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703节

田园大唐-第703节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万奴隶加在一起,应该已经够一人一村了。”

“那颜大人可是想清楚了?”王鹃听到颜匠说起自己,微微一笑,问道。

点点头,颜匠目光坚定了起来“想明白了,我做技术人员,先把我大唐的军队壮大起来。”

听到他的回答,张小宝和王鹃松了口气。

为了能够给颜匠一点信心,张小宝又说道:“颜大人,其实蒸汽机这个东西不仅仅能够用到军舰之上,如果是长江与黄河的主流,其实民用方面的运输和载人也是可以的,先在军舰上尝试一下。

如果好用,我们马上就放在民用船上,到时南北往来就更加的便利,颜大人应是听说过华原特快专递,那其实也是我们管着,有了快船,就能更便捷地把货物与信件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或许是已经被吓得麻木了,听到大唐最为厉害的信笺传递组织竟然也是张王两家管着,颜匠没再表现出任何的吃惊,脸上露出笑容。

“知道的,我弟弟给我写的信就是走的那个方面,当初弟弟害怕自己的信被你们给查到,所以不敢走官驿,没想到走的另一个方面依旧是你们的手段之下,我一定把蒸汽机好好研究研究。”

王鹃灵机一动,补充道:“颜大人,其实还有一件时间我们不曾说出来,那个事情毕竟需要太多的钱财来支撑,不过我可以承诺,只要你把蒸汽机给弄好了,不经常坏,可以带动更沉重的东西,那么我们就花大价钱来做。”

“能不能先说与我听听。”颜匠好奇不已。

“那个东西叫火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需要点火出蒸汽,行驶在两条轨道之上,度很快很快,一个时辰至少能走出去一千公,哦不,能走出去七八十里,无论是载人还是拉货都非常方便。”

王鹃差一点就把她和张小宝那个时候的火车的度给说出来,一个时辰是两个小时,一千多公里的路没有任何问题。

早已认定自己不会吃惊的颜匠忍不住又瞪大了眼睛“一个时辰若是走八十里,那岂不是比八百里快报还要快?张刺史,王参军,可否早一去处,细细说给下官听?”

这种说法要是换成别人说出来,颜匠觉得自己一定会嗤之以鼻,骗鬼呢?一个时辰七八十里,那从大唐的这边到另一边,也不过是四五十天而已,怎么可能?

但此话由王鹃说出来,想到二人那能掐会算的本事,即便是认为不可能也应该可能。

一时间颜匠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非要拉着张小宝和王鹃找一个地方详细地说说。

张小宝朝着路边一扫,见前面有一家大排挡,上面烤的肉串冒出淡青色的烟,还有那一碗碗的米酒不时被伙计送到各个桌子上,很多人不顾春天的寒冷在那里吃喝,对颜匠说道:

“比如到前面去尝尝肉串,也算是检查一番,如果他们敢用不好的肉,那么我回头就找小贝他们过来。”

颜匠知道张小宝是在说笑,白天时已经从弟弟口中知道,积利州的百姓已经把张小宝和王鹃当成了神人,凡是两个人做出来的规定,没有一个人会去违反,更不用说烤肉的时候用坏肉了。

想起前不久小贝等人一副小大人模样找到自己时的情形,笑着说道:“恩,张刺史要是真找了小贝小娘子他们,这个人就算没毛病也会把自己的小心思说出来,我当时吓的连掩饰都不敢。”

“小孩子嘛,就知道胡闹,若非如此,我也遇不到颜大人这么个厉害的人喽,走,今天我请客。”

张小宝听人夸起自己的弟弟妹妹,也是非常高兴的。

“那是自然,谁让张刺史有钱。”颜匠跟着走过去,找个没有人占的桌子坐下,先点了壶热茶,暖和暖和,又随便选了几样烤的串,三个人便开始对火车的事情说起来。

积利州一片祥和,黑水都督府的海边,李珣过的也不错,他同样吃着捎烤,还是海鲜呢。

吃两口,抿上点温好的酒,再抬头借着月色看看那没有丝毫熄灭样子的大火,显得非常惬意。

“殿下,需要烧到什么时候?”参军烤了一条鱼,使劲地在上面撒了几下船上提供的调料,美美地吸吸鼻子,抽到李珣的旁边询问。

“甭急,小宝与鹃鹃来的信中不是已经说过么?烧到他们黑水都督府的人跑到海边为止,这几天过去了,相信他们也会现灭火不可能,等到时候我们就给他们来一个包围,需要从冰上过去的人安排好了?”

李珣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就好象计划是他出的一般。

参军回道:“安排好了,已经出,他们真的不会往更北的地方跑,或者是朝西跑?”

“更北的地方那就不用我们操心,到时候把火一灭,黑水都督府就是我们的,不要以为他们适应了这边的环境也能适宜更北边,若是往西跑,那更好,朝廷又可以派出一员将过来练兵。”

李珣才不担心王鹃与张小宝会算错,往北冻死他们,往西跑,跑到哪去?突厥?到时候不用大唐出兵,突厥人就会把人杀的杀,抓的抓,然后把活的人送到京城,除非他们想让大唐的军队现在就进到草原。

参军还是有点不放心,却没再说什么,把烤好的鱼递到李珣的近前“殿下,尝尝这鱼。”

“不吃,你那手艺我可不放心,还不如我呢,我与小宝怎么说也学过一段日子,咦?那边有船来了,看看。”

李珣正说着话,突然现海面上有灯火出现,那种用水力带动电亮起来的灯泡,别处根本没有,一看便知道是张王两家的船。

看着不远,却足足等了小半个时辰,船这才靠过来,船上的人搭起跳板,换乘小船,急匆匆赶到李珣的近前,从怀中掏出一封信。

“郡王,我家小公子和小娘子写了一封信,关于烧掉地方的后续展的,说让您先组织一下,待天再暖和暖和,他们就会过来与您汇合。”

“看,果然有计划吧?”李珣高兴地对参军说道。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四百四十章 包围投降在绝地'

黑水都督府的人,也就是靺鞨族及附属部落,刚刚经历了一场转败为胜的战争,准备一鼓作气拿下在背后偷偷支持大唐军队的渤海都督府。

战场的形式很明亮,大唐人无法适应恶劣的天气,虽说有那么一支部队在丛林中作战非常厉害,但毕竟无法承受雪地的寒冷,战斗力大打折扣。

眼看着就要把大唐两万多的军队击败,谁知道关键时刻,大唐军队突然改变了战术,以小股精锐部队牵制,然后四处放火。

接天的浓烟不仅仅是熏跑了各种的动物,更是让自己一方失去了战略的主动。

听闻此此指挥军队的是大唐皇帝李隆基的一个侄子,以前过惯了安逸的生活,对打仗并不是那么熟悉,不知到因为什么,作战时的风格就变了,变得让人琢磨不透。

继续向北绝对不行,那种寒冷不会因季节的改变而有所缓解,加上如今的倒春寒,去一个就要死掉一个。

想要朝西走,那高高的山岭不好翻越,即便是翻过去了,想来迎接自己一方的也一定是突厥人的猛烈攻击,他们不会给大唐留下一个大兵压境的借口。

南边更不用考虑,那是人家大唐的地方,唯一可以暂时躲开大火的地方就是东边,从山上下去,跑到沿海,火总不能烧到水中。

经过这番考虑,黑水都督府的人开始小心地朝着海边的方向摸过去,好在现在所要去的海边,海水依旧被冰封,大唐的那种犀利舰船无法靠拢。

扔掉了一切碍事的东西,只带上衣服和食物,靺鞨族的人拖家带口地朝着海边进,再也不去想打下渤海都督府,更没有了把大唐军队全部消灭的打算。

在稍微靠南一点海边呆着的李珣最近几天的日子过的比较舒服,原本还担心战争不能胜利的他,看到了张小宝的后续展计划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舰队上的热气球升起,躲避开烟雾覆盖范围,在高高的天上负责巡逻警戒。

“殿下,您说怎么就这么巧,为何舰队上搭载的热气球中的人都是从翼州过来的,换成咱们舒州的人上去,再飞到那么高的高度,就算是不被吓死,也会被冻死,真巧。”

参军没有看到李珣手中的计划书,这不是军事方面的,关于军事的内容很少,大部分都是介绍战争过后的建设事宜,里面涉及到了很多的利益,李珣可不想让别人也了解,不然他就占不到多少便宜了。

听见参军的话,负责保护李珣的一队人紧紧挨着李珣休息,心中也与参军有着同样的想法,那就是点子好,正赶上舰队中有适应寒冷天气的人。

李珣看了参军一眼,撇撇嘴“哪有什么偶然,你以为谁都跟你一般傻,派舰队到这里的时候不知道天冷?早已准备妥当的事情,无论战况如何,都不会受到影响,现在用不着我们这两千人,都给我上山,抓好东西,狍子、鹿,还有各种野味,包括蘑菇等山菜,一样不要错过。”

参军很想看看李珣手中的计划,却知道殿下绝对不会给自己机会,只好领命去安排。

待安排好回来,又担心地劝道:“殿下,我们是不是应该上船,万一黑水都督府的人也来到海边,突然从北面冲过来,殿下可就身处险境了。”

“就怕他们不冲,冲过来才好,小宝他们新做出来的武器还没有看看好不好用,正好用在敌人的身上,剩下的护卫别闲着,去给我挖坑,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能够躲开来自脚下的爆炸,尽量算计到敌人的反应,去吧。”

李珣又下了一个命令,众护卫也不知道郡王想要干什么,听命行事,真就去挖坑了。

两天后,该挖的坑全部挖出来,每一个都不深,大概有半尺左右,这时李珣才让人给停在海上的舰队打旗语,舰队那里马上放下小船过来,等到地方,众护卫看到的是一个个的铁饼子一样的东西。

送铁饼子过来的人搬动时非常小心,就好象那东西随时可以夺去人的性命一般。

参军打量了一会儿,终究没有弄清楚铁饼子能够做什么,求教李珣“殿下,那玩意可以杀敌?”

李珣已经离开小船一段距离,担心地看着一个个铁饼子被人放到挖好的坑中,又在上面做掩饰,点点头,介绍道:“那东西叫地雷,知道火炮不?炮舰打出来的东西,火炮用来主动攻击,地雷用于被动防御。”

“这么说和炮弹一样,轰的一声便会死人?”参军也开始向后退,他可知道炮弹的威力。

“那是自然,踩上之后,只要抬脚就炸,还有绊雷,挂边也炸,心理方面的威慑远比炮弹更大,千万小心,埋好了不要过去,否则有几条命也不够你死的。”

李珣只是知道这种武器,从来没有见过具体的情况,但给别人介绍起来却是像非常了解似的。

参军没有怀疑李珣的话,更不会怀疑张王两家送来的武器真假与否,拉着李珣又向后躲躲,紧怕一不小心踩上,尽管明知道埋地雷的地方与自己还有很远的距离。

一个护卫站在李珣的近前,身体隐隐地把那个方向挡住,好奇地问道:“公子,不知您让他们去抓各种的野兽,采集山菜是干什么?”

“当然是为了赚钱,这片山中,小宝来信里写着有不少种资源,尤其是矿产,到时候我们不好占,但其他的资源就没问题,动物是会跑的,山火烧的再大,也是从一个方向开始烧起。

大部分的动物会跑掉,有的跑到了更西面,有的则是跑到我们周围,小宝他们不好继续出钱,不然朝廷那里会认为他们想伸手,手伸的太长,有时会让人惦记。”

李珣跟着张小宝和王鹃在一起的时间长,加上家中的教导,明白张王两家现在需要做的不是对一个个的地方进行建设,而是退避,以免引起别人的不高兴,这个别人指的就是自己的皇叔。

护卫点头承认“也对,张王两家现在赚的钱够多了,掌握的势力也不小,如果还想要在各个地方占上一块,那就是不知好歹,可抓动物怎么能赚钱?”

其他护卫也同样有此想法,如今京畿道上的人就没有不知道张王两家的,跑到各个地方的宗室成员更是了解张王两家的势力范围,其他坐镇一方的州府刺史要是不知道张王两家,那还真的是见鬼了。

张王两家风头出的已够多,该是隐藏的时候了。

李珣明白,自己的皇叔还离不开张王两家,只要两家人从现在开始做起事情掌握分寸,依旧能够保持平衡。

尤其是小宝来信中说明的事情,以后再向外扩张,占领地盘,张王两家不参与,让别人过去,如此一来,会有更多的人势力过大,以掩盖张王两家。

更多的人把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一面的地方占了,皇叔总要想办法平衡,比起掌握起来容易的张王两家,以后大唐新占领的土地才是个麻烦。

心中少了一份担忧,李珣的表情也更加自然,对依旧想不出为什么要捕捉大量的野兽和采集野菜的人说道:

“这里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