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田园大唐 >

第456节

田园大唐-第456节

小说: 田园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出地图,张小宝对王鹃说道:“好消息,这下能战争财了,还的了不少的好处,要打仗了,这方面你在行,帮着看看怎么把后勤给弄好。”

在王鹃疑惑中。张小宝把刚才和三个老头的交流事情说了一遍。

面前的这张地图非常珍贵,就连朝廷那里都没有,只有张小宝和王鹃有几份,吐蕃的军事地图。其中包括了山脉、河流、田地、道路以及进去后的各个村落和商铺,甚至有吐蕃金”城中的格局图。

这都要感谢松日尼干这个吐蕃人,与他的买卖一直做着,新的游戏也告诉了他,还给了他整个大唐的游戏图。交换条件就是他的队伍中多了几个宋静功派去的绘制地图的人。

说是帮他也弄出来一个规则。让他在吐蕃的地方经营游戏,结果图做好了,军事的拿到了张小宝和王鹃这里,改一改,变成了游戏的地图又给他送了回去,据说效果比不上京城那里许多人不讲规则,多是自己来雕玄人物与货物。

他赚多少钱,张小宝和王鹃不关心,有这么一份地图,那就可以了。

王鹃看着图上的等高线,还有标明的道路小声说道:“道实在是太难走了,把你爹安排到翼州。那一定是打金水了,稍微有点远要是让你爹到拓州去当刺史就方便了,紧临着吐蕃。

对,李隆基也怕出事儿,往后挪了几十里,前面还有一个州挡着,以免高人挂掉没人帮他干活,从日期上看,这场战争准备的非常匆忙,尤其是后勤方面,按你得到的消息。为了麻痹对一个警告与报复性的快战,就连成都当地的粮食都没有集结。

能兵变的皇帝果然有魄力,他是在赌,赌咱们能在如此的情况下组织起来一个完善的后勤系统,可惜,这个事情现在只能事我们两个知道。还不能跟其他的人说,包括家人,以防泄密。”张小宝点点头,他也知道难度有多大,可既然接下了,那就必须给做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基本上是个人都知道,更何况他和王鹃了。

看着地图上那种不应该是人走的道,托着下巴使劲想,等王鹃那边已经开始进行军事推演的时候。才说道:

“明天晚上赶到江夏的时候,想办法通过陆路把消息传到前面的船队。再派出去五个零号队的人吧,有很多的地方没有路,只有山,需要他们在需要拉纤的河段上堵到前头的船只。

今天晚上别睡了,你推演你的。我做我的计划,李隆基还真看的起我们,怪不得毕爷爷他们张罗着修路。原来是打算修出来一条补给的路线,开玩笑,李殉不是要参战么?正好,算他一个,咱们实在是派不出去任何的兵力。”

“那你就别打扰我了,很难的,尤其是在没有数据支撑的情况下,我连对方可能出现的将领以及本方的将领情报都没有,更不用说了解他们的性格毛”

王鹃拿着一份地图躲到角落中去忙了,她也知道自己家中少兵,能拿出手的只有五十六个人,其他的护院还没见过血,比起李殉的护卫差远了。

在张小宝和王鹃两个人忙碌的时候。三个老头也睡不着,本来岁数大了就觉凡,知卜有心事,在床卜翻来覆去地打滚六“你们说张家能成功不?”张老头比不上毕老头和姚老头那么有学问。政治上也同样无法相比,但他也跟着着急,是个人,只要不傻,就能知道张家要面临的困难有多大。

一点准备时间都不给,直接调动,这还是实在守不住秘密了,不然的话,应该是快带翼州的时候再说出来。

现在其尖也没有用,来不及了。运送的军械不能耽搁,只能看一路上的情况了,换成自己的话,就算是逼死,也别想在还没有解决当地问题的情况下组织后勤。

毕老头和姚老头心中也没底。实在太冒险了,或许是张家的组织能力达到了吓人的程度,或许是张家一次次面对宽难的时候从不妥协,这才让人制订了这样一个计划。

毕老头把盖在身上的薄被拉起来一天,把胳膊露出来,看着漆黑的船舱顶说道:“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那就要看张家是不是浪得虚名了。如果成功了,估计还不好安排张忠的官职。

是放到地方治理上的户部,还是放到兵部,一个人总不能分成两半。他不任职,背后的高人就不出力。哎呀,把他放到工部似乎也行。”

“那就把鹃鹃的父亲也用上。非要给散官干什么,给个实职,反正背后有人帮忙,还不信他做不好,我估计没太大的事儿,不然小宝过去问一声,回来也不能答应的那么痛快。我就期待他家的动作,看看究竟能有多大的能耐。

以前都是跑到地方去建设,这次是负责后勤,与建设的思路是两回事儿,不是那种把自己家钱拿出来。让百姓有一个活干,然后开始进行商业那么简单,没有太多的时间给他们做这个事情。”

姚老头干脆坐起来,吧嗒一声,把船舱中的灯的开关打开,边说话,边拿起暖壶给自己泡了杯茶。又拿出来一把瓜子瞌上了。

毕老头看着眼馋,也凑过来。帮着张老头同样泡了杯茶,把茶碗捧在手中,说道:

“赔了,早知道这样的话,就提前跟张家打个商量,现在交换出去的条件竟然更多了,好处给完了。等张王两家的娃子长大,加上他们两家的联姻关系,六个,人,支撑两个家族也不难,何况还有两个大人。”

“提前告诉可不行,万一他们知道的消息,提前到成都那里去做准备。总是会留下破绽,张忠还没去当官,就有人到当地收购粮食,加上舒州出的事情,只要吐蕃的人不全是傻子,就能从中看出一二。

别的事情我懂的少,可我也知道。通常打仗都要在秋收之后,现在过去,正是夏天最热的时候。还不能秋收,打完了吐蕃,就算他们想反击。也要等上一段时冉,足够我大唐布置了。

依仗的就是攻其不备,谁能想到会在这个时候出兵?只不过担子就要压在张家的身上了,看看他们能不能担起来,一旦他们做到了,以后就算他们想去地方当官也不可能。谁能放心把这样的人放出去?”

张老头喝茶不像毕老头和姚老头那样斯文,趁着热,一口喝掉,呼出热气,说出自己的想法。

翌日一早,张小宝和王鹃匆匆吃过饭就跑到甲板上晒太阳睡觉去了。昨天下过雨,现在天正好,不冷不热的。

家伙们本来还等着哥哥姐姐过来陪着玩,结果等了半个多时辰也没见到人,气呼呼地把手上的玩具一扔,出门自己找去了,现两个人躺那里睡觉,也来了兴趣,努力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让人支起床睡在哥哥姐姐的旁边。

三个老头一早起来就开始观察张王两家的内院之人,现一切都没有变化,这才放心,吃过饭,把李殉找了过来。

“郡王殿下,这次去那边你也知道为什么,出征的事情你就别想了。你的护卫以及我和元之的护卫一起,负责保护好张王两家的人,别看离前面远,百十里地的,说过来就过来,他们要是出了事儿,老头子我也就没脸活着了。”毕老头昨天听到张小宝提到李殉想要做星星,今天不得不提前告诉他一声,以免出事情,到时候打乱张家的安排。

李询还不服气“我,我有特种部队。”

“消停吧,什么部队都要留下保护,不然老头子我就把你绑你起来送会京城,让皇上见识下你的特种部队”

毕老头根本就不给李询商量的机会。他现在真希望张王两家多训练一部分私军,凭那五十六个人的本事。张王两家绝对能拉起来一支厉害的队伍,可惜,为了避嫌,只有那么点人。

'边种田来边建房 第二百零二章 谁把江涛心中刻'

辰宝和王鹃直睡到中午,人吃了个大馊头,喝,肌四就没食欲了,抽出半个。时辰,陪一帮小家伙们做游戏,这才能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等到了傍晚,终于是来到了江夏这里,船刚刚听靠,五个零号队的人就冲了下去,转眼间失去踪影,除了他们五个和张小宝、王鹃二人,其他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干什么去了。

张小宝和王鹃累坏了,哪怕是晚饭做的清蒸武昌鱼,两个人也只不过吃了几口就不再吃了,反而喝一人喝了半斤的葡萄酒,钻回船舱睡觉去了。

从江夏离开,船队的度就变快了,路过洞庭湖的时候也没有停下来补给,连赶了大半个月,终于是来到了一处险峻之地,西陵峡。

张小宝和王鹃站在船头上,用千里眼看着前面的景象,又相互看看。都被吓了一跳,他们还真没见过这样的地方,以前来的时候非常平稳。现在可好,看着就渗人。

就这么一会儿的工夫,两个人便看到一艘还算不错的大船因水流湍急而触礁,好在刚刚触礁,还是逆流而上,船马上就向下挣脱,在沉没之前靠到了岸边,船上的人纷纷跳下来,接着船就剩下一个桅杆露在水面上。

“我觉得修一个大坝还是不错的,虽然给地区下面的地壳照成了压力。可就像地震一样,谁也无法说这个就是真的对其他方面影响太大,至少行船的时候轻松了,哪有这么吓人的

张宝现在只为了自己的船队能顺利通过,就先把别的事情放下了。

王鹃也被那水流和下面的危险给震撼了,看着那不时拍打在两边青山上的浪花,说道:“这可怎么走啊。咱们的船吃水都比较深,下面的情况也不可能派人去查看,进去一个就没一个,难道凭运气?”

“轮船给我顶上去,向下斜插铁杆,探路,我可不想走三天三夜,一回头还能看到真牛岩。”

张卜宝没那个时间浪费,早点到,好早点准备,也不知道前面的船怎么过去的,马上就命令轮船先走。轮船至少能稳当点,不怕一冲就偏。

正在这个时候,船上的人指着两边的山说道:小公子,您看,让上挂了牌子,上面还有字

张小宝顺着看过去,果然,有牌子,字太看不清楚,那来望远镜观瞧。

“轮船探路,此牌处,前行一百二十一米,左岸四十五米,暗礁离水面六点七米,绕行五米,可规避”

“干的漂亮,这才是先遣队,给我看牌子走,告诉后面,跟紧了,触礁不管。”

张小宝看到牌子上的字,挥舞了一下拳头,高兴地说道。

这就是张王两家的内院,早把事情考虑进去了,为后面的船队趟路。至于他后面说的话,就是警告某些个不服气的人,军运又如何?还敢和张王两家的船队一较高下?

有了牌子指使,船队就不用怎么减了。只要别偏离就耳以,随着队伍中一艘接一艘的船连成串儿地走过这段路程,前面又出现了牌子。依旧指示出水面下的大概情况。

这下可便宜跟在后面的各种船只了,看到前面大船组成的队伍一路畅通地行进,他们也随着痕迹有样学样。

三个老头跟李询坐在一起,本来是打算耐心的等待,没想到船队竟然硬生生向前冲,尤其是张王两家和李询的船只,仗着灵活机动,根本就不怕被水流冲偏,顶在前面给后面的船只开路。

毕老头拿过千里眼看看两岸的牌子,上面的度量他还能看懂,换算成尺和丈没有丝毫问题,又拿了一个千里眼递给姚老头,解释了一下换算的公式,说道:

“这就是张家的本事,前面探路的是张家内院的人,早已想到后面船只难行,在两岸给出数据,凭借着张家的船只性能,根本就不用担心耽误时间,底蕴啊,真正的世家底蕴,以前在三水县的时候还没现他们的内院如此厉害。”

姚老头是后去舒州的,张家的各种事情都是听别人说,尤其是海运船队,只知道非同一般,却从来没有亲眼见识过,今天算是开眼了。

别的船只走这条路,都是小心又小心,有的甚至是在水面上好象停下一样,就怕被湍流给冲的船毁人亡,张家的船队从来没有走过这条线。头一次就能如此顺畅,不服气都不行。

“为什么非要写这样的数字?直接写成丈不是更好?”

姚老头不解地问道。

“不够准确,张家现在的度量工具,精确到毫米,按现在大唐的度量来算的话太麻烦。你比如工部制作器械的时候,有时候用半寸这样的说法,半寸是多少?而且一个地方一个样子,乱七八糟的,不如秦时。他们的武器可以在损坏的时候相互更换零件,看样子需要再统下了。”

毕老头给姚老头解释。

旁边的李殉也得意地说道:“这点危险算什么,再危险能比得上大海?那里根本就没有机会来探路,全是依靠经验,那才是险之又险。

他有得意的理由,他的船队和张王两家的是一样的,全是好船,不走走危险的地方,怎么能显示出来高人一等?

姚老头还真没看到过陆州那里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现在也不是谈论大海的时候,看着两岸山上专门挂出来的牌子,说道:“等我们过去。就安排人在上面用大的牌子和大的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