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唐砖 >

第933节

唐砖-第933节

小说: 唐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淳风笑道:“楚公乃是盖世豪杰;岂不知生死小道而;兵解斩头;不过是给自己的魂魄找一个出口;莫被那具老朽之体所困而已;祖师法力通神;又在西王母处苦修;返虚还阳小事而。”

云烨痛苦地揉着太阳穴对李淳风说:“你们从那里又找来一位袁守城?你师父还没死;他见到那位袁守城如何称呼?还是称呼为叔叔?”

“这是自然;家师祖如今的寿元已经二十有七;我等见重的只是魂魄;**不足为虑。”李淳风说的庄严无比;而且义正言辞。

云烨从他的脸上看不到丝毫的破绽;袁守城死了;这一点不容置疑;他的脑袋被袁天罡亲自砍下来了;这一点也不容质疑;死的时候脖腔里不见血迹这也是可以肯定的;但是你说袁守城又重新活过来了;这就是扯淡的话了。

第一节

第七节推背

“自知者永乐;法界无边无际;自此至雪域东部;有一天雷自然作响之地方(指拉托);那里如意(指耗牛)装扮着美丽牧场;善巧……父亲是顿珠、智慧……母亲是洛嘎;于济乐工地之年出生;远扬的白螺声奇妙无比;皆以噶玛巴相称;由尊者顿雍巴护持(指司徒活佛)无偏无私悲心遍及四方;不分远近成为众生的依佑者;利益众生之佛法如同阳光将永远照耀……”

这是藏传佛教十六世噶玛巴临终前的遗言;他的转世灵童就是靠着这样的遗言找到的;作为西北人多多少少都会知道一点转世灵童的事情;所以云烨对与死而复生并不是很排斥;但是;放在袁守城身上就非常的诡异;尤其是这一次大宴天下精英;他想干什么?

“贫道生于斯;长于斯;万万不敢对对这片土地心怀不轨;如今的大唐;功利之心太重;尤其是在陛下降低商税之后;我大唐可谓人人都是商贾;笑贫而不笑娼;人人都以家中金银的多寡而论尊卑;处处都以肉食者为荣;此乃礼乐崩坏之兆;楚公;我祖师此时应运而生;就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于迷途之中。”

“然后和你们一样不事生产;焚香祷告就能让人人进入天国?有本事让全大唐人不用耕作;不用贩卖;不用做工就能吃饱肚子才是本事!当年陛下费尽心力才让道门和佛家开始纳税;这才有了大唐今日的繁华;你们竟然要逆天而行不成?”

云烨的声音开始变得尖锐;李淳风之所以来找自己;就是为了让自己闭嘴;自己之所以能成为仙宫的座上宾;大部分原因在此。

如今书院已经执天下人思想之牛耳;道门想要做这样一件大事;首先要经过书院这一关;只要书院出言反对。大唐的精英人士就会将这样的一次盛宴看成一个笑话;道门只能去蒙骗一下那些愚夫愚妇;永远上不了台面。

“楚公;您对道门的理解过于片面;这些年我们也在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寻找自己的出路;西华**师成玄英胼手胼足走遍东海;立下大志愿向海民解说道家法门;虽然他的舌头被您割掉;他依然没有任何的畏惧。天之涯。海之角上面都有他拿凿子刻上的道家箴言。拿人敬献海神之事再无踪影。

诡水军将士遗骸的登仙观;如今已是东海边上的第一道观;终年香火不绝;英烈们得到血食诡。战死者荣耀;战斗者安心;每年的登仙观里收到的香火钱;道门未敢拿走分毫。全部变成药草;还给了东海的百姓。

如今道门再无一人游手好闲;做法安抚死者;行医救治百姓;山野间的苦修士也自耕其田;放眼望去。我道门已经具备领袖天下方外势力的能力;楚公因何对我道门苛求至此?”

李淳风是一个很好的说客;嘴里说的每一件;每一桩事情都击打在云烨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不管是哪个没了舌头的成玄英。还是天下间唯一一座令云烨牵心挂肚的道观;这里面浓厚的情义随着时间的流逝;沉淀成他心中最重要的那一部分感情。

“道门这样做已经很好了;为什么你们还不满足呢?教化天下乃是皇族和士人的责任;你们的教义带着明显的偏颇;光是清静无为这一条;就是这茫茫人世间的大敌!

人间需要进步;而不是固步自封;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世界;发现世界;最终成为自己的神;人世间的人不能在遇到无法解释的事情的时候;就把它匆匆的归类到神灵的行列;我们要做的是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还人世间一个真相;等到我们窥破自己的世界之后;下一个征战的目标就会是茫茫的大海以及我们头顶的天空。

就在昨天;我乘坐了天下间第一辆能够不借用牲畜;风力;水流的力量;自行奔跑的车辆;还有前几年我们就发现人类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飞上天空。天空从此不再只是飞鸟和神灵的属地;人也可以飞天!

这是我们迈向星辰大海的第一步;以后还会有第二步;第三步;随着人类不断地向天空进军;你们矗立在道观的神灵到了最后都会被证明是虚无的;因为人类会飞上九十九重天亲自拜会神仙;等到人类的脚步到达天外;发现没有天宫的时候;你们如何自处?”

这是云烨自己第一次向另外一个人诉说自己对人类最后命运的看法;既然已经迈出了第一步;那就不要停下脚步。

“我现在只有一个爵位在身;对你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力;你们如果想要举办什么宴会;那就举办吧;如果能说服书院同意你们的看法;那就去说服;我不会赞成;也不会反对;毕竟我不能替天下人决定他们的喜怒哀乐;说到底;这个世界是他们的。”

云烨想了很久才说出这样的一段话;人;只能靠自己;依靠外力来约束自己;他们迟早会崩开这些束缚;只有他们自己有了一个清晰地认识;才能走好自己的路。

李淳风长长的吐了一口气单手行礼道:“茫茫天地不知所止日月循环周而复始;天地契机已经大乱;晚辈曾与家师;家祖共同研判一书名曰《推背图》;早年之时;家祖曾经推演过一遍李氏皇朝和以后的天下气运;虽不能窥得全貌;但是管中窥豹还是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如今不成了;家祖在兵解前又亲自推演过一遍;结果从第二卦就开始变得混沌不堪;青花盘二十一果实;顷刻崩塌;有天外飞石将盘子击得粉碎;如今第二课成了一颗飞石;道门不解其意;参演无数回都是如此;(第二卦;原本是盘子里装着二十一枚果子;代表大唐二百八十九年;以及二十位帝王

家祖强行解算第三卦;原本的持刀女子;变成了长角的幼童;先祖因此才自愿兵解归天;再不兵解;恐怕上天会降罪于我道门;楚公;这都是我道门不传之秘;《推背图》原本应该大行于世;但是天机反复无常;道门不敢轻窥;只能洁身自保;楚公当谨慎之;家祖临终前曾经说过;一句话“怒海操舟!”这很可能就是第四卦;无人能解其中意。”(第三卦原本为操刀的女子;代表武氏乱唐;第四卦原本是一群猴子扶着树驱赶鹦鹉;表示张谏之驱赶武氏成功)

云烨笑了起来问道:“推背图;推背图;敢问最后一图为何意?

李淳风大笑道:“天道渺渺起伏不定;龙蛇起陆杀伐不定;小道焉知后世祸福;一切不过信口开河罢了;楚公;请一笑了之。”

说完就欲出门;云烨双手按在李淳风的背上道:“去休?还是借力?”

李淳风大笑道:“好风频借力且送我上青云吧!”

云烨双掌用力推出;李淳风乃是武学的高手;轻轻地借力窜出去好远;然后哈哈大笑着离开云家;老钱想要送送他;却见李淳风跃上云家的内墙上直接踏上屋顶蹿墙越脊飞奔而去。

云烨瞅着李淳风远去;笑着摇摇头;道家毕竟还是有底蕴的;神秘学说有时候怪诞的无法解释;他们研判出来的那一盘子果实;实在不是瞎猫碰到了死老鼠能解释得了的。

不过不要紧;他们的本事再强;也不可能比自己更加的清楚后世的发展路径;如果说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先知;那也只能是云烨;云不器。

想到这里云烨又苦笑起来;现在的世界已经变得乱七八糟的;如果自己不出手;静观世间风云;任所有的事情按照原来的路径发展下去;自然可以当神棍;可惜从自己进入朝堂的那一刻起;自己所知道的那些历史再也成不了自己可以借鉴的资本了;从今后;自己的眼前也是一片模糊。

没得混了;还是回到书院里藏拙比较好。

李淳风的说服工作进行的非常艰难;去了书院找了元章先生;说明来意之后就被元章先生以敬鬼神而远之的理由驱赶了出去。

在学生间传播;结果却被学生问得瞠目结舌;因为他们想找李淳风弄一个真正的神仙出来让他们瞻仰一下;要不然;说什么都没用;李淳风想用昆仑山上的神迹来说明;却被学生哄堂大笑的羞辱了一番;书院在昆仑山也有研究院;知道的事情可能比道门知道的还多一点。

直到这个时候;李淳风才想起来云家在昆仑的别墅里总是有人驻扎在那里;那些人根本就不是云家的人;而是书院的先生和学生。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李淳风只好去找了长孙冲和独孤谋;结果在那里受到了极大的欢迎;这让李淳风信心大增;神仙宴将会如期的举行。

当他听到皇帝皇后也会成为座上客之后;欣喜若狂;连夜传檄昆仑祖庙;要求将宴会的规格无限制的提高;倾尽道门资源也要办好这一桩大事。

第二章;这一章写的很困难;晚了一些见谅。

这是最后一个月争月票了,请支持。

唐砖还有六十章的样子了,这也是唐砖最后一次向大家要月票了,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很长的时间,这段情意孑与永生不忘。

现在到了最后时刻,还请大家继续支持,求一张保底月票,求推荐!

孑与拜上

第八节大唐需要银子

高丽的外海上,波浪滔天,一支舰队艰难的在海浪中穿行,船上的主帆全部降下,只有船尾的一面一张小帆被狂风吹拂的鼓胀如球,海面就像沸腾的开水锅,六艘巨舰宛如玩具般一会被抛上浪尖,一会又被送到谷底。

虬须满面,衣衫破烂的赖传峰在大风中怒号,粗壮的双臂紧紧地挽着缆绳,死命的向后拖拽,双脚的十指紧紧的抠着甲板,无论如何也要把纠缠在一起的缆绳分开,否则,等一会主帆张不开,大家就只能随着洋流飘进大洋的深处。

同样狼狈的是王玄策,一个文雅的汉子,如今也变成了野人,三年的海上航行,早就把这个满腹锦绣的士子锤炼成一个合格的水手了。黝黑的脸膛,粗壮的臂膀,肌肉贲张的胸膛,全身都被海水浇透,依然,嘿哟,嘿哟的喊着号子任凭缆绳勒进肩膀上的肌肉。

希帕蒂亚就站在舰桥上,举着望远镜眺望任何出现在眼帘中的陆地,这一次,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停靠地,舰队就会彻底的陷入绝境,虽然在一路上损失了七艘战舰,她却没有多少的悲哀,因为大海根本就不给你悲伤地时间。

为首的海浪号上忽然升起了三溜火焰,窜到半空之后,猛然间炸开,在铅灰色的阴云底下,显得非常明亮。

赖传峰将手上的缆绳死死地缠绕在绞盘上,六个粗壮的汉子立刻就转着圈子搅动了绞盘,王玄策猛地松开手上的缆绳,只见一面布满了补丁的巨帆迅速的升上了主桅杆,大船停顿了一下,小帆落了下来,一张不大的三角帆迅速升起,改变了巨舰的前进方向。向着右前方跳跃着前进。

做出改变的不止这一艘船,其余五艘海狼级战舰同时做出了同样的动作,主帆借助强大的风力。带着巨舰跃出洋流,向着东风吹拂的方向前进。

“陆地!”希帕蒂亚首先在天空中发现了海燕的影子。只要见到这种海上的精灵,就说明陆地就在眼前……

何平就是何邵的堂弟,原本他有着一个很好的未来,供职于鸿胪寺,三十岁的年纪就做到从六品,堪称前途远大,三年一次的升迁考核开始了。何平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不说依靠大唐第一富商堂哥何邵的话,光是自己这三年来的功绩,就足够把自己送到正六品的职位上。成为鸿胪寺的主事问题不大,到了那个职位,自己也算是光宗耀祖一次了。

事情果然如他所愿,他以第一等的考评成功的被官升一级,就在全家沉浸在欢乐中的时候。一纸任命将他从光明山顶打落到了无敌的深渊。

“出使倭国,监视倭国,了解倭国,监督白银输出……”

然后刚刚升任六品官的何平就被东海舰队送到了大唐的属国——倭国。岁月如梭,六个年头已经在无比的焦虑中过去了。三十六岁却头发斑白的何平,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就是站在海边遥望自己故乡,为此,风雨无辍。

身边这个乖巧的倭女平八尺已经跟随自己五年之久了,并且给自己诞育了两个孩子,何平对于这片土地依然充满了怨愤之情。

从长安来到倭国,这中间的差距太大了,就像是从天堂坠入了地狱,如果只是吃苦,何平其实并不在意,当年在书院的时候假山都垒过,干馒头也啃过好几个月,身体的劳累,和吃食的贫乏,对他来说并不是问题,书院讲究自力更生,这里有很好的稻米,丰富的鱼类,只要弄点青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