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砺剑繁华 >

第119节

砺剑繁华-第119节

小说: 砺剑繁华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杂的对话,这倒是省了李愚他们不少事。

耳环男开着三轮车离开了,临走之前,悄悄地向李愚打了个招呼,说未来如果在A国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可以联系他,显然,他是发现蔡梅林比较大方,认定他们这伙人是不错的主顾。

纹身汉子领着李愚一行走进了那片帐篷区,李愚发现,这里虽然没有固定建筑物,一看就是一片临时营地,但装备条件比他们刚刚到过的尾村要强得多。四下里扎着的帐篷,都是高级货,从面料和做工都能看得出来;在帐篷外面或站或立的那些文物贩子们,一个个也都穿得非常考究;一些保镖或者助手模样的人在用瓦斯炉做着吃的,旁边还摆着罐头、啤酒等物品,甚至还有非常精英的咖啡具。

在帐篷区的一角,立着一根挺高的天线。李愚不认识那是什么,但董柏林知道,那是一台移动式通讯基站,尽管前来参加交易的客商都被收缴了通讯工具,但作为交易组织方的忠笃团伙还是需要与外界通讯的,这台基站就是提供这种服务的。

纹身汉子带着他们一行人进了一座大帐篷,帐篷里摆着桌椅,还有电台、电脑等物件,应当就是拍卖会的办公室了。看到他们进来,一位正在电脑前忙碌着的工作人员抬头问了一句:“你们是从中国来的吗?是谁介绍过来的?”

蔡梅林走上前去,向对方说了个名字,又递上了自己的名片。那工作人员点点头,接受了蔡梅林的身份。他拿出表格,让蔡梅林登记了一下,又收了一些费用,然后便叫过那名纹身汉子,让他去安顿蔡梅林一行休息。

与其他客商的待遇一样,蔡梅林他们领到了一套帐篷,需要自己找地方去支起来,这就是他们未来两三天在这里居住的场所。李愚他们刚才见着的瓦斯炉、啤酒、罐头之类,都是由忠笃团伙提供的,不过都需要收费,而且价格比外面市场上高出了五倍以上。

能够到这里来参加拍卖会的,都是有钱人,这些人是不会为了省一点小钱而让自己委屈的。蔡梅林、李愚也都是腰缠万贯的人,听完纹身汉子的介绍,眼也不眨,便让那汉子把各种奢侈品都送过来,价钱不论。倒是怀揣着一张VISA黑卡的董柏林听说20块钱一瓶啤酒、100块钱一听罐头,心疼得脸上肌肉直抽搐,他的薪水不低,可也没法接受这样的消费啊。

“啤酒就不用了吧?”

董柏林一边支帐篷,一边小心翼翼地向蔡梅林和李愚建议道,大家不就是在这里呆两天吗?随便吃点方便面也就对付了,至于还需要啤酒、罐头啥的吗?

“老董,你就别管了,这里的所有开销,我买单。”蔡梅林大方地说道。为了掩人耳目,他现在只能称董柏林为老董,不能称他的职务。

董柏林尴尬道:“蔡总,这不合适吧,毕竟你是为我的事来的。……这钱,呃,还是我出吧。”

按照道理,李愚一行是为陈老的事情而来,生活开销自然是应当找****青报销的。可问题在于,这里的支出根本就不是正常开销,一瓶啤酒20块钱,让董柏林如何向****青报账?犹豫之下,董柏林只能咬着牙自己认下了。

李愚笑了,他揶揄道:“董哥,你就别说这种大话了。不是小弟小看你,你真把这里的开销给出了,回去不怕嫂子罚你跪搓衣板?”

董柏林胀红着脸道:“你既然知道,那就替你老哥省省。你说说看,咱们要买他们的啤酒干啥?有这些钱,回国去咱们够喝多少顿酒了?”

李愚正色道:“董哥,这你就错了,咱们既然是来拍东西的,就不能显得太寒酸,否则就露馅了。如果人家发现咱们其实是穷人,却又打算拍那样东西,你觉得他们会怎么想?”

董柏林当然也不傻,李愚说的问题,他也是能够想到的。听李愚这样一说,他只能无奈地点点头,道:“你说的也有道理……唉,那也只能入乡随俗了。”

收拾完帐篷,又吃过自己做的午饭之后,纹身汉子再次出现在蔡梅林一行面前,带他们去看预先展出的拍品。这种地下文物交易没有专业鉴定机构提供支持,拍品的真伪全凭客户自己的眼睛,所以需要预先展出,让客户有进行鉴定的时间。关于展品的安全,忠笃团伙是丝毫也不担心的,进来的客商都被收缴了武器,也没有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谁敢偷抢这里的展品,就算得手了,也无法运出去。至于说外来的盗贼,要通过尾村这一关就很不容易了。

展示拍品的场所是另外一座大帐篷,里面的面积足有上百平米。帐篷里灯光昏暗,目的是保护那些不能长时间见光的文物。客户需要鉴定某件文物的时候,自然有人打开旁边的台灯为其提供照明,这些服务都是非常周到的。

“蔡老板,你这次来,打算看点什么货?”走进帐篷的时候,纹身汉子向蔡梅林问道。跟在蔡梅林身后的董柏林和李愚二人,便自动地被纹身汉子无视了,他只是把二人当成了蔡梅林的随从则已。

蔡梅林是个货真价实的文物商人,对于这样的场合自然不觉得陌生。他微微点头,不置可否地说道:“既然来了,自然是都要看看,麻烦兄弟给我引下路吧。”

“那是自然,蔡老板这边请。”纹身汉子谦恭地应道。

这种走私文物的拍卖会,不同于专业拍卖公司举办的拍卖会。后者一般会有特定的主题,比如专门的瓷器拍卖,或者专门的唐宋器具拍卖。而忠笃团伙的这个拍卖会,则是一个大杂烩,金银器、玉器、瓷器、书画等都混在一起,有些甚至可能就是现代高仿的赝品,能不能识破,完全取决于客户的眼力。

蔡梅林不想暴露自己此行的真实目的,因此便不动声色地从最初的展品开始看起,一边看一边还向陪同的纹身汉子询问几句。那汉子干了这么多年的文物走私,多少也有些知识,能够为蔡梅林解释一下文物的来源、特点之类。蔡梅林本身就是卖文物的,对于这些展品也真的有几分兴趣,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并非完全是作伪。

李愚也懂一点文物,不过因为自己就是从古代来的,一些明清时代的古董在他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而这个帐篷里展示的,恰恰又多是这样的文物,因此他颇有些懒散的意思,看啥都觉得一般般。董柏林就更不必提了,一件价值不菲的明代玉器,在他看来远不如一支AK47有吸引力,他的关注点全在尚未看到的那尊金佛上。

在周围的人看来,他们三个人的这种组合实在是太正常了:一个很懂行的老板,带着一个啥都不懂的保镖和另一个啥都不屑的杂役,这是标准的走私贩子配置。

“这枚玉质金心玉佩,是乾隆年间的货,上部雕着如意形的云朵,正面有一支浮雕的水仙,听说是从一位吏部尚书的墓里淘出来的……”纹身汉子滔滔不绝地介绍道。

蔡梅林淡淡地评论道:“雕工倒是不俗,玉也确是老玉,不过,这样的玉佩我曾见过一回,这一枚和那一枚长得太像了,难不成当年会有两枚一模一样的玉佩不成?”

“是吗?呃,这个我就不清楚了。”纹身汉子讷讷地说道。这枚玉佩是他们从一个盗墓贼那里收来的,价钱非常低廉,真假也不好分辨。他的老板胜浦川就曾猜测过,说这枚玉佩没准是民国时候的赝品,能拍出什么价,就全看客户们懂不懂行了。

“蔡老板,你看,这是一个雍正年间的花浇,没准还是宫里用过的,你看这青花缠枝,色泽多正,我给你打开灯光照着看看……”

“嗯,倒像是真品,不过雍正年间的青花,现在卖不起价啊……”

“蔡老板真是行家……”

“有所涉猎罢了……”

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互相交换着意见,一件一件地看着展品,向前走去。绕过一个摆着瓷器的台子,只见前面的展台金光闪闪,摆放其上的,赫然正是一尊纯金的坐佛。

“咦,这尊金佛倒是挺有意思。”蔡梅林装出一副猎奇的表情,看着那金佛说道。

李愚和董柏林的眼神一下子也都直了,幸好帐篷里灯光比较暗,别人也注意不到这个细节。

第一百七十三章来了个竞争对手

听说蔡梅林对金佛感兴趣,纹身汉子向旁边一位保安模样的人示意了一下,那保安按亮了射灯开关,把一束光线投射到金佛身上。顿时,一阵耀眼的金光布满了整个帐篷,蔡梅林等人眯缝起了眼睛,才能够看清楚这尊金佛的面貌。

这是一尊大约一尺来高的佛像,主戴花冠,身披袈裟,双腿交叉坐在莲花座上。佛像的做工极其精细,人物面部表情栩栩如生,袈裟纹理分明,似乎能够被风吹动一般。莲花座的每一片花瓣都各具形态,清晰可辨。

“就是它,就是它。”董柏林在心里激动地念叨着,脸上还要装出淡漠的表情。陈老向他交代任务的时候,陪同陈老前来的一位国家博物馆工作人员反复向他介绍过金佛的一些特征,他把这些内容都牢牢记在心里了。可是,当他见到金佛真貌的时候,他才知道那名工作人员向他描述的实在是太简单了,这尊金佛之精美,远远超出了他此前所有的想象。

这是国宝啊,这样的国宝,怎么能够任其流落在海外!

董柏林暗暗地下着决心,这一次无论如何也得把这尊金佛带回去。

“这是鎏金的佛像吧?倒难得做工这么精细。”

饶是蔡梅林见多识广,这一刹那,也被金佛的精美震撼了。他强压着心里的激动,平静地向纹身汉子咨询道。

纹身汉子正色道:“蔡老板,你这可看错了。这是十足赤金的佛像。我们称量过,这尊佛像足足有12公斤多,绝对不是鎏金铜像。”

“是吗?”蔡梅林装作不相信的样子,“有么大的纯金佛,谁家请得起?”

“听说这是故宫里的文物,是当年日本人从中国抢出去的。”纹身汉子说道。抗战那点事情,都是众所周知的,蔡梅林三人又是中国人,所以纹身汉子也就口无遮拦了。

“不,你说错了。”一个声音突兀地在众人身后响起来。蔡梅林等人回头一看,只见在自己身后站着三个人,领先一个大约五十来岁,五短身材,穿着一件和服,分明便是一位日本人。不过,他刚才那句话,用的却是流利的汉语,发音甚至比蔡梅林、李愚这两位南方人还要标准。

“在下蔡梅林,来自于中国云江省,请教先生名讳?”蔡梅林向那日本人点了点头,客气地招呼道。

“濑井三郎,来自于日本。”那日本人向蔡梅林鞠了个躬,回答道。

双方是BOSS一级的会话,各自的随从都没吭声。只是濑井三郎这边的一个干瘦老头向李愚和董柏林点了一下头,像是打过了招呼。他带着的另一个随从是个脸色阴郁的壮汉,估计是濑井三郎的保镖吧。

“濑井先生的汉语说得很好啊。”蔡梅林说道,“不好意思,我对日语一窍不通。”

“无妨。”濑井三郎道,“我一向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学习汉语也是我的爱好之一。刚才这位先生说这尊金佛是日本人从中国抢出去的,这是完全不符合事实的,我希望不要出现这样的误会。”

说到后面一句的时候,濑井三郎的眼神有意无意地瞟了纹身汉子一下,似乎带着一些不满的意味。

蔡梅林、董柏林都是奔着这尊金佛来的,有关金佛流失海外的过程,他们自忖是最为了解的。不料,眼前这位日本人居然说纹身汉子的说法不符合事实,莫非他也知道一些什么“事实”吗?

其中疑问最重的,自然是董柏林,但他扮演着保镖的角色,在这时候是不宜说话的。蔡梅林微微一笑,问道:“怎么,濑井先生,你对这尊金佛很了解?”

濑井三郎点了点头,道:“是的,我恰好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知道这尊金佛的来历。这尊金佛的确曾是中国清朝宫廷供奉的佛像,不过清政府倒台之后,这尊金佛就已经流落到民间了。当时得到这尊金佛的中国人曾想把金佛融化成金块,是我国的一位收藏家用了相当于这些黄金价值两倍的价格,把它抢救下来,并运回了日本予以保护。”

胡说八道!

董柏林怒了。陈老曾经告诉过他,这尊金佛是一座古刹的镇寺之宝,侵华日军为了抢占这些宝物,杀害了寺中的僧人,劫走了金佛以及寺中的其他文物,还放火烧毁了那座千年古寺。有关这一点,文物专家们也给出了证据。濑井三郎在他们面前扯什么日本收藏家,还有两倍的价格,纯粹就是颠倒黑白。

不过,怒气归怒气,董柏林也知道这不是一个理论的地方,他的角色也不适宜出来向濑井三郎发难。他轻轻地吁了口气,让自己的心里不那么憋屈,然后继续默默地站在一旁,等着听蔡梅林与濑井三郎进一步的对话。

“是吗?这可是我没听说过的。”蔡梅林呵呵一笑,“濑井先生,你看到的资料,说不定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