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武道狂之诗 >

第43节

武道狂之诗-第43节

小说: 武道狂之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变成“点”。

万劲齐发之时。

姚莲舟第一次轻嘶吐气。

“单背剑”猛绞。司马泰元的右手齐腕而断。

那断掌仍握住长剑,飞到半空中。姚莲舟回剑运劲猛斩,击在长剑的剑格护手上,长剑受此蓄劲已久的斩击,带同断手如箭向右上方飞射,轰然穿破了“紫气东来堂”的瓦顶而去!

司马泰元抱着涌血的断腕,悲叫翻滚开去。

姚莲舟仍保持着那横斩的姿式。斜指而出的“单背剑”刃身兀自在弹动。那穿破的屋顶,照射下来一道带着万千微尘的阳光,投落在姚莲舟身上,映得那袭白袍发光。

——那姿态美得仿佛不属尘世。

这形象,永远烙在王士心的心头。

已然握“羽客剑”在手的刘宗悟,来不及出手救助爱徒,脸容愤怒得比他的道袍更紫。

他猛一吐气,五绺长须无风自动,坐着的身体全无预备的先兆,就向前弹射出去!

刘宗悟手中翔鹤形剑柄、刃身泛着淡青光华的“羽客剑”,与人化成一体,挟着狂潮暴浪的“借相”气势,直线疾取站在“紫气东来堂”中央的姚莲舟!

剑未至,先有一股强烈的气,激得姚莲舟的白袍鼓动。

华山剑派最高秘技·“飞仙九势”。第三势“破浪势”

——在王士心等人,甚至部份华山弟子眼中,刘宗悟的身法,快得一团模糊,猛得如涛奔岸。

“羽客剑”刃锋,瞬间及至姚莲舟脸前。

姚莲舟已迅速把“单背剑”剑尖倒转向下,左掌按在剑身的钝背上,在头顶成一斜角招架之形,两腿张开马步沉下,以“武当势剑”的招式,正面迎接这“破浪势”!

——当今武林两大掌门的决战,就在这不说一句的情形下开打了。

——正如姚莲舟先前所说,此一战随时决定,天下剑派谁属第一!

两剑闪电交锋。

“羽客剑”那强猛的剑刃,与“单背剑”相击,斜斜向下刮削而过,星火灿然,落到姚莲舟的身体左旁。

姚莲舟这招式,是“武当势剑”里“以角破直”的秘诀,应付敌人的直劈,虽是用得其法,但面对刘宗悟这等级数的猛击,其实甚为凶险,只要那斜架剑的角度误差了一点点,或是臂腕的力量稍欠了一些,随时连剑带人被斩开。姚莲舟这架剑破势,却是准确得恰到好处,将刘宗悟的“破浪势”卸到一边。

刘宗悟对华山绝学“飞仙九势”,虽然是信心十足,但也未至于低估对手——大弟子司马泰元刚才已经用一只手掌作代价,给师父换来一窥姚莲舟实力的机会。刘宗悟预先就设想这第一剑“破浪势”未必伤得了姚莲舟,早预定了后着。

此刻“羽客剑”一垂落,他立时用左掌扳住握剑的右腕扶助,把剑刃横向抽回来;同时他脑海里幻想的浪潮,从前冲变成倒后吞卷回去,剑锋水平挟这“借相”之势,抹往姚莲舟的左大腿。这式抹剑更隐隐带动四周的空气倒吸,正是“飞仙九势”里紧接“破浪势”的第四势·“吞云势”!

刘宗悟这两势之间,转接全无停凝的痕迹,恍如一招,显见其“飞仙九势”的功力何等精纯,无负他“九现神剑”的称号。“飞仙九势”的每一剑,劲力都能带动附近的空气,势道劲力之猛烈,完全体现了“气剑一如”的最高境界!

眼见“羽客剑”横卷来下路,姚莲舟却是不闪不避,原已倒转的弯剑顺势下刺,使一招“武当势剑”的“定海针”

那剑尖垂直刺下,电光石火之间,竟是准确无误地刺在“羽客剑”的剑脊上,将其抹剑的劲力消去!

——在如此高速的战斗中,以剑尖刺中敌人的剑身,堪称神技。

姚莲舟竟然使出这么难度高超的消法,刘宗悟也是愕然。他原本设想,对手必然垂剑下格,自己的“吞云势”就可紧接上挑,化为“飞仙九势”的第八势“射日势”,如箭直取咽喉;但“羽客剑”竟被姚莲舟猛力刺中,剑上的劲道中断,再也接不上“射日势”。

刘宗悟毕竟仍是“以气御剑”的大行家,肚腹一股残气吐出,借气生劲,手中剑再次活起来,改变成从中路刺出,以第七势“擎电势”,挟着破空裂帛的锐音,取姚莲舟的下腹

这“擎电势”的直线刺剑却不知为何,出到一半时就变了弧线,偏离原来的剑路,斜斜刺去了姚莲舟右侧的空虚处。

刘宗悟一看,却见姚莲舟的“单背剑”,已然搭在他的“羽客剑”之上。“擎电势”偏歪,正是剑劲被对方导引所致。

“太极剑”·“引进落空”之技。

一如先前对付司马泰元,姚莲舟的弯剑,又再粘着刘宗悟的剑,绞转而进!

刘宗悟空岂未听闻过武当派“太极化劲”控制对手的威力?刚才更已经亲眼见过一次,深知决不能让姚莲舟的“太极剑”完成这“乱环”之势。他短促地一吸一呼,再鼓起气劲,腕臂猛地一振,“羽客剑”的剑身如化为竹枝般,自行鼓荡弹动,要用这弹劲将弯剑震开!

——这一招跟何自圣以“雌雄龙虎剑”的“抖鳞”,破叶辰渊的“小乱环”,异曲同工。

——但他不是何自圣。他的对手也不是叶辰渊。

这弹剑的力量虽又短又速,照样被姚莲舟的“太极剑”吸卸于无形,“单背剑”依旧粘着“羽客剑”,在二人之间转出一个接一个的圈环。

仍抱着淌血的手臂趟在地上呻吟的司马泰元,看见这可怕的剑招又再出现,不禁发出一声恐惧的呻吟。

刘宗悟只感这连绵不断的剑圈,令他握剑的手腕关节承受极强的压力。

在华山学剑逾四十年,他从未尝过像现在一般,手中三尺青锋完全失控的状况。

——这就是……“太极”吗?……

眼看掌门又陷入了和司马泰元刚才一模一样的险境,华山派上下焦急不已,一个个手握剑柄。

这“太极剑”每次在姚莲舟手上一施展,只要招势完成,就似乎再无脱出的可能。

切身感受着的刘宗悟;感受过的司马泰元;亲眼目睹的华山众人;旁观的王士心那十几人……他们或焦急,或愤怒,或恐惧,或兴奋,但心头都一致地出现一个形容词:——“无敌”。

大道阵剑堂讲义·其之十四

武当派剑法虽名扬天下,但全部仅只四套(不包括“太极拳”演化成的“太极剑”),合称“武当四剑”:武当行剑

为武当剑士的入门剑法,与其他门派的主流剑术一样,善用剑的轻灵细巧特性,讲究出剑的速度与角度。“武当行剑”出击迅捷而取角难防,其要诀就在于一个“行”字,也就是步法。

“武当行剑”步法特色乃是全取“蛇步”,也就是如蛇行般,不以直线进击或退守,而以“之”字形的三角曲步,既避开敌人正面的锋芒,同时斜向抢往其侧面较弱的方位反击,寓守于攻。

“武当行剑”因为身步移位极多,亦甚适合以寡敌众时游斗之用,因此是武当初阶剑士必修剑法,以提高自保能力。武当势剑

与“武当行剑”刚好相反的剑法,讲究刚猛剑劲与坚实桩步,以正面挡受或斩击,破敌人之势,运剑时绝不退半步,不动如山。此种战术要求甚高的内劲,发招时腕臂腰马合一,而且要具有迎头破势的大无畏心法与精神,因此是更上一层楼的武当剑法。

由于“武当势剑”讲究硬接敌剑,剑士需要使用特别铸造剑脊较厚的武当长剑,或是如“坎离水火剑”、“静物双剑”、“单背剑”这些质材特殊的好剑,否则剑身无法抵受重击。

“武当势剑”的常用情况,是已经被众敌人围入死角;战斗地形狭小不可大幅走动;或是要保护受伤的同门,不容退避闪躲之时。武当飞龙剑

“武当行剑”与“武当势剑”糅合而成的更高级剑法。以“行剑”的迅疾剑招,配合“势剑”之刚猛心法,不再取曲折的“蛇步”,而是长距离以直线的跳跃步猛攻,势如飞龙在天,从半空居高下击,倍增剑劲。

因为“武当飞龙剑”往往是用全身之力跳跃出击,有去无回,可说是一种赌博性的舍身剑法。不是战况紧急不容保留,就是在面对比自己高强的对手时,不得已用“死中求生”之法拉回均势,故在武当派内又有“绝剑”之称。武当形剑

“武当四剑”中的最高级剑法:洞察对手的出招动作甚至意识,己方后发先至,以巧妙角度截击对方攻击而来的肢体(例如握剑的腕脉、手臂),阻截其攻击,甚至令对手肢体自行送到剑锋上,即所谓“追形截脉”

“武当形剑”以心法为重,没有固定的招式。“追形”者,就如镜子里的反映,时刻因应对手的动作而动,如水无形。“形剑”全是以攻为守的截击之法,无一招消极防御。

要做到准确的“追形”,要求瞬间的眼力和判断力,非得具有丰富实战经验不可,只有高级弟子才可能习练有成。

此以攻止攻之法,固然立于不败之地,唯一缺点是需要极集中观察对手,所以只适宜单打独斗,不合群战之用。

第五章破阵子

他蓦然想起自己第一次握剑时的情景。

那是在他十二岁的时候。整整四十二年前。

那一天在校场上,师父陆祥空——后来封号霄宇真人——用温暖的大手掌,把那柄对孩子而言还是太长太重的剑,放进他的小手里。

那时尚年幼的他,当然不可能完全理解,握起这柄剑对自己将有怎样的意义;这柄剑在往后的四十二年,将会带给他些什么……

他那个时候只知道:这柄剑,象征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强大团体的一份子。他将一生都不会再感到恐惧……

——这是华山掌门“九现神剑”刘宗悟,在剑士生涯濒临绝境之际的短促回忆。

他手上的“羽客剑”,仍然被姚莲舟的“太极剑”牵引转圈。圈子越转越快。越转越小。

已经快到达极限。

华山派的“四炼师”见到掌门师兄被“太极”奇技所制,再无犹疑,四人一同时“呛”地拔出佩剑。黄宗玄并高叫一声:“布阵!”

“十威仪”弟子里的张泰朗、杨泰岚、宋泰猷亦都拔剑。七柄华山剑,锋芒照耀“紫气东来堂”。

——但还是来不及。

黄宗玄那一声喊叫,听在姚莲舟耳里,却反而激发他双目闪出杀意。

姚莲舟猛一展步,就抢到了与刘宗悟近身肉搏的距离。

刘宗悟未及反应,姚莲舟已闪电伸出左掌,采着他握剑的右肘。同时“单背剑”贴着“羽客剑”的刃身滑下,用那“卍”字护手的逆钩,扣住了“羽客剑”刃身根处。

姚莲舟腰胯一转一抖,带动双手使出“太极十三势”中的“捌劲”

刘宗悟只感右臂被一股旋扭的力量袭击,肘腕多处关节同时遭反挫,剧痛之下五指松开——象征整个华山派尊严的掌门佩剑顿时脱手!

姚莲舟左手迅疾抄住了空中的“羽客剑”剑柄。

他吐气吶喊,手中双剑猛地左右一分!

刘宗悟的紫色道袍胸口,裂开了两道交叉的斜线。身体向后仰倒。血泉往天喷涌。

一代华山掌门,当世有数的剑豪,最得意的绝学只使完三招,剑失,身死。

“飞仙九势”被破。华山派三百余年来的第一大耻辱。

太师叔金祥仁那枯瘦的身躯站起来,把手中剑的鞘尾重重击在地上。

“杀!”苍老的声音嘶叫。

黄宗玄等七人,同时奔跃进场,一着地立定,已然布成围击姚莲舟的阵势,七柄剑皆蓄势待发。

这乃是华山派的“禁术”——“华山拜斗剑阵”。

自元朝时先祖玉峰真人创制此剑阵,已经立下严格的戒条:自华山“道传弟子”以上,必修此剑阵;但只有在华山派面临极大危险时,方可使用。

——而现在,正是解禁之时!

七人早就熟习“拜斗剑阵”多年,一站对了方位,已知道自己在阵中的职司。

凡是阵势,阵中各人都按预先设定的方式路线,进行移步和攻防。因为完全不用依赖思考和个人应变,因此所有人能够互相紧密配合,产生加乘的威力——七柄剑的攻击时机和方位只要完美结合,更胜于一般围攻用上七十柄剑。被包围阵中央的敌人,四面八方皆是死地,根本无一丝生还的空隙。

这“拜斗剑阵”,等于将七人七剑,结合成一副不思不想的大型杀人机关——这是为何修真养性的华山派,要严厉禁止随便使用。

然而剑阵还有一个重大关键:七柄剑最初必定要同一时机发动。因此七人里,得有其中一人带领,先发起剑阵的拍子。

姚莲舟在七柄华山利剑包围下,双目环视。

上华山以来,他第一次展颜露齿而笑。

因为他第一次遇上真正的危险。

他喜悦。因为在世上,能够像这样令他冒出冷汗的战斗,已经越来越少。

上一次已经是在三年前:副掌门叶辰渊,正式向掌门挑战。

那一战闭门进行,没有第三个人看见。

比试之后叶辰渊踏出“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