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抗战之红色警戒 >

第1213节

抗战之红色警戒-第1213节

小说: 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老希也明白,在此前德国背着山寨公司要单干的事情瞒不了人,山寨公司对此不满了。而大量德国造的武器已经削弱了对山寨公司的吸引力。反倒是装备了更大规模军队,又没有足够工业实力保持武器生产自足的华夏对山寨公司更有吸引力。

少了山寨公司的支援,加上盟友不给力,美国人又爆发。苏俄又疯狂,使得德国现在的处境并不是很好。

但老希也明白绝对不会在这些关键地方被人卡住,武器国产化,依靠自己的力量才是正途,现在遇到的困难只是暂时的,整合占绝了世界过半的欧洲力量后,一切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所以他不想就此退让,而是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华夏成为德国真正的盟友。

有了华夏这个中间者的协调,德国人和山寨公司的关系就可以缓和。

更加重要的是。德国现在也确实需要华夏作为它的坚强盟友。

不说华夏巨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可以和德国互通有无,可以更多的解决德国的资源困窘问题,就是华夏强大的陆军和空军攻击力量也是德国人心中的一支理想盟友军队。

德国人一向视为战友的意大利人屡次面条一样的软倒,已经彻底让老希失望了。

日本人的陆军本来就入不了德国人的法眼,但能够屡次击败盟军在亚洲的兵力,也算有一定的水平,再加上让德国人也觉得不错的日本空中力量。不容小觑,但却被华夏军队横扫了。

德国和华夏一直保留着军事合作的一些项目,对于华夏军队的实力,那些精锐的德**官团们也交口称赞,夸奖他们是除了德军之外最好的军队。

虽然不知道其中有多少水分,但至少老希一想到华夏军队超过千万,而且背后还有五亿人口在支撑,老希就一直心动不已。

德国人现在的瓶颈受困的不仅仅是对欧洲工业力量的整合。人口的数量也束缚着德国人继续征战的野心。

工厂需要大量的青壮,军队需要大量的炮灰。四处作战的德国人现在挤出六百多万军队已经到了一个极限。那些铁蹄下被征服的欧洲人并不是那么安稳,身边的附从军无论是水平还是忠心方面也同样无法让德国人放心。

德国人需要有一个强力的盟友来一起对抗来自英美苏的压力。

显然,在德国人盘算了一圈后,华夏是最合适的了。

不说华夏在南方可能对英美的牵制,即便是对苏俄的东方再发起一次大规模攻势。苏俄人在英美支持下,在国民无私奉献下,快速积累起的乌拉尔工业带就可能不再向前线输送弹药和战车大炮了。

可惜,当时德国人为了限制华夏的野心,不仅间接的警示了华夏不要越过乌拉尔山,而且还对华夏惜售更高层次的工业技术和机器,更甚着还和华夏的死对头日本人搞得热乎了起来。这一切都使得德国和华夏的蜜月期早就结束了,也把华夏推着和美国人打得火热。

现在身为华夏先锋军绝对统治者的孟享要大婚,绝对是挽回双方感情的一次好机会。

“我亲自去一趟!”在接到了盟军快要攻陷西西里岛的消息后,老希就决定了他要利用这个机会,来表达德国人的诚意,来一次王对王的会面。

……

“这是一个好机会!”英国人的消息也极为灵通,在盟军面对着澳洲干瞪眼,等待继续攻击,还是撤离的时候,丘吉尔就想到了孟享的这一次大婚。

“华夏人的政体很奇怪,虽然他们也有了一套看上去比帝国更加民主的政治体系,但不容置疑的是,那里能够做出决定权的还是那个年轻的孟。他的意志控制了华夏的军队,可以说他依旧是一个躲在幕后的独裁者!”丘吉尔继续和罗斯福通话道。

虽然丘吉尔的这些话含有不少对华夏攻击的水分,但大半是事实。

罗斯福也明白,现在华夏能最后拿主意的只有孟享。

“澳洲的问题不能继续拖了,如果让华夏人站稳了脚跟,我们就再也撵不走这些无赖了!”丘吉尔越说越生气,英国的特使被阎锡山引得晕头转向,在澳洲问题上没有一点实质性的进展,“我们需要和他当面好好的谈一下!这一次,是个好机会,我要去华夏!”

丘吉尔也意识到了华夏的拖延之术,决定利用这一次孟享大婚无法躲避的机会,单刀直入的来一次王对王的见面会谈。

现在关键时刻,乔治六世国王是不可能随意的去走访,手下的那些人即使去了,也会有相同级别的人引开,根本不可能和孟享深入的探讨关于澳洲、东南亚,甚至整个世界的局势以及合作等问题。

所以丘吉尔只好亲自出马。

为了给足诚意,也为了掩饰此行的目的,年轻的伊丽莎白王储也随同一起去神秘的华夏古国。

……

“无论是为了我们和华夏人的友谊,还是为了亚洲、澳洲以及世界的和平,这一次我都需要亲自去一趟!”罗斯福直接吩咐国务卿科德尔…赫尔道。

虽然不知道老希也要去华夏,但美国人却得到了德国人要和华夏拉拢结盟的消息。在意大利人的软脚下欧洲初现曙光之季,美国人不希望出现其他意外。

现在最大的意外就是华夏。

澳洲的局势,是战是和,虽然一半掌握在英美手中,但另一半也掌握在华夏人手中。

见识到华夏在澳洲的行动后,对华夏的陆军和空军深深忌惮的美国人意识到,如果把华夏作为敌人将是很可怕的。但若是能争取华夏顶在前边当炮灰,他们爆发出来的效力是惊人的。

澳洲的问题,损失最大的会是英国人。早就看透了英国人挑唆意图的美国人至少还占着新西兰,为了东南亚,他们需要从日本人手中收回菲律宾,如果日本人的问题不解决,和华夏人对立根本无从谈起。更何况,美国和华夏还处在蜜月期的尾声,华夏巨大的市场吸纳力让美国国内对华夏好感的声音不可忽视。

尤其是孟享担心英美翻脸,急着砸出硬通货购买大量机器和技术的时候,美国不少寡头对华夏的倾向还是很明显的。

“这或许是一个改变世界未来走势的机会!”罗斯福手指敲了敲自己轮椅副手,低声自语道。

第890章不请自到

“这还算简单?要是我结婚的时候,有这么多的政要来祝贺,我就只骑一头驴,我也乐意!”在后世说到孟享的这次婚礼的时候,说到只用一辆八匹白色骏马拉得马车,就迎娶了新娘的简单的中式婚礼时,就有人用三天大摆筵席的说法来反驳。

虽然说那个时代的三天酒宴比起平头百姓的三两桌酒席多了些,但也不是太夸张。这个年代,国人对婚丧嫁娶的重视要远胜后世。即使乡镇级的富豪地主,大喜的日子,摆上三天也是正常。

更何况,这次大婚上的很多人员都是不请自来的,没办法不摆上三天。

国内的那些成精的人物,即使部长州长一级,也都不会不识趣的没有请柬就向前凑,奈何国外的那些家伙们却没有这份世故,在收到了消息后,纷纷跑来。

这个世界上,那些没有挂着绝密字样的秘密是很难保存住的。

虽然孟享暂时不打算告诉普通的平民,不至于让自己的婚礼,演变为奢侈浪费外加让人很不自在的国婚。但国外这个消息却早传开了。精明的国外记者最是钻营,先搜集到了这个消息。或许到报纸上的时候,可能晚一些。但战争催发的情报掮客却早就把这个消息卖出很多份去了。

他们得到的消息或许比几大国的消息晚一些,但绝对能让很多国外的政要们匆匆凑齐一份礼物,及时跑来祝贺,顺便联络一下感情。

华夏北攻苏俄,南击日本所表现出来的实力。已经越来越像一根世界极柱般的大粗腿了。

这使得孟享的婚庆不得不延续了三天,宴请那些错过了第一天的客人。

即使是这些错了第一天的低调婚礼的客人的身份,也让外界的记者以及知道了消息的国人惊讶不已。就像某人用羡慕的口气所说的:“这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是能靠钱随便能请到的嘉宾。”

而有些人不了解的是,真正的国外巨头还是第一天到的那些。

为了不引起渲染大波,在没有理顺这些微妙之局的情况下。媒体上当时也根本没有报道。

老希、罗斯福、丘吉尔等人出现在哪里,哪里都会引来一片震动,更何况他们齐聚孟享的婚宴上。

第一天的巨头还不止是他们这最为闪亮的三颗大星。

戴高乐也来了。但他此时甚至连被世人承认的流亡政府首脑都算不上,论起世人眼中的地位,恐怕都不如法国傀儡政府前来祝贺的外交部长篷杜埃正式。

在德国人彻底攻下了整个法国后。把贝当架空,推出了赖发尔当总理,继续行使傀儡政府的职能,跟着德国人的步调一起走。

但对于华夏占领了法属印度支那,至少也要表态一下。明白德国人意思的法国维希政府不痛不痒的发表了一些意见,力图把这件事情延后处理,但外交部长篷杜埃却沉不住气了。

维希政府成立后。介于那个时候的形式,很多法国前高层没有出头,倒是一些寡头大亨们跳出来直接当起了高官。

篷杜埃之前就是印度支那银行的总裁。听名字就知道他和法属印度支那的利益牵扯了,而且对于法国来说,虽说是殖民地遍地。但法属印度支那却是他们殖民地中的一颗宝珠,经济利益牵扯的不止是一家两家。这么多人的利益纠葛虽然迫于此时的法国形式没法采取过激的行动,但还是有人不死心的要去找华夏讲理。

篷杜埃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打算绕过那些同样被拖得晕头转向的华夏外交家们,借着这个机会直接跑到孟享的大婚上来找主事人。

但孟享对戴高乐或许还能高看一眼,但对他却眼皮也不多抬一下。两句客套话后,就由老阎和宗立等人接手忽悠到一边去了。

这一次,因为跑来要直接找孟享理论的人太多。孟享不得不提前安排了诸多人手抵挡。就连唐药师都亲自出马了,以免耽搁孟享的春晓吉时。

苏俄人也派了代表来。

斯大林这个时候绝不敢跑出来,他需要在家坐镇,用铁和血镇压住国内的不稳定情绪。于是他派出了赫鲁晓夫。

这种场合,铁木辛哥等军人身份去不合适,贝利亚等情报部门的人去也不合适。政委体系出身的赫鲁晓夫能发挥出他的口才等超强技能,是斯大林心中的一个比较去拉拢华夏关系的合适人选。

苏俄人的情报部门更为灵通。甚至连各国政要秘密去华夏都扑捉到了一丝动静,尤其是德国人要对华夏示好的消息,让斯大林有些着急。

眼看着欧洲局势转好,但若是华夏这个时候在背后再给苏俄人重重的一击,不说先解决欧洲的麻烦,再反过头来对付华夏的战略意图没了希望,恐怕在两面夹击下,连欧洲的国土也将不保。

赫鲁晓夫也带着斯大林的嘱托来示好来了。

“赫鲁晓夫同志,要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人民期盼着你的好消息!”为了这一次的战略成功,斯大林不惜让赫鲁晓夫从国库中携带了足够的糖衣炮弹。

虽然被娜塔莎等人劫掠过一两回,但苏俄人整合全国的力量搜集起来的国家财富是惊人的。

前世,即使在打折的情况下,苏俄人依旧有足够的财富来支付英美人的军火账单,在二战刚结束就能和西方抗衡,就可见一斑。

这一次,赫鲁晓夫携带了足够的诚意。他们在和华夏的密约中,已经归还了一大批华夏文物。此时有以遗漏民间文物的形式,再次送上了一大批。两次下来,除了极少数散落民间的未知文物外,已经几乎把苏俄占有的华夏文物全搜刮干净了。

除了这些,即使是其他来自东方的文物,甚至包括中亚、东南亚的文物也都打包一起来送礼。

目的只有一个,破坏华夏和德国人可能的联盟,若是能继续让华夏和日本人在东南亚继续拼下去更好了。若不是苏俄需要英美在西线减轻压力,甚至会巴不得华夏和英美在南方也打一场,不过斯大林也知道苏俄和英美的关系不长久,现在就需要提前埋钉子,好等到欧洲事了,让英美目标转移。

日本人也来了。

日本人被华夏的重重一巴掌,也算是清醒了一点。自知可能再也无法夺回澳洲了。

没有了澳洲,就没有了帝国的大陆梦,守着本岛,面对着身侧越来越强大的华夏,日本人必须要考虑未来两者的关系。

“单凭我们是不够的!”这一点即使东条英机不说,日本高层也都明白了。

就连德国人都拉着意大利等盟友,而日本人却是各处不讨好,独苗苗一根。以前曾经想狂妄的一力对抗华夏和英美的想法有些不自量力。现在日本人意识到需要转变战略意图,寻找自己盟友的时候了。

而这其中,华夏是无法绕过的一道坎。

如果和华夏关系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