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723节

重生于康熙末年-第723节

小说: 重生于康熙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烟熏火燎,有几个脸色儿好的?,知子莫若母,宜妃晓得儿子不愿提这个,心里叹了口气,挥手将门口侍立的几个宫女打发出去。

屋子里只剩下母子二人,宜妃稍加思量,道:“最近外头不对,你愿意同十四阿哥亲近也好,翻脸也好,都随你心意,不必为了他委屈了自己个儿。但是储个废立,是龙之逆鳞,碰不得的。你只需看热闹就好,不许跟着掺合。”

“额娘真是,儿子只爱银钱,才不会闲的,为别人做马前车。,九阿哥慢悠悠地的说道。

宜妃瞪了他一眼,道:“你若是能同你五哥那般安分,额娘也不会头发白了一半口这此年任由你胡闹。念及额娘的面子,皇上没有深责于你,你也知道好歹此。““额娘就放心吧,儿子不是傻子。有热闹不看,非趟这浑水?”九阿哥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说道:倒是汤泉那边,四妃皇阿玛一位没带。只让王嫔在身边侍候,妥当不妥当?,宜妃笑了笑,道:皇上英明呢,用咱们操心?说得好听是嫔,正经封位不过是个小贵人。就算个六阿哥再受宠,出身一条,已经比不得你。要是皇上,想起来封府,十六阿哥顶天是个贝子口要是,“以后再封,没了皇子的身份,封国公也是不无可能。”

九阿哥提及此事,并不是担心九阿哥的分封,而是想问问母亲那边的确切消息。不过见母亲误会,他也没有多说什么。

阿哥所,弘皙住处。

看着手中的半张纸,弘皙瞪大了眼睛,脸色骇得煞白,手不禁微微发抖,咬牙道:“快去备马,我要去汤泉进皇玛法!”

地上跪着一人,侍卫装扮,并没有立时起身,抬头道:爷,除了让奴才给爷送信,先生还让奴才转告爷。已经迟了一步,爷要三思而后行。要不然,落到皇上眼中,爷就脱不得干系。”

弘皙将手中的纸揉成一团,拳头攥得生疼,长长地吁了口气,道“走了,这是他们给爷下的套,都是狼子野心,没个好东西。难道就束手待毙不成?你出宫告诉先生,爷要见他,让他尽快安排。,那人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弘皙身子像是抽干了力气,软软的坐在椅子上,脸上是无尽的愤恨。

这些日子,京城异动,他都看在眼中,还等着看热闹。这年老的狮子也是狮子,对于龙椅上的皇玛法,他的敬畏之心,可是丝毫不减。

没想到,这一出立储大戏。却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弘皙只觉得后背发凉,脸上因痛苦与恐惧而扭曲,正月二十一,京城的六部九卿都前往汤泉。

不是礼部选定的小朝日,曹颙这个四品司官也就凑不上这个热闹。

他虽然情现的如往常一样,但是坐在书案后,心思也飞到汤泉。

他也意外,原还以为又是一出“请立,闹剧,没想到有人费心筹谋。将二阿哥牵扯进来。

昨日,有翰林院检讨朱天保往汤泉行宫,亲自递了奏请复立二阿哥为皇太子的折子,了得康熙震怒,亲自到行宫正门问诘。

今日一早,几个满汉大学士。连着六部九卿的堂官,齐赴汤泉。

风雨欲来,人心不稳。

法不责众,康熙再恼怒,也无法追究这些朝廷大员的责任,要不然朝堂就要空了。那个瑜林,肯定不能幸免。帝王之怒,怕是不是一死能解恨,抄家灭族,就在眼前。

是书生意气,还是受了别人糊弄。成为出头鸟?

曹颙凝神,思量这件事的得利者。

是三阿哥按捺不住,想要从康熙那边得个准信儿?他去年被连番打击。已经开始夹着尾巴做人,能有这般魄力?还是个四阿哥,想要“名正言顺”插手西北军务?还是四阿哥,不会是四阿哥,这般激进之事儿,不符合四阿哥平素韬光养晦的作风。

只觉得一片雾茫茫,晓得有人在推波助澜,又看不清那人的面貌,这使得曹颙心里没底。

十五阿哥?九阿哥?

好像人人都有嫌疑,又好像人人都冤枉,类似的情景,有点熟悉。

曹颙摸了摸下巴,从案头拿起一件公文,从头到尾认真看过,而后盖了公章印鉴。

他原以为十六阿哥会来,没想到十六阿哥却沉得住气,并没有露面。

直到落衙,都没有汤泉行宫的消息传来,反而关于朱天保的消息越来越多。

听说他昨日出德胜门时,乌鸦云集。挡在他的马前,阻他前行;小厮跪地拉他马缰,请他调头,他丝毫不为所动,驱散了鸦群,继续前行。

听说昨日行宫正门口,皇上亲至。御口问责,朱天保棒了顶戴,跪地应答,开始还朗朗有声,丝毫没有惧色,最后被问得哑口无言,只能请死罪。

回到府中,曹颙终于跟曹寅问出心中疑惑了半日的问题:“父亲,就算是贵为和硕亲王,一品大学士,也不敢在皇上面前直陈此事,这朱天保不是傻子,难道不晓得是死路一茶么?明知是求死,还能如此做。没听说他家同二阿哥有什么恩仇。何以至此?,曹寅的脸上,却露出几分敬佩之色。叹道:“实没想到,他们父子能做到这个地步口虽是死无葬身之地,其忠义之心,却是可敬可叹!,曹颙听了迷糊,皱眉道:“难道不是受了别人盅惑,算计二阿哥?”

曹寅摇了摇头,道:“朱都纳虽不是太子党,年轻时却受过索额图的恩惠。这番用意,是算计二阿哥不假,并不是为了害二阿哥,而是未来保全二阿哥。”

曹颙想到一事儿,问道:,父亲,可是同二阿哥最近一段日子的病有关?,二阿哥虽被圈,但是身份特殊,一举一动也都为外界所闻。

曹颙听说过,也没太在意,因为冬春换季,就是容易生病的时节。

“不是病,是毒”曹寅说道。

第十一卷定风波第七百八十一章撼天(下)

“毒?曹颙闻言,震惊不已。

二阿哥被圈了数年,还有人将动这个心思,曹颙意外得紧。

“父亲,是哪个下的?皇上那边。为何不见追究?”曹颙皱眉道。

虎毒不食子,康熙自己没有处置二阿哥,定不会允许别人来动二阿哥,这是帝王的骄傲。

太后新丧,龙体欠安,人心思动,怎么追究?咸安宫的知监宫女。全部换了一便。”曹寅说道。

曹颙没有说话,这些人既没有交付内务府慎刑司,也没有交付刑部,竟然像是增发了一般。

在帝王眼中,人命同蝼蚁有何区别?

汤泉行宫外,放眼一看,都是车驾。

几个大学士,嵩祝六十二岁。马齐六十六,剩下李光地小萧永藻小王槛都是古稀之年,走起路来,自然颤颤悠悠。

六部九卿的这此堂官,则是走在阁臣之后。

来的时候各怀肚肠,这面君过后。大家才觉得像是一出急速落幕的。

对于大学士会同九卿等具名上奏的请立皇太子之事,康熙的反应出手众人意料。他既没有答应,也没有否定,而是以天无二日,民无二王”之名,命群臣查核历朝历代会典,重新拟定皇太子礼仪。

这理由也是名正言顺,毕竟群臣想得立储,而不是想要拥立皇子上个,取而代之。

马齐走在最后,低着头心里叹了口气。

他原不想来,后来听说几位阁臣都出面了,不好太显眼,只能跟着前来。不过,他已经提前将详情写了条陈,叫人送往御前。

康熙能须臾之间,有了对策,也有马齐的功劳。

马齐看着李光地的背影,不明白这个“不倒翁”为何趟这个,浑水。

这次“请立太子”要不然有人打了李光地的口号,也不会弓得众人响。

是老糊徐了?还是越活越没出息,开始贪恋富贵,想要提前给子孙安排好前程?

李光地直着腰板,迈着方步。昏花的老眼,望向不远处的天空。

路边的树上,有飞鸟惊起,飞向远处,消失在天际,“汤泉,行宫中。

康熙坐在炕上,脸上是不正常的潮红,不晓得是气的,还是刚才在行宫门口吹了风。在阁臣与京堂都出宫后,仙亲自到宫门口问诘朱都纳。

虽说这事儿触了他逆鳞,但是还好株连不广,除了朱家父子与朱家几位女婿,就是两个八旗都统。

要是有亲王贝勒牵扯其中,康熙处置起来,则要顾忌许多。

地上,跪着内阁学士张廷玉。手中拿了个奏折,清声诵读。

待他读完,康熙点点头,道:“知道了。”

张廷玉犹豫了一下,拿起勉强摆放的朱砂御笔,在折子后挥笔写上这几个字,而后又拿起一个折子诵读。

康熙眼睛似阖未阖,听完第二个折子后,却是没有回音。

足足等了一盏茶的功夫,还没有听到康熙口谕,张廷玉悄悄得抬起头来。

看着一动不动的帝王,张廷玉只觉得怪异无比,心一下子就提到嗓眼。

屋子里,除了康熙与张廷玉君臣,只留了魏珠一人侍立。

见张廷玉抬头,魏珠将食指竖在唇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少一时,屋子里响起细细的鼾声。张廷玉心里松了口气。看到脸色晦暗的帝王,他心里也怕。

今日群臣具折,就提到一各。皇上休养时,可以由太子辅佐政务。

如今几位大学士,皇上一个不留,只留他一个学士在御前,这也弓得不少人瞩目。

张廷玉心中不禁苦笑,难道他们还怕自己个儿架空皇上不成?他们将皇上当成了什么?就算走过了花甲之年,身体久病,帝王仍是帝王。

魏珠见康熙睡得沉了,才蹑手蹑脚地从旁边抱了件皮毛大氅,轻轻地给康熙披上。

康熙没有叫起,也没有叫“跪安”。张廷玉只能继续跪着。魏珠扫了他一眼,看出他跪的费力气。从炕边拿了个,小杭子,轻轻地送到张廷玉左手边。虽不能起身,在皇上没醒前,累了有个支持也好。

张廷玉拱了拱手,露出几分感激之色……听过父亲说起宫中秘辛,曹颙心里感慨不已。就算他早知道二阿哥那边有人谋害,也不会将朱家父子二人的行为,想成是忠义”。

是不是他心里太阴暗了,习惯了恶意去揣测人心,反而不如这几百年前的古人,保留一份赤子之心?

就算朱家父子情愿“赴死”,这背后也不得推波助澜之辈。

如此一来,不知能不能如朱家父子的心愿,请二阿哥的身份辩个分明。若是彻底于储位无缘,是不是也不用当今活靶子,可得别人算计?

这天下说容易的是死,说难的也是死。

就在大家都以朱家父子的行状。会弓得天子震怒,殃及亲族之时,满九卿这边已经遵照康熙旨意,将朱氏父子与相关人等议罪。

按照满九卿会议,原兵部侍郎朱都纳冒昧妄奏,应凌迟处死,其子朱天保立斩,二幼子立绞,家产籍没入官。其他涉案人等,或绞或流或狗禁。

听说朱都纳的两个幼子,最小的有七岁,曹颙真佩服满九卿,为了迎合帝王心思,用这离谱的罪名。连黄口稚子都不放过。在他们眼中,若是能用一姓一家平息帝王怒火,让立储之事平稳进行,才是划得来的。

不过,他也觉得庆幸,幸好父亲近些年来想开了,没有这些“忠义”的心思,否则身为儿子,要不然就要随着赴死,要不然只能隐姓埋名逃亡天涯以自保。

这“罪名”定的含糊,也是为了顾忌康熙颜面,但是康熙并不领情。将折子发还,命九卿将他到宫门口御口问诘之事也列于其上,要让米氏父子罪才应得“。

曹颇一边冷眼旁观这出闹剧。一边关注兵部那边的消息。

十四阿哥果然不出所料,借着棉衣”之事,处置了兵部几个司官。新补上的几个,都算是个四阿哥在兵部培养的嫡系。

这番动作,不晓得瞒了康熙。还是康熙为阁臣堂官的立储闹得头疼。顾不得这个,总之十四阿哥顺利得很。

似手也有人看出风头,晓得二阿哥那边复立无望,开始盯着其他皇子。

按照规矩,皇子二十分封,十四阿哥已经三十,还在宫中。身为四妃所出的皇子阿哥,他的分量。自然不能同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这几个汉庶妃所u厂肯王午能比。

已经开始有人揣测,康熙至今不让这几个小阿哥开厨的缘故,或许就是因为东宫也空着。

还有的人,因王嫔与十六阿哥这些年的受宠,寻思今上会不会“立爱”。

因在国丧中,十六阿哥五子抓周没什么张罗,但是送礼的人数是往年的数倍。

十六阿哥“受宠若惊”,心下忐忑不安。

“乎若,快帮爷想想法子,要不然这样一来而去的,往后不管那个哥哥上位,都没有额娘与我的好果子吃。”十六阿哥所能交心者,也只有曹颐,只能寻到曹颙这边。

“十五爷怎么说?”曹颙想起近日不怎么露面的十五阿哥,问道。

十六阿哥露出几分无奈,道:还能怎地,少不得损我两句。”

说到这里,他露出愤愤之色,道:“那些官迷都疯了,没有谁想着终局爱民,个顶个儿的都想着往上爬。爷本清闲自在,他们却欲整难填,也打起我的主意,真想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