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官运亨通 >

第412节

官运亨通-第412节

小说: 官运亨通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胡斌进来,黄主任就给了他一个他带队的检查团成员名单,又把环保厅的一位田副厅长介绍了给了胡斌。

胡斌就和田副厅长握手寒暄。

然后胡斌和田副厅长,就和他们的成员们逐一见了面。

快到八点钟的时候,一位省政府主抓工业环保工作的唐杜省长等就来到了小会议室里,和检查团一行开了一个会议。

在会议上,唐副省长讲了环保的意义,讲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指出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搞好环境保护,并对检查团一行提出了具体要求。

唐副省长讲完了话,各个检查团就离开会场,准备出发。

胡斌他们检查团要去的第一个城市,市里已经派出了两辆大巴车,等候在那里,会议一结束,就立刻出发了。

为了突出环保意识,从领导自身做起,省里规定,这一次所有的检查团成员一辆车乘坐大巴车,不准开小汽车……

第五十五章 如此检查(一)

那两辆中巴车拉着检查团一行,离开了省城,来到了高速路口,上了高速路,然后就向着那个城市的的方向快速驰去了。

那个城市是省里最北端的一个城市,为外省接壤,大约有一千里路。

虽然是全程高速,但是最快也得五六个小时。

所以,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欢声笑语的,走到不到一半路的时候,就都沉默了。

汽车一直在高速路上跑了五个小时,才来到了那个城市的附近,然后就向着市区里驰去了。

他们最后就来到这个城市的一家星级宾馆里,这个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的时候了,检查团一个个饿得饥肠辘辘的。

下了车,该市的几位主要领导就在院子里迎接他们。

胡斌和省环保厅的那位副厅长下了车,市领导们就急忙上前握手,然后就相互介绍。

原来这个市的书记市长以及副职们都在这里迎接了。

之后,检查团一行就在市领导的陪伴下,走进了宾馆一楼的一个大厅里,在这里已经安排好一个的午宴,为检查团一行接风洗尘。

于是,检查团一行就纷纷落座,每一个桌子上,都有市里的领导作陪。

胡斌的桌子上是这个市的书记亲自做陪,省环保副厅长的桌子上,是市长常务副市长作陪。

市长做了一个简短的欢迎辞之后,酒宴就开始了,于是每一个桌子上,市里的领导频频地为检查团成员敬酒。之后,检查团的同志就回敬市领导,一时间,大厅里欢声笑语,热闹非凡,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因为下午还有工作,所以中午的宴会上,检查团一行都很谨慎,没有放开酒量喝。大家欢闹了一个多小时,午宴就结束了。

宴会之后,检查团成员就被安排在这家酒店的客房里休息了起来。

因为跑了那么远的路,做了好几个小时的车,检查团成员一个个都感到很累的,所以到了房间里,很快就都睡着了。

一觉醒来,已经是下午四点半的时候了。

胡斌洗了一把手和脸,被检查城市的政府办公室主任就来到了胡斌的屋子里。

办公室主任和胡斌客气了一会儿,就对胡斌说:“胡主任,休息好了吗。”

“休息得很好。”

“胡团长,下面咱们怎么安排。”

胡斌说:“按照程序来吧,今天下午先听取市里的汇报。”

办公室主任说:“市领导和相关部门领导已经集合好了,咱们检查团领导就过去听取汇报吧。”

“好的。“

胡斌就打电话喊来了自己的秘书,让他通知副厅长以及检查团其他成员,都到楼下会议室里,听取市里回报。“小崔去了一会儿,就进来了,回报说:“胡主任,已经全通知到了,咱们一块儿下去吧。”

于是胡斌就和办公室主任一起走出了房间,来到了楼道里,看到所有的成员已经都走出来了。

于是检查团成员就在办公室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楼下的会议室里。

进去一看,市领导和相关部门的领导果然已经都到齐了。

会议室的正中央是一个椭圆形的桌子,桌面上铺着猩红色的台布,台布上摆放着鲜花,水果,还有矿泉水等。

于是与会的同志们就坐了下来,市里的同志坐在一面,检查团的同志坐在另一面。

回报会就开始了。

市委员书记首先讲话,他再次对省检查团的到来表示欢迎,接着市里主抓工业和环保的副市长,就本市市在环保方面的工作部署,和做法进行了汇报。

最后,市环保局局长就具体在技术和操作层面的做法进行了汇报。

两个人人的汇报就占了两个小时。

在他们汇报的时候,随团的记者,以及本市电视台的记者,都在不停地进行着录像。

等两个人汇报之后。已经到了快接近夜晚的时分了。

晚上,市政府又在宾馆里安排一个宴会。

这一次就比中午的的酒宴还要奢华,酒和菜都是很上规格和档次的,这一次大家一直欢乐到了深夜才结束。

之后,每一个人都被一位工作人员护送到了房间里。

一进到房间里,每一个人就接到了一张卡,当然开始都是半推半就,酒后还是接受了。

胡斌猛一接到这张卡,很是吃了一惊,就要拒绝,但是那个人丢下卡,就走掉了,胡斌不收也得装了起来。

这个时候,胡斌才想起来,这种现象现在已经成了惯例,自己在县里当教育局长的时候,省里对县里进行教育达标验收,为了顺利地过关,县里就给每个检查团的成员也都送了卡,结果每一次都顺利过关了。

从今天的这个市的表现看,这的确已经成为了一种通病了。

在这样的情形之下,你就是不想**也得**了,至于检查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胡斌知道,他在县里的时候,每一次省检查团莅临,一般成员至少一人送五万,带队都是十万之多。

估计这一次也不会少的。

那一夜检查团成员就在宾馆里住下了,一宿无话……

第二天早晨醒来之后,宾馆的服务员就一一地通知了检查团成员,要他们到楼下吃饭,于是大家就急忙洗漱了一番,然后集合起来,在宾馆一楼的自助餐厅里吃了早点。

饭后,检查团成员就和市里的领导们汇合在了一起。

大家商量了一下检查的具体细节。

于是就按照胡斌制定的检查方案,要对市里的两家工厂进行检查,还要检查两处矿山,以及两条河流,一处湖泊,对水资源进行一次检测。

胡斌于是就好那位省环保厅的副厅长合计了一下,检查团成员就分成了两组,一组由胡斌带领,到工厂矿山进行检查,另一组由副厅长带队,去检查本市的水域。

两队都有省环保厅的相关专家,还有市里的同志们陪同。

于是两队人员,就分乘十几辆小汽车,浩浩荡荡地分头出发了……

第五十六章 如此检查(二)

胡斌带领的那一队检查团,首先来到了一家市郊的化工厂。当然这也是在市里的要求下,安排进了这个工厂的。

车队进入厂区之后,大家就下了车。

只见整个厂区非常地洁净,空旷的地方还种着大片的草皮,工厂的烟囱也没有浓烟拍出来,厂区里也没有什么异味。所以来到这里之后,给人的第一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胡斌也知道,这一定是提前准备的结果,平时未必就是这样的。

检查团一行和厂领导简单地见面寒暄之后,成员们就每人发了一顶红色的安全帽,然后就在厂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到了厂房车间进行详细考察。

当然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胡斌他们只是走走看看,而随行的专家则一面参观,一面就对陪同的技术人员,进行询问,诸如,设备的能耗,余热的回收,有没有废气的回收设备。固体废物是怎么处理的等等。技术人员就一一作答。

随行的专家就一一查看起来。

在厂房和车间里走了一圈,胡斌就被请进了接待室,市里的几位领导专门陪着他,在那里喝茶说话,而检查团的专家们又对这家化工厂的附属设施进行了检查,比如有没有工业废水处理设备,是不是正常运行。

厂领导就带专家们查看了厂里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查看了这套设备的运营情况,感觉还算满意。

但是专家毕竟是专家,他们很快就发现了问题,那就是这套废水处理设备虽然运行正常,只是这几天才开始运行的,之前一直处在关闭状态。

专家就向厂领导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说出了证据。

厂领导就不好意思地说,头一段时间这套设备出问题了,经过整修,最近才开始运行。

专家说,那还是治理污染没有到位啊,污水还是没有经过处理就排出去了呀。

厂领导说,以后不会出现类似问题了。

厂长就和身边的厂办公室主任是了一个眼色,办公室主任就从衣袋里掏出了几个的红包儿塞进了几位专家的口袋里。

这些红包儿是早已准备好的,查不出问题就不给,查出了问题就随时掏出来封住检查团的口。

专家于是就换了一种口吻说,以后这些设备要正常运行,这一次检查过后,还会随时回头看的。

厂长说,一定按领导的要求去做。

不过厂长心里说,你们一离开,我们就关掉污水处理设备,一个月就省下十几万,送你们这些红包儿,不过就是毛毛雨而已。

其实专家也知道,检查不过是形式,走过场,他们一走,人家还会该怎样还怎样,人家这么做,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不少企业经济效益都不景气,而污染治理又会消耗巨大的投资,如果这些处理设备都正常运转,事必会给他们本来就紧张的资金链带来更大的压力,企业运营的成本也会加大。

这也是目前不少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也是年年喊治理环境,而环境却越来越恶化的原因。

对这一家化工厂进行完了检查,专家们就对他他们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厂领导表示一定在最短的时间里,整改到位。

检查了这一家化工厂,检查团一行就到了另一家钢铁企业,这是一家大型企业,每年的产值就是上几十个亿。由于资金雄厚,这家企业在环境治理上要好得多。所有的的环保设备全部运营,包括污水处理厂,也有长期运营行过的迹象。

胡斌他们行走在厂区之间,只见所有的高炉都在运转,到处都在燃烧,到处都是火光冲天,真不知道,这样一个大企业一年要消耗掉多少能源,而此时此刻全中国又有多少这样的企业在开足马力生产,如此巨大的能源需求,地下所蕴含的资源,还能够支撑多少年。

胡斌不敢往下想了,他知道,所有的这一切,都是为了满足人们不断膨胀的对物质的苛求,对财富的贪婪。

与此同时,省环保厅副厅长所带领的另一队成员,正在对这座城市的水质进行检查。

他们的车队驶出宾馆后,就沿着一条整洁的大道来到了全市最大的一家生活污水处理厂。

这家污水处理厂的规模很大,设备都在全力运行,大量的污水,从全市的地下管道里,会聚到这里,流进了污水厂的几个处理池里。

被净化的污水,则通过一条地下管道流了出去。

别看这里的污水处理规模很大,但是明眼的专家们,一眼就看出来,这里的设备也是这几天里才开始运营的,为的就是应付检查。

估计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的市财政并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收入,靠的就是土地出让金维持运转,哪里还有那么多的钱,用在生活污水处理上,上级检查的时候,就开始运转几天,检查一走就管闭了事。

检查完了污水处理厂,检查团一行就来到了城市北郊的一条河流边,在河道的一处拐弯地方下了车。

下车一看,只见这条河流里满满地蓄着水,水质虽然算不上很清澈,但是也还说得过去。

专家们就从河里提取了水样,现场进行了测定,结论是水质达标。

不过专家知道,这里面一定是有猫腻的,这么大一个城市,每天要产生多少生活废水呀,平时又不对污水进行处理,最后都要流进这条河里,那里来这么多的清水呢。

专家们就决心找到其中的破绽,要不一点儿问题查不出来,还算什么专家呢,而且还会被他们看不起。

专家们就沿着河岸向着一边走了过去,转过了这个弯儿,很快就发现了玄机,因为他们看到在河里横拦着一个蓝色的塑料拦水坝,拦水坝的另一边就是惨不忍睹的污水。

而这边的河岸边,在水面以下,正有清水不断地从地下冒出,不用说,这些清水是从外面引过来的。

这个时候,陪同他们的一位市领导就走过来,说,各位领导,时候不早了,马上就到中午了,咱们还是回宾馆里休息吧。

检查团的同志就指出了问题的所在。

那个领导就就急忙叫手下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