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爷小说网 > 文学电子书 > 一寸河山一寸血 >

第125节

一寸河山一寸血-第125节

小说: 一寸河山一寸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片。

他不能让教导总队留下的这点火种,在兰封城重新遭遇灭顶之灾,所以一定要冲出去。

于是,他留下第八十八师继续守城,西路军大部队则在其指挥下进行强行突围。

大部队成功突围后,第八十八师却遭到了第二联队越来越疯狂的进攻,而后者之所以要这么拼着命攻,又是因为它正面临着东路军的猛烈冲击。

此时的东路军已像吹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新加盟的,全是从徐州突围出来的零散部队。

大家要继续沿陇海线突围以求生,自然是人人奋勇,个个争先。

第二联队本来是被土肥原用来牵制兰封守军的,他们并无直接攻城的指令,可看这情势,若不攻城,就得被踩死在城下了。

最后一级压一级,一层压一层,守城的第八十八师因此苦不堪言。

这个第八十八师就是淞沪会战时的孙元良师,本来就破得不像样子了,没有多少老兵,又在兰封打了这么多天,战斗力变得跟新兵部队差不了多少。

现在的师长叫龙慕韩,由于困守孤城,他对外面的情况不了解,也不知道第二联队其实同样处于自己和东路军的包围之中,他只以为这是土肥原师团总攻的信号。

一个残破之师怎么顶得住一个日军主力师团呢,既然桂永清已经率大部队突出去了,说明自己已经完成了掩护任务,那就趁着城外还有空隙,快钻吧。

第二联队是在无法可想的情况下才拼死攻打兰封的,你要从城里出来,日本侵略军高兴还来不及,自然不会伸手拦着。

人在紧张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各种误判,不幸的是,有的误判足以致命。

应该说,自土肥原从兰封以南绕出,并打通黄河南北岸后,薛岳的包围计划已经落空了大半,但如果兰封不失,至少可以把第二联队逼入绝境,在此之后,没准还能更进一步,再次将土肥原包夹起来。

兰封这么一丢,鸡飞蛋打。

桂永清以为他从泥潭中拔出了脚,却不料一脚又踩入了另一块更深的泥潭。

启封剑

5月24日,不仅兰封失陷,土肥原师团也已接近开封,其“快速挺进队”距离开封仅有四十里之遥。

可以想象,这时的土肥原及其顶头上司香月心里一定是乐开了花。

“华北方面军”再加上“华中派遣军”,如此庞大的用兵规模,费尽许多周折,也只侵占了个徐州。土肥原仅仅一个师团,却长途奔袭,在冲破薛岳兵团包围之后,还将侵占开封。

开封是什么地方,那是中原要邑,连很多平时足不出户的日本人都知道的“支那”名城,此等荣誉,岂一个侵占徐州可比。

香月对包括寺内在内的“华北方面军”高层真是腻歪透了,总想着有一天要靠自己的本事一飞冲天,混出个样子给寺内瞧瞧。

这一天,他等得太久了,眼前就是机会。

可惜大好局面突然被搅了,而搅他局的人,是火速从西北赶来的胡宗南。

如胡宗南不能及时赶到,则开封危矣。

挡住这惊险一波后,蒋介石擦干冷汗,把桌子一拍,朝薛岳,也是朝所属兵团众将官大喝一声:都给我拿点精神头出来,务必对土肥原师团再进行一次大包围,畏缩者罚,立功者奖。

发起兰封会战整整三天,一网兜下去,啥也没捞着不说,连网都给戳破了,老虎仔也是脸红脖子粗,实在很不甘心。

我就不信了,十几个师的大兵团,怎么就网不住一个土肥原呢?

在指挥部里来回踱了几圈之后,薛岳忽然顿悟。

从第一次失败的教训来看,恐怕还是嘴张得太大,空隙太多,以至于土肥原想打哪儿就打哪儿,想往哪儿溜就往哪儿溜,而名为铁壁合围,各部队却进展不一,有的快有的慢,有的卖力有的懈怠,难怪围不成呢。

薛岳颁下令来,重新发动总攻击,这次要先割,将土肥原师团分割包围于各个孤立据点,然后再砍,大家实行“承包责任制”,一人攻一个点,这样谁畏缩谁出力,全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没人能偷得了懒。

5月25日晚,薛岳一声令下,第二次合围骤然启动。

割下去的第一刀并不用薛岳费多大劲儿。土肥原既要突前,又要守后,从罗王车站到兰封,再到黄河南岸,全要布兵,他统共一个师团,哪里铺排得开,因此其部队本身就很分散。薛岳此举,可谓切中要害。

剩下来就是要可着劲儿砍了。

发起首次合围,薛岳在部署时,把鲁军和商震都放了进去,这回明白过来了,后面这些老兄打个下手可以,若要他们啃硬骨头或独当一面则几乎是自欺欺人,有时反而还可能误事。

这回不要帮工,全要能赤手屠熊搏虎的大师傅。

薛岳首先要攻克的是由土肥原亲自坐镇的罗王,包括罗王车站和罗王寨。这里是土肥原侵占开封的桥头堡,也是兰封之后,挡在豫东陇海走廊上的最后一道关卡。

李汉魂认为将军被俘应该自杀此关不破,陇海线就无法顺利通车,而被隔断于商丘的列车和物资也都将落于敌手。

薛岳把这个活儿交给了李汉魂和他的东路军。

李汉魂,广东吴川人,毕业于保定军校第六期,时任东路军总指挥。

在粤军将领中,李汉魂与薛岳、叶挺是同一期的,亦称将才,内战时期,一直担任张发奎的副手。张发奎反蒋失败后,他也成了倒霉蛋,只能和薛岳一样回家待业去了。

李汉魂重新出山,不是蒙蒋介石之恩,而是受陈济棠之召,不过在两广事变中,他却并不满意陈济棠的做法,认为大敌当前,不应再骤起内战,以致骨肉相残。

先“忠谏”,“忠谏”不听,李汉魂便封金挂印,辞职走人。比之于很多找各种“正当理由”朝自己恩主开火的仁兄,此举已属相当可贵。

李汉魂的第六十四军调赴武汉后,原先是归属叶肇指挥的,但从李汉魂本人到他的部下,对这一安排都极不服气。

第5章 谁能给我一把剑(2)

不光大家同为军长,属同一级别,更主要的是他认为叶肇在南京保卫战中的表现十分不堪,突围时竟然连部队都找不到,不仅“单身突围”,还混成难民,成了鬼子俘虏。

将军被俘,就应该自杀!

这个标准当然是太高了一些。军书上没有哪一条规定说战将是不能做俘虏的,美国将军还进过日军的集中营呢,何况叶肇最后好歹也逃了出来,但李汉魂不管这些,在他看来,老叶这家伙已令粤军蒙羞,怎么还好意思来领导我呢?

参加兰封会战,归入薛岳兵团,对李汉魂来说等于是一种解脱,因为他不必再跟着叶肇丢脸了。

第六十四军是最早到达商丘的,一到这里,李汉魂就不由得激动起来。不仅因为这里是北伐故地,还缘于历史上此处出过“张睢阳齿”。

安史之乱,被誉为“唐代岳飞”的张巡领不足万人之众,死守睢阳(即今商丘),大小四百余战,杀伤叛军无数,使安庆绪被阻于城外达十月之久,始终不得前进一步。

在那场举世罕见的大动乱中,曾繁盛一时的关中自此寥落,直到近代都未能复振,而运河、江淮独存,张巡之功大矣。史载,张巡“每战眦裂齿碎”,因此文天祥才会在《正气歌》中将“张睢阳齿”收入其中,作为自己的精神偶像。

大难,我们的祖先也一次次地遭遇过,但先贤们又是何等的英武从容。

早在薛岳兵团还未完全集结起来之前,李汉魂就不顾情势险迫,断然把军部迁入商丘城内,为的就是要学习“张睢阳齿”,誓与古城共存亡。

东路军的主力是李汉魂的粤军第六十四军,和其他部队不是在上海就是在南京受过伤不同,第六十四军称得上是一把尚未启封的宝剑,现在是到试一试刃口的时候了。

让李汉魂不满意的却恰恰是自家粤军。第六十四军的武器都是到汉口后补给的,到参加罗王之战前,有的武器还没开箱哩。另外,第六十四军虽有老兵打底子,而且这些老兵都是李汉魂手把手用七年时间训练出来的,但新兵蛋子也有不少,他们初上战场,缺少和日军对抗的实战经验。

再不满意,再有缺陷,这一仗也务必要打好,否则广东子弟将颜面无存。

三攻罗王

5月25日,李汉魂亲自赶到前线督战。随同观战的,还有一群或从徐州退下,或自郑州赶来的中外记者。

罗王地方不大,却比兰封城还要坚固。在罗王车站和罗王寨外围,均建有钢筋混凝(wén ;rén; shū; wū)土浇筑的永久工事,什么炮兵掩体、机枪掩体,还有人员器材的掩蔽所、指挥部,一应俱全。以前你拿来挡日本侵略军,现在日本侵略军拿来挡你,东西还是一样的东西,只是随着攻防转换,主人掉了个个儿而已。

不过只要有重炮,就没有攻不破的堡垒,因为“东方马其诺”并不是真的马其诺,双方的标准和规格差得实在太远,而土肥原由于推进过快,还没有来得及把炮兵部队集中至罗王。

你没炮,我有炮。

李汉魂将重炮推到工事附近,进行近距离轰击。一看到日本侵略军的火力网被压制住,粤军步兵立刻哇哇大叫着持枪冲锋。

半年前,广东兵也在南京外围冲过、喊过,那是求生之路上发出的绝望嘶喊,如今则是复仇和争胜的号角。

冲锋,某种程度上是伤亡的累加,粤军伤亡枕藉,李汉魂觉得这样不行,又把部队召回来。

重炮,继续轰击,不允许给鬼子留下一点屏障物。

看到外围的防御工事全部被炸塌轰碎,李汉魂又发动了二次进攻。

粤军后脚刚刚进入罗王车站,前脚退出的日本侵略军却又杀了回来,双方扭杀在一起,炮兵反而无处着力,只能看着干着急。

土肥原师团的主力部队,其拼杀能力自然不是盖的,硬是又把粤军给挤出了车站。

经过两进两出,粤军官兵已是尸横遍野,光在指挥所里听听伤亡数字,已是心惊肉跳,更何况李汉魂就在一线端着望远镜观察,战场惨烈情状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李汉魂说他当时不但落泪,而且还“涕泗如泉”,似乎有些夸张,但如果联系到他后来笃信佛教,设身处地想想,确有如刀割肤的感觉。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真正的战场,本来就是一个折磨人良知的地方。

时间从午后过渡到傍晚,残阳如血,硝烟飘荡,罗王依旧难以攻下。

罗王是个重头戏,无论如何得唱好。继李汉魂之后,薛岳也亲自来到第一线,进行现场办公。这张中国士兵的肖像曾闻名于世日本侵略军的外围工事都被炸光了,据点却还拿不下来,缘于土肥原师团实在很能打仗,粤军即使前仆后继,后继如潮都没用。

薛岳了解情况后,马上给附近其他各部队下达命令,要他们加强进攻,以牵制和分散土肥原师团在罗王的力量。

彼弱了,我们还得强。老虎仔操着广东话,跟前线战壕里的广仔们一聊天,得知由于后勤输送不理想,有的小伙子已经超过一天没吃饭了。

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饭,还如何能打仗。薛岳马上拿起电话,要求赶快送饭。

兵团总司令亲自催问吃饭的事,后勤部队就是迎着鬼子大炮也得把饭送上来,粤军由此士气大振。

李汉魂当着薛岳的面,下达了三攻罗王的命令。

吸取前两次的教训,李汉魂要求,这次炮兵必须跟随步兵一道前进,到接近车站时再发炮,直到把站内也轰到荡然无物时才允许步兵进站。

等炮声一歇,日本侵略军当然还会反冲过来,但粤军这次打定主意不退了,作战意志坚忍不拔,令对手也为之惊诧。

关键时候,胡宗南助阵,他从罗王寨侧后迂回插入,使得在罗王寨指挥的土肥原大惊失色。

前门顶不住,后门眼看也要上闩,再不跑就要被包围了,能跑快跑吧。

5月28日,李汉魂收复了罗王。

在罗王寨日军指挥所,李汉魂发现了许多日本侵略军遗弃的文件,其中有一件战利品令人眼前一亮,这是土肥原自佩的指挥刀。

日本军刀,质量通常都在上乘,土肥原的刀,那更不是开玩笑的。拿一叠二十枚的大铜元放在桌上,军刀挥过,全部一劈两半。

连腰间宝刀都丢了,足见粤军进攻时的迅猛坚决和土肥原逃命前的慌乱。

在收复罗王的前一天,兰封也失而复得,薛岳打通豫东陇海走廊的初衷基本实现,原先被阻断于商丘的四十二列火车和大批物资经开封、郑州顺利西撤。

不能没有运气

光全身而退已经不是老虎仔的最大目标,他如今的愿望是擒住土肥原。

罗王让你侥幸钻了出去,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要继续把你的喉咙扼住,直到你脸色发青发紫为止。

接下来,薛岳要切断的,是土肥原的生命线。

在攻下兰封和罗王后,胡宗南直捣土肥原控制的第三个大寨——罗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