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204节

大明武夫-第1204节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他对背信弃义的大汉十分不满,但是他对这些造自己反的人要更加憎恨,如果可以的话,他确实想要付出一些在承受范围内的代价把大汉这群瘟神送走,然后集中精力先把国内的这些反贼一一铲除,实现德川家完全一统的夙愿。

“臣遵命!”看到自己的提议得到了采纳,土井利胜十分高兴,但是表面上他只是淡然一笑,而且笑容很快敛去,正色提醒自己的主君,“不过,大人,臣还是之前那句话,自古以来能战方能和,想要对方和议必须要我们自己争气……所以大人千万不要因为和议的试探而心有侥幸,还是要坚持之前的战略,保住幕府的根基为上!这样不管和议能不能成事,至少一切还有希望。”

“这个我当然知道了。”德川家光有些不耐烦了,“总之你就给我去办吧,尽快把这件事情办好,能不能成我都要得到一个结果。”

下了这个命令之后,他又重新沉吟了起来,“之前你说过要把西国的皇室和藩主都迁到江户来,此事还算是顺利,不过现在我们只迁移西国的藩主恐怕不够,干脆把东国的藩主们也都迁移过来吧。”

因为西国的那些大名们纷纷寝返,所以德川家光现在对一切非亲藩非谱代的大名都抱有十分不信任的态度,在他看来西国的几个大藩固然不稳,难道东国的那些大藩们就很稳吗?还不是一样的心有反意。

比如江户东北方向仙台藩的伊达家,那之前可就是想过要和德川家争夺天下的。家主伊达政宗,年轻时颇有才能,经过多年征战最后在丰臣秀吉手中得到了仙台六十二万石的领地。而且他一直都心高气傲,屡屡嗟叹自己晚生了二十年,以至于不得不对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俯首,而不能像他们那样去争夺天下。

在丰臣秀吉死后,德川家康有意拉拢实力强大的伊达家,所以安排了和伊达家的联姻,让自己的儿子松平忠辉娶了他的女儿。后来在关原之战爆发的时候,为了得到伊达家的支持,德川家康甚至还写了亲笔信给伊达家,许诺将给伊达家百万石的领地作为酬报。

然而,当真的打赢了关原之战、取得了统治之权以后,德川家康却再也没有提过此事,仿佛当初什么都没有许诺过一样,伊达政宗曾经几次跟幕府讨过说法,但是幕府都直接回绝了他,结果令得他愤愤不平。

但是就算愤愤不平,他也只能无奈地接受这个结果,不过自从那之后,他一直都在阴谋反对幕府,几次参与到了幕府的权力斗争当中。虽然伊达政宗现在已经垂垂老矣,但是可想而知,如果他有机会起来反对幕府的话,恐怕他是不会拒绝这个报复的机会的。

关东地区对幕府不满的恐怕也不止伊达家,比如加贺藩的前田家,一贯就十分狡猾,惯常见风使舵,对幕府有多少忠诚恐怕也是十分存疑的。他们拥有加贺、能登、越中三国总计百万石的领地,实力又十分强大,实在让人难以放心。

所以德川家光想要将针对西国藩主们的迁移令扩展到东国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然而土井利胜却有不同的看法。

“大人,臣以为现在并不是这么做的时候。”他直接就劝阻了德川家光,“东国的大藩目前并未受到大汉的直接冲击,而且直面着幕府大军,所以他们纵使心中蠢蠢欲动,暂时也还是会在观望状态,不会轻举妄动……如果将军大人真的下了这样的命令,那么他们恐怕就会心生疑惧,反而会铤而走险了,现在最好还是要安抚住他们,不要让他们也参与到乱行当中。”

土井利胜的话也很有道理,这倒让德川家光犯了疑难。“你说得是有道理的,可是如今大汉和朝廷的檄文都已经四处散发了,纵使我们在封锁消息,他们肯定也会很快就得知形势的,如果我们真的什么都不做的话,难免会惹出大事来。”

“确实有这种风险,不过大敌当前,臣确实认为我们不应该再给自己增加敌人了。”土井利胜叹了口气,显然对此也没有特别好的主意,“臣觉得最好还是由将军大人本人来安抚他们,同时许诺战后对他们给予封赏,并且不要催逼他们派兵缴粮,只要他们安静不动就好。想必他们也很愿意去观望吧……”

“那就只好让他们继续观望了。”沉默了许久,德川家光最后还是颓然叹了口气。“就按你说得办吧。”

他性格暴烈,一向为所欲为,而且自从当上将军之后一直顺风顺水,天下无人敢于违抗,所以更加是目中无人,可是当面临到真正的危机之后,他才发现原来潜藏在自己身边的危机是这么多,产生一些颓然和疲惫也就在所难免了。

但是就算疲惫,也要支撑下去,因为德川家的天下,实在不容有失。

祖父和父亲的在天之灵,怎么可能容许自己把家业败坏干净呢?如同山一样沉重的压力压到了他的身上,让他焦灼,让他愤怒,他想要在某个地方发泄这种愤怒,但是却又无处可以发泄。

“大人,臣还有一事要进谏。”就在这时,土井利胜突然又开口了,“幕府外部的事情要清理,内部的事情也要清理,我们内部的人心要稳定,也要把一些不安定的事情结束掉,让隐患不再能够为患。”

“你的意思是?”德川家光一时没有弄明白,疑惑地看着他。

而土井利胜没有再说下去了,只是把头俯下去,好像是在等待德川家光自己做出决定一样。

看着他的样子,德川家光也终于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这件事确实十分重要。他是因为顾忌,所以才不敢明说。

“对,忠长必须被处置掉。”片刻之后,他冷冷地说,“现在这时候,绝不能让人借着他的名义在幕府生乱。”

借着,他又撇了撇嘴,显然有些不屑,“他居然还没自杀,简直是厚颜无耻!”

他确实对德川忠长还没有识趣地自杀而感到不高兴。

……

此时,幕府内部的动向和消息,周璞和他手下的大军当然是一无所知,他们现在只顾着向唯一的目标挺进,前路的终点,对他来说只有京都而已。

他们在进军的时候就直接进入到了广岛藩的土地内,也许是因为封赏的驱使、也许是想要在大汉面前表现自己,他麾下的各藩联军作战十分勇猛,广岛藩内的藩军并没有做出多少抵抗就开始撤退,并且将大片的土地连同藩城都留给了进军的军队。

浅野家之所以抵抗如此轻微,是因为他们发现,幕府根本没有派出大军前往广岛藩协助他们一起抵抗大汉兵锋的意思,反而发布命令叫他们的藩主迁移到关东去。

在这样的情势下,原本就被大汉来袭吓得惴惴不安的广岛藩主浅野光晟也乐得如此,他马上就选择了带领亲信藩臣们逃离广岛藩,然后命令自己藩中的军队北撤到京都,和京都的幕府军队汇合,接受幕府的统辖。

这个年仅十六岁的藩主,是在去年父亲死后继承家督之位的,基本上还处于什么都不懂的阶段,在听到了大汉军队有多么可怕的传闻之后,从小养尊处优的他又哪里有心情去抵抗?

在藩主和藩臣们逃离的情况下,广岛藩的藩军当然没有战意,一部分人选择了服从北撤京都,但还是有不少人不肯离去,他们并没有什么国家概念,只是将本藩认作自己守土的职责,所以根本不想去京都为幕府白白流血牺牲,这一部分人很多干脆就选择了投降,而有不少人直接散入到了山野和农村当中。

周璞等人自然乐得出现这种情况,他们打下了广岛藩的藩城之后,就发布文告,让各地的广岛藩的旧人们维持秩序,以免扰乱大军的后勤供应,然后留下一小部分人驻守在后方,本军继续前进。

在这一路的进军当中,周璞麾下的军队对沿途的村庄进行了抢掠,周璞知道这些藩军良莠不齐抢掠在所难免,而且也需要用一些抢掠来维持军需和士气,不过为了不激起后方的反乱,他还是下令约束了部队,至少让广岛藩相对维持了平静。

第1660章大汉低品似关白

他们后方的供应一直都来自于广岛藩,而广岛藩本来就土地贫瘠,平民也十分穷困,虽然广岛藩之前已经严厉收缴粮食,但还是实在难以负担这支大军的消耗,好在在听闻广岛藩已经投降了大汉、大汉军队已经踏上了本州岛的土地之后,在高丽的太子殿下下令将高丽的存粮往广岛藩进行运输,这才建立了一条可靠的供应线,维持住了周璞这支军队的攻势。

在踏出了广岛藩的土地之后,他们沿着前往京都的路线,踏入到了备后国境内。

备后国土地狭小,国内仅仅只有两个藩,一个是五万石的三次藩,这个藩是浅野家的分家所领有的,藩主浅野长治是浅野光晟的哥哥——浅野光晟是嫡子,浅野长治是庶长子,所以本家的家督由光晟继承,浅野长治只得到了一个支藩作为分家藩主。

他今年也不过十九岁,同样是没有任何应对大事变的经验,所以在浅野光晟逃离本藩的时候,浅野长治自然也没有率领本藩军队和大汉军队交锋的兴趣,也马上追随着本家一起往关东逃离,把本藩抛开了。

而另一个藩是领地十万石的福山藩水野家,藩主是战国时代的武将水野胜成,他是德川家康多年的将领,立下了赫赫战功,十分得家康的信任和重用,最后把他从旗本变成了一个大藩的藩主。

他今年虽然已经七十岁了,但是他毕竟还有几分当年的豪气,看到浅野家的几位后辈藩主们狼狈逃窜的样子,他破口大骂这些人丢了父祖的颜面,同时决定自己留下来和大汉军队决战,为神君尽忠,为保卫自家的家业而奋战到底。

当然,他并没有打算让子孙都跟着他一起和本藩殉葬,而是做了两手准备,把自己的家族子孙都按照幕府的命令迁移到了关东去,也让自己免除了后顾之忧。

虽然他曾经投书京都,要求京都方面派兵过来协助他们抵御大汉,不过京都方面却回复说现在幕府大军对京都的供应困难,调兵协助实在有困难,只是满口的赞誉抚慰这位老将。而他自然也只能无奈地叹息。

在大汉军队踏入到备后国的境内之后,他马上就率领本藩的军队前去迎敌。

一个十万石的小藩,而且又经过了多年的武备废弛,现在纵使拼尽全力,能拿出来的不过只有三四千人的军队而已,而且装备不齐,大部分人更加没有受过应有的训练,即使是水野胜成也明白,这不过就是以卵击石而已。

在穿过了安艺国广岛藩的领地之后,大军按照之前的固定速度快速行军,周璞和他的参议官们骑着马呆在阵中,随着整个大军势不可挡地向前移动。

“黄参议,我军进军如此顺利,看来拿下京都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了!”在略微的暑热当中,周璞一边催马迎风而上,一边笑着对自己旁边的参议官黄昌国说,“自从我们开始进军,幕府的力量无不一触即溃,想来他们已经吓破胆了!”

最近他们的战事如此顺利,直接就攻破了浅野家的领地,当然是极大的胜利,在一片志得意满当中,他自己也生出了一种“原来打仗也不是那么难。”的想法。

“大人,现在我军的形势确实不错,不过大人切不可过于看低敌军。”黄昌国倒是比他严肃得多,“现在幕府显然是在收缩军队,坚壁清野不愿意与我军浪战,显然是存了以距离消耗我军然后在京都决战的心思,所以我们不到最后,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苦战还在后面。”

“这个我自然知道。”周璞唯唯而应,不过心里却还是颇为轻松。

心情甚好的周璞看向远方,放眼望去,四周一片苍翠,农舍点缀其间,虽然房屋的形式和中国大有不同,不过周璞却生出了几分思乡的情绪。在他的山东老家,景色倒也与这里差不多。

等到这次大功告成,自己一定就会被朝廷重用,到时候就可以衣锦还乡,让家乡父老们艳羡不已吧?

这里原本算是繁华之地,周围都布满了村庄,不过在大汉和幕府的战事开打之后,尤其是在大汉开始踏足本州并且向北进军之后,这里的农民大量流离逃亡,所以已经看不到多少人烟,只有房屋村社孤零零地摆在那里,犹如被废弃之后的遗迹一样。

正当周璞还在遐思的时候,他突然发现有几个骑兵纵马向他们这边跑了过来。

这些骑兵都是大汉辽东军的精锐哨骑,作战经验十分丰富,而且马上功夫各个了得,无论是小规模结阵还是单兵作战都不比蒙古那些部落骑兵逊色,在本军当中,他们被黄昌国当做斥候使用,只要大军行军,他们就在四周巡逻观察情况,收集情报,他们既然过来了,那肯定就有要事禀告。

“报告大人!”果然,在来到了周璞和黄昌国的面前之前,这几个骑兵也没有下马,直接拱手行礼,“有一股敌军正向我军逼近。”

“哦?”周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