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混在东吴吃软饭 >

第23节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23节

小说: 混在东吴吃软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官何在?”

仁公主高喝一声,便立即有一名医官上来,为孙权诊治,但是仁公主自己也知道,医官的治疗只不过是白费力气,自己的兄长早已死掉。

“主公!”

东吴群臣慌了,他们也见到了孙权背后插着的匕首,一拥而上,但是仁公主不会让他们靠近孙权的尸体的。

“谁也不许过来,违令者,斩!”

孙权已然不行了,在场地位最高的,自然就是孙仁公主,仁公主以东吴公主的身份发号司令,群臣们莫敢不从。

医官依然在为孙权慌忙的诊治,仁公主站起身来,朗声说道:“兄长遇刺,凶手一定还未跑远,传令下去,行宫戒严,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许离开!”

仁公主以冷傲的眼神扫视群臣,群臣们只觉得不寒而栗,主公遇刺一事若是找不出凶手,只怕谁也脱不了干系。

医官终于放弃了努力,摇摇头,众臣们从医官的表情中已然得知了结果。

建安十二年十月十三日,一代枭雄孙权在宴席上遇刺身亡,东吴的历史,从此走向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崭新篇章!

第三十五章盛怒

仁公主高声喝道:“护卫何在?”

王宝立即连滚带爬的来到了仁公主面前,恭敬道:“公主殿下,末将王宝,请公主殿下吩咐!”

仁公主问:“王宝,行宫的各处出口是否已经封闭?”

王宝回道:“还请公主殿下放心,护卫军已将行宫的各处出口尽皆封死,保证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王宝回话完毕,便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去了。

仁公主和王宝的一唱一和,也是杨林事先就安排好的,必定要借助于孙权之死,将行宫的护卫军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仁公主冷冷的看着医官,医官只觉得全身发麻,但是主公已死,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公主殿下,微臣无能,无法救治主公,现主公已魂归故里。”

医官如实以报,众臣知道孙权已死,顿时哭得悲天跄地!

“主公!”、“主公!”……

众臣想要近一些查看孙权的尸体,但是却被仁公主叫护卫阻止了,在座的臣工,多是文官,仁公主让护卫将这群臣工控制住,一个也不许逃走。

此时的仁公主,显得非常的冷静,问医官道:“医官,兄长的死因是什么?”

医官颤抖道:“实不相瞒,主公是中毒而死,而这毒,正是来自于插于主公身后的这把匕首,这种毒毒性猛烈,只是微臣实在瞧不出这是什么毒。”

和杨林所料想的一样,在说出孙权死因的医官人选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去安排自己人,无论是谁,只要一见到孙权的死状,就会立即说出和这位医官类似的话的。

仁公主的目光,冷冷的扫视群臣,群臣们被仁公主如此看着,心中都觉战栗。

仁公主朗声道:“列位臣工,罔我兄长待你们不薄,但你们却包藏祸心,今日,兄长死得不明不白,若是不查个水落石出,谁也别想活着离开这里!”

以张昭为首的一干老臣,还从未见过孙仁公主如此表情,其威严不亚于孙权,在场的所有人都唏嘘不已。

仁公主下令搜所有人的身,定然要找到线索,这种贼喊捉贼的行为,嫣儿看在眼里,笑在心里。

众臣都是东吴的骨鲠之臣,在朝中地位颇高,被这些三大五粗的护卫搜身,可以说是奇耻大辱,但是事情紧急,现在也由不得有人说不。

众臣们排好队,挨个搜身,诸葛瑾就排在张昭的身后,耳语道:“长史大人,事情蹊跷……”

仁公主耳朵灵,再加上杨林也特别叮嘱仁公主注意诸葛瑾,诸葛瑾一开口,仁公主就呵斥道:“谁若是再敢窃窃私语,以谋反罪论处!”

诸葛瑾赶紧闭上了嘴,仁公主的淫威已深入人心,臣工们早已被吓破了胆。

搜身进行得非常顺利,包括杨林在内的三十余位东吴重臣,被护卫们挨个搜了个遍,但是护卫们也只搜出了一些银两票据等无关紧要的东西,却没有搜到任何的凶器,也没有搜到谁身上带有**。

在将臣工们都搜了一遍之后,仁公主又命护卫们搜查婢女以及下人们,不过同样的,也没有搜查到任何的线索。

此时距离孙权身死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时辰,众臣们早已没有了心情喝酒作乐,只能眼巴巴的等着仁公主的下一步部署。

张昭进言道:“公主殿下,当务之急,是要赶快安排主公的后事,主公遗体,不可长期暴露在外。”

仁公主瞪了张昭一眼,张昭顿时被吓住了,不敢再言。

既然在场的诸臣身上都搜不出什么东西,仁公主便再一次叫来了王宝,问道:“王宝,找到可疑人物了吗?”

王宝答道:“启禀公主殿下,护卫们已经拼命搜索,但是却找不到任何可疑之人。”

仁公主下令道:“兄长的死,不许令任何人知道,在场的诸人,若谁敢泄露半句出去,格杀勿论!”

孙权对东吴何等重要,今日他死在宴席上,东吴一时无主,仁公主秘不发丧的行为,倒也无可非议。

兄长新丧,仁公主一肚子的气无处发,便将那十位为孙权伴舞的婢女叫了上来,让她们站作一排。

“兄长就死在你们的面前,你们却毫无察觉,我留你们何用?”

说话间,仁公主长剑刺出,刺穿了一名舞女的胸膛,这名舞女当场死在了血泊中。

众人震惊,没想到仁公主会因为泄愤而当场杀人,于是人人自危。

“公主殿下,情况紧急的时刻,当场杀几个人,如此能树立你的威信!”

——杨林曾对仁公主如此说过,而此时的仁公主,在亲手将一名舞女杀死之后,心中也充满了兴奋。

原来,将别人的命运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是如此的快乐,自己当初为什么如此愚昧,竟然会让别人来决定自己的命运?

仁公主杀得兴起,又有两名舞女瞬时毙命,不过即便如此,下面的臣工们,却没有一个人敢为这些舞女求情。

仁公主的剑,又指向了嫣儿。

“你是领舞的人,罔我对你如此信任,你却眼睁睁看着兄长死在自己的面前,如此无用,我留你作甚?”

仁公主的剑尖就指着嫣儿的喉咙,虽然嫣儿是整个事件的参与者,但是她也能从仁公主的身上感觉到杀气。

现在的仁公主,真的可能将嫣儿杀掉,嫣儿在心中冷笑,杨林,难道说我的利用价值就到此为止了吗?

从成为杨林丫鬟的那一刻起,嫣儿就从来没有认为杨林是好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有的人都是棋子,杨林就是这样的人。

如果自己就此死掉,嫣儿一定不会感觉到奇怪,不过嫣儿猜错了,她的价值,可不仅仅自己所估算的那样小。

当仁公主的剑就要刺进嫣儿的喉咙的那一瞬,杨林开口了。

“公主殿下,请息怒!”

杨林径直来到了仁公主的面前,这个说书的,众臣自然认得,他不就是靠着仁公主的裙带关系才当上小官的吗?

不过最令众人在意的,是杨林曾经为了仁公主,挨了一顿板子,也就是说,杨林和仁公主私交不错,他说不定能够使盛怒的仁公主恢复冷静。

仁公主见杨林上前来了,自己也安心不少,自己在东吴众臣的面前发怒,还杀了几名舞女,正是找台阶下的时候,而杨林,正是仁公主所找的台阶。

第三十六章两人

杨林仗义执言道:“公主殿下,贼人狡猾,以剧毒的匕首谋害了主公的性命,但公主殿下切勿迁怒于人,东吴众臣都是忠心耿耿之徒,他们断然不会谋害主公的!”

杨林和仁公主虽然只是唱双簧,但众位臣工在仁公主的淫威之下,哪里敢去猜疑,只希望仁公主早些息怒,放众人回去。

仁公主放下手中的利剑,嫣儿趁机赶快退下。

杨林又道:“当初不才为了公主殿下,挨了主公的杖责,险些丧命,然不才并不后悔,因为这是不才所坚持的公义;今日,不才拦在公主殿下面前,纵然公主殿下一剑将不才给杀了,不才也不会后悔,因为这同样是不才所坚持的公义!”

杨林说得信誓旦旦,令在场的臣工们对他刮目相看。

既然杨林都如此说了,仁公主自然就顺着台阶下了,说道:“杨林,你说得很对,我因为兄长之死而失去冷静,若不是你,只怕我会犯下更大的错误!”

紧接着仁公主便下了命令,将兄长孙权的遗体入殓,不过对外则隐瞒孙权的死讯。

仁公主放列为臣工们回去,不过臣工们出得了行宫,却出不了柴桑城,仁公主道:“一日找不到凶手,柴桑城便一日不开城门!”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仁公主才回木下宫休息,她命护卫们不可松懈大意,继续在行宫内搜查。

深夜,杨林才来到木下宫中,仁公主早已等候多时了,她早已命令任何护卫不能够接近木下宫。

仁公主邀请杨林进了自己的寝室,便迫不及待的问道:“杨林,接下来我们应当怎么办?”

杨林道:“事已至此,自然就要一步一步的走下去,公主殿下,首先,我们需要将证据消灭掉!”

杨林一点一点的为仁公主讲解。

谋杀东吴主公的计划非常的成功,自始至终,没有出一点纰漏,而仁公主的表现也非常好,在将匕首刺入兄长后背的时候,她一点也没有手下留情,而在众臣面前发火的时候,她也没露出丝毫的破绽。

不过,现在还不能松懈,因为接下来,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公主殿下,那架瑶琴可不能留了,里面有机关,不能让任何人发现,因此,尽快烧掉那架瑶琴为妙,至于我们所用之毒,也要尽快丢掉,烧掉的瑶琴,再找一架相似的顶替,这样,就无人能察觉了。”

仁公主连连点头,她此时正是六神无主之时,杨林的话,为她指明了一条明道。

“公主殿下,柴桑城的城门不可久闭,凶手自然是查不出的,我们须得给众臣一个交待,主公的死,也不能够总是隐瞒下去,得选个时日,公布出去,不过在那之前,公主殿下须得掌握了东吴的大权才行!”

杨林的计划一环扣着一环,周详完备,毫无破绽可言,现在,这已经是仁公主一切行为的准则!

虽然任重道远,但是仁公主相信,只要有杨林在自己的身边,自己必可安枕无忧。

今日发生了这么多事,仁公主和杨林都有些累了,杨林在向仁公主讲明了接下来的计划之后,又无话可说了。

仁公主趁机问道:“杨林,我这么做真的对吗?”

虽然自己狠下心来杀死了兄长孙权,但是在静下来之后,仁公主却还是心怀愧疚,无论孙权是否是自己的亲兄长,他对自己关怀备至,看着自己长大,现在自己竟然杀了他……

杨林看了仁公主一眼,轻声说道:“天下之事,无所谓对错,不过有句话却是对的,那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公主殿下,你为了自己而活,并没有错,如果硬要说错了,那错的,便是这个乱世!”

在仁公主面前,杨林毫不隐晦自己的观点,人原本就是自私自利的,为了一己私欲而杀人并没有错,如真有人谴责,那也只能说明,谴责之人,并没有站在仁公主的立场上。

“公主殿下,事已至此,已然没有了回头路,除了继续走下去之外,别无他法。”

杨林循循善诱,仁公主终于认同了自己的行为,但是,虽然思想上认同了,仁公主的心,却十分难受。

“杨林,我的心好痛!”

在杨林面前,仁公主也没有任何的掩饰,不知不觉之间,泪水竟然满布仁公主俏丽的面庞。

“真的好痛,好像心要裂开了一般!”

手刃亲人,又有谁能够不被良心所谴责,如果在太平年代,兄妹之间,又怎么会发生如此的事?

仁公主哭了,她终于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而现在,能够安慰她的,就只有杨林一人而已。

“公主殿下,请恕不才无礼了!”

杨林并没有用言语来安慰仁公主,而是径直的将自己的嘴唇印在了仁公主的嘴唇之上。

两人的嘴合在了一起,仁公主痛苦的心,却有了一点点变化。

吻过之后,仁公主奇怪道:“杨林,这是怎么回事?总觉得,你亲我的时候,我的心绪格外的宁静,再没有因为兄长的死而感觉到痛苦。”

杨林道:“公主殿下,你之所以会感觉到痛苦,是因为你在失去了兄长之后,认为自己便是孤身一人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至少像不才这样的性情中人,还是会继续陪在公主殿下的身边的,你不再是孤单一人了。”

杨林的一句话,仿佛点燃了仁公主心中温暖的地方一般,仁公主不再因为自己亲手杀死了兄长孙权而感到痛苦,因为无论自己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杨林都会在自己的身边帮助她、陪伴她。

“杨林,你不要停下来,我还想要更多的,我要你继续告诉我,我不再是孤单一人!”

此时的仁公主,已经暂时失去了理性了,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