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法师伊凡 >

第124节

法师伊凡-第124节

小说: 法师伊凡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现在开始,你们的个人生活习惯也必须开始改变,即使在重力环境下,也得养成非重力环境的生活细节,不然,你可能就会在某天清晨,突然体会到什么事屎尿横流……”封敬亭当时这段类似开玩笑的警告还是给森田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

马桶是真空吸力的,坐上去之后,森田明显感觉有些不太适应,据说以后会改成自动感应的,即能够联通中央的重力控制系统,自动分辨目前是什么状态,但是目前,还一切都以最严格的无重力环境执行。

毛巾、牙刷牙膏等个人洗漱用品被专门放在墙上的隔间内,如果需要使用,还需要手动按一个弹钮,镜子前还有一排提醒的中文小字,森田已经通过电脑翻译功能看懂了这些字:“请不要在无重力环境下刷牙,如确实有需要,请打开除湿器。”

除湿器就在卫生间的马桶边上,原理跟吸尘器差不多,可以用于无重力环境是,吸收卫生间内悬浮的水滴和杂物,吸尘器在这里是每个房间的标准配置,按照封敬亭的估算,如果是正常居住,应该保持每三天一次的除尘和除湿,这不仅是个人生活卫生问题,更关系到整个空间站的维护。

除了没有手机信号,以及自己那一屋子的动漫玩具,这里跟地球上的生活区别不是很大,电脑,电力,网络,食物,作为一个宅系动物,有这四样东西就足已经维持生活,而这四样,这里一个都不缺。

电脑,封敬亭第二天就申请到专门为工作人员配的平板电脑,电力,从运行到现在一直都很稳定,虽然森田自己也不知道它们从何而来,网络,这确实让森田足够的惊讶和意外,唯一有些遗憾的是,这个网络的来源似乎是来自中国,而让人奇怪的是,在登录许多日本的网站时,许多内容都无法显示,不过这也让森田了解到了一点——世界上有两种网,一种是因特网,另一种是中国的因特网。

食物,这是最后的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第一天的时候,封敬亭让他们吃了一整天的“半固态凝胶食物”,就是那种把食物彻底打碎,通过塑料包装挤进嘴里的那种,这些都是作为无重力运行环境的标准食物,不过现在,情况比森田一开始想象的要好了很多。

洗漱完毕之后,森田再次爬回了卧室,同时通过卧室的楼梯,爬到二楼的天花板上,那里有一道可以移动的“窄门”,森田先是敲了敲门,确保它上面没有站人,然后从脖子间拿起钥匙,打开之后又爬了上去,再把门原样关上。

从生活区到工作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走廊的横向通道,但走廊比较狭窄,仅容的下两人并排通过,而且花费时间还长,森田这种就是直接从楼上爬上来,不用挤速度还快。

这间空置的办公室就在封敬亭住宅头顶上,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间办公室以后一般会分给他个人当工作间使用,不过就目前来说,森田的工作还用不着工作间。

食堂目前就设在工作区的“6点钟方向”,而森田目前所在的是3点钟方向,也就是说,他需要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走廊走大概四分之一个圆弧,也就是近250米长。

跟生活区的走廊比起来,工作区的走廊显得宽敞了许多,大概有两米多宽,这点距离都是从房间的宽度里抠出来的,森田走到走廊的时候,习惯性的朝着左右的远处看过去——因为空间站弧度的原因,两边都朝着上方微微翘起,这种在地球上难道一见的视觉体验再次提醒着森田,他所在的,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沿着看似弯曲,实际感觉却很平直的长长走廊,森田放慢脚步好奇的散步其中,这是他在空间站的第三天,前两天他们一直都在忙着熟悉设备,监控运行状态,以及学习最基本的工作知识,一直没有腾出空来在空间站里面逛逛,到现在,除了监控室到动力区,以及自己的住所,空间站的其他地方对他们而言都还是没有接触过的神秘地带。

一路上,他经过的大多是一些关着门的办公室,就跟在自己卧室顶上的那个房间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房间都漆着不同的色彩分明的明亮颜色,这些颜色让空间站的弯曲走廊看起来就像一条斑驳混杂的彩虹桥,按封敬亭的说法,这些明快的颜色能够有效刺激人的视觉,防止心理上的疲倦以及对幽闭空间的恐惧,这里特地拓宽走廊,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出于这个考虑,相对大一点的公共区域会让空间感更开阔一些,除了走廊,6点钟食堂的附近,还有专门开辟的一块“广场”,面积大概有十几个房间加起来那么大,差不多将近500个平方,差不多有一个篮球场大小,不过,也就是实际面积,在视觉上看来,那只是一个很狭长的一块空白地带。

森田边欣赏,边想着心事慢慢踱步,忽然他身后就传来有力的脚步震动声,森田回过头,只看见一只鞋子出现在视野中,随后是小腿,大腿,当他看见那人的脸时,对方也认出他来:“早上好,森田,才刚起呢?”

来人正是跟他一起的中川,也就是被分配做清洁工的那一个,他现在看起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脖子上还围着毛巾,脚步有节奏的一上一下,看起来像是在跑步锻炼身体。

“早上好,中川,你起得可真早啊。”森田也打招呼回应道。

“不是起得早,是我最近这两天一直兴奋的睡不着觉,”中川在他面前一边高抬腿一边说道,“你知道吗,我要是沿着顺时针一直跑的话,相当于给空间站减速哦。”

“呵呵,那你得很用力的踩地面才行,”森田笑道,“最起码得比两台空压机的反推力量大。”

“两台,不是有四台吗?”中川对这些技术性的细节不是特别了解,封敬亭说的内容很多他已经忘到脑后了。

进入稳步运行后,空间站的四台空压机有两台已经掉转了喷射方向,以便能够更及时精确的从正反方向控制整个空间站的运行速度。

“果然不愧是大学生啊!森田君,”中川听不太懂,只是模模糊糊知道点意思,只能不好意思的挠头,“不说了,我继续跑步,还有一圈半,马上就能吃早饭了。”

空间站一圈差不多是一公里,看中川的样子,他跑的应该是三圈,三千米,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森田忍不住想起自己大学时代跑三千米的狼狈样,微笑着轻声说:“你也很不错啊,中川君。”

正微笑着,意识网中忽然传来一阵熟悉的波动,安娜,也就是现在的空间站食品送货员对空间站里所有人传话道:“大家早上好,现在是早饭时间啦。”

听到这句话,森田脸上的笑容更明显了,一瞬间,他似乎也产生了久违的跑步冲动。

195 工作

李立天是昨天晚上2点睡觉的,早上不到7点就醒了,来到日华的办公室之后,看着桌子上满满当当的资料,李立天第一次觉得,过于充实的工作有时候也是一种煎熬,这个时候,他大概有些明白,为什么古代那些皇帝只要天天坐着批奏折就能被称为明君——这似乎确实不是一件好差事。

随着空间站运行的稳定,封敬亭脑中的各种计划和要求也随之而来,他思考的速度似乎比李立天审核的速度还要快,这几天下来,封敬亭送到这里的计划书以及附带资料已经在李立天的办公室一点一点的堆积起来,除了空间站这部分,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由他负责的工作,意识网扩容方面的问题,这些资料在办公桌的另一端也垒成厚厚的一叠,两叠资料从两旁像中间拥挤,李立天丝毫不怀疑,如果他再搁置这些文件,那它们很快就能够合拢。

让秘书端上一杯咖啡之后,李立天坐了下来,开始了漫长的工作。

首先是空间站,封敬亭认为目前空间站的运行已经完全正常,而且没有任何失控的危险迹象,所以他建议,在订做的那些空间舱还没有到来之间,预先招聘更多的员工,以及添加更多的设备。

这一次,封敬亭一口气提出了一百名左右工作人员的招聘计划,也就是空间站目前能够居住的极限,因为还有三四十个房间时留着给那些VIP用户的,在这一百多工作人员中,其中技术维护类的就占了三分之一多,对于这部分人,封敬亭要求最好他们有一定的理科背景,这样也比较容易投入工作。

除了维护人员,剩下的那六十多人中,大部分都是技术工人,比如焊工,电工,钳工之类,封敬亭打算先培养他们在无重力环境下的工作能力,以便在新舱室运来后,这部分的工作能够迅速展开,很明显,再次安装肯定是不能找工程队了,估计也没有工程队有这样的施工经验。

除了这些“第二产业”的工作人员,另外封敬亭还需要一些必要的服务业,目前来说,他需要4名专业的厨师,以及2名清洁工——封敬亭特别强调清洁工也需要高中以上学历,以及必要的理科知识,在这里灰尘和水滴是所有设备最大的天敌,尤其是水滴,在无重力环境下,很容易引起设备的短路,为此,甚至他还在报告中附属了一张考核试卷。

这些要求还仅仅是封敬亭的一个开头,也是他目前“急需”的资源,跟其他那些相对“长远”的规划比起来,这些都只能算作冰山一角。

封敬亭计划在现有的空间站旁边,增加一个完全无重力的新站,这个新站会用来进行各种太空实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无重力环境下的工业实验,目前仅是他提到的项目就有泡沫金属铸造,化学大晶体的培养,无重力环境下的金属冶炼,以及雷达扫描整个空间站的物理模型,把之前仅仅在理论上的空间结构完全确定下来。

当然,封敬亭还提出,除了这些以外,空间站还可以专门建造一个用于“娱乐”的旅游景点,不仅可以让生活在其中的人员得到放松,而且如果可能,可以利用这个景点在地球上宣传——封敬亭是真心认为,这样一个与世隔绝,却又跟地球保持联系的空间,对地球来说是一件纯粹的好事。

此外,基于以上的计划,封敬亭还提出一揽子设备购买申请,这些设备按照功能的重要性被从前到后列在一张长长的清单上,有给厨师使用的烤箱,微波炉,甚至抽油烟机,也有给清洁工使用的特制“吸尘车”,更大的空压设备,压缩气体制备设备,储气瓶,整套的综合性实验室设备,空气净化设备,中央空调,电磁弹射装置,超大的金属冶炼炉原材料,嗯,甚至还有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试制“飞车”,据说是用来做交通工具的……

一开始李立天还一个一个看过来,尝试理解他需要这些东西的原因,还专门一项一项咨询,但是后来,他就放弃了这个过程,因为李立天发现,因为专业限制的原因,他在封敬亭面前完全就没什么发言权,所以到后来,他只是大概看一下设备后面的数字。

这些清单通过之后,李立天先前关于花钱的烦恼总算少了很多,现在,他花出去的钱总算能上9位数了。

封敬亭的这一半暂时可以放一放了,接下来,李立天就很自然的开始关心自己的本质工作起来。

布莱克先生推荐的那几位企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效率很高,据说还是MBA的高材生,刚刚过来仅仅一周不到的时间,就已经买下了李立天有意的那几家工厂,在接下里的一段时间内,他们又通过意识网的上层关系,很快打通了在整个美国的零售渠道,为意识网在美国的扩容奠定了第一个基础。

但尽管如此,一时之间,关于意识网通讯器的生产还是免不了停步不前,李立天要面临的是一个很无奈的选择——如果要继续扩大生产,那就得招更多的工人和管理人员,添加更多的机器,找更多的厂房,而这种增产的方式是完全线性的,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精力,以及最宝贵的时间,如果要达到自己和伊凡设定的最终产量,这个缓步增长的过程可能还需要数年不止。

为此,在前一阵忙完之后,李立天专门让这几个MBA去寻找关于如何更快的提高生产效率,而现在,他们似乎已经找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李立天现在手中拿的报告,是德国的一家有名的,专门从事激光设备制造的公司介绍,几个MBA已经把李立天的需求给他们发了过去,而对方的回函也附在这个报告之后,当然,是已经翻译成中文的,从回函以及对方附送的技术资料来看,自己一直头疼的问题应该能够得到最终解决了。

德国一直是工业制造自动化的强国,而这次他们的方案,也正是从这方面着手,当然,对方目前发过来的,仅仅是一些初步的原理图,并不涉及具体的工艺流程,在这些示意图上,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完全通过机器进行的,不管是生产,图形输入,还是产品检验,完全不需要人工介入,而且效率奇高,调节产能也十分方便容易,使用这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