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混在东吴吃软饭 >

第75节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75节

小说: 混在东吴吃软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通商对于孙刘两家而言,有好处而无坏处,但是由于通商的请求是出自于杨林,因此亮才不得不担心,若是真遂了杨林和东吴的愿,只怕我西川,将会落入东吴的陷阱。”

诸葛亮的话,倒是引起了刘备的注意,刘备道:“孔明,你所说的那位杨林,难道不正是来向孤献西川地图之人吗?不过献图一事,应当不是杨林自己的行为,他身为东吴之臣,不会有怎么大的胆子,擅自将军事地图献给别人。”

诸葛亮却道:“亮只怕,东吴的主公,只不过是杨林手中的傀儡,就如同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般,杨林借着孙仁,发号司令,如此一看,他才是东吴的支配者!”

法正哈哈大笑,道:“诸葛先生,你所说的,实在是太过虚无。微臣之前出使东吴,东吴主公设宴席款待我和孙大人,席间也和杨林说过话,事后我觉得杨林以如此年轻就当上长史一职觉得诧异,便趁着逗留柴桑城的时候四处打听,这一打听才知道,杨林之前只不过是一名曲阿城的说书先生,是因为说书说得好,才被孙仁招入自己家中,充其量,这家伙只不过是孙仁身边的一名男宠罢了,靠裙带关系上位,实则没有半点才干!”

法正对于杨林的评价,却和诸葛亮的大相径庭。

法正又道:“我还打听到,杨林此人,并不喜从政,他在做官之前,和东吴的商人们交往密切,我想这大概就是他在孙仁面前尽量吹捧通商的好处的原因,诸葛先生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实则过了,杨林此人,吹出耳边风倒是可以的。”

法正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按他的说法,纵然是杨林鼓吹要东吴和西川通商,而实际上,那也只不过是杨林为了在商贸中捞到一点好处罢了,至于杨林的其它诡计,只怕是没有的。

群臣之中,就只有诸葛亮一人反对西川与东吴通商,但是这位据理力争的反对者,他所反对的理由却是站不住脚的。

无论是刘备还是群臣,都不会因为诸葛亮一人的“感觉”来行事,他们不可能因为诸葛亮感觉到不妥,就对东吴的通商要求加以回绝!

因此商讨之后的结果,便是刘备同意了东吴方面通商的要求,并且命人知会孙仁。

第二章成都

建安十七年,十一月。

曹操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终于起兵向西凉的马腾发起进攻。

这一仗曹操等了许久,原本在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就应当向西凉发难的,可是他却因为兵败以及痛失重臣而大病一场,所以,曹操对西凉用兵被推迟了。

而曹操正厉兵秣马,却传来东吴军队攻打合肥的消息,于是曹操又不敢轻举妄动,静候合肥之战的消息。

在合肥之战处于焦灼之时,曹操便放弃了攻打西凉马腾的念头,转而增兵合肥,好在东吴军队虽然狡猾,战力也是不弱,但是在曹军强将的防守下,合肥这座重要的城池终于守了下来。

而后曹操一方和东吴签订了互不侵犯的和约,在和约签订后,曹操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准备对西北用兵了。

因为在合肥之战中,曹操一方损耗了一些元气,所以要对西凉用兵并不容易,曹操又准备了一年多的时间,最终才率兵攻打西凉。

不过马腾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虽然在实力上不如曹军,但是马腾所率领的西凉部队,却异常的彪悍,再加上有羌族军队的支持,使得西凉部队更加的坚挺!

马腾的手下,也有不少强将,尤其是其子马超,更是力大无穷,被誉为能与吕布媲美的将才!

由于没有了后顾之忧,曹操也是倾尽了全力,尽派遣精兵强将到前线作战,双方战得难分难解……

早在曹操厉兵秣马之时,马腾已经派遣使者知会汉中的张鲁,说两家应同气连枝,共抗曹操。

张鲁畏惧曹操的实力,自然和马腾结盟。

今曹操攻打西凉,张鲁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马腾被攻破了,那么曹操的下一个目标,自然就是汉中。

于是张鲁也豁出去了,率着本部的兵马,就从后夹攻曹军。

曹操万万没有想到,懦弱的张鲁竟然敢从后夹攻自己,不过他也早有应对之策,命强将徐晃率军阻击张鲁,张鲁与徐晃军战,虽然兵力上占据优势。但却没有办法分出胜负,直击曹军的后方。

面对两家的攻击,曹操不愧为乱世枭雄,竟也应对得从容不迫。

不过要同时与两家作战,纵然是曹操,也需要多花些时日来应付,西凉一战,一时片刻根本就没有办法分出胜负。

在西北方向战火不断的时候,位于西川的成都。却是繁荣得很!

自从占领了西川之后,刘备主动示好张鲁,说刘璋是个无能之人,为了黎明百姓。自己才取而代之,至于张鲁,却是一位有才干的君主,汉中在张鲁的管辖下。民众安居乐业。

刘备向张鲁许诺,绝不率军攻占汉中,因此张鲁非常的放心。在曹操进攻西凉的时候,张鲁才敢主动出兵,攻击曹军的后翼。

在成都城中,显得非常的热闹。

而热闹的原因,自然是因为西川和东吴,已经达成了通商的协议,但凡东吴的商人,能够在东吴的官邸处领取凭证,凭着凭证,商人们能够自由的通过东吴、荆州、乃至于西川的各个关卡,能够自由的做买卖。

而西川、荆州的商人们,也是如此……

如此的好消息,商人们自然趋之若鹜。

作为西川的首府,成都自然是最为热闹的,也成为了商人们聚集之地,城内的集市,浩浩荡荡,在集市中,能够买到在西川之地所买不到的东西。

由于接管了交趾,因此东吴的主公孙仁,便命人在交趾开采玉器,所开采出来的玉器颜色上乘,正是商人们最为欣赏的商品。

来自东吴的商人们,将玉器拿到成都的集市中买卖,成都城内的富人们也乐此不彼,与商人们讨价还价。

还有就是东吴出产的番薯,也是成都民众们最为喜爱的,这样的农作物,在西川境内是吃不到的。

当然,除了东吴的商人们在集市中贩卖东吴出产的物品之外,来自于西川的商人们,也将自家出产的特产卖给了东吴的商人。

如此买进卖出,市场就被盘活了,而官府,也能够从商人的买卖中分一杯羹,那就是但凡进入市场的商人,必须向官府缴纳一定数额的入场金,虽然钱不是很多,但是商人趋之如骛,官府的收益非常的可观!

官员们尝到了甜头,自然也认为通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

当然,现在的市场还不成熟,还缺少担保的机制,而这也是东吴方面所考虑到了的。

东吴的大财主吴湘,就以东吴主公特遣商人的名义,找到了负责成都内部事务的法正。

吴湘道:“法大人,如今西川与东吴两家的商贸已经通畅,不过还缺少对于市场的监督体制,我东吴的商人前来成都买卖商品,若买商品的人都是善男信女倒也罢了,如若遇到偷鸡摸狗,以次物充好的人,却没有办法能够保护商人的权益。

长此以往,则市场会趋于混乱,那么原本对于双方来讲都有利的事,则就成为了害处,因此,还请法大人支持。”

法正问道:“依吴先生的意思,当如何是好?”

吴湘道:“我认为,应当在成都城内,建立东吴商会,建立商会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商人的合法权益,而在建立了商会之后,那些来成都城内做买卖的生意人,也可以到商会中休憩。

商会也会为东吴的商人和蜀中的商人们的交易提供平台,保证交易的公平,避免那些不法之徒趁势作乱。不仅仅是我东吴,成都城内的商人们若是要做生意,苦于没有机构保护,也是可以设立商会的,法大人,你意下如何?”

吴湘说得言之有理,纵然是法正,也实在找不出反对的理由。

既然已经通商了,那么对于经商的商人们,自然是要进行保护的,而靠谁来保护,吴湘的意见无疑是最好的方法。

于是法正点点头,便同意了吴湘在成都城内建立东吴商会的想法,他还将此事向刘备禀告,也得到了刘备的认同。

第三章国宴

为了维护成都城内的商贸顺利的进行,东吴的特遣商人吴湘在请示了法正之后,在成都城内建立了东吴商会。

东吴商会,顾名思义,便是东吴的商人们组成的联合会,商会的成立,为的便是维护市场的秩序,并保护东吴商人的合法权益。

但凡要加入商会的商人,必须按月给商会缴纳会费,会费很低,并且商会对商人们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因此东吴的商人们,纷纷踊跃加入商会。

而蜀中或是荆州一带的商人,也有不少想要加入东吴商会的,但是商会都以“东吴商会只接纳东吴的商人”为由拒绝了。

作为商会的筹建者,吴湘当仁不让的成为了商会的主席,而东吴商会在成都城内的选址,也是颇为讲究。

吴湘花了大把的金钱,在成都城内的闹市区买了一块地,在地购置完毕之后,吴湘便命人大兴土木,修建商会的大楼。

东吴商会的大楼,按照设计图来看,足足有四层楼高,除了必要的商会的办事处之外,还有能够让东吴的商人们休息的住所,还有供吃的食堂。

大楼的一楼,便是宴会大厅,修得非常的气派。

从商会大楼开始动工,法正就关注着这栋大楼的建造,见这栋大楼越修越繁华,就连法正也不免感叹!

“前不久,子乔与公祐曾出使东吴,说东吴主公竟然以番薯相赠!于是两人回来之后,说东吴甚是贫穷,我也信以为真。但是今日一见,这栋东吴商会,足可媲美宫殿,放眼成都城内,比这奢华的建筑。只怕屈指可数。”

在法正身旁陪着的,正是吴湘。

吴湘也叹道:“法大人有所不知,商人买进卖出,赚取利益,这不失为正当营生,昔日吕不韦曾说过,经商之利,百倍。因此商人多富足,但是自古以来,无数的君王却看低商人。所谓士农工商,商人却是排于社会的底层,是以商人虽然有钱,但是却得不到世人的尊重。

所幸的是,东吴之主孙将军看重商贸,自她成为主公之后,为商人们大开方便之门,不让商人们受人歧视,因此东吴之地的商人们。都以孙将军为再生父母,每日焚香祷告,唯恐孙将军有事。”

法正一想也对,这些商人们的确有钱。而当他们有了钱,又有了社会地位之后,自然就会想方设法的显摆一下,那就是出钱建这么高的大楼。这么奢华。

换句话说,这不正是向世人们宣示商人的身份和地位吗?如果自己也是商人的话,一定会对东吴的主公感恩戴德的。相信这些商人们为了合法的经营,也没有少给东吴的主公好处,难怪东吴一方,总是那么迫不及待的想要使吴蜀通商,只要吴蜀通商,那么就会创造出源源不断的利益,这些利益,都被东吴的主公收入了自己的口袋了。

东吴商会的大楼,足足修了两个月才竣工,在竣工后,吴湘便以东吴商人的名义,宴请成都城内的官员们。

虽然大小官员们对于东吴的商人们的邀请显得不屑一顾,但也有颇为支持的,前来赴宴的官员们,共有十余人,其中名气最大的,自然就是蜀郡太守法正。

东吴商会的建立,是法正一手促成的,他和吴湘的私交也是不错,因此号召诸位同僚也应东吴商人们的邀请,若不是法正的话,只怕前来赴宴的官员们还要少。

既然有这十几位成都城的官员来了,吴湘自然非常高兴,连宴席的规格,也提升了不少。

吴湘邀请法正坐了主席,而自己和两位侄子则坐在陪席的位子上。

宴席开始了,首先便是歌舞,这是吴湘特别从东吴之地找来的美女,众人都知道江南一带出美女,但是这些被吴湘带来的美女,竟然比想象中的还要美艳。

官员中也有好美色之人,李严道:“我听说江南一带的女子甚为出众,可是今日一见,才知是人间极品,昔日宋玉曾描述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今日我观这一众江南美女,正是与宋玉所描绘的东家之子甚为相像!”

吴湘笑道:“李大人真是谬赞,我东吴的美女,实则都是些庸脂俗粉罢了,充其量,就只有身材婀娜而已,至于美艳,自然是及不上蜀中的美女的,蜀中美女身材修长,尤其是腿,令我叹为观止。

当然,若是李大人有意,这些舞女中,若有李大人看得顺眼的,李大人自可以带走,为奴为妾,都凭李大人自愿。”

为了迎合成都城内的大小官员,吴湘可算是下了血本,这些前来卖舞的舞女们,都是吴湘花高价钱买来的。

不过这对于吴湘来说,却是举手之劳,他是东吴的大财主,家资原本就殷实,再加上傍上了东吴的主公和杨林之后,吴湘已经成为了东吴商人的代表,东吴与西川通商这么大的事情,作为东吴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