

诧异的望着刘备,刘宪有点不敢相信。

刘备温温一笑,略带着苦涩之意。想到自己年幼之时,叔父倾尽财力供养自己读书,年岁长后(十五岁)更是送到了大儒卢植门下(公孙瓒就是那个时候和刘备认识的),期望的就是要自己早日出人头地。

可惜事不从人愿,最终一事无成。直到黄巾乱起,才抓住了一个良机。立下不小的功勋,却因为无人帮言,最后只落了个小小的安熹县尉。

假如朝廷真的能像元度那日所言,公开考论,量才举士。以自己的一身所学,岂会沦落到贩履织席为生。

刘宪并不知道,自己那日的随口一说却是真真的戳在了刘备心痛之处,更让他想起了自己在失落中逝去的叔父、母亲。

“主公,二位军师,这科举,乃是宪早年思量到的。”淡淡一笑,刘宪尽量保持着面上的表情,“我大汉自和帝以后,举孝廉、举茂才,昔日的为国选才,已然被世族大家所垄断。那些豪门子弟互相吹捧,弄虚作假,身居高位易如翻掌。主公不闻那首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无能之辈得居高官,最终罹害的还是百姓,危害的还是社稷。是以,宪妄度猜想,若有朝一日,天下之官皆是朝廷考拔才学而出,那百姓该是何等之乐。

出一题,试论而考,召天下有才之士来试。策论高远,才学超人者,选中为官。不闻高低贵贱,只看才学多寡。

文官可如此,武将也可如此。一作文,一行武,二科论来,是为科举。”

刘备等人若是真的有意于科举,刘宪自然乐的给他们详细说道。毕竟后世演义中,蜀汉的官员选拔几乎是回到了西汉初年的“任子”。

曹魏推行了“九品中正制”,而蜀汉比它还要更激进,文武官员直接任用功臣、元勋的子弟充任。或许是因为蜀汉一朝都忙着匡复中原,无心也无力制定选拔人才制度,但是这个对国家的长治久安会是埋下无穷隐患的。

而且蜀汉官员选拔制度还有另外一大特色,功劳越高的大臣的子孙官位就越高:“张苞,年十七,尚公主,拜骑都尉。其明年为羽林中郎将,屡迁射声校尉、侍中、尚书仆射,加军师将军”。张飞二子张绍“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孙张遵为尚书。

关兴,关羽之子,关平之弟。官至侍中、中监军,继承其父汉寿亭侯爵位。有子关统、关彝。关统,尚公主,官至虎贲中郎将。赵云长子赵统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可见一番啊!

科举制若在蜀汉施行,有益无害。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一百八十二章文武两科

“设科而考,以优取士。”刘宪的长篇大论放在诸葛亮最终就是如此简单。

汗颜,刘宪暗中鄙视了自己一下,咋就想不出这八个字呢?

“察举之法虽用四百年,然其皆凭推举个人之才而辨,就全国而言难免高低参差不齐,才学悬殊不定。且天下之大,无名而有大才者众多,有名而无实才者亦众,譬如赤壁战前孔明往江东,彼辈文士擅高谈阔论、引经据典者何其之多,却不见胆敢奋力一战者。此等之才不要也罢。”庞统明显对这个“科举”很感兴趣,而分析的也很深切:“而科举之法,则不以贵贱尊卑为分,凡身家清白者均可考之。主公若能开科,取其优者按其所长为用。数年一度,再以征召为辅,则何愁天下英才不尽归主公麾下?”

刘备听的是眼中一亮,面上不由露出惊喜之色。天下之士皆可入之,如此岂不是就能断了士族门阀的根源?

那知道以往的举士之法,选择权都在地方。这时间一长,便使得地方上的大家族家世越发的显贵,从而小则是一方豪强,大则是豪门望族,近而逐渐形成了东汉末年鼎立于外戚、宦官之外的第三势力——士族集团。

倘若改察举法为科举之法,则选才之权便入了中央手中,如此一来,国家不但有了固定地人才来源,更可化解士族割据之忧。豪门大族也受其遏制,实是绝妙之法也。“妙法,实在是妙法。”但刘备高兴过后又有了些担忧,“此法施行,百姓自喜,可是豪门大族怕就不然了……”

豪门大族,刘宪不以为然的憋了憋嘴,蜀汉想要取得最大的发展,那些豪门大族最好还是不出现的好。

这科举制出现在隋,发展于唐宋,盛于明清。唐太宗李世民虽有一句: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话,可在安史之乱后,大唐中央集团对地方的控制力骤减,被武则天打压的不成样子的世家门阀再次抬头,曾经三次去尝试着废除科举,重现世家门阀往日之盛。

他之所以知道这件事,那还是因为李商隐,由李商隐而知道牛李党争。而这牛李党争恰恰就关联着士族门阀第三次废除科举的关键。

不过这那一次李德裕为代表的世家贵族只是在作最后的抗争,他们已是强弩之末,不能对科举考试制度造成丝毫的损伤。

想起“以往”的这些,似乎已经能预见得到荆益两州日后的“震荡”。“主公,若行此法,中间曲折是免不了的。”

“只是荆州破败,益州偏远,真正有分量的大家贵族寥寥无几,若仅在这两州施行,当无碍也。可若是日后征伐,进军中原、甚至是江东,这抵抗怕是会……”刘备若认同此法,那就等于是自绝于世家大族。曹魏还算好,那江东孙氏简直就是靠世家在支撑,他们的功臣往往拥有多至于数县的俸邑,因而逐渐形成东吴独有的武将世袭领兵制。同时,江南也出现了象吴郡的顾、陆、朱、张那样的zhan有海量土地和童仆,而且各有门风,世居高位的大族。他们和世袭领兵的武将同是孙吴政权的主要支柱,也是科举制的天然敌人。

“那又如何?”出乎刘宪意料,刘备听了竟然毫不在意,一脸温润的样子却是落地有声,“备立志匡扶汉室,现与曹操战,来年与孙权战,早晚之事,岂可因噎废食?”

“当年光武皇帝为了让天下早日安定,一时之仁放过了那些为祸地方之徒,这才使得我大汉地方世家豪强横行,终至尾大不掉。备,不欲再赴光武皇帝旧路,此辈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

刘备说的竟然如此坚定,刘宪真是呆住了。

要知道,隋朝实行的科举考试制度是杨坚大权在握时想出的产物,也是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面结束的历史产物。

它之所以会出现,一是为杨坚选材,二是杨坚削弱、限制土豪巨族等地方势力的手段。吸收了庶族寒门这一更广泛的社会阶层参与国家管理,既打击了豪门望族,也提高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有利于国家统一局面的巩固。

科举考试面向全社会公开考试,门第高下、出身贵贱不再是评判人才优劣的标准,寒门百姓获得与官宦世族平等的机会。“一切以程文为去留”,公平竞争,自身的能力成了决定命运的最主要因素,从而结束了势家豪门入仕参政的特权,旧制度下“尊世胄,卑寒士,权归右姓”的积弊一扫而空。

暗自感叹了一声,刘宪不由得不去佩服刘备的果敢和决断,或许这就是他这位平民帝王温和个性的另一面——坚毅果敢。

可怜的陈群,或许你的《九品中正制》都不需要出现了。因为以曹操的性格,科举制一出他必然会认同赞赏,毕竟寒门士子一直是他阵营中的半边天。

既然刘备已经定下了论调,诸葛亮就要想着去完善它,“主公即已经认同,那臣等会尽快给出一道细表。毕竟是考试,即为考试那就要防止考生作弊,如替人代考、题目泄露、审阅官员徇私舞弊、来考生员夹带书籍纸张等一应戒条以及相应的处罚。”

“文科自当以考时事策论,那武科又该如何?莫不是让他们校场比武?”庞统也插言问向刘宪,“军中非只武夫,兵法筹谋更为重要。”

刘宪又是一阵意外,诸葛亮、庞统二人可是荆州士族的代表,听了科举之法,纵然不反对,想来也要暗自琢磨,谁知二人赞赏之余,竟然立刻就着手完善了起来,着实让刘宪挂目相看。

“宪之前思量,这武科考试,可分为三步,一是弓马武艺,二是兵法韬略,三则是临战推演。

三试全优自然是大将之才,弓马不成然兵法出众,临战沉稳不慌者,当可为军中参议,参与军谋,历练之后依旧可以大用。而若只是兵法韬略出众,弓马不成,临战死守兵书,此辈则不需去取。

至于弓马出众而韬略甚少,无论临战推演或可或否,都应收入军中,加于培养,便是不成大器却也不失为一员战将。”

第三卷生死几丈夫一百八十三章过度章节

七月份的成都显得分外的热闹,先有法正蜀郡太守的去职,后有士族豪强家私兵的剪除,连续出台的两个措施,其手段之强硬深深地震慑了一把川中两党。而紧跟其后推出的科举,这个史无前例的“超时代”措施,让川中寒门庶族雀跃的同时更是给了那些贵族世家一记警钟。

局势不稳。

剪除私兵不过是去了士族豪强的一只臂膀,而科举制的出现却是在断他们的根源,一时之间整个西川都陷入了一片惶惶不安之中。

然而这种不安随着张鲁一门的到来瞬息间平静,汉中定了。这个困扰了西川近三十年的军事集团,在刘备军的猛烈攻击下仅用不足半月便土崩瓦解。

张飞引军出南江下南郑,张鲁畏惧而逃,领南郑城中的万余兵马逃至了褒城,阳平关的张卫得知消息后也领大军两万五千人回师褒城,使得阳平关只剩下了不足五千人把守。

有了南江这个前车之鉴,二张不敢据城而守,只图野战。将所有兵力集中在褒城城下,排开的阵势意图与刘备军决死一战。

可一败再败士气低迷的汉中兵那里是张飞等人的敌手,褒城一战汉中军土崩瓦解,张卫以及功曹阎圃、谋士杨松尽皆被俘,便连褒城内张鲁的家眷也一个不拉的全部逮了个正着。

张鲁领着三千多残兵败将逃亡阳平关,却让刚刚奇袭拿下阳平关的孟达、霍峻又立一大功。自此前后不足十日,张鲁集团已然全军覆没。

如此快的败亡让与他早有联系的凉州刺史韦康(曹操命)大感意外,得报之后立刻前去救援的历城两万兵将收缩回城,同时快马飞报许都知晓。

为了自己和家人,张鲁是不得不降,而刘备集团欲统辖汉中也必须留下他,双方一拍即合。张飞留下阎圃为帐下参军,着手整编汉中降兵,而命刘封护送张鲁一族南下成都,觐见刘备。

张鲁的投降,就如同当头一棒,打醒了还在忿忿不平的川中豪强,人家雄踞汉中三十年,都不得不俯首称臣,自己这点实力又算得了什么?想一想刘备在西川的十万大军(含川兵),原本波涛汹涌的西川局势立刻恢复了平静。

刘宪这些天是清净无邪冷眼旁观,文官的那些争斗他是一概不闻不问,虽不说是闭门谢客,却也强不到哪去。

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