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雅骚 >

第118节

雅骚-第118节

小说: 雅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婴姿看到穆真真扮的扈三娘,喜道:“师兄,那不是你的婢女穆真真吗?”

张原笑道:“是,边上那个赤发大汉是真真的爹爹,师妹没认出来吧,哈哈。

王静淑看着这群形貌各异的水浒人物,对妹妹婴姿道:“挑选出这些人来可真不容易啊,简直与绣像本忠义水浒传上画的一般无二。”

王婴姿见到高高挑着的丈幅黄绢上的《阳和义仓记》,便大声问张原:“师兄,这是你写的吗?”

张原应道:“字不是我写的。”

王婴姿笑道:“我知道字不是你写的。”人流如潮,举手成林,王静淑姐妹虽有几个婢仆在前拦阻,依然被挤得不断后退,退后樟树后面去才稳住,张原也帮着照看,不让一些闲汉靠近,会稽、山yīn的逸夫、喇唬没有不认识张原的,谁敢捋张原虎须啊,见是张原,躲之唯恐不及。

王静淑在妹妹耳边道:“我说不出门吧,你硬要拖我出来,还好遇到张算子,不然都要挤散了。”

王婴姿咋舌道:“我也没料到会有这么多人啊,这比往常庙会还拥挤。”

王静淑看着张原的背影道:“这张公子人品很好”

王婴姿道:“这还用说吗,爹爹最器重的学生啊。”

王静淑观察很久了,妹妹婴姿与她说话,眼睛却老是看着一边的张原,不能说是含情脉脉,但眼神里透着欢喜,这样由衷的欢喜是平日少有的,王静淑不禁想:“若妹妹能嫁给这张原,那岂不是美事,怎么就这么无缘呢,张原竟已与商氏女郎订亲了。”因想起自己的不幸婚姻,自是黯然神伤涌动的人潮终于过去了,张原没看到杨石香、金伯宗他们,便先护送王氏姐妹回府,路上王婴姿问:“师兄要选八股文,可有我帮得上忙的吗?”

张原一听大喜,既要选文,那就要先把杨石香带来的那五百篇制艺通览一遍,从中选出一百二十篇加以评点。这也是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说道:“师妹肯助我那真是太好了,我明日带三百篇制艺来,师妹通览一遍,从中挑选一百篇较好的制艺给我就行。”

王婴姿道:“那太简单了,左右我也闲着无事。”

送王静淑、王婴姿姐妹回到了府上,王思任依然未归,张原也就没有进去,与武陵返回山yīn,杨石香、金伯宗果然已经先回来了。

用罢午饭,张原便在前厅看杨石香带来的那五百篇制艺,还没看得几篇,鲁云鹏和柳秀才来了,与张原商议阳和义仓之事,鲁云鹏取出一册账簿,向张原报知阳和义仓收受的捐赠钱粮,计银八百五十三两六钱、米两千三百七十石,上次征得张汝霜的同意,因为义仓尚未建成,所收钱粮都交由西张暂为保管。

瘸tuǐ的柳秀才是个忠厚老者,鲁云鹏为人也正直,张原让他二人作社副还是放心的,只要求他二人将收到的钱粮定期公布,日后钱粮用到了哪里也必须一一记录必公示,义仓也不能全靠募捐、不能坐吃山空,今年就罢了,明年还要成立义仓米行,以此来调剂粮食。

鲁云鹏、柳秀才二人刚走,钱县令又派人来找张原去有事商议,张原走后,杨石香与金伯宗面面相觑,张原事情太繁,这选八股文并加以评点的事何日才做得好?杨石香远道来此,就是要等张原选评好后带回青浦去刻印的,不能在这里久待啊,杨石香不免有些烦恼。

傍晚时张原才从县衙回来,侯县令传他去是与本县乡绅富民共议关于田主救济佃农的事,这都已经是七月初,眼见得早稻粮歉收已成定局,估计山yīn县约有四分之一的稻田将颗粒无收,这样一来,那些佃农不但无力承担租粮。连吃饭都快成问题了,必须晓谕那些富民田主,要减免佃农田租,生活困苦的要自行接济,毋使饿死或者逃荒,同时,山yīn县还向绍兴府、浙江省逐级报告灾情,请求朝廷赈灾、酌情鹦免山yīn的税赋次日上午,杨石香、金伯宗带着*礼随张原去会稽拜见王思任,王思任答应为选本作序,但要张原选评好以后他看过了再动笔王婴姿派了一个小婢出来把张原带来的三百篇八股文取进去,王婴姿阅览八股文时,王思任也看到了,笑了笑,什么也没说,王静淑也帮着一起看,王静淑长于诗词歌赋,在经史制义方面虽不如妹妹婴姿,但作为八股文大家王思任的长女,王静淑眼力还是有的三百篇制艺约十万余字,王静淑、王婴姿姐妹用了一天时间通览一过,选出一百篇,此后两日,王婴姿还对选出的那一百篇八股文作了简要点评,于七月初五日傍晚派人将制艺文稿送交张原。

张原几日也是在西楼书房专心选文,他这里有两百篇制艺,从中选了六十篇,这六十篇已评点了五十篇,接到王婴姿让人送来的制艺书稿,当即仔细看了几篇点评,再对照原文,大喜,婴姿师妹评点时文的眼力不输于他,这下子可省事了,便连夜将剩下的十篇制艺评点完毕,初六日用了一天时间给王婴姿评的那一百篇制艺增添了一些评语,抄录清楚,当日傍晚将选出来的一百二十篇制艺连同点评拿出去交给杨石香一杨石香细看了十余篇评点,大喜过望,连称张原捷才惊人,五百篇制艺只用五天时间就选好了,而且点评精妙,对于破题、承题等都有独到见解,堪称写作八股文的妙诀,对学习制艺实在是大有稗益。

杨石香断定,这册时文选本必定大卖。!。

卷一 当时年少春衫薄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七夕幽情

七夕,新月如钩,张原独自坐在白马山坐隐泉边,听着菊那端传来女子的隐约笑语,那是商澹然与几个婢女设瓜果酒肴于竹亭畔拜月毛巧,七夕是女儿节、乞巧节,少女拜月祈祷时不能有男子在场,所以张原避到坐隐泉边,抱膝而坐,白眼看天一张原今日上午去了王思任老师家,送去五十两银子的润笔银,杨石香来到山yīn的当晚就把一百五十两的选本酬金给了张原,昨夜看到张原完成了选稿和评点,甚是高兴,再取二十两银子出来,请张原明日送给王季重先生作为序文的润笔之资,张原收了,自己加了三十两凑成五十两,今日上午带着银子去见王老师,王思任笑道:“青浦杨秀才不怕蚀本吗,出手如此阔绰!、,又道:“这银子你拿回去吧,算是捐助阳和义仓。”

张原道:“阳和义仓暂未接受外县人的捐赠,而到时要救助的也只限于山yīn本县民众,老师要捐赠也只捐赠给会稽吧。”

王思任道:“说得也是。”命管事把银子收了,让张原留下选本文稿,两日后来取序文。

在王老师府上用了午饭,又带着武陵去拜会商周德,商周德刚从郊外田庄巡视归来,相与嗟叹旱灾严重,抗旱救灾是会稽、山yīn两县民众当下的头等大事一盏精致的红sè小灯笼冉冉而来,商澹然宛若笙箫的声音轻唤:“张公子张公子”

张原应道:“我在这边。”起身迎上去,见商澹然自己提着灯笼走来,那些仆fù婢女并未跟来,心下甚喜,牵着商澹然的手,笑问:“穿针引线谁第一?”七夕闺中少女以五sè线穿九孔针,先穿入者为得巧。

商澹然微笑道:“婢fù们都让着我呢。”眼神有些躲闪,想着当日张原说过的话呢,找话问:“张郎,你那青浦的友人回去了吗?”张原道:“过几日就要回去。”接过那盏精致小灯笼挂在泉边树枝上,拉着商澹然在池边青石坐下,两手将商澹然柔软小手拢在掌中,说道:“不知天上的牛郎与织女此时可是象你我这执手相看?”

商澹然不说话,手在张原掌中,温然微潮,心“怦怦”跳,问:“张郎博学多闻,可知那鸠桥相会之事可真?”

张原含笑道:“理或所无,情有其真。”两个人好半晌不说话,就那样握着手,在夜sè里对视,在星光下感受情意之真,两个人越靠越近,双chún轻轻一触,商澹然身子一僵,身子微仰,声音极细:“张郎一”张原抽出一只手将商澹然搂住,但觉衣裙单薄,腰肢纤细,隔着两重纱绢,犹能感觉肌肤的温润和柔腻,从腰肢往下,优美的弧线急剧扩张,那是丰圆的tún丘,轻轻一抚,jiāo喘细细,怀里的jiāo躯轻颤起来,一只手抵在他xiōng前微微撑拒张原不敢多动,就那样相拥着,说些缥缈情语,初秋的夜晚,又是在山上,天气已经有些微凉了,星光仿佛雨丝一般细细洒落,也不知过了多久,听到有婢女在唤,二人这才分开,商澹然应道:“就来了。”张原摘下灯笼一照,商澹然眸光盈盈,脸sè羞红,jiāo美不可方物商澹然道:“张郎,我们下山去吧。”张原微笑道:“真想在这里坐一夜。”提着灯笼,与商澹然十指相扣回到竹亭那边。

七、八个婢女、仆fù已经收拾好器物,与张原、商澹然一起下山,武陵在山下等着。

张原乘马车回到东张宅第已经是三鼓时分,在竹篱门前下车时,应门的是穆真真,一脸喜气地道:“少爷,你看这天”朝天上一指。

张原抬头一看,原本星辰璀璨的夜空这时布上了云翳,西坠的钩月也隐没在云层中,听得穆真真喜孜孜问:“少爷,这会不会下雨?”张原心道:“这么点云下得了雨?”笑道:“赶紧睡大觉去,也许明日一早河里水都满了。”又问:“你们水浒好汉祈雨还要祈几日?”穆真真道:“一共七天,明天是最后一天。”

张原道:“真盼一场及时雨啊。

这夜穆真真满怀期望入睡,枕上倾听天井的声音,盼望下一刻就听到“沙沙”的雨声“沙沙”的雨声没听到,只听áng那头免亭的磨牙声,兔亭这是学白骡雪精磨牙吗?

次日一早穆真真起chuáng,天井里毫无下雨迹象,仰头看那块四方天空,依然蔚蓝晴朗,昨晚的云都不见了,穆真真很是失望,心想:“今天是祈雨的最后一天了,龙王爷还不肯下雨吗?”

张原在西边楼上看着楼下天井边这怔怔发愣的堕民少女,心想。,这时的百姓祈雨是很虔诚的,万历十三年京师大旱。皇帝还亲自多行十余里至天坛祈雨,这也是一种人定胜天的信念和决心,绍兴的干旱也一定会过去的,只盼这一日早点到来。”

初九日午后,张原去会稽王老师府第,老门子说老爷、太太、大小姐她们都去避园了,老爷吩咐过若张公子来了,就自去前院书房取书稿。

张原便来到前院书房,果然看到一条青玉镇纸压着一叠书稿,最上面一张纸正是王思任为这册八股文选本所作的序,张原便看那序文,一边看一边笑,王老师这么一篇数百字的小序也写得如此灵隽风趣一“文章妙于天,天之文安在?曰:其灵在空,其健在转,其骨在青,其精在日,其韵在雪与月,其采在霞,其叫号狂怪在风雷,而其变幻诡戾、惚恍合离不可想测处则在云……”

“介子师兄”

王婴姿梳着三小髻,穿着豆绿沿边金红心比甲,白杭绢画拖裙,轻盈利落,俏生生立在书房门前。

“啊,婴姿师妹,师妹没有去避园吗?”张原问。

王婴姿走了进来,笑吟吟道:“我没去,就等着你来取稿子和你说话呢。”在书案这边的一张方椅上坐下,问道:“师兄这次操选政得了多少银钱?”

张原也坐下,笑道:“一百二十两,怎么,师妹要瓜分?”王婴姿笑,说道:“你前日不是送了五十再银子来吗,我爹爹心里清楚得很,我和姐姐的润笔之资也都在里面吧。

张原道:“是还想给师姐和师妹买些礼物,就不知道买什么合适,怕唐突了。”王婴姿看着张原,笑道:“我可不会客气,听说你与同族兄弟请了杭州的镜匠来制作千里镜,制成了没有,送我一个千里镜吧。”

张原道:“千里镜尚未制成,不过水晶石的焚香镜已经有了,可以对日取火,我明日让人送一个焚香镜过来,以后千里镜制成后,也给师妹一副。”

王婴姿欢喜道:“那好,一言为定。”又问:“师兄春秋典籍看得如何了?”张原道:“这些日子没空读书,还有好些书没读。”

王婴姿道:“我近来看了将近四十多卷的关于《春秋》经义的书籍,如《春秋属辞》、《春左辅义》、《左传评》这些书都是陈词滥调,师兄不看也罢,只吕祖谦的《左氏博义》、黄祖复的《春秋疑问对》和王藜的《春秋词命》对科考有帮助,其余的都是相互重复,看多了也都是一回事。”

张原喜道:“多谢师妹指教。”王婴姿笑睁睁道:“岂敢指教师兄,建议而已。”

师兄妹二人就在书房纵论《春秋》,王婴姿在《春秋》这方面的书读得远比张原多,连七十卷本的《春秋三传评注测义》都读过,张原呢,思想比较新锐,两个人谈论起来很有兴致,有一种充盈愉快的感觉,真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啊。

傍晚时王思任回来了,张原这才匆忙告辞,王思任见女儿婴姿两眼笑瞪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