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4节

大明武夫-第4节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了一次,只不过父母都不同意,而且从前的赵进怕事怕累,不愿意吃苦遭罪,所以也就从没有做过。

赵振兴盯着赵进看了会,他发现自己侄儿的神情很认真,赵振兴神情变严肃了些,郑重问道:“小进,从前你不愿意舞刀弄枪,今天怎么想要学武了?为什么?”

“我想打赢别人!”赵进大声说道,他反应的很快,而且这个理由也比较能让人接受,什么“要自强,学文从商这两条路自己很难走。”之类的当然不能说。

叔父赵振兴缓缓点头,男孩子打架打赢后,那种得胜的感觉无与伦比,自己侄儿从前懦弱,这次打架碰巧赢了,或许就起了学武的心思,赵振兴脸上浮现出笑容,他一直想让自家的这根独苗学武,但一直没成功,哥哥嫂子心疼孩子不说,赵进自己性子也懦弱,对这件事赵振兴一直很着急。

他走南闯北,见识广博,比一直在徐州没出去过的大哥大嫂更了解这世道,知道身为男丁一定要有一身武艺,要有自保的能力,赵进从小说不上聪明,在私塾读书很勉强,其他的更不用说,出路也只有学武,但怎么说都没人听,而且孩子越大,学武就越麻烦,赵振兴心里一直挂着这事,没曾想今天赵进自己提出来了。

赵振兴脸上的笑意越来越浓,他拍拍赵进单薄的肩膀,笑着说道:“你只要跟着叔叔好好学,肯定能打赢,但你和叔叔说没用的,要你爹娘答应才行,今晚叔叔就去找爹娘说,到时候问小进你愿意不愿意学武,小进你怎么说!”

这个套路,赵进当然明白,立刻大声回答:“我说我愿意!”

赵振兴笑着点点头,又上下看看赵进,摇头说道:“先去叔叔屋子里,我给你把这泥土擦干净了,要不然你回去又要挨骂!”

赵进心里松了口气,这次学武的目的达成了,中午吃饭时候父亲赵振堂说自己叔父“你倒是一身好武艺”,这句话他记得很清楚,学武当然要找有真本事,而且会用心教授的人,自己这个沉稳的叔父就是最好的选择。

从前的赵进性子怯懦畏缩,来这里叫叔父赵振兴吃饭好多次,却从不敢进去,现在的赵进却不在乎,跟着赵振兴来到了偏院屋子里。

这里地方不大,屋子里有火炕,炕上铺着狼皮褥子,窗纸发黄,不过却没什么孔洞,很是暖和,赵振兴让赵进坐一会,他去打水。

赵进四下张望,有几样东西吸引了他的注意,一根长矛挂在房顶上,这根长矛足有九尺多长,一张弓放在炕边的木箱上,弓弦已经被卸下来,两根羽箭随便的摆在那里,墙壁上没有贴年画什么的,却挂着两把刀。

这两把刀和这个屋子很不协调,一把刀一尺多长,刀身有个弧度,黑色蒙皮刀鞘。刀鞘上有个圆形徽章,徽章的图案是上面一条横杠,下面三角形分布的三个黑点,黑色符号,底衬金色,黑色蒙皮和金色徽章都很黯淡,刀身也很陈旧,另一把刀则没这么精致,甚至连刀鞘都没有,刀身就用一个袋子蒙住,四尺多长,厚背方头,木柄上用布条缠绕,布条上有些黑紫色的污渍,看着好像积年的血污。

那长矛和弓箭都是汉家样式,从前的赵进在各种场合也多次见到,但那把短刀分明是倭刀的形制,是什么“肋差”,而那柄厚背方头的刀,赵进也曾经在博物馆民俗村之类的地方见过,那应该是西南苗族瑶族所用的刀。

自己叔父怎么会有倭刀和瑶刀,在这个时代,很多人一辈子都没离开过家乡,更不要提什么各地特产流通,这些相隔几千里的刀怎么得来的,难道是倭寇,可那瑶刀怎么得来的?

正在那里想着,赵振兴端着一盆水走进来,小孩子的好处就是不知道的随时开口问,别人也不会怪罪什么,赵进指着墙上那两把刀,好奇的问道:“叔叔,这是什么?”

赵振兴瞥了一眼,淡然说道:“那把黑色刀鞘的是倭刀,是那边的军将家丁什么的随身佩戴的,另一把是瑶刀,是贵州那边的土司护卫们的。”

“叔叔,这两把刀怎么来的,买的吗?”赵进故作天真的的询问,实际上小孩子应该问贵州和倭到底是那里,甚至会问土司是什么,却不会问这个。

但赵进这个问题明显勾动了赵振兴的思绪,赵振兴本来弯腰要拍打赵进身上的尘土,听到这个,身体僵硬了下,到最后轻叹了口气,沉声说道:“当年打仗的缴获。”

缴获?单纯缴获一样还说得过去,但倭刀和瑶刀不会出现在一个战场上,自己这个叔父,不仅有一身好武艺,还有很多故事。

注意到赵振兴的情绪变得低沉,赵进知趣的没有再问。

赵振兴给赵进拍打完尘土之后,把沾湿了手巾开始擦拭,赵振兴的动作很细致,长辈的关怀赵进还是这一世才感受到,每逢这种时刻,他就变得很安静,但赵进也注意到赵振兴的身体的确很不好,擦拭衣服这个动作好像都牵扯到什么地方,让赵振兴时不时的咬牙忍痛。

等收拾的差不多了,赵振兴才重新露出笑容,对赵进说道:“小进你先回家,和你娘说今晚叔叔要过去吃饭。”

赵进连忙答应,赵振兴又笑着叮嘱了一句:“学武的事情你先别说,等叔叔过去了再说。”

这种办事的手段赵进当然明白,不过还是用力点头答应。

第7章没吃亏就好

看着赵进蹦蹦跳跳的出门,赵振兴脸上的笑容消失,转身关门回到了自己屋子,他站在那里看着墙壁,缓缓伸手,摸了摸挂在墙上的两把刀,惆怅一会,又长叹了口气,然后站在火炕上,伸手将那根长矛摘下,提着去了院子。

这商铺现在就赵振兴一个人看守,冷冷清清的,赵振兴拄着长矛,站在那里发了好一会呆,才摇摇头,把长矛平端而起……

赵进回到家里后,正看到何翠花在院子里洗菜腌菜,大小坛子摆开,木盆里摆满菜蔬,何翠花在那里来回忙碌不停,看到赵进回来,何翠花随口问了句:“有没有感觉到不舒服?”赵进摇头,何翠花继续说道:“屋里暖和,你进去呆着,娘还要忙。”

“娘,二叔说今晚要来家吃饭。”赵进说了声,何翠花点点头,赵家生活富裕,多一个人来吃饭无非多双筷子,操持起来也很简单。

赵进说完就向屋子里走去,何翠花拿起一根白菜刚要扒掉外面的叶子,突然抬头看着赵进的背影,纳闷的自言自语说道:“这孩子倒不腻着我了。”

从前赵进胆小怯懦,整天跟在娘亲何翠花身后,他现在虽然努力保持和从前一样,可很多细微处都已经改变了,这个赵进自己感觉不出,但知子莫若父母,何翠花却有清晰的感受。

何翠花正在那里想,却听到身边有动静,转头一看,却是那只猴子正在木盆里向外拽萝卜,何翠花立刻大吼道:“死猢狲,不要过来捣乱,给老娘滚一边去!”

那猴子抱着萝卜立刻朝着院子另一边飞奔而去,边跑边大声吱吱叫,很是得意的样子。

在屋子里坐着的赵进听到了外面这一切,他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的家庭生活让他感觉到温暖,不过赵进很快就把笑容收起来,时间宝贵,自己不能浪费一点,那一世中途停止,弥留的时候后悔自己曾经荒废了时日,这一世不能再那么做了。

目前来看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打算进行,叔父赵振兴答应教授自己武艺,而且会来劝说自己父母,不过赵进也发现了其他的问题,自己对身边了解的太少了,不仅对这个时代,对住的地方,还有亲人和身边的那些人,自己都了解的太少。

赵进想到一件事,那一世从孤儿院到社会,自己学习不好,也没有读太多书,反倒是住院弥留的时候,那位朋友过来陪床,为了缓解他的病痛和无聊,每天都给他读书,那段时间虽然心烦,不过也被动的读了不少书。

现在想想,那些书里有的没用,有的却对现在有大用,可让赵进痛苦的是,能回忆起来的太少,赵进不敢就这么放任遗忘,他绞尽脑汁的回忆,想起来点什么,就要记下来。

好在从前的赵进上私塾还有纸笔,可赵进不会写毛笔字,靠着记忆中的印象磨墨,然后用一根小木棍蘸着墨汁写,字七歪八扭。

折腾了好久,几张纸都用完,记下的东西却有限的很,不过拿着黑乎乎的纸,赵进满脸苦笑,没曾想记住的都是些西方战争史的片段,当初听的不耐烦,可这些很新鲜,不自主的就记下来,印象也很深,可这些什么方阵、长戟、火炮之类的东西有什么用?而且都是片段,根本不成系统。

这时候天色已经变暗,何翠花把菜弄好了放进坛子里,然后自己出去买了点鱼肉,已经在厨房忙碌起来。

猛听到院门“碰。”的一声被推开,院子里啃着萝卜的猴子惊叫一声,已经窜上了房,何翠花在围裙上擦擦手,出门去看,还没到院子里,就听到她丈夫赵振堂的大嗓门吼道:“赵进,给老子出来,你小子昏了一次,居然还长本事了,居然还敢在外面打人了,混小子,你……”

一边吼,一边走过来,何翠花本来想要出门对吼,一听赵进在外面打人,顿时一愣,转头看向厢房,心想自家孩子病好了以后的确不太对劲,可那个连大声说话都不敢的老实孩子居然能打人了,这转变未免太大。

何翠花正想着,屋门已经被推开,身形胖大的赵振堂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两包东西,两包都是油纸包着,赵振堂一进屋先抽了抽鼻子,纳闷的说道:“做肉菜了?今天又不是过节!”

“振兴晚上要过来吃!”何翠花回答了句,然后紧张问道:“小进打人了?怎么回事?你别吼,别吓坏了孩子!”

赵振堂一摆手,开口说道:“等下和你说!”

说完这句,又扯着嗓子吼道:“混小子,给老子出来。”

那边赵进已经苦着脸走了出来,心想小孩子打架就是麻烦,难不成还要被父母教训一顿。

“陈家大小子被你打了?”听到父亲的问题,赵进低头点点头,他只能用当年对付老师的手段来对付父亲了。

“真被你给打了?”没曾想赵振堂又追问了这么一句,赵进连忙解释说道:“陈昇说要找人比武,我说我来,然后就把他打倒了!”

何翠花手放在围裙上,长大了嘴,满脸不可思议的表情,这时却看到自家男人朝着儿子走过去,这才反应过来,连忙说道:“小孩子打架有什么……”

这时候赵进下意识的身子一缩,心想这要挨打了。

巴掌重重的拍在赵进的肩膀,让赵进身子一趔趄,可预想中的殴打没有到来,赵进抬头一看,赵振堂满脸笑容,用力拍着赵进的肩膀,大笑着说道:“陈武那小子整天和我吹,说他家儿子从小习武,将来肯定有出息,还不是让我儿子收拾了,等明天去了衙门,我要好好臊他,你这混小子,得了个病倒是有男孩子样了!”

看到这幅情景,何翠花也松了口气,想一想后脸上露出笑容,开口却是叮嘱的话:“小进,少和人打架,伤到自己伤到别人都不好。

赵进连忙点头应了,赵振堂举起那两个油纸包,笑着说道:“回来的时候特意给这混小子买了点豆沙团子,切了半斤肘花,孩他娘,你拿去收拾收拾!”

何翠花喜滋滋的接过东西,赵进反应过来了,敢情父母因为自己打架心里高兴,从前的赵进性子懦弱,赵振堂和何翠花一方面觉得孩子老实让人放心,另一方面又觉得男孩子这么老实没个男孩样子也不好,今天知道赵进打架的事情,而且还打赢了,都觉得心里高兴,反正自家孩子没吃亏。

第8章我要学武

那包点心直接打开给赵进吃,赵振堂坐在椅子上和厨房里的何翠花闲聊,赵进在那里边吃边仔细听。

陈昇的爷爷陈鹏当年跟随戚继光南征北战,戚继光在蓟镇做总兵官的时候,陈鹏求了个恩情回到故乡徐州。

当时戚继光威权正盛,面子不小,帮陈鹏谋了个巡检的差事,那时徐州还是运河枢纽,每天数不清的人、钱、货经过,金山银海一般,这个巡检也是大有油水,要是没有戚大帅这样的背景靠山,这位置根本做不长。

陈鹏做了四年,戚继光失势,这位置也做不下去了,好在他家本地大族,做巡检这些年又处下了关系,所以即便不做这巡检,也没人图谋他的财产,陈鹏便做了个安稳富家翁,他有一儿三女,女儿都嫁的不错,儿子陈武自己开了个炭厂,徐州城内城外富贵人家,生火做饭都讲究用炭,陈武做这一块生意,也有不少进项。

有钱无官的人家那就是块肥肉,陈家很懂这个道理,早早给陈武弄了个衙门捕头的差事。

捕头的位置当然比刽子手要高,而且陈家已经算本地土豪,权势地位自然是赵家远远比不上的,因此虽然都在徐州知州衙门里当差,当然和赵振堂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交集,不过赵振堂还有个徐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