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乱世军神 >

第203节

乱世军神-第203节

小说: 乱世军神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魏远逸一指魏府的大门,对众人笑道:“这就是我家了,请进请进,诸位不要客气啊,哈哈。”

魏远逸引着众人进去,木兰路上就拉着魏远逸说这说那,动作很是亲昵,这些魏平都看在眼里,自然知道这个充满诱惑力的女子与自家少爷的关系非同一般,魏平心中忍不住叹息了一声,想起了林家的大小姐。

将众人安置在客厅,让魏平上茶伺候着之后,魏远逸独自一人就去了书房。书房的门没有关,魏远逸一眼就看到他爹魏贤达此时坐在椅上正聚精会神的看着书中的书卷。

魏远逸的脚步声刻意放轻,直到他走到了魏贤达面前,魏贤达才察觉到有人来了,他还以为是府中的下人,头也不抬的说道:“时候还早,再过半个时辰再走。”

看着父亲两鬓比之两年前要更加明显易见的白发,魏远逸只觉得鼻子发酸,缓了一会儿才压下这种情绪,低声说道:“爹,儿子回来了。”

听到这声音,魏贤达一愣之后猛的一抬头,果然,离家两年半的儿子现在就站在面前。

魏贤达是激动的,这从他的表情就能看得出来,他下意识的就要站起来,不过转念一想又觉得不妥,将起身的动作生硬的转化为了欠身,魏贤达咳嗽了一声,努力的控制着自己的表情,使之看上去淡然且不失为人父的威严。

魏贤达淡淡的说道:“回来啦。”

见父亲这副“装腔作势”的模样,魏远逸实在是想笑,不过却克制住了,当爹的当然不想在儿子面前失了风度威严,既然他老人家要装,那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就得配合。于是魏远逸欠了欠身子,恭敬的答道:“是的,爹,回来了。”

“嗯。”

魏贤达嗯了一声后就没有再言语了,魏远逸等了一会儿却没有动静了,悄悄的抬眼一看,却发现他爹眉头紧锁,脸色怪异,就像是遇到了怎样让他为难的事情一般。

不明所以的魏远逸试探着问道:“爹,怎么了?”

魏贤达抬头看了看魏远逸,突然问道:“要是让你从今往后不许再与太子殿下来往,你会怎么做?”

闻听此言,魏远逸心中猛的一跳,魏家与皇家的关系,打个形象的比喻就是主人和保镖的关系,魏家手握京卫四营,负责的就是都城和皇家的安全。事关安危,那当然是要交给自己信得过的人了。魏远逸毫无疑问是下一任保安伯,会接过他爹身上的担子,继续担负起保卫建业城与齐王的重任。既然如此,那又为什么不让他与皇甫琰来往呢?原因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皇甫琰可能当不了齐王。

魏远逸一路上隐隐的担忧现在变成了现实,而且现实比他想象的更加残酷,能让魏贤达说出让儿子与皇甫琰断交的话来,可想而知皇甫琰的形势危急到了怎样的地步。

回家后那一直环绕在身畔的温情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魏远逸急切的问道:“在秦国的时候我还见到了皇甫琰,到现在也不过两年还不到,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魏贤达看着一脸焦急之色的儿子,轻轻的一声叹息后将最近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事情要从一年半以前开始说起,某一天,建业城中突然多了一个术士,要说术士,天下各国之中,齐国的术士是最多的,谁让江南人傻钱多,术士们在这里讨生活更容易些。但也正是因为术士多,竞争也就格外激烈,想要出人头地的难度就大,一鸣惊人这样的事发生的概率其实很低,但那个名为林四文的术士却做到了。

具体事情是如何开头的不知道,可好像就是一夜之间,珍格格建业街头巷尾的都在传,说林四文林先生是开了天眼的,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载,推吉凶断祸福准确无比。你说我说大家说,所有人都在说,于是那个林四文的名声就越来越大,大到一定的程度后,连齐王都听说了有这么个人。

第三百一十一节 :第311章

齐王以前其实是个明白人,对于术士的那一套其实没多少兴趣,但是人是会变的,随着年纪的越来越大,齐王对于术士的态度也在慢慢变化。而人之所以会变,当然是有原因的,齐王为什么会变,原因很简单,看他需要什么就明白了。齐国在天下各国中论实力那至少也是个前三的位子,身为齐王,皇甫渊可以说要什么就能有什么,那有什么是他想要却无能为力的呢?

一统天下的愿望不算在内,事实上皇甫渊早年或许还能有点想法,人到中年之后就彻底绝了这不切实际的想法,而除去这个,皇甫阳非常想要却又不能掌握的就只能是他的阳寿了。

人都怕死,怕的程度不同而已,而身为齐王,一生荣华富贵,享受的是寻常人根本想都想不到的锦衣玉食美酒佳人。这样的日子谁不想过?谁不想一直过下去!所以皇帝往往比普通人更怕死,这一点在齐王皇甫渊身上也体现了出来,随着年纪的越来越大,皇甫渊那颗怕死的心也就愈发的忐忑。而术士的多项神通中,有一项就是延寿,或是炼丹吃丹或是吸收天地元气或是…种种方法,反正术士们是号称可以延长寿命。

这就是齐王开始相信术士的原因,在听说了建业城中有这么个厉害的大师之后,齐王立刻就派人将林四文请进了皇宫。而林四文入了宫之后就没有再出来,齐王竟然将宫中一座宫殿清理了出来让林四文居住,这种待遇是绝无仅有的,所有人都想知道林四文和齐王说了些什么,可他们说话时就没有第三个人在场了,究竟说了些什么也就只有齐王和林四文两人知道。

从那之后,齐王每日都要召唤林四文讲经论道,谈天说地。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也都没觉得有什么,齐国历来就有术士的传统,好些位大人家里也都常有术士进出,陛下既然对术士感兴趣,那就感兴趣好了,反正也不会因此而引发什么不好的事情。

可谁也没有想到,那个林四文居然将矛盾指向了当今的太子皇甫琰,他说,琰中有火,而陛下名为渊,有水才为渊,所以齐王父子二人是一水一火,而众所周知的是水火不相容。父子两人命中相克,会互相影响,而水克火,本应是齐王占据优势,然而琰为双火,这就比三点水要厉害了,所以太子皇甫琰是注定了要克他的父亲,也就是齐王皇甫渊的。

林四文这一番言论说是惊世骇俗也不为过,而且他说这些话的时候也没有避着人,所以很快他的这番说辞就从皇宫里传了出去,都市就引发了轩然大波。皇甫琰出身极其尊贵,他的母族也是齐国一大世家豪门,而皇甫琰的母亲也非常得齐王的宠幸,两者一结合,皇甫琰理所当然的就成了齐国太子殿下,未来的齐王陛下。只可惜皇甫琰的母亲死得早,否则的话齐国皇后的位置迟早也是她的。皇甫琰当太子已经当了十几年了,这么长的时间,别说是齐国人,就连秦国人燕国人陶朱城的人都知道,齐国太子是皇甫琰。这就已经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了,而皇甫琰从几年前开始就跟在齐王身边学习处理政务,几年来也是引来了诸多大臣的好评,在他们看来,太子皇甫琰年纪轻轻但是却沉稳干练,遇事冷静不乱,实在是难得的品性。

可以说,几乎没有人说过皇甫琰的坏话,因为他并没有任何可供人挑剔的地方,而现在,林四文居然说出了那样一番言论,而理由更是荒谬的令人发笑,居然仅仅是因为名字。要知道,皇甫琰的名字可是齐王亲自取得,如果有问题那也绝对是怪罪不到皇甫琰的头上。

林四文说出了这番话之后,所有人都在等着他被陛下打入大牢,如此大不敬的罪过就是当即问斩也不为过!然而齐王却出乎人意料的保持了沉默,没有对此发表任何的看法,也没有对林四文采取任何措施,一切照旧,就好像林四文根本就没有说过那番话一样。

齐王这样的态度就很耐人寻味了,大多数人都不明白陛下怎么还能容忍放肆的林四文,然而只有极少几个人知道,这时齐王对皇甫琰的态度其实已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魏贤达身为齐王心腹忠臣,同时也扮演着一个朋友的角色,齐王一些内心的想法也会对他说,而魏贤达很快就发现,虽然陛下没有明说要怎么样,但是话里话外却隐隐的透露着一个意思,废太子!

十几年的时间足够长,长到让所有人都将齐王与太子当成是一体,齐王是现在的陛下,太子是以后的陛下,太子说的话也就等于是齐王说的话,他们两人并没有区别,这就是所有人的共识。然而齐王在这种时候居然透露出了废太子另立他人的念头,魏贤达怎能不惊?不过齐王毕竟是没有明说,魏贤达虽然心中巨浪滔天却也不能直接说什么,只能是迂回着试探着齐王的心思。然后魏贤达就发现,齐王心思的转变完全是因为那个术士林四文!

也不知林四文到底和齐王说了些什么,让齐王张嘴闭嘴都会提到他,而且对他是深信不疑。当然,齐王毕竟没有完全失去理智,在魏贤达探视他的心意的时候,齐王也在观察着魏贤达的反应。因为他也知道,皇甫琰这个太子可以说是深入人心,贸然更换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剧变,所以齐王先从魏贤达等寥寥数人开始,这几人都是与他关系最为亲密的官员,齐王有必要先搞清楚他们是什么态度。

而齐王得到的回答则是清一色的反对,不过魏贤达看到齐王欲言又止的模样后就知道了,这件事情还没完,齐王绝没有死心。

建业城似乎都被笼罩在一层诡异的氛围中,时间慢慢的过去,官员们发现,陛下与太子之间,似乎出了问题。从几年前太子皇甫琰就开始处理政务,而且他干的极为出色,虽然是年轻人,但处理起事情来却处处都体现了一个稳字。因此皇甫琰做出的决定,一般齐王都是不会反对的,可在最近,齐王接二连三的驳回了皇甫琰的决定,更严重的是,齐王居然在朝会上当着所有官员的面斥责了皇甫琰,这在过去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

有心人都想到,齐王的这种转变可能就是因为那个术士林四文的原因,而皇甫琰对此事却一直都保持着沉默,行事一如往常没有丝毫变化。

直到前不久的那一次朝会上的争吵。

其实那一次争吵的理由很扯淡,有个官员上奏折说官员俸禄太低所以才会贪污受贿,如果俸禄高了自然就不会冒着坐牢杀头的危险贪污了。这一份********的奏折在朝会上引发了一场议论,而太子皇甫琰是斩钉截铁的反对的,他说,贪污与否主要是由人的道德品行决定的,即使提高了俸禄,然而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那些想要贪污的官员依然还是会贪污。

皇甫琰这一番话说的其实很中肯,也得到了大部分官员的赞同,结果坐在龙椅上的齐王却皱着眉头说话了,而他说的话和俸禄的问题一文钱关系都没有。齐王说,是不是太子做什么事情你们都觉得是对的。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傻了,这叫什么话?

还没等皇甫琰和官员们说话呢,齐王又说了,我才是齐王,他现在只不过是太子,而他这个太子,我想换就能换了,你们不应该听他的,而应该听我的!

如果说上一句还只是让人发懵,齐王的第二句话可就无异于是晴天霹雳了,虽然之前大家都有所耳闻,但是毕竟没有宣诸于口,而现在,齐王居然如此明白的表露了他要换太子的念头,他…是老糊涂了么?

每个人都是这么想的,但是没有一个人敢这么说,当时就有一个官员站了出来,说陛下与太子那是父慈子孝的典型,不应分彼此。这个官员其实就是觉得现场气氛有些尴尬,所以站出来和个稀泥,希望将这事儿糊弄过去。

谁知齐王却突然发火了,他立刻就指责那个官员心怀不轨,随后就下令将那官员打入大牢。

这是乱命,官员们自然是要反对的,而皇甫琰第一个就站了出来,恳请齐王饶过那个官员,皇甫琰出头之后,在场的其余那些官员也全都跟着恳求齐王。

皇甫琰与百官的求情却只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齐王不知为什么倒是更加愤怒了,一定要将那个官员关起来,同时还说了,谁要是再帮他说话,一同论罪!

再接下来,就发生了皇甫琰与齐王的争吵,说是争吵其实有些名不副实,事实是,皇甫琰又说了几句求情的话,然后齐王就将矛头彻底的转向了他,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批判指责。

那就是宋豪所说的争吵。

第三百一十二节 :第312章

那次争吵已经过去了十几天,虽然在百官集体充当和事老的情况下,齐王和太子没怎么着,但是从那之后,太子就再没有在公众面前出现过。“太子被陛下软禁了?”

魏贤达摇摇头,说道:“没有,其实是太子殿下自己要求闭门读书的。”

魏远逸点点头,随后就站了起来,说道:“爹,我这就进宫。”

魏贤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