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武道狂之诗 >

第69节

武道狂之诗-第69节

小说: 武道狂之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起来呀!裴仕英更加劲地捅他。看,警戒心这么低,如果我是敌人,这把是真刀,你早完了!这次裴仕英用力把刀尖刺在他屁股上。荆烈吃痛,不得不醒过来了。

他爬出那凹洞,仰头瞧一瞧当空烈日,慢慢站直伸个懒腰。

阳光照在他只有十五岁的年轻身躯之上,铜色的皮肤紧致得像发亮,却到处都是打扑受伤的新旧创痕。胸臂的肌肉还没有完全发达,却已锻炼得肌理清晰,有如钢条一样。

他抓抓在风中飘扬的乱发,才完全清醒过来——他懒得结髻,干脆就把头发胡乱剪成这参差不齐的怪模样,因为这事被师父狠狠打了一顿,还着令他平日出外要裹上头巾。

你要躲,也找个新鲜一点的地方嘛。裴仕英从那凹洞里抓出上衣,塞到师侄手上。

我没躲。荆烈打个呵欠。原本只是想小睡一会儿。睡过了头。没办法,太累了。我以为你今天不想打。我昨晚半夜就走上来。荆烈把右手掌伸给师叔看。一直到日出,接连挥了一万刀。那掌心和五指,满是已经磨破的皮肤和水泡,血污结成褚红。

刚才裴仕英看见木刀上的血迹,就知道这个小师侄又干了什么傻事。他叹息着从衣襟里掏出救伤用的袋子,拿出一片白布撕成长条,替荆烈的手掌包扎。

——但裴仕英心里其实还是有点高兴的:师侄不是个会逃避的软弱家伙。

已经太晚了吗?荆烈看看头顶的太阳。

不。裴仕英一边包扎一边说:现在跟我回去,还来得及。荆烈皱着眉远眺海洋。隐隐可见远方的岛屿。

师父是个笨蛋。他喃喃说。

本来应该叫爹或者义父的。可是荆照从来没有准许荆烈这样呼唤他。

荆烈是荆照十五年前出游烈屿①时,在岛上岸边拾来的弃婴,名字也由此而来。自小在南海虎尊派长大的荆烈,却竟迟至十一岁才获许学习本门武艺——荆照的亲生儿子荆越,五岁时就开始习练基础功夫了。

『注①:烈屿,今金门县烈屿乡,又称小金门。』——荆烈常想:师父是不喜欢我这个养子吧?……可是既然不喜欢,为什么又要把我拾回来?……只有裴仕英知道,师兄不喜欢这个义子的原因。那是荆烈只有两岁时的某一天发生的事,荆烈自己当然不记得。

那天,在没有人的虎尊派练武场里,两岁的荆烈走进去玩耍——他很早就懂得平稳地走路——捡起了一柄当时对他来说还是太沉重的短木刀;荆照和裴仕英正好走进来,看见那个矮小的人儿,竟然用刀摆出了架式。

——严格来说当然不是什么真正的对敌架式,只是很自然地把刀举到了最能用力挥动的位置而已。

那时候裴仕英亲眼看见:掌门师兄的脸色变了。

接着那数年,荆烈越是长大,越像一头坐不定的猴儿。爬树、掷石、游泳、跳花绳……这些要求体力与协调的玩意儿,他只要跟着邻家的孩子玩一会儿就统统学会。

裴仕英知道,荆照当时已经下定决心,不让荆烈学武。

南海虎尊派上下都知晓,荆照一心要栽培自己的独生子荆越为下任掌门。荆照当初拾来荆烈这个孩子,不过是为了儿子将来有一个自家人作副手。儿子改名叫越,就是期望他将来超越自己——怎能反倒让亲生儿子给一个没有血缘的弟弟超越了?

——荆照这种私心,正是令南海虎尊派近十年来人材凋零的原因。心灰意冷出走辞别的弟子,这些年加起来也有二十几个。两位师叔辈的也因为不满掌门师兄的作风而离开,自此虎尊派里就只余下裴仕英这个师叔。

可是荆烈毕竟也是姓荆的,假如连半点虎尊派的武功也不懂,在外人眼里可是非常奇怪的事情。再加上众多弟子为这孩子说项,四年前荆照才勉为其难,正式收荆烈进门。然而除了拜师之日,很随便地传了个开拳礼之外,根本就一次也没有教过他武艺,只把他丢给不成材的裴师弟看管,以为可以从此放心。

——他太低估了裴仕英这个老师。也太低估了荆烈这个孩子。

快穿衣服跟我走吧。裴仕英把荆烈的手包好,拍拍他肩头说:要不真的来不及上擂台了。不行呀……荆烈从腰间抽出一块青布巾包住头发,朝师叔笑了笑:我还没有暖起身子……裴仕英跟这师侄日夕相处,怎不知道他脾性?每次他露出这种笑容,就是在打鬼主意的时候。

果然,荆烈包着布带的右拳,一招就朝裴仕英的面门招呼过来!

裴仕英身材瘦削,天生就欠缺像师兄滚雷虎荆照那种优厚条件,没有硬接荆烈这拳头,身体只是斜斜一闪,同时挥起手上的木刀,撩向荆烈出拳的前臂,攻守合一。

荆烈早知师叔爱用这招式,手臂没有缩回来,只是划个弧变招,施展空手入白刃,虎爪擒向裴仕英握刀的手腕。

荆烈的虎爪才沾上裴仕英手腕,裴仕英已经应变,以木刀的柄头反撞他手指;这反撞未出到一半,荆烈也将虎爪变托掌,从侧面拍向那柄头,要令裴仕英的刀脱手……他们就这样你来我往地交手,与其说是比试,不如说更像玩游戏,两人都一边打一边在微笑。因为太熟悉对方的习惯和动静,许多招式还未使到一半,甚至只是动一动肩头或者抖一抖腰身,对方就知道是哪一招,已经预先作出接招的反应和反击的准备,结果很多时候连身体都没有碰上,好像在隔空拆招一样。

虽然没有真的贯足劲力,但两人攻守动作都不慢。裴仕英渐渐开始跟不上了。荆烈知道师叔的界限,控制着速度迁就他。

——荆烈的武功超越裴仕英,已经是大半年前的事情了。

裴仕英当然感觉到师侄在迁就他,也就改变打法,尽量变出一些平日少用的奇招,有时甚至迹近蛮打乱来,以考验荆烈的反应。荆烈兴奋地一一接下来,两人的练习由对攻变成了喂招与接招。

裴仕英的打法越来越蛮乱,荆烈已经不能再让了,俯下身子一口气冲到裴仕英腋下,一手抱腰一手抱腿,把高瘦的师叔整个人冲得重心后跌。

在这凹凸不平的高岩上,本来就站立不易,裴仕英一惊,抱着荆烈的肩颈,一边高呼:好了!笨蛋,要摔下去啦……荆烈把师叔整个人抱得离地,直至师叔喝骂,才笑着把他轻轻放回岩石上。

玩耍了这好一轮后,荆烈那张年轻而轮廓分明的脸泛着红润的颜色。波涛反射的阳光,映入他那澄澈的双瞳里。虽然他的人生还没有真正出发,但谁都看得出来,这少年将要长成一个豪迈的汉子。

最高兴的人,当然莫过于亲手把他培育成现在这模样的裴仕英。

当年荆照没有看走眼:养子荆烈的天分确实不凡,更可怕的是那股对新知识和技巧的吸收能力,简直比纸吸水还要快。

可是就算再厉害的天才,没有遇上最适合的老师,也随时会被埋没。

裴仕英疲倦喘息着,在岩石上盘膝坐了下来,把腰间的雁翎刀搁在大腿上。

裴仕英在他那一辈的南海虎尊派门人中,给公认是最差劲的一个弟子。身材瘦削,骨架也弱,锻炼时经常容易受伤,除了有点速度可恃之外,没有什么过人的长处——甚至那速度也并非同辈里最快。他能够捱过修练而留在虎尊派,在同门甚至外人眼里,都是个不小的奇迹。

——但是世上没有多少事情是奇迹。尤其是对于没有天分的人来说。

人们只看见裴仕英怎样勉强跟上荆照那几个师兄的进度,却没有看见他为了跟上他们在背后付出的努力。正因为没有优厚的天分和体格,他更倚重自己的眼睛和脑袋:张大眼睛观察人家怎么打、怎么练,然后拼命去思考。有时学了一个根本不适合自己使用的招式,还是千方百计地想怎样把它变得合用;就算到了最后还是用不了,但在这思考的过程中又找到新的东西……裴仕英就如一个手上兵力长期远逊对手的将领。也许从来没有打过胜仗,但却在不断避免败亡的历程中,自成一种兵法。

裴仕英这种特殊的练武经验,始终没有令他成为高手;可是当像他这样一个老师,遇上荆烈这样一个学生时,那产生的作用,就完全在荆照的想象之外。

不要试图模仿我。裴仕英第一天教荆烈时就这样跟他说:不要想成为另一个我。或者另一个你父亲。张开眼睛,也把心打开来。去学所有你看见值得学的东西。再把它们变成你自己的东西。这对于初学武艺的人,原本是个错误的学习方法,随时变成自我迷惑或者贪多务得;可是对于荆烈这特别的孩子,却马上发挥出他最大的成长潜力。短短四年的成果,连裴仕英也感到惊讶。

上代南海虎尊派掌门——也就是荆照和裴仕英的师父洪廷荣病逝后,掌门之位顺理成章,由武功最高的荆照接任;但裴仕英永远无法忘记,师父有次在病榻上竟然对他说:也许虎尊派的兴衰,有一天是掌握在你手上……我?裴仕英当时不可置信地摇头。之后许多年都一直想不通,师父为什么会这样说。

可是看见现在的荆烈,他开始明白了。

师叔,走吧。荆烈笑着把裴仕英拉起来。我要上场了。烈……裴仕英打量着师侄:你……不打紧吧?这一场……荆烈从裴仕英手上拿过木刀,搁在宽阔的肩头上,远眺着东南面的海洋。那是他出生地的方向——当然其实连荆照都不能肯定,他是不是就生在烈屿。或许只是给人抱到那儿遗弃?连是不是汉人都不确定——当地的姑娘被倭寇奸污而遗下孽种,这类事情多得很。

烈……裴仕英搭着他的肩头:这次你就忍耐着别乱来,否则掌门会赶你走。只要你能留下来,我深信将来南海虎尊派的招牌,一定是由你来扛着。裴仕英向荆烈道出的期许,一如师父洪廷荣当年告诉他的话。

今天是荆烈拜入门以来,首次代表南海虎尊派登上擂台。

但却是一场必然的败仗。

荆烈没说一句话,突然就一跃跳到下方低处的岩石,抛下师叔,一个人沿着海岸线疾奔。

那是比试场地的方向。

◇◇◇◇

灵山派弟子施耀武已经踏上了擂台。这是一场兵器战,施耀武头顶、肩头和胸背都穿戴了皮甲,提着一柄木单刀,在不住舞着各种刀花,既是为了活动身子,也为了向擂台四周的观众逞能。

可是对面擂台的另一角,仍然空着。

荆照正喝着今天的第四瓶酒,酒精令他本来就暴烈的脸容更可怕。椅子两旁的弟子没有一个敢作声。

在场却有一人,比荆照还要愤怒和焦急,那就是灵山派掌门施庆龙。他从右侧隔远朝荆照瞪过去,那眼神明显在责备:你们搞什么鬼?尤其是上擂台的是他的亲侄儿,他更不想这稳拿的胜仗给搞砸了。

荆照瞥见施庆龙射来的责问眼神,只能装作没看见。

擂台四周的观众也在鼓噪。那高挂在台边木柱上的生死状,只有施耀武一人签字,南海虎尊派荆烈下方的画押处却仍然空着。

泉州府一带武林,长久由灵山派、闽蛟派、福建地堂门和南海虎尊派四分天下。四大门派最初确都是凭着真材实料,在这种公开擂台比武打响名堂来,成名之后为保名声不堕,也一直培养及派遣弟子上台出战;可是到了后来,四派垄断当地武林之势已成,为免各派之间恶意竞争,累积仇怨,四派渐渐就开始有了打擂的默契:这一仗我们要是胜了,下一仗就派一个实力较逊的弟子给你挽回面子。

久而久之,这种默契更演变成四派之间合作,每次打擂就先商议,内定每场的胜负。

擂台变成假打,弟子严重受伤的机会也就减少了,各派又少了互相竞争的压力。这商定胜负的习惯,大约二十年前开始,成了泉州四大派之间不公开的规矩,直到今天。所谓打擂较艺,沦为了维持名气和面子的表演。

——这种擂台假打,在许多地方武林都蔚然成风。反正一般看打擂的人,都是凑热闹图一点刺激而已,哪里看得出其中门道?间或有些看得出的外人,本身就必然是会家子,碍着武林礼数,自然也不好意思说破。

今年春季南海虎尊派拿了两胜一和的佳绩,这次夏天打擂就内定只能取个一胜三负了。今天唯一一场胜仗,刚才已给荆越拿了,余下的包括荆烈这场都得落败。

可是如果人没有来,也就败不了。那最多只是弃权而已。不能在人前确确实实地打败南海虎尊派的弟子,灵山派之前付出的败仗岂非白给了?施庆龙很是焦躁。

台上的施耀武也开始不安地踱步。他自然早知自己今天是本派胜利的主角。对手是个比自己年轻了十年以上的小子,还是初次出场,施耀武早就决定要打得狠一些,好让看起来胜得轻松。现在这臭小子竟然迟迟不出现,他更决心待会儿木刀不用怎么留手。

荆照几乎又要摔破另一个酒瓶了,但这瓶还有一半没喝,他忍住了。

这次他破例让荆烈出场打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