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历史 电子书 > 大明武夫 >

第1030节

大明武夫-第1030节

小说: 大明武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话你倒是说了,可你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和财相的兴奋相反,丞相反倒是苦笑了出来。“想要从军方他们手里夺食,那可不是很简单的事,得看皇上的意见。”

“所以我们就给他修一座离宫,让皇上开心开心啊!”财相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老是跟皇上哭穷,说这里困难那里没钱,不能把钱用到军兵费里面,虽然能够皇上经常会听取,但是老这么说皇上怎么会高兴?我们得让皇上知道,我们终究还是为了这大汉的江山花钱的!”

为了防止前朝武人地位过低的积弊,国朝一开始就在体制上抬高了军人的地位,不仅确定了文官不得统军、军队的统帅权相对独立的原则,另外还规定了军队的花费相对独立的原则。

每年军队会根据自己的需求编列一个预算数字提交给朝廷,这个预算是一年的大致军队支出,称作军兵费,而军兵费内阁是不能驳回也不能删减的,只有皇帝能够决定批准与否,如果对某项支出不满,内阁不能直接删除,只能够将自己的意见写成相关的条陈呈递给皇上,由皇上来决定是否删除。

当然,为了防止军队过于跋扈,内阁对军兵费的支出具有监察权和审计权,如果发现有徇私舞弊或者贪污挥霍的情况,内阁可以各自具结条陈,呈递给皇上身边的咨询机关,并且勒令处理相关的责任人。

不过,由于大汉是初定天下,而且一直都在对外用兵,所以虽然每年的军兵费都是极为浩大的支出,并且没有办法按照内阁的心意进行删减。同时,虽然每年不得不忍痛从本就不够的财政收入里面划出军队所需要的费用,但是内阁对这项支出却无法发挥应有的影响,就连对军兵费的监察权也暂时形同虚设。这种状况,包括丞相和财相在内的文臣们都希望能够有所改观,至少要让内阁把军队的钱款来源、用途和去向都给掌握清楚。

这次对日本的进兵,依赖的就是大汉军队的声威,可想而知,如果什么都不做的话,日本的这些金银矿藏、乃至贸易的渠道和垄断权,都会落入到军方系统手里,这就相当于为军队增加了一个不受内阁监控的利源,以后想要监察军队的支出情况恐怕会变得更加麻烦,并且也不利于内阁每年确定军兵费的数量。

内阁想要从军方的口里夺食,一定要经过皇上的首肯,如果皇上不点头,文臣们现在是拦不住军队的,尤其是在日本这样一个要靠军队进行征服的国家。

所以,为了讨皇上开心,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的财相,就想出了“修造离宫。”这样一个两全其美的主意。

离宫可以供皇帝居住,体现皇家的威仪和大汉朝廷的声势,也可以以离宫修建的开支为理由,让皇上把日本的贸易转移到内阁控制。在财相看来,相比于垄断日本贸易所能够得到的利润来,为皇上修建一座离宫倒也不算是难以承受的开支了。

“就怕皇上不高兴啊!”丞相摇了摇头,显然并不如财相这么乐观,“我们是一片赤忱,可不要被他误解成我们在打压军队了,治国最重要的就是上下一心,要是我们一片好心,反而平添误会,那可就让人追悔莫及了。”

“你是阁揆,是天下文臣之首,自然要为国家、为皇上考虑,怎么能事实都想着皇上高兴不高兴呢?难道皇上不高兴,利国利民的事情我们就不做了?”财相貌似有些不悦地反驳,“再说了,吾皇起于行伍,对军队的老兄弟老部下照顾是很正常的,但是照顾太过了也未必是好事,如今独霸一方、骄横跋扈的人现在也有不少,如果再让他们能够独自执掌日本那样的利源,纵使一两代人里面还不足为患,但是一直持续下去,几代人之后可还怎么得了?照我看,我们不管军队的人事升迁,但是军队的财政监察之权是一定要让内阁握在手里的,每年军队只能从内阁手里拿钱,不能自己有独立财源,否则那可是养虎遗患啊!”

丞相停下了脚步,静静地思索陈宏这番话。他没想到这个平素十分低调、并且待人随和的平原侯,居然在心里已经想了这么多事,有些事居然还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你倒是个为国着想的大臣。”沉默了片刻之后,他点了点头,“你想的问题,我也想过几次,确实应该好好提提了。离宫的事情我来办。”

“你是内阁之首,你开个头了一切都好办了。”眼见丞相终于答应了自己的提议,陈宏松了口气,“你放心,这事不会让你一个人去扛的,你一挑头,内阁的人都会一起上书复议。我倒想看看,谁还不愿意让皇上住个好点儿的地方了?”

如果内阁大臣们同时陈情,皇上应该也会顺应天下臣民之心的吧?丞相也默然承认了对方说得很有道理。

在他看来,为皇上修一座离宫,同时将未来的日本贸易垄断权囊括到内阁的手里,都是对国家对皇上大大有利的事情,也值得他去一并争取。

“内阁我看没人会反对,就这样吧。”他长出了一口气,“日本的事情,也要跟皇上好好争取才行……”

说完了之后,他稍稍侧过了身来,看了看跟在他后面的孔璋和周璞等人。这些人都是他的下属,所以离他比较远,他也并没有跟他们打招呼的打算,只是递了个眼色过去,然后伸手虚指了一下旁边了陈宏,暗示他们等下先跟陈宏私下沟通一下。

这两个人虽然小心翼翼地跟在了卫兵后面,但是并没有忽略过丞相大人递过来的眼色,连忙同时向他微微躬下了身来,表示自己能够领会丞相大人的意思。

很快,卫兵将他们带到了一座大屋旁边,然后所有人都跟着他们停下了脚步。

大堂的大门很快打开了,几位穿着黑色制服的侍从武官迎了上来,一边朝这几位朝臣行了行礼,一边将他们引入到了这个大屋里面。

这座大屋比之前皇上和重臣们商议军国大事的偏厅还要大上许多,是专门用来召开大型国事会议的。

大屋里面十分宽阔,地面上铺着地砖,墙壁边则烧着木炭,所以里面的气温很高。四周的墙壁上都挂了铜质的灯盏,里面还点燃了蜡烛,照得四周都是亮亮堂堂的。里面的桌椅也多了许多,除了正中央的一张椭圆形的大议事桌之外,周边还有不少椅子,是用来给那些职位较低的官员们列席的,一帮情况下他们只能旁听,偶尔可以发言。

而几个神色肃穆的书记官则坐在角落里面,默不作声地准备着记录接下来的会议纪要。

在这种紧张气氛的感染下,除了几位已经习以为常的内阁大臣之外,那些很少有机会觐见、抑或是第一次来觐见的文武官员们则立刻变得拘谨了起来,连动作都缓慢了许多,生怕在这里闹出了事故,影响到皇上的心情。他们低垂着头,按照官阶资序找到了自己应该坐的座位,然后迟疑地坐了下来,也没有交头接耳,一时间这大厅突然变得有些异样的寂静起来。

第1472章大汉财相

就在他们还在屏息凝视的时候,一位中年的侍从武官突然走进了大厅,然后马上成为了所有人视线的焦点。

这个中年人一身黑色军服,胸前佩戴着禁卫军的金色徽章,神情十分庄严肃穆,看得出来是长期呆在皇上身边的侍臣。

“传皇上的口谕。”他先轻咳了一声,然后大声说了出来。

一瞬间其他人都屏息凝视,等待着他的传喻。

“大冬天的叫你们过来也辛苦你们了,今天的会可能要开很久,你们先到旁边的茶水间喝点热茶暖暖身子吧,如果饿了的话那里还有些肉干,口味不错,可以吃点。”这位侍臣以严肃的口吻说出了这一段话。

皇上严肃传来的口谕,竟然是这样的话?

那些从没来过的文武官员们面面相觑,脸色变得很古怪,一副想笑而又不敢笑的样子。他们没想到皇上居然这么随意,口谕里面说一些这样的事。

不过,两位重臣却早已经习惯了皇上的风格。

“臣领旨!”他们同时应了下来,然后站起来,离席前往旁边的一间房间,那里就是茶水间。

因为国事会议经常会召开很久,所以这是皇上为了体恤臣下而特意设置的休息地方,在召开国务会议的时候,经常会找间隙休会,让累了或者饿了的大臣们可以先休息一下,恢复精力。这两位重臣自然也多次在那里休息过。

在两位重臣的带头下,其他文武官员们也纷纷离席,然后跟着他们一起暂时走出了大厅。

因为之前受到了丞相大人的暗示,所以周璞和孔璋在离席之后马上凑到了丞相和财相的旁边。

“你们两个等下跟着平原侯去休息一下,他有话要对你们说。”丞相低声嘱咐了他们,“我有事要先见一下皇上,你们先谈吧。”

“是。”两个人都恭敬地应了下来。

丞相也不多说,甩手就离开了他们,然后走到了那位中年侍从武官的身边跟他说了几句话,这位武官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不住地点头,然后带着他往另外一边走了。

身为丞相之尊,皇上给了丞相十分多的礼遇,其中有一项就是他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随时觐见皇上,所以在他提出了在国务会议之前觐见皇上的要求之后,侍臣马上就答应了下来。

“来来来,你们跟我过去休息一下吧,我们的时间挺紧张的,要抓紧一下。”目送丞相离开之后,陈宏拍了拍这两个人的肩膀,然后示意他们跟自己走。

孔璋和周璞自然不敢怠慢,连忙跟在他后面走了过去。

茶水间很大,虽然已经涌进来了一群人,但是并不显得逼仄,各个前来参会的大小官员都各自聚拢在了一起,一边喝茶一边寒暄,讨论着接下来的会议。

这也正是皇上在这里设置茶水间的一个用意,会场上太过于严肃,而且皇上又经常会在那里出现,所以大小官员们经常只能正襟危坐,不敢太多说话,也没有办法形成和谐的讨论气氛,而在茶水间,一边喝着茶一边讨论,气氛就会轻松许多,也方便他们先把会议上的问题沟通好,避免争议。

同时,官阶在这里和其他地方一样起作用。

这个大的茶水间,旁边有一些小隔间,用帘子和外面隔绝了起来。这些小隔间是专门留给重要大臣在里面商讨机要事务的,一般的官员无权使用。

作为内阁重臣,陈宏有权使用茶水间里面的小隔间,而这下他也正是带着孔璋和周璞两个人来到了隔间里面。

一进来,他就随随便便地坐了下来,然后有侍者过来给他们奉上了茶。这个侍者表情严肃,一放下茶就转身离开了,接下来只要里面的人不拉铃,他就绝对不会再进来,以免打搅到大人们讨论军国大事。

还没有等侍者走出隔间,财相就随手拿起了桌上的杯子,然后没有什么雅致地大喝了一口,然后重重地吐出了一口浊气。

“嗯,好茶!果然是福建那边特意送过来孝敬皇上的啊……真是不错!”

而一旁的孔璋也笑着拿起了茶杯,浅浅地喝了一口。“确实好茶。”

然后他也招呼了一下一直不动的周璞,“知和,这可是福建的会稽侯特意从自家的茶山上精选出来的武夷大红袍,滋味那是相当的好啊!皇上体恤我们这些大臣,所以特意将这些茶供给了茶水间让大家喝一些,来,你也尝尝吧,机会难得,在外面你可没多少机会喝到这么精选的茶了!”

竟然是御用的精制茶!原本就有些紧张的周璞,现在变得更加紧张了。

自从今天跟着丞相和孔司长头一次来到皇上的行在,他就一直感到浑身都有些不自在,就连步履都没有了往日的稳重。

这也怪不得他,皇上兴于草莽,天命所归,文治武功无所不通,在天下人的眼里,那是千年难出的厉害人物,哪怕是他的那些敌手们都满怀敬畏,更何况周璞这个小官?在来到这里之后,虽然心里有一些荣幸,但是更多的却是害怕,深怕自己在皇上面前表现不好。

不说皇上了,这里的重臣也比比皆是,面前不就是一位侯爷吗?公侯公侯,这可是和丞相大人一样尊贵的人啊……孔璋资历深,而且还有封爵,可以和他们谈笑风生,可是自己就不一样了,由不得自己不小心应付。

“谢大人。”他恭恭敬敬地朝平原侯和孔司长颔首,然后也端起了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小口。

茶汁一入口,他就感觉舌尖一阵甘爽滑顺,犹如琼浆一样,微微在唇齿间黏黏。接着,他闭上了眼睛,将茶杯也重新放到了桌子上,细细地感受着茶汁在口中的回味。

真是好茶!

一瞬间,他好像忘却了之前的一切紧张和忧虑,悠然陷入到了这种品茶所带来的舒适中了。

“没骗你吧?是好茶!”平原侯看着他这个样子,禁不住大笑了起来,“孔璋叫你知和,我也这么叫吧,知和啊,你们的孔司长跟我提过你,我看你确实是个靠谱的人,以后是能前途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